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深度之二:盈利改善,旺季来临

锂电池深度之二:盈利改善,旺季来临
2021年05月12日 07:45 财经自媒体

基金红人节|金麒麟基金大V评选 百位大咖入围→【投票

投资研报

【机构调仓】何雪萍等三大“超级牛散”爆买1股!4大牛散集结买入这只股(名单)

周期尚未结束!站在新一轮大周期的起点,化工行业贝塔属性将开始显现!一二线估值差收窄趋势下,二线高弹性龙头值得重点布局

【超级大单】顶级游资异动!章盟主、溧阳路大举减仓(附剖析新能源车受益股)

【主力资金】养老突然大爆发!十倍牛股集结地在哪?(附“遗珠”优质公司名单)

原标题:锂电池深度之二:盈利改善,旺季来临 来源:东亚前海证券研究

摘要

核心观点

电新板块2020年与2021年Q1业绩表现优秀。1)2020年板块整体营收为12100.01亿元,同比+15.02%,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2;归母净利润为728.73亿元,同比+63.89%,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3。2) 2021年Q1板块整体营收为2819.97亿元,同比+52.6%,环比-32.3%,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6;归母净利润为233.54亿元,同比+150.7%,环比+80.5%,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14。

新能源汽车

锂钴矿资源:锂钴价格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高涨,锂钴矿资源价格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一方面,下游新能源汽车景气度回升带动锂电需求强劲;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锂盐价格低迷,开采成本过高导致矿场关停,供给紧张。20年6月以来,碳酸锂与氢氧化锂价格分别上涨75%与60.6%;硫酸钴与四氧化三钴分别上涨32.5%与43%。在供需情况仍未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涨势态势将延续。锂钴矿资源丰富,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量利齐升。

锂电材料与设备:产业链核心环节,景气度全面高涨。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旺盛,带动中游环节景气全面上升。20年四大正极材料累计产量约51.9万吨,同比增长约20.8%。其中三元材料产量约为21万吨,同比增长约7%;磷酸铁锂强势回暖,产量约为14.2万吨,同比增长45.7%。负极材料总产量约为46万吨,同比增长28%。隔膜产量32亿平米,同比增长27%。电解液总产量为29.1万吨,同比增长25.1%。20年全年装机量为63.6GWh,其中铁锂装机量24.4Gwh,同比增加20.6%。21年Q1中游环节整体增速达到251.36%,2021年行业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局面。

新能源汽车:海内外需求共振,电动化加速。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320万辆,同比增长43%;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40%。海外市场得益于碳排放政策趋严与政策补贴利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补贴逐步退出,双积分政策接棒叠加消费驱动,2021年行业景气度仍将持续。

投资建议

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需求暴增,建议关注具备全球市场竞争优势的国产优质产业链:宁德时代与特斯拉产业链;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出货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进一步下降。

正文

一、业绩表现:电新板块业绩增速亮眼

1.1 2020年&2021年Q1电新板块业绩表现优秀

电气设备板块2020年业绩亮眼。2020年板块整体营收为12100.01亿元,同比+15.02%,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2;归母净利润为728.73亿元,同比+63.89%,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3。

电气设备板块2021年Q1业绩高速增长。2021年Q1板块整体营收为2819.97亿元,同比增长52.6%,环比减少32.3%,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行第6;归母净利润为233.54亿元,同比增长150.7%,环比增长80.5%,在申万28个以及行业中排行第14。

1.2 锂钴矿资源、中游锂电材料业绩表现突出

2020年营收增速较高的板块分别为风力发电、钴矿资源、锂电池隔膜、光伏发电、锂矿资源,营收增速分别为36.5%、20.7%、19.2%、18.4%与13.8%,营收增速较低的板块为电解液、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整车,营收增速分别为-11.2%、-4.9%、-4.0%、-3.6%;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板块分别为锂矿资源、锂电池电解液、锂电池隔膜、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0.9%、135.4%、80.9%、42.3%以及35.9%;归母净利润增幅较低的两个板块为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整车,同比增速分别为-130.3%与-7.1%。

2021年Q1营收增速较高的板块分别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芯、锂矿资源与新能源汽车整车,营收增速分别为155.6%、100%、91.5%、85.8%与85.6%,营收增速较低的板块为风力发电、钴矿资源、光伏发电、隔膜材料以及电解液材料,营收增速分别为36.8%、43.1%、45.3%、59.6%与67.2%;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板块分别为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整车、隔膜材料、电解液材料以及锂矿资源,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26%、1089%、549%、483%以及386%;归母净利润增幅较低的两个板块为锂电池与负极材料,同比增速分别为81.1%与98.3%。

二、锂电池板块景气度持续

2.1 锂电池板块行情概况

2020年锂电池板块营业收入6442.09亿元,同比下降8.4%;净利润241.72亿元,同比增加36.9%。2021年Q1锂电池板块营业收入1909.07亿元,同比增加41.6%,环比减少7.8%;净利润114.72亿元,同比增加219.3%,环比增加204%。

2021年Q1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88.82万辆,同比增长103.4%;国内Q1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1.5万辆,同比增长279.6%;动力电池Q1产量与装机量分别为32.8GWh、23.2GWh,同比增长201.0%、408.5%。

海外市场得益于碳排放政策趋严与政策补贴利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补贴逐步退出,双积分政策叠加消费驱动。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带动锂电池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总量达到294.5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92.9GWh,出货占比超过65%。2013年以来,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速达到45.8%,而传统消费锂离子电池年复合增速不足7%。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进入TWh时代。

2.1.1 锂钴资源

2020年锂资源与钴资源子板块整体营业收入2068.96亿元/6399.15亿元,同比增加13.8%/20.4%;净利润53.53亿元/132.98亿元,同比增加51.6%/28.47%。2021年Q1锂资源与钴资源子板块整体营业收入1909.07亿/1734.62亿元,同比增加41.6%/43%;净利润114.72亿元/53.32亿元,同比增加219.3%/97.8%。

全球锂盐市场出现反弹,锂精矿、锂盐量价齐升。澳洲方面,锂矿巨头Pilbara Minerals锂辉石精矿出货量为7.06万吨,环比增长40%,大超5.5-7万吨的预期;Piedmont Lithium投资1200万美元收购加拿大Sayona Mining19.9%的股权以及其全资子公司魁北克Sayona的25%的股权。2021年全球氢氧化锂巨头美国雅宝投资3000-5000万美元扩张锂盐产能,预计2025年华达州工厂的锂盐产能翻一番。全球锂矿巨头加码锂矿产能建设,以满足未来下游动力电池旺盛需求。此外目前锂矿资源供给紧张,巨头扩充产能储备原材料以降低原材料价格。

供给偏紧叠加消费需求旺盛,国内碳酸锂价格在2020下半年开始逐步回升。2020年全年,碳酸锂均价上涨至5.15万元/吨,涨幅约30%。除了新能源汽车的锂电需求以外,随着能源存储和电子产品领域需求的持续增长,锂市场需求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而目前的产能供给及释放情况,无法满足下游旺盛的消费需求。锂盐价格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优质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1)赣锋锂业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55.24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为10.25亿元,同比增长18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2亿元,同比减少42.1%。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环比增长48.94%;归母净利润4.76亿元,环比增长6046.30%。

行业景气度回升推动“量价齐升”,Q4业绩改善显著。1)国内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为7.45/8.95万元/吨,半年上涨92%/47%。一方面,下游景气度回升带动锂电需求强劲;另一方面,锂盐价格低迷,开采成本过高导致矿场关停,供给紧张。2)2020年公司产量/出货量为5.4/6.3万吨LCE, 同比+0.13%/30.13%,Q4出货量环比大幅提升,改善公司锂盐均价下跌22.5%对业绩拖累。3)公司持有Pilbara股份大幅增加。公允价值变动增加约5.26亿元,拉动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4)研发费用大幅增加75.6%,销售管理费用大幅下降由口径调整及无激励费用所致。

