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正文
 

飞利浦的两代园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23:50 周末画报财富版

  2005年12月,弗里茨·飞利浦—飞利浦第二代掌门人辞世,人们怀念这位老人,不仅因为飞利浦为荷兰作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前辈发光的精神:飞利浦第一代人留给企业“创新至上”的种子,而弗里茨则留下了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今飞利浦家族再无一人参与公司经营,但回顾这两代园丁为企业播下的种子,仍回味无穷。

  陈俊

  参天大树的长成,少不了优良的种子、适宜的环境和辛勤的园丁。跻身财富全球500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的飞利浦,正是这样一棵百年大树——它在19世纪末电气革命中应运而生,由三位飞利浦家族的总裁用两代人的时间精心培植而成。

  创新至上

  飞利浦的诞生,源自杰拉德·飞利浦(Gerard Philips)对科技创新的追求。

  1858年,杰拉德·飞利浦生于荷兰一富商之家。作为长子,他没有兴趣继承烟草咖啡贸易的家族生意,反而对科学技术十分着迷,因此进入理工学校攻读机械工程专业,1883年毕业后,先后在荷兰和苏格兰的船厂工作。

  那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酝酿着电气革命的年代,电动机、电灯、电报、电话相继问世……1880年,托马斯·爱迪生率先发明了连续照明1200小时的电灯,点亮了世界。这自然引起了杰拉德的浓厚兴趣,在苏格兰工作的见闻更是令他印象深刻:在格拉斯哥,船坞、工厂、海滨、街道、商店、剧院,都纷纷安上了白炽灯。白炽灯似乎也照亮了杰拉德的事业生涯,1886年秋,他进入格拉斯哥的大学积极学习研究电力照明和传输的最新知识,之后在伦敦、柏林进入相关企业工作,获得了生产、管理和国际贸易方面的一手经验。

  1890年夏,杰拉德意识到他可以独立创业了。尽管爱迪生发明电灯已经10年,但灯丝仍然是灯泡制造中最薄弱的环节。只要能够找到经久耐用的灯丝,保证白炽电灯泡质量稳定,得以成本低廉地大规模生产,就是他成功创业的最大机会。此时,杰拉德遇见了一个朋友Jan Jacob Reesse,这位化学工程师一直在钻研这一课题,于是一拍即合。1890年,两人在阿姆斯特丹近郊Reesse父母家中的地下室开始了试验。

  和爱迪生不同的是,两人没有采用竹丝这样的有机材料,而是另辟蹊径。他们认为这种灯丝原材料质量差异大,需要很高的处理工艺水平。两人用浓缩的氯化锌液溶解纯棉提炼出来加以炭化制成灯丝。他们成功了,同时也找到了如何将灯丝置入玻璃灯泡、把灯泡抽成真空,以及灯座电线连接的工艺诀窍。杰拉德主导发明的碳丝极灯,灯丝成分一致、性能稳定、成本合理,适合工业制造。这一创新需要工厂生产来付诸实施,于是飞利浦在第二年诞生了,它的经营范围是“制造白炽灯和其他电器产品”。

  自电灯问世以来,爱迪生和许多模仿者在欧美都在试验寻找更好的灯丝,爱迪生的电灯公司也在各国开展业务并对竞争者提起专利诉讼。而新生的飞利浦则免受这一困扰,因为荷兰直到1912年才通过专利立法承认保护外国专利。在此之前,飞利浦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时间让企业得以生存发展。

  在飞利浦初创时期,杰拉德身兼企业家和工程师,而他更偏爱后一个身份,以生产优质产品为要务,常说:“只要品质第一,效益随之而来。”当他发明的碳丝极灯取得巨大成功后,杰拉德并没有松懈,对技术进步、产品更新保持高度警觉,推动飞利浦在1911年研发出了金属丝灯泡。1914年,杰拉德在飞利浦建立了第一个研究实验室以研究物理化学现象来促进产品创新。

