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东Are You KO?雷军手握巨大流量如何变现

小米股东Are You KO?雷军手握巨大流量如何变现
2019年06月06日 07:0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研客A股 菲尼克斯

  2015年4月,雷军在印度向米粉喊出了那句著名的鬼畜:Are You OK?

  2019年6月,小米股东在富途股吧里互道安好:Are You KO?

  雷布斯兑现了他的诺言,小米股东翻倍,可他没有指明方向,翻倍是向下的。大部分股东也确实被KO了,站在22块高岗上的股东尸体已经冰冷,17块的基石投资者余温无存。始终还不肯瞑目想留几句临终遗言的,是我这样从十几块一路摊薄到8块的股东。

  鲁迅说过,补仓一时爽,一直补你就一直爽。爽了多久不要紧,要紧的是第一发完事了还能不能有第二发?还是像中石油和华锐风电一样,一生一次,IPO即是高潮,成为90后韭菜的一次性收割机?

  作为重仓持有的港股标的,我给出的答案是,高潮好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小米不会是性冷淡。

  道理很简单,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价值如何判断?还是要回归到黄燕铭那套理论:既非幡动,亦非风动,只有心动。关键看你心里估值的锚,是把小米放在左侧偏硬件的区间,还是右侧偏互联网的区间。

  现在小米的状态,是万人万心,左右不定。市场情绪好了,小米是稀缺的物联网标的,估值右移;市场悲观了,小米就是一没有核心技术的硬件公司,估值左移。

  这有点像2014年12月到2015年9月的阿里巴巴,被市场理解成全球最大的假货平台,一致性预期高度不一致。不过,对于投资而言,这岂不是最美好的状态。提早在QQ阶段理解到微信的价值,赚一致性预期回归的钱。

  那么,小米估值左侧(硬件)和右侧(互联网)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呢?

  左侧,可以参考的公司有美股的苹果(手机)、A股的格力(大家电)和美的(小家电)。苹果最新市值近8000亿美元,动态市盈率15倍左右。格力和美的的市值分别是3100亿和3300亿人民币, 动态市盈率分别是12倍和15倍。小米最新市值2160亿港币,折合人民币1900亿左右,动态市盈率已经一路跌到了14倍以内。

注:市值、PE、PB数据截止2019年6月4日,其余数据截止2018年年报,来源:东财choice。注:市值、PE、PB数据截止2019年6月4日,其余数据截止2018年年报,来源:东财choice。

  从上表可以看出,IPO以来,小米的市盈率已活生生从互联网公司跌成了硬件公司。尽管如此,小米的市值与格力和美的相比,也只有后者的60%。原因在于无论是ROE、每股净资产、EPS还是现金流数据,都跟人家差了一大截。同样的净利润,格力和美的只需要支撑起60亿的股本,小米却需要支撑240亿的股本,年纪轻身体好也架不住对象多啊。

  不过,利好是小米的增速一直不错。今年一季度,小米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27.2%;已超过格力同期收入。从估值讲,12-15倍,是小米估值的左侧(硬件)区间,目前股价已落在此区间内。

  再来看小米右侧(互联网)的估值区间。右侧,可以参考的公司有港股的腾讯和美股的阿里巴巴。腾讯最新的PE是33倍,阿里巴巴是30倍。

  因此,参照对标公司的公允价值,小米合理的估值区间,左侧为12倍,右侧为30倍。但12到30,中间相差18倍,如何确定具体位置?也就是如何判定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个人认为核心是观察小米的互联网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这一变量。按互联网收入占比大小,小米的估值区间应逐步从左侧向右侧位移。占比越高,估值越高,反之亦然。

  2017年,小米收入1146亿元,互联网收入99亿元,占总收入比8.6%;2018年,小米收入1749亿,互联网收入160亿,占总收入比9.1%;2019年一季度,小米收入438亿,互联网收入43亿,占总收入比9.8%左右。从趋势上看,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是逐步提高的。

  因此,究竟是12倍还是30倍PE,可以依据当前估值情况简化为一个公式供投资参考:

  当前估值*(1+互联网收入占比增速)=预期估值

  例如,当前10%左右的互联网收入占比,对应14倍估值。2019年,若互联网收入占比提升至11%,该收入占比增速(一年由10%增长到11%,增长了10%)为10%,则公司预期估值提升至14*(1+10%)=15.4,以此类推,直至估值接近30倍上限后该公式参考价值趋零。

  当然,满足这一估值逻辑的前提,最好同时满足以下这个条件:

  互联网收入增速/IoT收入增速≥1;

  为什么最好同时满足这这个条件呢?

  首先,虽然小米IoT收入占总收入比在逐步提高,但并不能说明IoT的硬件产品,有效转换成为了互联网收入。只有当互联网收入增速/IoT收入增速≥1时,才说明IoT流量有效高效变成了互联网收入。

  一直以来,大家对小米IoT业务的预期,是卖出去的硬件就是未来的流量,而流量将成为互联网收入的基础。这里面逻辑是,今后数以亿计的智能家居硬件设备以及百亿计的设备访问,将是物联网时代最大的流量入口,且这种流量增长是指数级的。

  一个经常使用米家APP的米粉肯定知道,就像一个篮球迷收集乔丹系列的球鞋,收集完一双就想把所有系列都收集全一样,米家APP也有这种黏性,一旦接入设备超过3台,你就有一种冲动,希望把全家的设备都接到这个智能远程控制系统中。由于习惯了这套操作系统,家中非小米系的产品,在以旧换新过程中就很难再被考虑,更何况这些产品还缺少小米的性价比。