锂盐加工成本优势显著,具备全球竞争力。马洪三期项目锂盐投资成本低至1.5亿元/吨,行业最低;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和Sonora黏土锂矿运营成本分别低至3576美元/吨、3418美元/吨,属于全球低位水平;Pilgangoora锂精矿现金成本355美元/吨,低于约400美元/吨平均水平。

加速锂盐一体化布局,产能快速稳步扩张。1)资源端方面,年产4万吨碳酸锂Cauchari-Olaroz盐湖项目受疫情影响有所推迟,预计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墨西哥Sonora锂黏土项目已完成工艺与技术认证,正在积极推动生产线设计,预计投产后氢氧化锂年产能2万吨;与AVZ公司签署锂精矿采购协议,供货量最高16万吨/年。2)锂盐加工方面,2020Q4马洪三期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投产。预计2021年公司锂盐达16万吨,产能释放叠加上行周期,利润有望大增。

向下游电池业务进军,锂电板块高增可期。1)布局TWS消费电池。2020年公司TWS电池营收12.68亿元,同比+22.9%,日产30万只。下游客户众多且多为优质客户,OPPO、VIVO、JBL、漫步者等;2)持续加码3C市场。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聚合物锂电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年产能可供应1.8亿只智能可穿戴设备;3)布局固态电池,锂电回收业务。公司第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已完成,处于送样测试阶段;锂电回收具备3.4万吨回收处理能力,规划扩建回收能力至10万吨。

2)天齐锂业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2.39 亿元,同比减少33.08%;归母净利润亏损18.34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亏损12.94 亿元。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4亿元,环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环比收窄66.1%。

布局海外优质资源,积极向产业链上游扩张。1)公司泰利森锂精矿产能达134万吨/年,规划产能达194万吨/年。目前矿山资源量为1.78亿吨,资源量领先其他在产矿山。2)雅江措拉锂矿矿石量1971.4万吨;参股日喀则扎布耶盐湖20%股权,资源量为184.1万吨LCE。预计公司2021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分别扩产至12万吨/年、2.15万吨/年。

全球市场扬帆起航,产能释放助推业绩进一步上升。公司现有锂化工产品总产能4.48万吨,其中江苏天齐产能2万吨,射洪天齐2.42万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引入IGO战投缓解资金压力,预计2022年Q4“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投产。随着公司未来债务问题缓解,产能项目持续落地,推动公司业绩进一步上升。

3)华友钴业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7亿元,同比增长12.38%,归母净利11.65 亿元,同比增长874.48%;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4亿元,环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6.54亿元,环比增长36.8%。

出货量大幅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产销量的大幅增长:1)铜钴镍方面:鲁库尼3万吨电解铜产能逐步爬坡,铜销量增长带动收入同比增长;2020年镍产品产量1.16万吨,同比+64.8%。2)三元前驱体方面:公司出货量为3.33万吨,同比+136.13%,主要系华海新能源订单落地,公司2020年前驱体产销实现大幅增长。

降本提效显著,助推公司业绩增厚。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15.66%,同比+4.5pcts,盈利能力大幅提升。1)三元前驱体毛利率为17.29%,同比提升1.38pcts,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钴、镍盐自供比例提升至58%,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2)硫酸镍毛利率提升9.41pcts,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原材料价格上涨。3)60亿定增贡献正经营性现金流,助力产能项目逐步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4)西部矿业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5亿元,同比减少6.6%;归母净利润9.08亿元,同比下降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30.1%。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92亿元,环比增加12.9%;归母净利润4.74亿元,环比增加535%。

公司金属资源储量丰富。目前公司玉龙铜矿一期具有230万吨年矿石处理能力以及3万吨/年铜金属产能,随着2020年Q4玉龙铜矿改扩建工程投产,矿石年处理能力提升至1989万吨,年产铜金属量达到11万吨。预计2021铜精矿产量为11.63万金属吨,同比增加6.88万吨。公司铜产品受益于新一轮铜价上涨周期,公司业绩迎来量价齐升。

5)雅化集团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32.5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51.8%,扣非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增长635.9%。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亿元,环比减少17.4%;归母净利润0.78亿元,环比减少39.9%。

民爆板块稳健增长,锂盐产销量高增。1)公司民爆产品出货量为20.7万吨/亿米/亿发,同比增长10.6%,毛利率为48.7%,处于行业高水平。2)公司锂产品出货量与产量分别为1.75/1.3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8.9%/96.9%,主要得益于锂盐产能释放扩张带动产销量高增。随着雅新线年中正式投产,公司氢氧化锂产能新增2万吨。预计2021年锂供需紧平衡,公司锂业务将迎来量价齐升。

积极布局上游、优质客户配套产能释放,公司业绩高增可期。1)产能方面:公司锂盐产能为4万吨左右,预计2023年募投项目3万吨有望投产。2)上游资源方面:公司拥有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优先供应权,与Galaxy 续签12万吨/年锂精矿承购协议,参股澳洲Core公司并签订锂矿承购协议。3)下游客户方面:公司于2020年进入Tesla供应链,约定2021-2025年Tesla向雅安锂业采购价值6.3-8.8亿美元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

6)寒锐钴业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26.69%;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约2300%;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约3300%。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亿元,环比增加72.3%;归母净利润0.99亿元,环比减少42%。

产能落地叠加钴价上行,公司业绩显著提升:2020 年公司钴粉、电积钴、电积铜销售均价分别为28.23万元/吨、26.2 万元/吨、6045美元/吨,同比分别-1.59%、-3.48%、+3.35%;2020Q1销售均价分别为35.57万元/吨、33.99万元/吨、8507美元/吨,同比分别+23.8%、+25.41%、+50.62%。钴盐毛利率为24.5%,同比+18.08%,主要受益于3000吨钴粉项目投产,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公司赣州寒锐年产1万吨金属量及年产2.6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预计2021年底投产。随着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叠加钴价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公司实现量利齐升。

7)洛阳钼业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129.81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为23.29亿元,同比增长25%,扣非归母净利为10.91亿元,同比增长46%。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16亿元,环比增加22.2%;归母净利润10.07亿元,环比增加40.1%。

“矿产+贸易”形成协同效应。公司的海外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等方面逐步转向IXM,全年实现金属贸易量534万吨,创历史最佳业绩。公司通过IXM期现结合模式,有效降低贸易突发风险。“矿产+贸易”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对公司业绩正贡献。

并购优质铜钴矿,资源储备大幅增加。公司收购Kisanfu铜钴矿95%的间接权益。目前Kisanfu矿是世界上最大、最高品位的未开发的铜钴矿项目之一,铜品位为1.72%,含铜金属量约628万吨;钴品位为0.85%,含钴金属量约310万吨。收购后公司钴资源量超过嘉能可,跃升世界第一。公司资源开发力度持续加速,资源优势带来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增加。

2.1.1 正极材料

2020年正极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646.59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为净亏损6.29亿元。2021年Q1正极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226.05亿元,同比增加8.6%;净利润为净亏损1.55亿元。

2020年中国正极材料产量51.9万吨 磷酸铁锂增幅显著。2020年国内四大正极材料总产量51.9万吨,同比增长20.8%,其中磷酸铁锂材料表现强势,产量达到14.2万吨,同比增长45.7%。钴酸锂与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产量分别为7.38万吨及9.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8%及21.6%;三元材料产量增速最缓,仅7%,全年总量为21万吨。其中,磷酸铁锂板块业绩亮眼,整体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3620.9亿/157.6亿,同比增长13.3%/113.5%。

全年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2020年上半年需求低迷,下半年市场快速回暖,Q3与Q4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均超30%,带动全年出货量增长;2)Q2以来国内疫情逐步控制,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下半年为传统消费旺季,带动锂电池市场出货量环比增长超过160%,带动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3)在补贴政策刺激与碳中和目标的压力下,欧洲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增长超过100%,拉动LG化学、宁德时代、SKI、三星SDI等海外电池企业出货提升,进而带动国内正极材料出货量的增长;4)由于疫情影响,全球居家及办公用的平板电脑、笔记本需求大幅增加,叠加5G手机换购、TWS、智能穿戴等终端需求增长,这些终端对钴酸锂电池需求增加,进而带动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5)电动工具(含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市场受国外产业链向国内转移,以及国外疫情影响导致终端企业加大无线电动工具生产,2020年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同比增长超50%,带动正极材料需求增长;6)2020年储能与小动力等细分市场整体增长幅度超50%,带动上游电池以及正极材料需求量提升。

