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科创板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50万门槛或下修

评论:别让科创板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50万门槛或下修
2019年02月02日 10:1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投资维权315线索征集】你投诉,我报道!在这里,我们为股票、基金投资者提供一个因违法违规行为遭受损失的曝光平台。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欢迎向黑猫投诉平台投诉,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维权。

  别让科创板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证券市场红周刊

  记者 惠凯

  横空出世的科创板平地一声雷:科创板的注册制、市场化,既有望彻底解决中国股市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对现有市场来说,创业板、新三板可能会被进一步边缘化,但A股被人诟病的高估值问题、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有望在科创板得到改观。此外,如何适应类一级市场的价投理念,对投资者而言也是一项挑战。

  畅想科创板的“多米诺效应”

  《红周刊》:科创板推出后,目前符合条件的已排队IPO的企业和新三板的优质企业是否会转向科创板上市?

  邓海清:存量角度看,监管层以往推出的转板制度除了在新三板有所体现外,整体上难言成功。基于此,存量的已上市公司、排队公司和新三板企业转板到科创板不会是主流;对于尚未上市的增量企业,科创板除了在营收上更宽松,而且不求拆除VIE架构,吸引力很大;对于有海外股东、行业属性限制了只能在海外上市的新经济企业,科创板是一个不错选择,既不用拆VIE架构后借壳A股,也避免了海外上市所面临的外汇管制。但是,科创板的IPO和交易制度完全不同以往,A股的高估值红利很可能在科创板不复存在。

  《红周刊》:此前独角兽回归,但仅有360、工业富联等少数企业在A股上市,大部分企业还是选择海外。在您看来,科创板是否能担当起吸引独角兽企业在国内上市的重任?

  邓海清:独角兽回归的主导者是证监会,但从实施结果来看已经失败,推动者对此也不了了之。有了科创板,独角兽政策更缺乏存在意义。之所以如此判断,部分原因在于二者顶层设计逻辑不同。

  独角兽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增量来改造存量市场,即借助360等企业改善A股的行业构成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但实际上,独角兽乐意回A的根本原因,还是看重了A股的估值红利——也就是套利冲动。科创板则是用增量市场来解决存量问题,是“双轨制”思路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对科创板能否吸引独角兽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前景持谨慎态度。

  未来“50万门槛”下修概率大

  《红周刊》:从交易的角度,科创板投资者需满足50万的投资门槛。这一设计高于A股,但又低于新三板。这一交易门槛的设计有哪些考量?

  邓海清:A股零门槛,散户为主,带来的结果之一是高波动和高估值。新三板吸取了A股的教训,500万的门槛将散户拒之门外,大户和专业投资者主导二级市场,结果却不乐观:新三板在没有了“韭菜”后,成了“死板”。科创板在A股和新三板之间取一个平衡点,但是否合适,我觉得未来还会动态修改,而且向下修改的概率很大。

  有观点认为,科创板50万的门槛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我不认同这个观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核心,并非将其以资金为门槛拒之门外,这实际是机会的剥夺,科创板可以学习西方普遍存在的集体诉讼制度。

  付立春:科创板虽然是注册制,但从营收和行业要求来看,不会出现类似当年新三板过万家挂牌公司迅速涌入的情形。科创板的探索意味很强,起初的上市公司数量是很少的,不会过分摊薄流动性;另外,新三板非常缺乏机构投资者,定价和交易功能严重弱化。科创板汲取了新三板的失败教训,“50万元+2年投资经验”的门槛还算合理。下一步,需要关注科创板会采取哪些政策吸引机构投资者,比如CDR基金、险资和社保,甚至不排除监管层在合理范围内会有专项的资金支持—即科创板的“国家队”。另外,允许外资参与科创板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类一级市场价投,不急于推衍生品

  《红周刊》:有观点认为,科创板的流动性会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您看来,科创板要办的红火、对投资者有赚钱效应,交易所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邓海清:赚钱效应的说法不准确,股市需要具备的是投资价值:1,首先需要有优质的新经济企业;2,制度设计上坚持市场化导向,A股一直是在破房子上打补丁,却堕落到现在最高层、投资者和融资者都不满意,科创板极力避免出现类似的结局;3,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应该是价值发现。对投资者来说,爆炒至泡沫化的赚钱效应最强烈,但每次过后总是一地鸡毛。基础于这三点,投资者指望在科创板实现一把暴富是不理智的。

  《红周刊》:A股一大诟病之处就是散户化,2018年12月底的金稳委会议也重点提了资本市场引入机构投资者。科创板在投资者机构上,是否会有所突破?

  邓海清:险资、养老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毫无悬念。此前,类似科创板的战略高度只有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等政策上出现过,所以养老等长线资金入市也是最大的“政治正确”,当然其间又不可避免的充满了行政干预色彩。而“政治正确”和“市场正确”的最终效果大相径庭,我们也不能指望长期资金入市,就会给科创板带来质的改变。

  《红周刊》:科创板投资者门槛基本等同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开户门槛,那么是否意味着科创板有没有可能在交易手段和衍生品上走的比A股更远?

  邓海清:我认为这个问题尚不迫切。科创板的主流投资方式应该是价值投资,但不同于主板的价投——传统价值投资者的目的是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关注高分红、高现金流),因此需要风险对冲工具来熨平市场波动风险。科创板则更偏向一级市场,也可以看做是VC/PE投资的延伸,PE投资对衍生品的需求并不强烈。衍生品过于发达,会将市场主流导向交易型风格,反而是弄巧成拙。

  期待科创板未来打破A股“魔咒”

  《红周刊》:科创板对企业的营收规模要求低于主板,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少不了收购扩张。对科创板而言,如何管理收购带来的风险?

  邓海清:商誉爆雷说明,监管层看似每个环节都插手,但却未能防止商誉风险的发酵和暴露,另外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规则之初是否做过压力测试呢?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也不乏并购,但商誉风险微乎其微,原因就在于监管法则制定的市场性和执行的严肃性,而且很好地协调了行政、财税、法律之间的关系。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考虑,A股的并购其实是“伪并购”,核心逻辑是中短期的资本运作,一旦资本运作完成,当初高价收购的资产立即从“小甜甜”变脸成“牛夫人”。如果科创板能绕开商誉雷,归根结底在于企业得基于产品来实施并购,而非基于资本运作。■

  采访对象简介:

  邓海清

  付立春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王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9 西安银行 600928 4.68
  • 02-13 华阳国际 002949 --
  • 02-13 七彩化学 300758 22.09
  • 02-12 威派格 603956 --
  • 01-30 立华股份 300761 29.3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