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曲线倒挂"这次真不同"? 上次衰退前也是这么说

收益率曲线倒挂"这次真不同"? 上次衰退前也是这么说
2019年04月03日 00:48 新浪美股

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美股讯 收益率曲线倒挂“这次真不同”吗? 只记得上次衰退前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共同基金界的传奇John Templeton曾经表示,这句话是“投资史上代价最高昂的四句话之一”。就国债收益率曲线而言,这句话最近又重新流行起来。从高盛集团到摩根士丹利的怀疑论者纷纷表示,由于自金融危机以来央行将利率保持在异常低的水平,收益率曲线的经济衰退信号可能被扭曲了。

  这番言论是不是似曾相识?十多年前,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两个广受关注的收益率利差出现倒挂随后又趋平之后曾驳斥了该曲线的预测能力。当时站在伯南克同一阵营的是财政部长约翰·斯诺和债券天王比尔·格罗斯 。我们知道随后发生了什么。那段时间是著名的“没有什么不同”。

  “人们可能会说,由于量化宽松所以‘这次不同’,但这是一个极其强有力的信号,”其团队在纽约为City National Rochdale管理着近210亿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Charles Luke表示,“那些没有给予它足够重视的人都错失了良机。”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现在已经高于三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尽管在上周的大部分时间低于后者。不过这不应该被误认为是一切太平的信号。据研究过收益率曲线倒挂历史的Luke表示,这种持续一到八天的“迷你倒挂”可以成为一个长期事件的先兆。

  回顾一些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在2006年和2007年的讲话——当时2年/10年和3个月/10年期利差已经开始闪现警告——揭示了一些听起来与今天对经济衰退即将到来表示怀疑的论调相似的观点。

  “现状核实”

  作为伯南克执掌美联储后的首个重要演讲之一,他于2006年3月告诉纽约经济俱乐部,他“不会将目前非常平坦的收益率曲线解释为经济显著放缓即将到来的信号。”相反,他赞成使用多种信息来源,以及“频繁的现状核实”,以便“当一个受欢迎的变量以不寻常方式表现时,我们不太可能被误导”。

  伯南克现在是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一名会员,他上周拒绝了对他2006年讲话的进一步评论。

  “没有很大警觉的理由”

  时任美国财长斯诺在2006年1月6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2年期/10年期收益率差从此前一个月的倒挂中恢复到平坦后,“没理由对此有很大的警觉”。鉴于短期和长期的利率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的收益率曲线并不会预示任何对经济不利的事情。”现任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长的斯诺周二表示,他依然忠于他的陈述。

  当时对收益率曲线发出的警告信号置之不理的并不局限于华盛顿。比尔·格罗斯当时是世界最大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并且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在2007年1月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外国中央银行对国债的需求扭曲了传统关系,因此曲线形态对经济衰退的预言并不像以前那样准确。

  “我不认为我对此感到担忧,”格罗斯当时表示,“我不认为伯南克会感到担忧。”格罗斯2月份宣布从骏利亨德森退休,他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愚蠢”

  Lou CrandallWrightson ICAP驻纽约的首席经济学家Lou Crandall在2006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对2年/10年期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担忧相当“愚蠢”。事实上,很少有经济学家支持收益率曲线倒挂意味着经济衰退的理论。

  “哎哟,”Crandall周二对他自己在2006年的观点发表评论称,“如果我不得不选择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会说我仍然采用这种一般观点——当然比写下‘愚蠢’两个字会更微妙一点”,他在电子邮件中写道。他说,倒挂的收益率曲线是经济周期后期的一个“症状”,那时衰退更可能发生,但这不是“具体”的信号。Crandall补充道,最近几个月长期收益率的下降“使得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降低,而不是提升。”

  “赶紧跑”

  当时也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应该忽视收益率曲线的倒挂。时任美林首席北美经济学家的David Rosenberg在2006年1月告诉客户称,倒挂是“一匹有着良好业绩记录的赛马,我们宁愿不和它对着干”。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美国债券市场当时最准确预测者James F. Smith表示,“当曲线倒挂时,赶紧跑。”

  当时一些分析师指出了收益率曲线倒挂对银行的负面影响。

  “人们说这次会不同,因为利率水平低;这个论点遗漏的是,有人必须通过借钱来赚钱,“Standish Mellon Asset Management的时任活跃核心战略主管Marc Seidner在2006年1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收益率曲线很重要,因为金融机构通过以较低的短期利率举债,并以较高的长期利率发放贷款来赚钱。”目前在Pimco的Seidner表示,当利差缩小时,“借短放长就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这么做的动力就会减少。如果借贷活动降温,人们就不会投资于未来的经济增长。”

  “智力迟缓”

  也有上次驳斥收益率曲线信号的人继续坚持己见。Wachovia时任首席经济学家John Silvia在2006年8月撰写报告称,相信收益率曲线信号的人“在智力上都是迟缓的”。“某件事情先于另一件事发生,并不代表前者预示了后者,正如雨天并未预测了随后发生的晴天一样。”

  目前在Dynamic Economic Strategy任职的Silvia上周接受电话采访时仍坚持己见。

  Silvia说:“我说过这番话,我当时也这么相信,就是这样。”他过去两到三年在富国银行所做的研究发现,收益率曲线“在预测经济衰退的能力方面并没有任何附加值。”

责任编辑:张宁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1 智莱科技 300771 --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
  • 04-03 德方纳米 300769 41.78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1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