预测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将具有以下特点:1)三元材料市场仍为市场主要需求方向,中镍材料占主流,部分企业对高镍材料需求增加;2)三元材料市场仍难形成强龙头,出口型企业有望逐步凸显;3)钴酸锂材料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形成“1+N”稳定格局;4)磷酸铁锂材料在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占比将接近30%,价格有望上升5%-10%,主要受锂盐涨价影响;5)正极材料细分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6)小动力及部分数码领域中三元二次球产品占比三元材料比例继续上升;7)正极材料行业整体价格有望上涨,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升以及市场需求增长影响,但行业盈利性差的问题短期仍难以改变。

1)容百科技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95亿元,同比下降9.43%;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增加143.7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增加183.72%。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13.94亿元,环比下降3.8%;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环比增加20.1%。

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盈利能力稳步待升。2020年公司产品成本均价为10.72万元/吨,同比大幅下降21%;单吨净利约为1万元,正极材料12.8%的毛利率处于行业高水平。预计2021年公司811产品出货量为5万吨,成本将降至0.85元/Wh,单吨净利2万元,毛利率有望提升至40%。公司成本管理能力优异,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产能积极扩张,行业龙头地位企稳。公司2020年有效产能4万吨,规划产能24万吨。预计21年贵州二期1.5万吨产能、韩国2万吨产能年底投入生产;24年贵州二期后续7万吨产能全部达产;25年湖北鄂州12万吨产能建设完成。预计公司21年产能新增产能6万吨,全年有效产能预计达到10万吨,高镍三元市占率有望提升至65%。2025年公司产能将达到30万吨。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上涨。

下游客户资源丰富,海外市场蓄势待发。1)国内下游客户有CATL、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优质客户。20年供货CATL1.5吨,约占总出货量60%,深度绑定CATL。预计21年供货CATL约3.2万吨。2)海外客户结构优质,下游客户有SKI等国际龙头企业, SKI出货量0.5万吨。预计21年海外出货量1.6万吨,海外市占率有望提升至6%。

2)当升科技

2020年公司营收31.83亿元,同比+39.36%;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同比+284.12%。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12.63亿元,同比增加9.4%;归母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增加24%。

正极材料销量大幅增长,出口比重持续提升。2020年公司正极材料销量2.4万吨,同比增长58.39%;营业收入30.14亿元,同比增长38.45%;毛利率17.60%,同比下滑0.88pct。公司加快开拓海外高端市场,国际客户出货量占比接近70%;已成为某国际大客户的第一供应商,为其欧洲和亚洲一线品牌车型供应动力正极材料。

常州新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正极材料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0年底,公司正极材料建成产能3.4万吨,在建产能1万吨。江苏当升三期工程8000吨产能建成后快速达产,常州当升顺利推进一期工程第一阶段2万吨产能建设并部分投产,开始批量供应国际一流动力锂电池企业,其余部分产能将在完成客户认证后投入运营。上述新产能全部投产后,公司总产能将实现翻番,并为公司实现2021年经营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加大高镍产品研发投入,完成多个新型号产品的开发与量产。2020年,公司长寿命NCM811产品实现对某国际大客户稳定批量供货,月出口规模达百吨以上;另外两款高压实、长寿命型NCM811产品已顺利通过客户测试。公司单晶型高镍NCM811产品在行业内率先开发使用特殊包覆工艺,并实现向国际市场大批量销售。

3)德方纳米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2亿元,同比下降10.62%;归母净利润-2840.16万元,同比下降128.36%;扣非归母净利润-6282.20万元,同比下降204.77%。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5.10亿元,同比增加224.07%;归母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加678.57%。

磷酸铁锂产销量维持高增长,产能持续扩张,盈利能力有望逐渐回升。1)2020 年公司纳米磷酸铁锂产量分别为3.25万吨,销量为3.07万吨,产销量持续保持高增长。毛利为0.92亿元,占公司毛利的94.68%。价格方面,2020年公司磷酸铁锂销售均价3.34万元/吨,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毛利率10.18%,同比下降10.92%。2)产能方面:2020年公司磷酸铁锂年产能约8万吨,随着下半年4万吨产能投产,2021年年底公司产能有望达到12万吨。目前公司纳米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共有5处——佛山德方、曲靖德方、曲靖麟铁和宜宾德方时代、德方亿纬(筹)。其中,曲靖麟铁2万吨产能于2020年底逐步释放;曲靖德方1.5万吨产能于2021年第一季度逐步释放,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盈利能力有望逐渐回升。 

4)格林美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约124.7亿元,同比-13.2%;归母净利润约4.1亿元,同比减少43.9%;扣非归母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50.3%。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37.29亿元,同比增长62.71%;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155.42%。

疫情影响公司20年电池材料出货量,产品结构逐步升级。公司20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15万吨,同比减少30%;四氧化三钴出货量1.54万吨, 同比增长54%。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仍位居世界行业前三,三元前驱体转型升级成果显著,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其中NCA9系超高镍产品出口量超过18,000吨,同比增超35%,全面实施三元前驱体材料由5系和6系产品向8系以上高镍产品转型升级。

公司携手产业巨头聚焦锂电材料,客户优质。公司20年研发费用4.89亿元,同比增加0.25亿元,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69%。锂电材料核心产品拥有SAMSUNG SDI、ECOPRO、CATL、LGC、BYD、容百科技、厦门钨业等全球知名客户群体和战略新兴产业优质客户。21 年公司预计可以实现收入180亿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产销量、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回收总量分别达到10/2.3/18万吨。

积极布局动力电池拆解行业,保障锂电材料原料供给。截至2020年公司目前设计总拆解处理能力45万套/年;已与全球280余家汽车厂和电池厂建立废旧电池定向回收合作关系,成功实现“签约50%、回收30%”(签约数占比、市占率目标)的市场战略。公司率先与青山合作,锁定50万金属吨镍资源;印尼镍矿项目预计21年内完成建设,22年初投入运行,满足公司前驱体材料发展对镍资源的战略需要。

5)杉杉股份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2.16亿元,同比下降5.35%;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48.85%;扣非归母净利润-1.64亿元。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39.99亿元,环比增长50.7%;归母净利润为3.02亿元,环比下降316%。

锂电材料龙头,受益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公司深耕锂电材料,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 ATL、LGC、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亿纬锂能、三星SDI 等。2019年度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上,公司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业务分别位列榜单的第一名、第三名和第四名。预计未来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正极材料价格提升及公司产能扩张的影响下,锂电材料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盈利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

收购LG化学偏光片资产,致力于全方位发展。公司收购LG化学偏光片及相关资产70%股权的中国大陆资产完成交割,收购后原中高层干部、韩国籍管理和技术专家已悉数留任,团队稳定。预测公司将加大激励及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团队积极性,有望进一步发挥产业链、产能、成本、效率等优势。

产能扩张,将深度受益中国面板产能大幅提升。目前公司拥有8条偏光片产线,韩国2条产线未来有望搬至国内开动生产,并在张家港新增2条产线,产能将大幅提升。以京东方及TCL为首的中国大陆面板厂持续扩产,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大陆大尺寸LC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约47%,预测到2025年将达到71.6%,公司产能、成本、效率及本土化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全球偏光片稳健增长,预计2021年之后偏光片市场的供需情况将趋于紧张,公司偏光片业务综合优势明显,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6)厦门钨业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9 %;归上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加135%;扣非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337%。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62.97亿元,环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环比增长25.6%。

2.1.3 负极材料

2020年负极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254.8亿元,同比下降3.3%;净利润为16.77亿元,同比增长22.1%。2021年Q1负极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99.23亿元,同比增加10.4%;净利润为9.14亿元,同比增长161.5%。