  1918年引入医学X射线管、1925年开始电视机实验、1927年生产收音机、1939年发明电动剃须刀,飞利浦的技术创新源源不断,直至今天以“精于心、简于形”全新形象渗入全球各个角落,改善人们生活。这一传统的确立,肇始于杰拉德·飞利浦的执着坚持。

  商海拼搏

  拥有创新的技术并不保证初创企业生存无忧。杰拉德·飞利浦筹办公司时,发现新问题超出了原先的想象,厂房、员工、启动资金都必不可少,但更严峻的是,竞争在初生的电力照明业非常激烈:仅荷兰就有四家电灯厂,而德国人控制了欧洲市场。为求生存,杰拉德和Reesse决定创业从小规模生产经营起步,把工厂设在成本低廉的荷兰南部城市埃因霍温。而这样的小公司没必要同时拥有两个老板,于是Reesse全身而退。

  启动资金哪里来呢?杰拉德自然想到了他的父亲弗烈德里克·飞利浦。弗烈德里克不仅把祖传的烟草咖啡贸易经营得红红火火,并把生意做到了各个领域,成为富裕的大地主、银行家和工厂主。父亲非常支持儿子的创业计划,因为之前他曾在家乡经营过煤汽灯照明的公用事业,知道电灯的普及将意味着什么。1891年5月15日,飞利浦父子成立了注册资本75000荷兰盾的飞利浦合伙公司,杰拉德出资18500荷兰盾,但这笔钱是父亲借给他的。

  飞利浦成立的头两年,经营报亏。不仅是因为企业初创一切需要投入,更因为电灯并非是一个孤立的产品,电网铺到千家万户才能激发更大的市场需求。那时,电灯对于普通家庭的室内照明实在过于昂贵,一般都用于工厂、商店和市政建筑,这些场所自备电池和发电机,并且电压还各自不同。

  公司成立起,杰拉德带领工程师不断钻研完善碳丝灯泡的生产方法和流程,将原料采购和关键生产环节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公司成立一年后才正式投产。杰拉德并不急于扩大生产规模,1892年,当欧洲市场消费了1000万只白炽灯泡,飞利浦卖了11000只,两年后上升至75000只。当时市场竞争陷入价格战,德国AEG公司为了挤压对手,1891年将价格压到了一个灯泡一个荷兰盾,1894年甚至跌到了两毛五分钱,许多厂家纷纷关门倒闭,而年轻的飞利浦公司在那一年却首次赢利,脱颖而出。

  1895年,飞利浦业务开始繁荣时,杰拉德·飞利浦最年轻的弟弟安东·飞利浦(Anton Philips)被父亲召来加入公司协助大哥经营。安东比杰拉德年轻16岁,天生拥有经商的头脑。1893年读完商科后,安东便去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的证券公司工作,历练不少。20岁的安东在小办公室摆了张桌子,坐在杰拉德对面开始操持业务,让哥哥能够专心产品的研发生产。

  此时正逢整个电力照明业面临需求骤增的好光景,欧美进入了电气时代,电车、电灯越来越普及,正在取代马车和煤汽灯。安东·飞利浦提着一皮箱的灯泡样品走遍了欧洲,在他加入飞利浦的第一年就帮助公司销售了20万只灯泡,到1898年,销售量首次突破100万只。有趣的是,一场友谊赛在飞利浦兄弟之间展开了:安东努力取得比杰拉德生产量要多的销售量;而哥哥尽可能生产超出弟弟的销售能力的电灯泡。

  最瞩目的业绩来自于安东·飞利浦1898年的俄罗斯之旅(那趟长达27天的出差有21天花在火车上)。在开展了仔细的客户研究和广告宣传后,安东头两天就收到了15万只灯泡的订单。俄罗斯人对装饰用的电灯兴趣浓厚,而飞利浦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生产各种样式和规格的产品,一位陆军元帅一下子就订购了5万只灯泡用以装饰冬宫的水晶吊灯。