  米家APP就像一个开放的病毒,对内支持小米商城、有品全部产品,对外接入宜家、TCL等非小米系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硬件产品接入,米家APP正在生长成一个智能家居的“安卓”操作系统。这个生态一旦长成,小米将对硬件客户形成巨大粘性,你可以不用联想改用戴尔,但你很难不用Windows,一旦习惯了小米的硬件和软件,迁移的金钱和时间成本会越来越高,这正是雷布斯的如意算盘。

  但IoT产品的持续接入米家APP,反映的只是小米IoT业务的增速,并不一定能使小米的互联网收入占比同步提高,因为IoT业务仍是硬件业务,雷布斯已经承诺了硬件业务利润率不超过5%,因此只有当互联网收入增速>IoT收入增速后,才能说明IoT的增长,转换成了互联网收入增长,从而为小米估值提升做出贡献。目前看,小米手机业务转化为互联网收入,大家都能理解。但IoT除小米电视会员外,其作为一个生态、一套开放的操作系统,其变现模式还不十分清晰。

  分析公司2019年一季度数据, 小米IoT收入120亿,同比增长56.5%。而互联网业务,43亿的收入增速只有31.8%,二者增速相差25%。在小米43亿的互联网收入中,大部分贡献自手机导流的游戏和广告收入,IoT贡献率有限。

  也就是说,在手机增速已经连续下滑的情况下,目前制约小米估值提升(互联网收入占比提升)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互联网收入增速如何与IoT增速匹配,否则,IoT卖的还是硬件,小米的估值空间还是会被雷布斯利润率不高于5%的这个三体质子锁死。

  因此,如果我有机会见到雷布斯本尊(此文已托朋友转给雷军,希望他看到给个回复,算是对小股东有个交代),除了说I’m不很OK以外,我只想问他三个问题:

  1、IoT流量如何变成互联网收入?

  2、IoT流量如何变成互联网收入?

  3、IoT流量如何变成互联网收入?

  滴滴打车依靠补贴吸引司机和乘客,美团依靠补贴吸引餐厅、骑手和食客,先放水养鱼,然后再喝水吃鱼。因为乘客和食客已经对平台有了依赖,因此对司机和餐厅加大抽头比例,就可以用流量提升收入。小米是通过低利润率的硬件补贴用户,使米粉产生黏性,然后通过互联网端实现更高的高利润率。但关键是,滴滴和美团的简单逻辑,小米能直接复制吗?

  说到这儿,我到是想给雷布斯几个建议:

  学不了滴滴和美团,不如赶紧把你念叨过的Costco和京东学起来:靠低毛利率引流,然后通过会员体系贡献利润。将小米电视、小米商城、有品、米家APP等多个平台打通,采取会员制模式,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毕竟你在WPS上,这个套路已经玩的很熟。(吐槽一下,WPS功能却越来越重,越来越难用。)

  增值服务可以体现在小米电视会员、小米硬件产品价格、小米产品送货、米家APP VIP功能等多方面,若小米会员能达到1个亿,每人每年100元会员费(京东plus 99元我是每年都买的),每年将贡献100亿的互联网收入,直接把互联网收入占比增速提升到60%(100亿/160亿),按照上文的模型,以当前14倍估值为基础,预期估值可提升到20倍以上。

  当然,上面说了那么多,把小米估值提升的关键,都寄予到了公司互联网收入占比提升的基础上。若占比没有提升呢?那也并不意味着公司股价没有机会,毕竟小米与格力和美的的EPS相差3倍以上。在互联网收入占比提升之前,小米市值的提升,还是可以依靠EPS的提升来实现滴。当然,若期间二者同时发生,就是传说中的戴维斯双升啊。

  对于上面我问雷布斯的问题,也许雷军还处在QQ早期马化腾的状态:自己手握巨大流量,却还不知道变现方式?也有这个可能。但跟QQ阶段的马化腾和乐视电视阶段的贾跃亭比,雷布斯手里起码有一幅好牌:小米的手机、IoT,尽管毛利率低,但盈利是稳定的,有持续的现金流,这些都是当年的马化腾和贾跃亭不具备的。

  另外,1.7亿台的IoT接入量,已经是名副其实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公司。按照每年50%以上的增速再保持3年,小米智能硬件设备接入量将达到6亿台。这3年里,随着5G、VR技术的普及和升级,小米IoT业务变现将具备更多的技术基础。我相信“只要有流量,变现只是迟早问题”这一互联网定律,未来一定会在小米身上发生。

  除此之外,小米投资超过了27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290亿元,其中已有10家公司成功上市,科创板动静闹的这么大,最后发现,钵兰街的扛把子,最后原来既不是陈浩南,也不是司徒浩南,而是武大毕业的雷浩南。这部分投资收益,何时退出兑现,可以根据报表需要,随时用非经常损益对冲经常性损益。所以可以预期,至少未来几年小米的利润表不会太难看。

  中国最大的物联网公司=硬件制造+软件基因+数据优势。手机有苹果华为OV,大小家电有格力美的,通信有华为,软件有微软,社交有腾讯,电商有阿里。小米是什么?做好了全都是,做不好啥也不是。

  我只能说,雷布斯,我可以用最低的止损位继续支持你,但破了投资纪律的底线,小股东大概率也是扛不住的。所以,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提升得再快,也不如你多来点回购更直接。如果你也像我认同你一样认同小米,赶紧把你那100亿都拿出来做回购。

  Are You OK? 我觉得我OK!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4 海油发展 600968 --
  • 06-12 朗进科技 300594 --
  • 06-12 三只松鼠 300783 --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