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达到46万吨,同比增长28%。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继续向中国集中,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已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5%左右。

市场增长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带动:1)上半年疫情蔓延海外,催生个人短途出行车辆市场、DIY装修工具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进而带动负极市场出货提升;2)2020年下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环比上升超过170%,头部电池企业产销进一步提升,带动负极市场环比增长95%;3)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增长,产销提升带动上游电池需求量大增,LG、SKI、CATL、SDI等主流企业由此受益,中国作为全球重要负极供应国,受全球主流电池企业需求带动,国内头部负极厂商对外出口同比大幅增长;4)储能电池市场出货同比增长超50%,带动负极材料出货提升,增长主要受海外家储市场以及国内基站侧储能需求增长带动。

预计2021年国内负极市场将呈现以下方面特点:1)受国外及国内需求带动,动力负极市场出货量仍将快速增长;2)CR3企业集中度将重新提升超过55%,动力负极市场对企业门槛要求高,带动头部企业出货量快速增长;3)在没有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负极价格仍存在下降空间,但企业盈利能力将有所恢复,主要是企业规模增加,使得成本管控做的更好;4)出口市场将随着海外疫情控制得到恢复;5)企业进一步加大负极产业链垂直整合力度,上游延伸布局石墨化、碳源等领域,并加速负极产品产能释放。

1)璞泰来

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81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2.54%。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17.39亿元,环比下降10.1%;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环比增加32.6%。

一体化产能加速释放,负极材料规模快速扩张。2020年底,公司负极材料有效产能达到7万吨以上。今年以来,内蒙紫宸2万吨负极材料前工序和溧阳紫宸可转债3万吨碳化产能已于年初投产,江西紫宸6万吨负极材料前工序和内蒙兴丰墨化二期产能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投入运营。随着在建产能的不断投产,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有望达到10万吨左右,并且一体化程度提高也将提升业务整体盈利能力。另外,近期公司公告了四川20万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一体化项目,一期10万吨项目规划于202年投产。根据公司规划,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25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达到20万吨。

膜类业务稳步增长,在建产能投放有望持续带来增量。2020年底,公司涂覆隔膜销量7.07亿平米,同比增长23.75%,占全国隔膜出货量的比重达到26.68%。同时,公司涂覆隔膜有效产能也由之前的6.5亿平米提升至10亿平米。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江苏卓高可转债募投项目的产能爬坡、宁德卓高定增募投项目和自筹资金项目的产能建设,确保2021年20亿㎡的涂覆加工产能,并力争在2023年形成35-40亿㎡以上的涂覆隔膜加工产能。此外,2020年公司的铝塑包装膜和纳米氧化铝膜分别实现收9387、1700万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5%和136.1%。

锂电设备收入同比减少,产品已获得龙头电池厂商认可。2020年,公司锂电设备实现收入4.64亿元,同比减少32.73%,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因素导致交付延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锂电设备内部交付占比提高。目前,公司锂电设备产品已经获得龙头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L等的认可,在手订单金额已超过15亿元(不含税),2021年公司的锂电设备业务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

2)贝特瑞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44.52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滑25.79%,扣非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下滑14.02%。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18.53亿元,环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为2.62亿元,环比增加96.6%。

正负极材料出货大幅增长,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大幅增加原因为:Q1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增长显著,带动电池材料需求旺盛,2021年Q1公司正极、负极材料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

负极材料产业龙头,有望量价齐升。公司2020年负极材料均价4.19万元/吨,平均成本为2.49万元/吨,平均毛利率为34.6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年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为77%,且从20年Q4开始满产满销。受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因素影响,预计21年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依旧可维持在较高水平,量价齐升,业绩有望稳步提升。

扩张产能逐步放量,21年业绩可期。目前公司人造负极产能2万吨,天然负极产能4万吨。预计21年底,常州达成产能3万吨,其中天然和人造产能各一半;惠州4万吨人造负极材料可以投产。21年年底,公司产能可以全面释放,受锂电池行业需求度高涨影响,公司预计可以满产满销。公司自2013年起,负极材料出货量连续8年位列全球第一,人造石墨市占率约为15%,天然石墨市占率约为60%。其中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对手少,预计21年会采用更积极的销售方式抢占市场,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扩大。

丰富下游客户资源配套产能释放,业绩增厚。1)客户方面,公司重视与国内外大客户的联络与战略合作。国内客户有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高端客户渠道优势明显;海外客户有:LG、三星、松下为主,也与SK、索尼等有业务合作,海外市场前景广阔。2)产业链布局方面,公司通过控股负极产业链上游,成功布局负极材料全产业链,通过参股芳源环保布局正极产业链上游,在正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

2.1.4 隔膜材料

2020年隔膜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326.67亿元,同比下降19%;净利润为37.21亿元,同比下降456%。2021年Q1隔膜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76.46亿元,环比下降26.8%;净利润为12.2亿元,环比增长6.7%。

2020年中国锂电隔膜产量32亿平,同比增长27%。2020年,国内锂电隔膜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产量CR5集中度达到82%,较2019年增长10%。

隔膜出货量继续呈现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有:1)下半年国内疫情逐渐控制,市场恢复超预期,带动小动力(含共享电单车、换电)、3C数码(含电动工具、扫地机器人等领域)以及储能锂电池领域出货均有大幅提升,进而带动锂电隔膜出货量增长;2)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近80GWh,同比增长超过10%,带动国内动力锂电池隔膜需求增长;3)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增长,带动上游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增,进而带动上游材料需求量增长,国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隔膜企业出口量大增;4)2020年国内隔膜生产企业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在性能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国内企业成本较国外隔膜企业低50%-80%,部分超过100%,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帮助国内企业抢占更多全球市场份额。

2020年湿法隔膜出货量26亿平米,同比增长30%,占隔膜总出货量的70%。干法隔膜出货量11亿平米,同比增长超过40%,增速大于湿法,占隔膜市场总量的30%。

干法隔膜出货量占比提升的原因有:1)2020年小动力(含共享电单车、换电)市场增长受出口与内需带动,出货量同比增长超80%;小动力市场使用铁锂电池占比不断提升,带动干法隔膜出货量提升;2)2020年储能电池出货同比增长超50%,增长主要受国外家储以及基站侧储能等领域需求提升带动。储能市场多使用铁锂电池,对成本较为敏感,进而带动干法隔膜出货量提升;3)下半年铁锂版车型集中发布(包括比亚迪汉、铁锂版model 3、五菱宏光mini EV、欧拉好猫、奔奔E-STAR等),带动铁锂电池以及上游干法隔膜需求量提升。湿法隔膜市场主要受三元电池以及数码电池市场带动,下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受终端市场带动增长明显,但由于小动力与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使得湿法隔膜市场占比略微下降。

展望2021年,预计隔膜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1)湿法隔膜价格整体有望企稳,部分规格的产品价格可能上涨;2)湿法隔膜占隔膜总出货量比例将超过80%,涂覆隔膜销量占湿法隔膜出货量比例将超过70%,头部湿法隔膜企业涂覆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3)头部隔膜企业产能释放进一步加快;4)头部企业产能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显现,成本小幅下行;5)头部隔膜企业与电池客户绑定加深,海外出口、建厂步伐加快,二线隔膜企业继续寻求与头部企业合作;6)加快核心专利(含轻薄化、复合涂层等)的布局,5μ产品市场化应用于推广加快;7)市场分化竞争加剧,行业整合淘汰继续进行。

1)恩捷股份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3亿元,同比增长35.56%,实现归母净利11.16亿元,同比增长31.27%。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3 亿元,环比增长161.05%,实现归母净利润4.32亿元,环比增长212.59%。

