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迈克生物发布半年报,这也是深市的首份中报。
这家新冠概念股的营收、净利润突然下降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迈克生物是一家毫无争议的“新冠概念股”。
官网显示,迈克生物属于体外诊断(IVD)行业,成立于1994年,2015年5月在创业板上市,产品涵盖生化诊断、免疫诊断、POCT(即时诊断)、血液、分子诊断、病理、原材料等多个技术平台,是国内体外诊断企业中产品品种较为丰富的企业之一。
迈克生物销售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的终端用户主要为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中心,其中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等,销售模式为“直销+经销”。
迈克生物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2亿元,同比下降9.1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减少23.68%。
从业务板块来看,迈克生物主要包括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
2022年上半年,迈克生物自主产品销售收入为11.36亿元,同比下降1.84%;代理产品销售收入为6.26亿元,同比下降 20.17%。其中,自主产品销售占比由57.77%提升至 63.73%。
虽然2022年上半年业绩有所下降,但是从往年来看,迈克生物属于绩优股。2015到2021年,其营收从10.65亿元增长至39.8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20%,远远高于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平均增长率。
另外,迈克生物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连续5年大于15%,说明该公司的经营质量非常好,可以称得上是“优质白马股”,与此同时,迈克生物自主产品的用户范围非常之广,覆盖全国6000余家各级医院,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35%、50%。
然而,如此绩优股为啥会业绩下滑呢?
迈克生物以代理海外试剂起家,主营业为是体外诊断业务。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该公司自主产品销售规模逐步实现了对代理产品的反超。
2021年上半年,迈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34.9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71.36%。从结构调整来看,自主产品销售收入为11.57亿元,同比增长74.34%;代理产品销售收入为7.84亿元,同比增长2.32%;自主产品在营收结构中占比达59.01%,同比增加近13个百分点,其中公司常规业务(包含生化、免疫、临检)整体实现同比增长59.52%;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33.49%;净利润80%以上来源于自主产品贡献。
迈克生物还称,借助新冠检测产品海外销售的契机,迅速搭建海外销售渠道,新增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家经销商。
由此可见,2021年上半年新冠检测对迈克生物的业绩的走好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到了2022年上半年,新冠检测新的市场变化又给迈克生物带了不小的打击。
据财报,2022年上半年,多地下调核酸检测的价格,混检更是低至5元以下。2022年半年报并未直接披露新冠核酸检测相关数据,不过迈克生物提到,受集采降价影响,分子核酸检测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96%,且毛利率降低19.02%,产品结构及其盈利水平的变化驱动自主产品整体收入与毛利率小幅下降。
迈克生物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11%,迈克生物称,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冠分子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导致收入同比下降。
迈克生物在中报中称,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防疫政策相应调整,对新冠检测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出新的需求,若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快速提供相应产品则存在错失市场行情的风险。
尽管身为龙头企业,迈克生物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却是与日俱增。中报称,随着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的日渐成熟,行业竞争不断升级,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向商业模式竞争升级。体外诊断行业从单纯向客户销售产品,变为给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行业竞争要素从自主产品、代理产品、服务能力、单产品的价格升级到资本、产品组织能力、综合服务能力、整体性价比。未来,迈克生物如果不能在产品质量、品种结构、研发能力、销售与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将导致竞争力下降,对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迈克生物负债压力上升。2015年到2020年,迈克生物的负债率分别为15.67%、15.38%、27.07%、37.12%、39.46%、30.07%,主要源于外延式扩张等导致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有息负债的金额较大,截至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11.61亿元、4.39亿元,2022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减少到3.83亿元,长期借款增加到5.22亿元,整体仍然较高。
迈克生物2021年上半年短期、长期借款
迈克生物2022年上半年短期、长期借款
截至2022年7月15日,迈克生物收报19.80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31.06%, 4月末创下近3年最低价17.56元/股。
迈克生物2022年2月初完成的定向增发,募资金额为15.74亿元,仅为原计划上限的56.8%。另外,当时发行价为28.11元/股,也就是说,不到半年时间,定增机构已经浮亏近三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