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家次新股沦落成壳 壳老板坐地起价 买壳者观望

近90家次新股沦落成壳 壳老板坐地起价 买壳者观望
2019年06月06日 01:29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90家次新股沦落成壳 壳老板坐地起价 买壳者淡定观望

  21世纪经济报道 谭楚丹 深圳报道

  在经历一周的疯狂上涨以后,次新股板块在6月出现回调。

  业内人士解释,此前次新股之所以被炒作主要因为一方面估值已经回归合理,甚至超跌;另一方面次新股中的绩差股有被借壳的预期,因此资金涌进该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6-2018年新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中,有32%出现业绩下滑,其中有46家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减少30%以上。在业绩变脸的上市企业中,有74家2018年净利润低于3000万水平,有10家亏损。

  有投行人士解释,次新股业绩承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宏观环境变化,或没有核心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踩雷或出现大规模商誉减值也是原因之一,部分股票逐渐成为壳公司。

  对于目前壳市场的活跃度,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卖壳抑或买壳都大有需求,有壳公司近期坐地起价,但有价无市。在IPO发行常态化、科创板顺利推进等背景下,标的企业更为理性地考虑上市方式。

  次新股步步成壳

  自6月以来,次新股板块持续出现调整。根据Wind 统计,近3个交易日次新股指数累计下跌4.77%。

  而在此前一周(5月24-31日)该指数累计上涨15.78%。其中中简科技(32.500, 0.88, 2.78%)(300777.SZ)、金力永磁(22.590, -0.10, -0.44%)(300748.SZ)近两周上涨逾200%。三角防务(23.240, 0.02, 0.09%)(300775.SZ)、福蓉科技(13.740, 0.04, 0.29%)(603327.SH)、惠城环保(119.500, 1.81, 1.54%)(300779.SZ)、泉峰汽车(8.280, -0.04, -0.48%)(603982.SH)同期涨幅翻倍。

  深圳一名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分析,近期确实出现“炒小、炒新、炒差”的情况。“主要是市场没热点。次新股、壳资源股经历前期大幅调整以后,估值合理,有的超跌,因此有投资价值;另外部分股票有借壳预期,有资金借机炒作。不过,这类小票炒作不会持久,资金主要出于博反弹目的。”

  有游资人士也持相似观点,其认为有些次新股已经逐渐成为壳公司,重组预期明显。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Wind数据分析,在2016-2018年登陆A股的745家非金融类企业中,确有部分公司已经成为借壳对象。

  比如近期东音股份(3.720, -0.06, -1.59%)(002793.SZ)公告称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最终实现罗欣药业借壳上市。据了解,东音股份是一家2016年新上市的公司,此次卖壳主要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6年上市的新宏泰(36.780, 0.18, 0.49%)(603016.SH)与2017年上市的宣亚国际(17.570, 0.42, 2.45%)(300612.SZ)也一度有疑似“类借壳”的资本运作。

  成为“壳公司”的主要特征即盈利能力较弱。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Wind数据统计,在新上市(2016到2018年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中,2016-2018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负的共有236家,其中有46家减少30%以上,占比6%。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减少逾100%的共有9家,其中,幸福蓝海(8.930, 0.10, 1.13%)(300528.SZ)、华迈科技(603042.SH)、深冷股份(24.810, -0.02, -0.08%)(300540.SZ)、高斯贝尔(7.030, 0.07, 1.01%)(002848.SZ)、亚振家居(5.870, 0.04, 0.69%)(603389.SH)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减少超200%。

  而在上述236家企业中,有14家在2018年的净利润减少至区区百万水平;有60家公司2018年净利润不到3000万;有10家亏损。

  上述84家上市公司有79%的市值在30亿以下,平均数为25亿,符合“壳公司”另一特征——小市值。

  对于部分次新股逐渐成为壳公司的原因,北京一名投行人士解释,“不排除部分公司存在上市时业绩有水分的问题,但不少公司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抗风险能力弱,宏观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业务勉强运转,变成壳。”

  深圳一名投行人士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还补充道,部分新上市企业质量一般,内控不规范,容易被股东掏空;或是公司在外延并购上踩雷,出现大额商誉减值的情况。

  壳市场有价无市

  近期有消息传出借壳上市规则会出现松绑,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欢迎。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限制借壳上市,反而导致了壳的稀缺,放开借壳上市降低对壳的要求,就会发现A股遍地是壳。借壳上市从来不是主流,IPO常态化后借壳上市更不会成为主流,即使放开借壳限制,从交易的角度也不会成为主流上市方案。

  那么,壳价是否会迎来一轮上涨?对此,深圳一家股权私募基金人士谈到,市场上买壳意愿增加了,确实有些朋友最近在打听壳的情况。

  他谈到,部分壳老板报价有在增加。“有的报价甚至高了一倍。”但他指出,尽管壳公司心理价位提升,但实际成交的还是不太多,主要因为买方觉得不划算。

  前述深圳投行人士表示,高报价不可持续。“分两类情况,第一如果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首选IPO方式,不急着借壳;第二如果是国资平台买壳,他们也会选择低价买入。”

  前述北京投行人士谈到,来咨询借壳的人确实比以前多了,但以观望为主。“主要因为目前上市方式多种。如果是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上科创板;如果是传统行业,IPO渠道现在也很快了。以前大家想要借壳,是因为觉得借壳更快,现在优势没那么大了。”

  他谈到,其接触的一家高新企业就在观望,等政策进一步平稳,再决定究竟通过哪种方式上市。

责任编辑:张国帅

次新股 起价 借壳上市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热门推荐

乘客遭司机多次涨价,拒付钱被持刀威胁?海南通报 收起
乘客遭司机多次涨价,拒付钱被持刀威胁?海南通报

乘客遭司机多次涨价,拒付钱被持刀威胁?海南通报

  • 2025年02月21日
  • 23:5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5,371
APP专享
《哪吒2》票房破130亿!有人包场16家影院请市民免费观看,能否冲击全球影史前三?

《哪吒2》票房破130亿!有人包场16家影院请市民免费观看,能否冲击全球影史前三?

  • 2025年02月21日
  • 15:23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3,542
APP专享
特朗普:对于结束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根本“无牌可打”

特朗普:对于结束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根本“无牌可打”

  • 2025年02月21日
  • 22:26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2,697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7 +0.95%
京东方A 4.54 +0.89%
TCL科技 4.87 +0.41%
中远海控 14.35 0.00%
格力电器 41.36 -1.17%

7X24小时

  • 06-14 海油发展 600968 --
  • 06-12 三只松鼠 300783 --
  • 06-12 朗进科技 300594 --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