湿法隔膜出货大幅增长,苏州捷力整合效果显著。2021年一季度公司预计出货量超过5亿平,同比增长超300%。去年下半年受到行业景气复苏影响,公司出货量显著提升改善业绩。20年下半年出货约9亿平,全年出货量为13亿平米,同比增加62.5%;隔膜单位售价约2.22元/平米,同比小幅下滑,提出补贴后净利润约0.78元/平,同比下滑16%;2020年湿法隔膜业务收入为28.91亿元,同比增加48.83%。预计21年公司货量有望提升至20亿平,基膜和涂覆膜各占50%,出货量提升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布局干法隔膜、加码消费类市场,基膜涂覆一体化打造成本优势。公司将电池隔膜业务拓展至消费类锂电池隔膜市场,收购苏州捷力100%股权和纽米科技76.3574%股权,苏州捷力去年对上市公司贡献2.23亿元。预计2021年纽米科技实现扭亏为盈。此外公司与全球干法龙头Celgard联手布局干法隔膜开发与储能业务。涂覆隔膜领域,公司率先开发基膜涂覆一体化技术,预计21年公司一体化产线量产,打造成本领先优势。

隔膜产能持续扩张,深度绑定全球优质客户。公司在上海、珠海、江西、无锡、苏州五大基地共有46条湿法隔膜生产线,产能达到33亿平米,产能规模全球第一。2020年公司珠海恩捷二期项目4条生产线、江西通瑞8条基膜生产线、无锡恩捷8条生产线逐步建成投产。公司隔膜在产能规模、品质方面优势显著,深入切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CATL与LG化学合计供货量超40%;优质客户丰富,比亚迪、国轩高科、松下、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均为公司客户。预计2021年将会有12条产线投产,年底公司隔膜产能将会扩张至50亿平米左右;预计21年中6条在线涂覆陆续建成,年底公司在线涂覆产线将会扩张至10条。下游客户旺盛需求配套产能释放,公司21年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2)星源材质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7亿元,同比增长61.17%,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减少11.01%。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环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0.61亿元,环比增长232%。

锂电池隔膜出货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补贴平稳退坡。2020年公司业绩主要变动原因为:1)受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量旺盛的影响,2020年公司锂电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销售量约7.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2.20%,出货量大幅增长。2)受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平缓退坡影响,2020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400万元,同比下降,造成净利润同比下滑。

隔膜成本管控能力优秀,盈利能力稳步待升。2020年公司隔膜平均价格为1.25元/平米,平均成本为0.82元/平米,同比下降17.17%,毛利率为31.28%,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预计21年成本继续下滑,盈利能力稳定提升。

产能加速扩张,行业龙头出货量持续上涨。2020年底公司常州湿法基地、江苏干法基地和涂覆基地项目建设完毕。公司产能项目分别为:1)湿法基地:深圳基地3000万平,合肥基地8000万平,常州基地8亿平,合计约9.1亿平。2)干法基地:深圳基地2亿平,江苏基地10亿平,合计12亿平。公司满产满销下,单月产量约1亿平,隔膜产能供不应求。因此,预计规划产能15亿平,在国内基地进行扩产8亿平,拟于21年年底陆续投产;在瑞典基地投产7亿平,拟23年投产。公司产能布局重组,未来盈利可期。

客户配套优质,海外市场蓄势待发。1)国内客户主要包含: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知名锂电子电池厂商。其中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向宁德供应湿法隔膜。公司为比亚迪刀片电池隔膜主要供应商,客户配套优质,建立深厚的战略合作关系。2)国外客户主要有韩国LG公司,与其在干法隔膜领域有深厚的合作,并已通过LG的产线认证,进行投产批量出货。下游优质客户带动公司隔膜产能投放,预计公司未来几年销量仍会持续增长。

3)中材科技

2020 年公司营收187.11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48.7%;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65.5%。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环比下降31.9%,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环比增长15.2%。

三大业务全面实现盈利。2021Q1公司业绩大幅增加得益于风电叶片“大叶型、大功率”新产品放量,拉动毛利率上升;玻纤业务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动力电池需求旺盛,隔膜产能加速释放,盈利能力提升趋势显著。

风电叶片受益于抢装热,21年行业景气度延续。随着国内20年下半年疫情缓和,国内风电抢装热潮开启,公司主力叶型产品产能释放,Si68.6等主力产品市场占比可观。去年公司销售风电叶片12.3GW,同比+55.4%;叶片实施产销流转提速策略,降本提效显著,平均单位成本低至0.55元/W,同比-66.4%;毛利率提升5.4pcts至23.9%。2021年是海上风电退补抢装的最后一年,叠加去年部分陆风项目延递,风电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公司叶片业务有望持续高增。

玻纤景气度向上,产品结构优化。2020年Q3以来,风电需求逐步回暖,叠加汽车、家电、电子、基建等领域的复苏,玻纤市场迎来小幅涨价热潮。去年公司玻纤及制品实现营收67.01亿元,同比+16.8%;销量106.36万吨,同比+15.1%,平均售价为6300元/吨,毛利率为30.82%;单吨净利为1081元/吨,同比+19.4%。公司泰山玻纤F07产线9万吨玻纤以及F08产线4万吨耐碱玻纤已完成点火,满莊新区新旧动能转换8条产线全部投产。随着水性新材料、复材以及湿法毡项目陆续建成,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满莊新区工厂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玻纤制造基地。预计21年海外需求回暖,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公司业绩进一步提升。

锂电隔膜快速放量,21年有望量利提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爆发,隔膜产业景气度高增。20年公司隔膜业务实现营收5.76亿元,同比+131.4%,销量4.18亿平米。1)产能方面:现阶段具备10亿平米产能,目前10条产线在建,4条产线待运行,预计十四五末公司隔膜达到70亿平米产能;2)市场占比方面: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海外客户占比超15%,预计21年海外市占率将提升至20%,对应1.6亿平米隔膜出货量;3)7um产品已实现批量供应,路线方面21年实现超薄动力、高性能隔膜,22年耐高温抗氧化聚合隔膜,23年无机粒子掺杂的复合隔膜,24年完成燃料电池质子交换、固态电池陶瓷隔膜。预计21年行业景气度持续,叠加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2021年有望量利齐升。

2.1.5 电解液材料

2020年电解液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637.15亿元,同比增加3.7%;净利润为32.51亿元,同比增加147%。2021年Q1电解液材料板块整体营收为187.99亿元,环比下降6.9%;净利润为14.83亿元,环比增长65.1%。

2020年中国电解液市场出货25万吨,同比增长38%。市场增幅超预期,主要系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带动。从市场增长驱动力来看,主要原因有:1)下半年中国疫情逐渐控制,市场恢复速度超预期,带动锂电池出货量提升,拉动电解液出货量增长;2)2020年下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环比上升超过160%,头部电池企业产销进一步提升,带动电解液市场环比增长近120%;3)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增长,年销量有望超120万辆,产销提升带动上游电池需求量大增,进而带动LG、SKI、SDI、CATL等全球主流企业电池出货提升。受全球主流电池企业需求增长带动,2020年国内电解液出口同比增长超90%;4)小动力(含共享电单车、换电)锂电池市场增长受出口与内需双向带动,出货量同比增长超80%,带动电解液出货量增长;5)3C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出口以及传统数码市场回升所致,电动工具(含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市场受国外产业链向国内转移,以及国外受疫情影响,终端企业逐渐加大无线电动工具生产,2020年3C市场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6)储能锂电池出货同比增长超过50%,增长主要受国外家储市场以及基站侧储能出货提升带动。

从市场竞争格局角度来看,2020年TOP6占比为77.6%,TOP3占比61.4%,市场集中度较上年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原因有:1)头部企业具备全球供应能力,受疫情影响较小,在需求带动下出货量增长,使得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2)头部电解液企业具备客户、产能、供应链以及资金等优势,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紧密,2020年获得了更多客户的订单;3)新催生的自由出行、在线教育以及远程办公等市场,加之5G商化加快带动智能手机换机潮加快,带动数码以及小动力市场电池需求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解液企业集中度的提升(3C数码电池企业电解液采购大部分来自头部企业)。