  1900年,飞利浦的碳丝极灯的产量达到了300万只,成为欧洲第三大白炽灯制造商。安东为飞利浦编织了一张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在28个城市设有销售处,远到俄国的圣彼得堡、日本的横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以人为本

  去年12月6日晚,荷兰埃因霍温,荷兰埃因霍温队和

土耳其费内巴切队即将进行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一场“出线之役”。然而,赛前举行了一个特别的仪式,埃因霍温队全体球员臂缠黑纱,在俱乐部主席韦斯特·霍夫的主持下,全场35000名观众向一位百岁老人默哀一分钟。他是弗里茨·飞利浦(Frits Philips),就在前一天(12月5日)刚刚离开人世,享年100岁。

  人们怀念这位老人,不仅因为他所服务的飞利浦为埃因霍温、为荷兰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而且他的慷慨和义举凸显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被视为埃因霍温这座城市的象征。

  1905年4月,弗里茨出生于埃因霍温,是安东·飞利浦的儿子。但安东从来不溺爱这个独子,而是期望弗里茨“当一名像他哥哥那样的工程师”。弗里茨从小知道他总有一天将加入飞利浦,但他希望凭自己努力获得应有的位置。

  1929年获得机械工程学位后,弗里茨赴美游历,不仅对美国制造业超越欧洲印象深刻,而且亲眼目睹大萧条开启了他对穷人需求的认识。次年加入了飞利浦,在研发、生产的不同岗位上获得了丰富经验,1939年升任董事总经理。

  1940年5月,德国纳粹入侵荷兰。飞利浦用60辆大卡车撤出了公司人员和设备,但弗里茨作为唯一的高层留下了。他希望尽力同纳粹周旋,保护留在荷兰的员工,尽可能阻止公司直接支援侵略者。这并不容易,因为公司董事会有两名德国董事。在德国人的坚持下,弗里茨在犹太集中营附近开了工厂,而他利用这个工厂尽可能保护那些犹太人。后来,469名囚禁者中有382位通过在飞利浦工作幸存下来,以色列政府因此在1996年为弗里茨授予奖章表彰他这一义举。

  战争最终还是给弗里茨带来了灾难。1943年5月,由于飞利浦工人举行罢工抗议占领者,德国纳粹处死了4名工人并威胁要枪毙弗里茨,最终把他投入监狱关了5个月。次年,德国人欲再次抓捕,弗里茨闻讯从办公室窗户逃走躲了起来,直到盟军解放荷兰。

  飞利浦渡过

二战劫波,弗里茨功不可没。战后,他担任公司副总裁,专注于飞利浦重建,为后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础,1961年接任总裁后,飞利浦发展更为迅速。弗里茨强调技术创新,飞利浦推出了诸多重要的技术成果,确立几十年领先地位,如1961年发明盒式录音磁带、1963年引进卡式录音机、1965年生产了第一个集成电路;弗里茨还带领公司走出荷兰,将业务扩展到南美和亚洲,并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台湾开展业务的欧洲公司,使飞利浦真正成为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

  在埃因霍温,家乡人爱叫他“弗里茨先生”,因为他待人接物从不作贵贱之分,经常喜欢与工厂工人聊天,颇受人欢迎。弗里茨先生不仅和他的父辈一样对家乡的文教福利慷慨捐助,而且坚决支持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并帮助成立了由企业、工人和政府参与的协会,来协助制订社会经济政策、解决冲突,使得罢工在战后整个荷兰销声匿迹。

  “在考虑企业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方面,弗里茨·飞利浦走在他那个时代的前列,”飞利浦现任CEO柯慈雷表示,“他的价值观将长留飞利浦的各项活动中。”

  弗里茨虽然早在1977年从飞利浦彻底退休,飞利浦家族再无一人参与公司经营,但这位百岁老人给飞利浦建立了人文关怀的根底,将有助这家百年企业基业长青。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