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电电控收到广汽研究院的《零部件开发试制通知》。根据文件内容,公司提交的技术方案能满足广汽研究院项目要求,广汽研究院通知公司开展开发试制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和增程式电机控制器(MCU)的相关工作。
公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发展阶段
(1)客户朝乘用车领域转型为公司业绩提供量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1-8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量为1,822.5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量为1,567.2万辆,占总产量85.99%。自2021年9月份公司在GDI乘用车混动车取得客户定点后,2022年项目进展顺利,已经达到国家油耗和排放测试标准和客户的工程化目标,驾驶性已经达到客户要求。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其他乘用车客户,陆续获得多家造车新势力和部分自主品牌的乘用车项目定点;同时,原先定点的乘用车企业从一款车型陆续扩展至多款车型,随着公司客户向乘用车渗透,公司产品销售量有望放量。
产品电动化转型为公司业绩提供价值量赋能: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下称“路线图2.0”)》提出了我国汽车技术的总体目标。《路线图2.0》明确指出,节能汽车未来一定时期仍是市场主力,未来混合动力汽车(包括节能汽车、PHEV和EREV)的合计占比,到2025/2030/2035年将由2020年的2.5%增加到42.0%/47.8%/52.5%,至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传统能源车辆全部为混动车型。公司根据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产品朝电动化转型的发展战略,持续在纯电动电控系统和混合发动机电控系统领域的研发投入。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发动机或汽车与EMS的配比关系为1:1。混合动力汽车与EMS、VCU的配比关系为1:1,纯电动汽车与VCU的配比关系为1:1,依据所用电机的数量,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与MCU的配比关系为1:1或1:2。2023H1公司在电动化领域取得一定成绩,除VCU、单MCU/GCU产品外,公司持续推出电机电控二合一、多合一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HECU、双电机控制器PCU等新能源产品,随着公司在电动化领域持续深入,公司产品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为公司业绩提供价值量赋能。
收购喷油器生产线完善产品产业链
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三个部分,喷油器为发动机管理系统最关键的执行器,尚未在国内自主生产,属于EMS“卡脖子”部件。为实现EMS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促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2022年,公司与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和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签订《知识产权许可协议》、《资产购买协议》、《委托生产协议》和《资格和培训协议》,拟以现金形式取得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及其关联方所拥有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用部分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在中国的非独家许可,并且购买上述企业的关联方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的喷油器生产线资产。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整合上游资源,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配套体系缺乏的供应风险,提升公司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有助于优化公司业务体系,提升相关车型的开发能力和业务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三大优势巩固公司核心竞争力
(1)人才优势:软件开发中底层程序、控制策略、功能测试等软件工程师,硬件中的电路设计、防电磁干扰设计的硬件工程师,以及熟练了解系统平台性能的标定工程师是EMS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公司较早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保持核心技术骨干稳定。
(2)技术积累优势:公司自创立起便确立自主研发技术路径,软件开发平台程序均由公司研发人员编写,通过车辆测试发现问题,逐步改进,形成经验积累优势。受益于公司研发人员在长期实验验证及大规模实车使用过程中积累、改进和提高形成的程序代码,公司软件平台可不断进行功能扩展及升级换代。
(3)产品线优势:公司产品线涵盖汽油机EMS、纯电动汽车VCU和MCU、混合动力汽车EMS、VCU、MCU和GCU,汽油机EMS包括汽车EMS、摩托车EMS以及汽油与CNG两用燃料EMS和TBOX产品,是国内产品线最全自主电控系统厂商。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4亿元/12.24亿元/17.60亿元,增速分别为29.8%/32.5%/4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亿元/1.59亿元/3.05亿元,增速分别为27.1%/87.1%/91.1%;对应PE分别48.2/25.7/13.5。考虑到菱电电控在国内发动机管理系统市场稀缺性,随着公司客户向乘用车转型、产品电动化转型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公司发动机管理系统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叠加未来公司喷油器产线放量,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夯实基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