预计2021年电解液市场将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动力电解液市场出货量份额提升,储能、数码领域用电解液占比则继续下降;2)头部企业集中度继续提升,主流电解液企业与大客户绑定加深,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3)六氟磷酸锂以及溶剂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但电解液价格上涨幅度有限;4)龙头企业海外布局持续加快,异地产能有望加速释放;5)产业链上游材料供需成限制行业发展因素,产能投放周期、环评认证周期、品质管控等能力成新一轮竞争要素;6)企业进一步加大电解液产业链垂直整合力度,上游延伸布局溶剂、添加剂、新型锂盐等领域加快。

1)新宙邦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27.37%,归母净利5.18亿元,同比增长59.29%;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增长57.29%。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环比增长19.3%,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环比增长8%。

电解液出货大幅增长,大额计提业绩保持韧性。业绩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为:1)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显著,锂电池电解液市场带动公司电解液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此外,公司电容化学产品也受锂电池行业影响,销售量持续稳定增长。2)2021年Q1公司有机氟化学产品海内外业务订单增加,销售规模扩大,带来了巨额收益。3)2021年Q1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受应收账款减值准备冲回影响,同比增加1555万元,影响了当期绩效。

电解液提高产能利用率,有望量价齐升。受目前锂电池行业需求量上涨影响,公司2021年基本可以达到满产,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因素影响,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全能电解液业务有望实现满产满销。电解液需求受新能源汽车需求上涨而上涨,电解液所需的材料和添加剂部分公司可以自给自足。预计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会快速增长,公司电解液产品受益将会量价齐升,给公司带来优秀的效益。

持续布局,产能释放有望持续增量。2020年公司在南通投7000万元建2.5万吨新型化学品项目,其余在建电解液产能约为15万吨,预计21年底投入生产。公司2022年、2023年、2025年规划产能分别为10万吨、15万吨、25万吨,预计将维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公司积极有序扩张前景向好业务产能,不盲目扩张,最大化优化资本开支。

客户结构优秀,海内外市场潜力大。公司国内外优质客户主要有:LGC、宁德时代、松下、SDI等,受客户需求量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出货量可以快速增长,2021年出货量得到保证,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提高市占率。2020年国内市占率约为15.2%,预计2021年国内市占率可以达到19%。

2)天赐材料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9亿元,同比增长49.53%;实现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3165.21%。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环比增长9.7%,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环比增长1879%。

电解液出货量高速增长,产能一体化配套逐步完善。2020年公司电解液产量4.05万吨,同比增长47%,电解液全年海外出货收入占比达21%;销量3.82 万吨,产销率达94.32%;毛利率25.76%,同比提升0.29pct。公司锂电电解液重点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获得了客户良好反馈。预计2021年公司惠州三期年产5万吨绿色溶剂联项目,与年产2万吨乙二醇项目正式投产。公司电解液产能一体化配套完善,有望显著增厚盈利。

3)多氟多

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42.5亿元,同比增6.2%;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111.8%。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元,环比减少7.9%,实现归母净利润0.93亿元,环比增长166%。

六氟磷酸锂开启价格上涨周期,公司盈利能力有效恢复。1)新型锂盐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热稳定性和导电能力优于六氟磷酸锂,随着高镍化推进对电解液技术要求提升,以及公司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2)六氟磷酸锂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六氟供需紧平衡局面将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受益于供给刚性和需求旺盛的双重利好,公司订单稳步增长,产销量连创新高,市场效益显著。公司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产能为1万吨/年晶体,2021年计划投产5千吨新产能。目前公司客户涵盖所有主流厂商,产能释放配套客户订单,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4)石大胜华

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44.75亿元,同比减少3.62%;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减少15.78%,扣非后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减少16.97%。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环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环比增长14.7%。 

高镍化趋势明确,带动EMC需求上涨。随技术成熟+良率提升,高镍三元电池具备续航里程长等优势,成为了高端车企的主流技术路线。预计2025年,全球高镍三元电池(NCM811)产量占比将达82.6%。EMC在高镍三元电池中占比较高。高镍电池渗透加深将拉动EMC需求增长。

LFP电池已进入增长周期,DMC需求提升。2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62.85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达22.4Gwh;装机量占比达36%,同比提升21%,主要原因为:1)成本下降+能量密度提升;2)车企推出搭载LFP电池的低端车型,对标五菱宏光mini EV,抢占A00级市场空间;3)5G基站等储能应用场景需求增长。和三元电池相比,铁锂电池对DMC需求更多。LFP 电池占比提升,将带动DMC产品需求增长。

下游客户积极扩产,提高公司未来营收。公司拟非公开发行拟募资不超过16.65亿元,其中包括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建设,作为天赐材料电解液溶剂的供应商,公司将受益于天赐材料的电解液产能扩张。

2.1.6 电芯、结构件以及其他

2020年锂电电芯板块整体营收为3498.36亿元,同比增加14.9%;净利润为181.9亿元,同比增加51%。2021年Q1锂电电芯板块整体营收为1007.34亿元,同比下降16.9%;净利润为55.63亿元,同比下降12.1%。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0GWh,同比增长13%。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较2019年仍有所提升。主要原因:1)2020年下半年国内新能源终端市场恢复超预期,加之新车型于下半年集中发布,带动了消费者购车热情,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超过130万辆;2)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增长,年销量超过中国,带动国内部分头部电池企业出口规模提升。2020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约为650亿元,同比下降8.5%,增速小于电池出货量。主要系电芯与模组成本下降导致。

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磷酸铁锂电池增幅迅猛,其占比出现大幅度提升的原因:1)下半年中国疫情逐渐控制,市场恢复良好,带动动力电池整体市场出货回升;2)下半年集中发布比亚迪汉、铁锂版model 3以及宏光mini EV等车型,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加之工信部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直接带动A0级及以下小型车加速投放市场。鉴于成本及安全性等考虑,以上车型绝大部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进而直接带动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与出货量提升;3)自CTP技术以及刀片电池技术推广后,电池模组领域成本进一步下降10~15%,由于电池系统集成化提升,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10%以上,有效提升新能源乘用车NEDC续航里程,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客户认可度提升,进而带动出货量提升;4)三元动力电池目前仍为市场主流,绝大多数乘用车仍将需继续采用三元电池,三元动力电池未来继续在高端领域、高续航里程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车型领域渗透。

1)宁德时代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503.19亿元,同比增长9.9%;归母净利润为55.83亿元,同比增长22.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2.65亿元,同比增长8.9%。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66亿元,环比增长1.9%,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环比增长12.21%。

出货稳健增长,海外逐步放量。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收394.26亿元,同比增长2.2%。动力电池出货量为46.84Gwh,同比+14.36%,增速放缓归咎于疫情拖累。预计21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约为87.9Gwh,同比+89%。公司海外营业占比约15.71%,贡献收入约79.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5%,预计21年海外市占率将提升至约10%。

毛利稳中带降,成本管控优异。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均价进一步下滑,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均价为0.84元/Wh,同比-10.6pcts;平均成本约0.62元/Wh,同比+6.9pcts;毛利率为26.6%,同比-1.9pcts。其中海外市场盈利能力优于国内,提升6.81pcts至32.7%,国内平均毛利为26.8%,同比-2.36pcts。随着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预计21年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毛利率降幅为10-15%,随着公司CTP技术、高镍三元替代以及规模优势,预计公司成本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产能高速扩张,配套优质客户。公司现有产能69.1GWh,在建产能77.5GWh,产能利用率为74.8%,处于行业高水平。目前公司规划产能约600GWh,21年新增产能规划约107Gwh。预计22年德国图林根生产基地将释放14Gwh产能,海外市占率约提升至20%。25年公司累计总产能将超500Gwh,对应配套450万辆EV电池需求,可支撑约30%的全球市占率。公司继续与上汽、广汽、吉利、宇通等品牌车企以及蔚来、小鹏等新势力深度合作,同时积极开拓特斯拉、宝马、大众、戴勒姆等客户市场,未来订单确定性强。

