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门生意让6家上市公司"爆雷" 征兆早已显现?

同一门生意让6家上市公司"爆雷" 征兆早已显现?
2021年07月27日 21:32 上海证券报

【策略会|站在当前时点,私募大佬投资展望】下半年A股如何演绎?股市长短期机会在哪?一起来看私募大佬们下半年投资机会预测,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投资研报

军工板块15天涨15%,五张图看懂基金重仓军工股的调仓变化,公募最看好这5只票

Mini LED新需求涌现,21年有望成为行业规模化落地元年!LED封装领军者技术储备丰富,定增项目投产在即,长期成长空间已经打开

“低碳发电+电动车” 带动铜消费强劲增长,传统铜需求也步入复苏进程!铜矿供应将进入景气期,这些铜资源巨头利润弹性巨大(名单)

国防建设进程加速,装备采购量大增,军工板块高增速可期!机构高呼军工板块主升浪将至,当前布局应把握这三条高确定主线(名单)

  一位神秘人,引发6家A股公司接连“爆雷”,累计涉及资金超百亿元。

  凯乐科技(维权)7月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专网通信业务预付账款余额为62.27亿元,其中出现供应商逾期供货合同金额11.51亿元,上游供应商已出现交付不及逾期。另有应收账款余额0.61亿元、存货余额2.11亿元存在损失风险或资产减值风险。

  受此消息影响,凯乐科技7月26日、27日连续两天一字跌停。

  同样陷入“爆雷”风波的中天科技(维权)汇鸿集团近日股价整体也呈大幅下跌态势,再加上此前披露消息的上海电气(维权)国瑞科技瑞斯康达,“爆雷”公司已经多达6家。

  短短数日,6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涉及金额超百亿元,该“惊天大案”所有线索都指向了一位“神秘人”——隋田力。

  在这张以隋田力为核心的“网”中,“专网通讯业务”模式本身也存在蹊跷之处——上市公司需预先垫付大笔资金,却只收获零星利润,而且一干就是很多年。

  这样的业务模式究竟是“蜜糖”还是“毒药”?“提线木偶”的背后,“幕后导演”是否仅有隋田力一人?

  多家上市公司密集“爆雷”

  凯乐科技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自 2020年5月起,先后与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一代”)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向其提供专网通信业务。

  目前,新一代收到预付款合计11.51亿元所对应的合同已逾期尚未交货。为减少损失,凯乐科技依法就前述新一代的违约行为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仅是单一公司遇到问题,预付款风险相对可控,然而梳理近期“爆雷”公司案例,可以发现它们背后“颇有渊源”。

  7月24日,汇鸿集团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子公司司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锦公司”)经营的电子通信设备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相关业务风险事项涉及金额合计5.51亿元。

  7月22日,中天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江东电科存在部分高端通信业务相关合同执行异常,截至6月30日,合并口径预付款项21.35亿元对应原材料供应商交付不及预期、应收账款5.12亿元逾期、扣除已收到的预收款项后剩余未交付存货货值11.07亿元。

  在此之前,国瑞科技7月13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营的多网状云数据处理通信机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扣除已收到的预收款项或定金后对应的存货约0.98亿元)且应收账款约1.67亿元逾期,可能导致公司发生损失。

  6月2日,瑞斯康达发布公告称,2020年6月起,子公司深蓝迅通下游客户环球景行和富申实业均出现逾期支付货款的情形。在此之前,上游供应商重庆博琨出现了逾期供货的情形,上下游累计逾期资金超过10亿元。

  此外在今年5月31日,上海电气也披露,公司控股40%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电通讯”)应收账款普遍逾期,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极端情况下最终可能对上海电气净利润造成83亿元的损失。

  幕后涉事神秘人浮现

  一连串公司“爆雷”的背后,“始作俑者”均指向一位神秘人——隋田力。

  凯乐科技公告中提到的新一代,多年前已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相关公司债券2016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凯乐科技新增了贸易业务,主要产品为星状网络数据链通信机和数据处理器,供应商为上海星地通和新一代,主要客户为中国普天、中国电科等。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隋田力为上海星地通的实际控制人,而在2016年披露上述业务时,隋田力控制的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也是新一代的股东。

