17家企业成立联合体对抗美国辉瑞“伟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 03:23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杜鹃 现在,中国企业与美国辉瑞关于万艾可专利案之间的较量显然还不是落幕的时候。 有关人士指出,这场中国的“小舢板”与美国的“航空母舰”之间的纷争更多地凸现出了中美两国贸易间的博弈。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当跨国药企试图用专利保护来维持自
17家联合体浮出水面 “7月31日,我们要在北京召开一个17家联合体老板会议,商量成立新公司的事。”吉林通化鸿淘茂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张玉才向记者透露这个信息时,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在张看来,不管辉瑞接下来的起诉是否会胜诉,“现在,我们视为我们已经赢了”。因此,联合体很快就会组建起来。但至于31日17家联合体京城聚会的地点和具体内容,张表示目前暂不公开。 由于敢于领头向美国辉瑞这样的大公司说“不”,张玉才和他的企业一下子出了名。7月初,在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来的辉瑞“万艾可”专利无效的决定书后,张玉才就从吉林赶到了北京,一方面积极准备应诉的事宜,另一方面,就是和其他合伙人商量筹办一个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销售中国自己的“伟哥”。 为什么会想到成立一个庞大的17家联合体呢?张玉才解释,目前国内一共有17家企业拿到了国家药监局的批文,大家联合起来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明,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做大事,才能实现共赢,并且从一开始就避免恶性竞争;第二,更大的好处在于,在市场运作上大家可以资源共享,互相支持,从而大大增强拓展市场的力度;第三,大家联手可以降低许多成本。 张玉才表示:“现在我们的上市申请已经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我们将在药监局行政许可发出后尽快安排生产、上市。” 其实,早在2001年9月的时候,也就是在张玉才等12家制药企业和一个自然人联合起诉辉瑞的时候,大家就有了成立“联合体”的想法。 新公司尚未成立,张玉才便已经接到了来自各地的电话,其中两个从国外打来的电话让他印象深刻。一个从日本打来:“辉瑞的药在日本卖得很贵,我们能不能从你们那里购买?”还有一个从新加坡打来:“能不能允许我们作为你们的国外代理商?” 如果张玉才们的17家联合体成立,这将是一个真正自愿、自动组合起来的医药联合体,在国内尚数首次。张玉才透露,目前正在寻找该公司的总经理,“他必须是德才兼备的顶级人才”。 “我们不是无理取闹”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身为三家企业(其中包括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张玉才不会收发手机短信,更不会收发电子邮件,他坦言,“我一共只上过六年学,是个没文化的人”。可是,一个“没文化的人”怎么敢于向美国辉瑞叫板? 对此,张玉才表示,“与辉瑞相比,我们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大家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我们只认定一个基本事实,‘你不是专利,就不是专利’,所以,我们会把这场官司进行到底。” 有朋友善意提醒张,在与美国辉瑞这样的大公司打官司时得小心一点儿,张玉才则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中国自己的法律,我们不是无理取闹,所以没什么可惧怕的。只要把心态放平和,就没什么了。”因此,他称自己是一个敢于面对、敢于承受的人。 三年来,在和辉瑞打官司的过程中,张玉才和他的战友们心非常齐。张玉才强调,这很难得。他解释,大家都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事情做成,把事情做大,所以大家在思想上是统一的,这是一个前提;其次,大家觉得保护自己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是保护民族的利益,因此必须有人站出来说话,否则,中国的企业还有什么前途? 关于自己的“出名”,张玉才表示,“我个人也好,我们这些企业也好,其实都不在乎这个,没有价值。但是,必须有人作为代表在媒体上发言,我不过就是先吃了这个螃蟹而已。” 辉瑞能否扳回战局 在万艾可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宣布为无效之后,辉瑞除了发了一份低调的声明外,就保持了沉默。毫无疑问,辉瑞在中国市场遇到了麻烦,其内部人士表示,“这个结果是在意料之外的”。 此前,万艾可的中国之旅可谓备受关注,有人士称,对于药业公司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万艾可专利案被视为一块试金石。1994年,辉瑞开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2001年,得到批准;2004年,被宣布无效。辉瑞内部人士在评价此案件时,颇有深意地说:“用了7年时间,找不出一个否定的理由,所以不得不给了它专利权;然后再用3年时间,找出一个驳回的理由,收回专利权。你想想吧。” 一直充当着美国企业在华代表的中国美国商会会长马诚礼19日就此事发表声明时,显得措辞严厉,他甚至直言,“万艾可专利的决定是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个退步,商会认为这种以新标准重新裁定过去案例的做法将会影响人们对中国专利权价值的看法。” 据外电披露,“过去两年中,访华的众多美国高级官员再三同中国领导层提及辉瑞的万艾可专利案”。而有人士指出,万艾可在中国受挫正好是充当了中美贸易的牺牲品。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不久前,美国对中国的家具、虾产品频频祭起反倾销大旗。 与此同时,有消息传来,不久后,全球排名第二的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的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专利将会遭遇到与辉瑞万艾可同样的命运。 此前万艾可已在英国丧失专利,这往往被国内企业拿来当为例证,那么,它与中国的情况是否存在相似之处?辉瑞中国公司媒介部经理王勋彪在回答记者的疑问时表示:“中英两国的法律体系、专利保护的内容都不一样,而且,万艾可在英国和中国申请专利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 业内人士估算,“伟哥”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每年达10亿元人民币,并且将继续快速增长。如果辉瑞最终痛失中国市场,那么,它的损失将是无可估量的。 相关专题 事件进展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