储能领域拐点已至。储能方面,公司20年业务收入为19.43亿元,同比大增+218.6%。“十四五”期间储能发展迎规模化转变拐点,公司去年扩建52Gwh储能产能。预计21年公司储能出货量为3Gwh,营收贡献为约23亿。

2)亿纬锂能

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8.54%。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7亿元,环比增长4.8%,实现归母净利润6.46亿元,环比减少8.3%。

三元软包出货量增速迅猛。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实现营收40.6亿元,同比高增93.1%,其中三元软包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略有下滑,主要系上半年疫情影响下产能释放放缓,预计今年三元软包+铁锂电池出货达14Gwh。

三元圆柱供给紧张,金豆放量可期。2020年公司消费电池营收41.0亿元,同比略降4.9%。公司加速三元圆柱扩产,预计产能翻倍;金豆电池开始出货,随着国内品牌加速导入,预计出货量明显增长。

3)比亚迪

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42亿元,同比增长162%。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91亿元,环比减少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环比减少71%。   

消费电子零组件业务未来可期,客户优质。由于疫情影响消费电子终端整体出货量,公司消费电子零组件业务营收同比略有下降。预计2021年,疫情影响弱化,结合5G 换机浪潮下,消费电子终端市场料将触底反弹,未来可期;此外,公司逐步在北美大客户导入金属/陶瓷/玻璃等结构件产品,公司未来三年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

积极拓展业务赛道,公司远期成长潜力大。1.智能家居:20年疫情虽对各行各业造成不可估量影响,但智能家居、游戏硬件仍保持增长势头,并成为疫情封锁中的新商机。公司广泛布局新型智能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扫地机器人、显卡、智能POS机、智能音箱等产品,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ODM/OEM业务。2.电子烟:公司深度布局电子烟业务,从零组件—整机制造—产品设计,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高自供率能够保证公司盈利能力。3.医疗:公司以口罩业务为突破口,获得国内外医疗资质,未来公司有望结合自身精密制造和产品研发优势,进一步拓宽医疗业务。

电动车市场持续升温,汽车智能系统进入高成长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汽车电子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公司依托母公司比亚迪集团,积极开展汽车电子业务,公司推出的DiLink智能网络连接系统,该系统是行业第一个全面开放汽车所有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产品,汽车智能系统业务进入高成长期。

4)国轩高科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4.23亿元,同比增加35.6%;归母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增加192%。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1亿元,环比减少51.1%,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环比减少25.6%。

磷酸铁锂强势回暖,铁锂龙头业绩增厚。2020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受疫情影响,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上半年月度出货量低迷。受益于Q4行业强势复苏,12月单月装机超0.9GWh,全年装机量3.24GWh,国内市占率提升至5.2%,业绩大幅回暖;2)公司政府补助与购买理财产品等非经常性损益约4.07亿,影响当期业绩。

大众定增入局稳步推进,逐步放量业绩可期。公司73亿元定增过会,大众持有公司26.67%股份,且承诺除与公司此次交易外,三年内不考虑其他国内上市动力电池企业的合作计划。公司作为国内二线锂电龙头,及大众唯一战略投资动力电池企业,在大众供应链占据重要位置。大众集团规划至2025年国内销售新能源车150万辆,对应的锂电池需求可达100GWh。随着大众新能源汽车逐步放量,企业盈利能力高增可期。

产能积极扩张叠加行业景气周期,公司迎来业绩拐点。公司目前年产能28GWh。2019年国轩南通工厂规划10GWh达产;2020年1月年产3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开工,预计2023年投产;2月投资115亿元建设锂电产业项目;3月投资120亿元在合肥肥东建设动力电池项目;7月合肥国轩与柳州投资计划投建10GWh项目。预计2023年公司产能将会提升至80GWh,在2025年产能提升至100GWh。产能逐步释放配套下游客户订单保障,公司业绩迎来拐点。

全产业链布局,成本端下行带来业绩弹性。公司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正极材料方面与中冶集团、比亚迪建立合资公司,宜春投资115亿元建设碳酸锂生产以及锂电池配套材料产业化项目;负极方面,设立合肥国轩开展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隔膜方面,与星源材质设立合资公司,保障隔膜稳定自主供应;电解液方面,收购巴斯夫美国相关专利,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做技术储备。2020年动力电池成本比2019年0.86元/Wh继续下降。伴随未来各项目逐步达产,成本端仍有下行空间。

5)德赛电池

公司全年总营收194.0亿,同比+5.2%;净利润7.4亿,同比+10.5%;归母净利润6.7亿,同比+33.4%。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3亿元,环比减少42%,实现归母净利润1.34亿元,环比减少55.2%。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再降,2021年将恢复增长。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92亿台,同比下降5.90%。2020年全球平脑电脑出货量1.641亿台,同比增长13.60%;可穿戴市场出货4.447亿台,同比增长28.40%。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均为行业集中度提升,如全球智能手机前五大厂商市占率由2018年的67%提升至2020年的71%、全球平板电脑前五厂商市占率由2018年的69%提升至2020年的78%。主受益于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和5G设备产能增加,预计2021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将同比增长13.9%,2021年全年增长5.5%。

收入结构优化,客户优质,业绩仍将持续增长。2020年,公司BMS产品实现收入39.82亿元,PACK(封装集成)收入171.16亿元(含内部销售)。公司在小型锂电池业务领域具备显著行业地位和客户优势,受需求下降和贸易摩擦影响,2020年公司智能手机锂电池业务出现下滑,但其它业务均实现高增长:其中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收31.15亿元,同比增长128.79%;笔记本电脑电池业务营收21.75亿元,同比增长36.02%;电动工具和吸尘器电池业务营收22.50亿元,同比增长45.87%。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BMS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储能业务重点开发5G通信基站、家庭储能等,合计出货量超20万台套。另公司积极试水新业务,惠州蓝微以2000万元投资参股了以X波段射频雷达智能控制芯片为主要产品的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股占比20%。

6)派能科技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1.20亿元,同比增长36.6%;归母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90.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增长68.4%。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环比减少17.3%,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环比减少23.6%。

出货量大幅增长。受益于海内外需求共振,能源结构不断改善,2020年公司储能电池系统累计出货量为680.23MWh,电芯产品累计出货量为727.05MWh,同比+26.8%,其中软包产品出货量为742.8MWh,同比+26.6%;圆柱产品出货量为4.92MWh,同比大增72.6%。随着下游光伏储、家庭以及基站等储能场景需求旺盛,储能电池系统需求量增加,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成本管控优秀,海外盈利水平亮眼。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为43.5%,同比+6.49pcts。其中,公司储能产品均价为1.62元/Wh,同比+7.28%;平均成本约1.13元/Wh,同比+2.73%,产品提价幅度大于成本上升幅度;储能产品毛利率为43.43%,同比+6.71pcts。海外市场盈利水平优于国内,境外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为45.8%,远超国内约15.6pcts。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助力公司业绩更上一步台阶。

深度绑定全球优质下游客户。公司积累全球优质核心客户资源,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1)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境外营业收入占比超84%,公司为欧洲第一大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英国最大光伏产品提供商 Segen等海外大型优质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在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国内方面:公司向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提供通信基站后备锂电池;同时公司的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已在国内工商业储能、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微电网储能等场景实现商用,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应用经验和优质客户资源。

深入布局储能全产业链。公司拥有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综合服务优势,是国内少数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具备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的企业。

7)孚能科技

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11.20亿元,同比下降54.29%,归母净利润-3.31 亿元,同比下降352.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下降了5635.89%。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环比减少34.7%,归母净利润亏损1.76亿元,环比收窄364%。

绑定戴姆勒,业绩拐点已至。公司2020年出货量大幅增长,主要客户戴姆勒预计21Q2开始量产,带来1-2GWh 需求;广汽Aion V/S/LX 等的热销和中期换代给公司带来3GWh 需求;考虑到其他客户北汽、金龙、新日、春风动力等需求爆发,预计21年出货量达到7.5GWh。预计2022年戴姆勒将大幅放量10GWh 以上,23年达到20GWh。公司还在争取戴姆勒下一代平台MMA电池项目,有望锁定25年后的供应。