  汇鸿集团的合同异常对象为航天神禾,航天神禾有两名股东,北京赛普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二者分别持有50%的股权。

  进一步穿透,北京赛普股东为上海星地通和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二者均为隋田力所控制。

  此外,在上海电气、国瑞科技、瑞斯康达、中天科技的公告中,也出现了上海星地通的身影。

  端倪早已显露

  上市公司密集“踩雷”的背后,是“专网通讯业务”自2014年起在A股构建出的“独特”业务模式——成套设备通过多家上市公司流向终端客户,上市公司营收增厚的同时,毛利率表现却不乐观;在只收到下游客户10%预付款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却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全额货款。

  尽管业务模式蹊跷,但不少上市公司对此却“爱不释手”。

  凯乐科技自2016年起经营专网通信业务,2016-2019年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53亿元、111.2亿元、147.33亿元、136.96亿元,销售占比分别为61.2%、73.46%、86.88%、86.35%,俨然已成为公司的最主要业务。

  凯乐科技预付款也是自2015年起大幅增长,2015-2019年预付款金额分别为13.34亿元、62.19亿元、97.22亿元、121.4亿元、56.93亿元。凯乐科技并未披露前五大预付款方的名称,即使交易所问询函要求其披露,上市公司在回复公告中仍以供应商A、供应商B等代替,称“因采购方信息涉密,不能披露采购方信息”。

  凯乐科技在2017年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中披露了上市公司2016年专网通信前两大预付款方的预付款金额,分别为27.82亿元、20.88亿元,两者基本占据预付款总金额的八成左右;但到了2017年,其第一大预付款方的预付款金额高达80.9亿元,占比已高达83.22%。

  在2019年年报问询函中,交易所继续要求凯乐科技披露近年来公司主要客户和供应商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凯乐科技在2019年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中仍未明确披露供应商具体名称。

  在下发给凯乐科技的监管函中,上交所提及“针对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2019年年度报告分别发出审核问询函和监管工作函,主要关注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上下游之间以及与公司的关联关系、资金及货物流转情况等,要求审慎判断该项业务实质,公司及会计师回函未见异常,可能与目前情况存在偏差”。

  除自爆“踩雷”外,针对上述业务经营模式,也有上市公司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因为“无法判断上述预付款余额的恰当性”;还有上市公司坦言“对流转的商品控制力较弱,不具有实质控制权”,且议价能力有限,毛利率远低于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

  以华讯方舟为例,公司自2015年资产重组后有了“军事通信产品”业务,2015年-2019年相关收入分别为3.12亿元、9.95亿元、16.36亿元、15.01亿元、2.38亿元。同样地,其预付款也在2015年同比增长46倍:2015年-2019年预付款金额分别为5.44亿元、6.08亿元、7.09亿元、3.91亿元、2.04亿元。

  据年报披露,上市公司2015年-2019年预付款方第一名均是上海星地通,金额分别为3.12亿元,5.39亿元、5.99亿元、3.11亿元、1.73亿元,占比分别为57.31%、88.63%、84.53%、79.57%、85%。

  不过,华讯方舟仅在2015年披露了前五大客户及前五大供应商名单(其余年份均以客户A、客户B、供应商C等指代),其中第二大供应商为上海星地通,第三大客户为中国普天。而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华讯方舟2019年年报出具了“非标”意见,称会计师事务所在收入确认、往来款项(应收账款/预付款/其他应收款)及减值认定、存货确认等方面无法表示意见。

  如预付款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预付上海星地通1.73亿元,“我们对该等单位实施了函证、检查等程序,虽然收到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回函,但与其他信息未能相互印证,我们无法判断上述预付款项余额的恰当性。”

  华讯方舟则在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中解释称:“经公司与星地通沟通,其回函不符的原因是因为双方确认债权债务的时间点不一致,公司以货物交割验收为确认债务的时间点,星地通以开具发票为确认债权的时间点,由于部分货物已验收但未开票,导致函证不符。其实际往来业务金额能够核对一致。”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9 圣泉集团 605589 --
  • 07-28 芳源股份 688148 4.58
  • 07-27 厦钨新能 688778 24.5
  • 07-27 绿岛风 301043 26.75
  • 07-27 本川智能 300964 32.1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