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浮动利率贷款重新定价影响几何?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重新定价影响几何?
2020年01月10日 17:08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刘明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  中国民生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

近日,央行发布〔2019〕第30号公告,宣布从2020年3月1日开始,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由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相应期限的LPR,原则上这一转换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本文认为,在短期,此次贷款重新定价对个人住房贷款借贷双方利益不会产生影响,但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有所减轻;长期看,此次贷款利率的转换对银行未来营收影响有限,但如果有较大比例的浮动利率贷款转为固定利率,将加大银行长期贷款的利率风险。

为进一步深化LPR改革,加强对借贷双方权益的保护,使贷款利率更好地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央行于12月28日发布〔2019〕第30号公告,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平衡转换,使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由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相应期限的LPR,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由于需要重新定价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主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期限最长,余额约29万亿元)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期限1年以上,余额约66万亿元),因而此次贷款重新定价对借款人和银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备受市场关注。

在短期,存量浮动利率贷款重新定价,个人住房贷款借贷双方利益不受影响,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将随着基准利率的转换有望小幅下调。央行对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原则规定如下:一是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将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或转换为固定利率,借款人有选择权,但只有一次,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二是贷款利率基准转换工作将于2020年3月1日开始,原则上于8月底完成;三是转换后的贷款利率水平由双的方协商确定,但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29万亿元,在转换时点的利率水平应保持不变,同时如果选择浮动利率,借贷双方可重新约定重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据此推测,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在基准转换之后一年内,借款人的房贷利率和月供金额将保持不变,因而银行对应的存量房贷利息收入至少在基准转换之后一年内(2021年3月之前)不受影响。但66万亿元的企业中长期贷款,由5年期贷款基准转换同期LPR之后,基准利率将下调10个基点,因而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有所减轻,这符合中央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导向。

长期看,存量浮动利率贷款转换为固定利率的比例将对银行未来的利率风险产生影响。根据央行的规定,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借款人可以选择将利率固定在当前水平,即选择固定利率。尽管借款人选择固定利率意味着无法享受未来LPR下行带来的利息节省,但同时规避了未来LPR上行带来的月供增加的不确定性。对银行来讲,对长期贷款实行固定利率不利于其利率风险的管理,尤其是长达二三十年的住房贷款理论上不应该实行固定利率,因为未来市场利率的波动无法预料,且银行的负债期限远低于房贷的期限,一旦通胀加剧资金成本上升,固定利率贷款极可能带来亏损,历史上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其实银行之前以七折发放的房贷利率已经低于其同业存单的资金成本,只是因为规模较小影响有限而已。因此,如果有较大比例的浮动利率贷款转为固定利率,将加大银行长期贷款的利率风险。不过考虑到政府引导LPR下行,且承诺未来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选择固定利率的借款人将相当有限,但银行应鼓励借款人选择以LP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

受各种因素制约,未来5年期LPR将保持相对稳定,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基准转换对银行营收影响有限。自2019年8月LPR推出以来,锚定一年期MLF的同期LPR利率从4.31%降至4.15%,下降16个基点,但5年期LPR期间从4.90%降至4.80%,下调10个基点。更重要的是,1年期LPR利率所锚定的1年期MLF利率仅从3.30%降至3.25%,仅下调5个基点,这意味着出于保持中美基准利率适度利差、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原因,未来1年期MLF利率下调幅度将相对有限,基于此定价的LPR利率将保持相对稳定。另外,三季度末银行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96%,高出同期5年期LPR利率111个基点,这意味着即使LPR保持不变,随着全面降准和专向降准等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措施的实施,银行的一般贷款利率仍有下降的空间,也可以实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标。因此,我们预测此次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基准的转换对银行未来营收影响有限。

总之,此次商业银行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基准由传统官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向市场化的基准利率LPR转换,是央行推行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为未来货币政策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确立了传导机制,有利于未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0 佳华科技 688051 --
  • 03-04 和顺石油 603353 --
  • 03-04 贝仕达克 300822 --
  • 03-03 聚杰微纤 300819 15.07
  • 03-03 东岳硅材 300821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