软包龙头产能逐步释放,业绩未来可期。公司15款产品上榜2020年欧洲热销Top20榜单,均选用软包技术路线。目前公司产能为12GWh,预计21年底将达到21GWh,2025 年产能将达到100GWh以上。

产能配套优质订单,业绩增长确定性强。2020年公司与吉利科技设立合资公司以满足吉利科技的动力电池需求。吉利科技及吉利商用车将优先采购公司动力电池,占比不低于其总需求的80%。预计合资公司和公司合计产能将达到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此外,公司与大众、雷诺、日产、丰田等国际合作都在积极推进。公司产能逐步释放,配套下游优质客户订单,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8)欣旺达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96.9亿元;同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Q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3亿元。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环比减少14.8%,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环比减少61%。

同比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提升带动业绩增长。2021年Q1公司业绩大幅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国内疫情影响消退,公司营销力度加大,业绩得以回暖提升。

电池业务、智能硬件销量增加,预计21年有望保持增长。20年公司手机数码电池、笔记本电池智能硬件收入分别为164.04/41.50/63.68亿元,同比增长4.81%/43.38%/57.51%,毛利率分别为18.24%/9.47%/10.01%,均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随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用户逐渐增多,预计公司手机电池毛利率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笔记本电池业务收入也会稳定增长,智能硬件有望在更多终端产品挖掘增量空间,未来收入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增长。

动力电池产能设施完善,21年产能进一步扩大。公司目前动力电池基地有惠州4GWh,南京2GWh,合计6GWh,动力电池目前产能为50万只,拟规划产能为150万只。公司拟投资25亿元建设100万只产能的动力电池基地,预计21年新增2-4GWh产能,届时总产能将达到8-10GWh,对应实现30亿元的销售收入。3C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手机电池出货量位居榜首,市占率超过30%。预计2021年,产能持续扩张,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占率有望达到36%。

积极开拓市场,客户配套优质。公司积极开拓市场,2006年成为苹果供应商,2010年成为亚马逊供应商,2017年进入小米供应链,2018年进入华为、OPPO、VIVO供应链。数码模组方面,预计2021年多家手机厂商仍会发布了多款手机,新型手机的发布给换机带来了新的需求,公司出货量会持续上升。

9)蔚蓝锂芯

2020年实现营收42.50亿元,同比增长20.76%;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136.33%;扣非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683.4%。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3亿元,环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环比增长56.2%。

锂电需求火爆,积极扩产巩固龙头地位。电动工具锂电池需求持续强劲,公司电池产品供不应求,预计2021年锂电池业销量有望实现增长70%+,出货量超过4亿颗。公司现有产能3.5-4亿颗,预计2021年下半年张家港新扩建4条产线投产后,公司产能将会扩张至7亿颗左右。公司投资50亿元与淮安签订40亿Ah圆柱锂电池产业化项目。随着未来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积极开拓海外电踏车电池等市场,公司锂电池业绩将得到强力支撑。

国产替代加速,海外市场扬帆起航。公司在电动市场积累多年,已经成功打入TTI、百得、博世、牧田等海外龙头,以及东成、大艺等国内龙头供应链。随着电动工具需求爆发,全球电动工具用锂电池供给偏紧,日韩企业扩产节奏偏缓,公司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预计2021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将会提升至13%。随着公司进一步进入e-bike等新领域,长远来看有望冲击30%+的全球市占率。

10)三花智控

2020年实现营收121.09亿元,同比增长7.29%;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增长-5.97%。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8亿元,环比减少3%,归母净利润为3.60亿元,环比减少2.6%。

海内外需求共振,新能源车零部件盈利高增。1)从2020年数据来看,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24.69亿元,同比+49.57%,营收占比提升5.8pcts达20.4%;2)公司专注于新能源车空调及热管理系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年海外市场销售占比达51.6%,超越国内48.4%的市场份额,海外市场盈利能力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分别为31.37%/28.14%,整体毛利率为29.7%,处于行业高水平。3)公司海内外客户资源丰富,覆盖奔驰、宝马、雷奥、大众、沃尔沃、丰田、通用、吉利、比亚迪、上汽、蔚来等国内外主流厂商,相继成为孚迪科技、上汽集团、通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独家供货商,订单充足保障发展;4)积极推动全球产能布局,在美国、波兰、墨西哥、越南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越南工厂完工43%、墨西哥年产70万台换热器技术改造项目完成59%。海内外市场两旺,随着2年产115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以及年产730万套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组件项目今年陆续投产,21年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维持高速发展。

制冷空调业务维持稳定,成本管控能力优异。从2020年数据来看,公司制冷空调业务实现营收96.4亿元,毛利率为29.83%,均维持较为稳定水平,说明公司20年下半年盈利能力改善,摆脱疫情不利影响。同时,公司制冷空调零部件业务的直接材料、人工、折旧以及能源全面下降,占成本比重分别下降1.94pcts/0.68pct/0.01pct/0.24pct。随着公司国内外的客户成本优化,以及市占率的逐步提升,制冷空调零部件业务具有增长潜力。

11)宏发股份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8.19亿元,同比增长10.42%;实现归母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长18.19%。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9亿元,环比持平;归母净利润为2.31亿元,环比减少1.5%。

定制化配套行业龙头需求,继电器应用全面开花。2020年公司继电器产品持续紧跟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根据行业龙头及项目发展需求,开发定制化配套产品,成果显著。电源用、直流继电器等产品系列持续推进与高端客户合作,开发高性能产品,高压直流继电器在海外标杆整车厂项目均已实现全面量产;家电用继电器关注行业技术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性价比;汽车、信号继电器研发新一代结构产品;工控继电器积极配合轨道交通国产化项目开发。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重视技改驱动效率。2020年公司继电器产品实物质量继续稳步提升。其中通用、汽车、信号、功率和计量继电器在客户端的不良率2020年均达到≤0.15PPM的水平,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连接器、电子模块、控制盒、电容等产品质量水平也明显提升。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明显,继电器电寿命改进成效明显,周检一次合格率达到96%以上,首次突破90%。报告期内,公司技改累计投入4.32亿元,重点建设15条自动化产线,实现人均效率74 万元,同比增长7.40%。

12)先导智能

2020年营收58.58亿元,同比增长25.07%;归母净利润7.67亿元,同比持平,扣非后归母7.03亿元,同比减少8.39%。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亿元,环比减少29.3%;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环比增加56.8%。

深度捆绑CATL,与Northvolt达成战略合作。1)公司去年与CATL签订32亿大额订单,同时CATL全额认购了公司定向增发募集25亿元,约占发行的总股本的7.3%;预计2021-2023年CATL电芯生产核心设备总采购额分别约100亿元、120亿元、150亿元,因此公司2021-2023与CATL订单金额约为50亿元、60亿元、75亿元。受益于CATL新一轮扩产热潮,公司未来订单确定性较强,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厚;2)公司与海外动力电池龙头Northvolt达成合作协议,公司正式进入欧洲锂电池市场。全球优质龙头积极出海,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能扩张配套优质客户,21年业绩成长可期。国内优质客户有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同时也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在欧洲、美洲、日韩、大洋洲等地建立客户群,打造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同时,公司还与特斯拉、大众、奥迪、奔驰、宝马、通用、丰田、一汽、上汽、北汽等海内外知名客户达成战略合作。随着无锡第二工厂的投产,公司产能瓶颈得到有效缓解,产能释放配套下游优质客户订单,公司业绩有望更上新台阶。

三、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动力电池出货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降。

四、报告信息

分析师:王刚

执业证书编号:S1710521020003

证券研究报告:《2020年报&2021Q1季报总结点评》

发布日期:2021-05-07

扫二维码,注册即可领取6.xx%理财券>>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3 奇德新材 300995 14.72
  • 05-13 九丰能源 605090 34.57
  • 05-13 玉马遮阳 300993 12.1
  • 05-13 泰福泵业 300992 9.36
  • 05-12 三孚新科 688359 11.0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