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疫情速递 | 广州中风险区+2,温州新增一无症状

6月11日疫情速递 | 广州中风险区+2,温州新增一无症状
2021年06月11日 20: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广州市海珠区开展重点区域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增病例通报

广州新增9例本土确诊详情发布:住同一街道,最小的11岁

2021年6月10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新增境内确诊病例9例,由原已公布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

新增9例境内确诊病例情况

确诊病例1:男,69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路六巷。为6月6日确诊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2:女,41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路六巷。为6月6日确诊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3:男,60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路六巷。为6月6日确诊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4:女,61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路六巷。为6月6日确诊病例1、2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5:男,73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小区东十三巷。为5月30日一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6:女,72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东十三巷。为6月7日一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7:女,80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东十三巷。为6月7日一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8:女,32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金道花苑。为6月2日确诊病例7的密切接触者。

确诊病例9:女,11岁,常住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鹤园中路六巷。重点人群排查发现。

新增9例确诊病例均从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主动排查发现,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原已公布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情况:6月5日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期间,CT检查显示肺部有炎症,经进一步检查及专家会诊,6月10日,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广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28例

5月21日至6月10日24时,广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28例境内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12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本轮疫情的所有感染者均已在市八医院接受治疗。

广东本轮疫情感染者老人小孩较多,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1岁

今天上午,广东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在发布会上通报,截至6月10日24时,广州市及其关联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40例,其中广州市确诊病例12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佛山市确诊病例10例,湛江市确诊病例1例,茂名市无症状感染者1例。深圳市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截至6月10日24时,在院治疗本土确诊病例134例,其中危重症6例,重型5例,普通型97例,轻型26例。此次疫情感染者老人、小孩较多,其中60岁以上的占30.1%,14岁以下的占12.8%,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1岁。

浙江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

6月10日0-24时,浙江新增1例与6月9日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两人为母子关系。

无症状感染者吴某某,女,66岁,龙港市人,家住龙港市德雅花园。2021年5月28日到北京旅游,6月1日与温州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王某某从北京搭乘同一航班(CA1539)返温,就座位置相隔两排。6月11日上午吴某某核酸检测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在温州市定点医院隔离观察。

龙港市已迅速开展流调溯源、人员管控、核酸检测和涉及场所消毒等工作。截至6月11日11时,已对无症状感染者吴某某的32名密切接触者和130名次密切接触者进行管控,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感染者轨迹追踪

广州新增本土病例涉及这些重点活动场所

荔湾区:广钢新城中海花湾、鹤园小区、广钢医院

截至目前,初步甄别上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270名,即按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所涉及的相关居住场所和活动场所均已进行终末消毒。

中高风险区变化

广州两地升级为中风险

自2021年6月11日起,广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如下:

一、荔湾区东沙街道新爵村天后西街 9、11、13、16、 18、20、30号所包围区域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二、南沙区珠江街道发展路、发展横路、灵新大道、珠江二路所包围区域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三、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2+16,均在广东

相关防控信息

广东: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暂缓各类大型活动,不得组织龙舟赛

6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端午节假期疫情防控相关安排。

加强人员流动管控。提倡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广州、佛山等市中高风险地区的全部人员严格执行管控要求,严禁擅自离开管控区域。省内低风险区域人员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境,减少人员聚集、减少路途风险。

广州、佛山市低风险地区人员出省,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全省除广州、佛山市外的其他地区人员出省,须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加强大型活动管理。端午节期间全省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暂缓举办各级各类大型活动,不得组织龙舟赛事,不得组织龙舟饭等活动。

其他地市“非必要不举办”大型活动,确有必要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主办、谁承办、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能延期就延期,不能延期的,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安全研判和监管督查,制定并严格落实活动组织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各项规定,切实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压缩规模、缩短时间,严格控制人流,减少人群聚集。

广州:端午节提倡就地过节 减少出行和聚集

6月11日上午,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总第77场)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通报提出端午节假期疫情防控四大注意事项。

陈斌说,当前,全市仍有2个高风险地区和10个中风险地区。这提醒我们,疫情仍未结束,病毒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的第13、15、16号通告,对不同风险区域内的街道提出了封闭、封控以及闭环管理分级分类防控要求,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遏制疫情传播风险。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假期,各行各业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尤其中高风险及封闭封控等重点区域要严格执行管控要求,广大市民仍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

一是减少人员流动聚集。提倡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穗、不出省。确需离穗、出省的,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过节期间市民尽量选择居家不外出、不串门、不聚会,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场所,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接触。封闭区域内,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社区所有人员足不出户。

二是做好个人防护。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市民群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食物煮熟煮透,室内常通风,减少家庭聚餐聚会,减少人员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咳嗽打喷嚏注意遮挡。进出相关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测温、扫(亮)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要自觉佩戴口罩,注意保持手卫生。

三是做好健康监测。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 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思想上要重视、要警觉,请立即通过穗康码或粤康码上报信息;封闭封控区域内的居民请向社区“三人小组”提出就医诉求;其他市民出门佩戴好口罩,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向医生告知近期旅居史。

四是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护。夏季也是登革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高发季节。要做到常清积水、防蚊灭蚊、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广州:市民存在可能接触风险的 健康码将纳入“黄码”范围

今天(11日)上午,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为坚决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广州加强涉及重点区域和场所人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内容如下:

一、根据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情况,如市民在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过的重点区域和场所附近区域活动并停留过,存在可能接触风险的,健康码将纳入“黄码”范围。

二、请健康码为黄码,或者在附件提及到的风险时间段到过相关重点区域和场所,或者5月14日以来可能接触过阳性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人员,立即与居住地就近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并携共同居住人员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点免费进行核酸检测,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端午假期广州将停运市内所有省际长途客运班线

端午假期,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会同机场、铁路、公路等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相关防控要求,进一步落实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离穗的旅客均须凭“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查验工作,暂时关停部分市内客运站,并停运市内所有省际长途客运班线。

端午假期广州市将减少公交班次 地铁运行时间不延长

端午假期,为进一步减少人员通过公共交通工具流动,广州地铁全线网将不延长服务时间,并采取加开备用车和客流控制措施,减少车站和车厢客流密度,控制车厢满载率。同时,广州市公交会减少发班班次,将各线路发班压降20%以上,并确保车厢载客量保持在60%以下。

广州市主要外卖平台骑手疫苗接种率近七成

在目前广州市各区禁止或限制堂食的情况下,广州市商务部门支持餐饮企业推出多款端午外卖套餐,将美味佳肴送到街坊家中。部分餐饮企业还在外卖平台上线端午粽子,或者在端午期间把外卖套餐中的米饭换成应节的粽子,让街坊感受节日氛围。

同时,广州市还为外卖骑手设置新冠疫苗接种和核酸检验专场,目前美团、饿了么两平台骑手的疫苗接种率将近七成。

此外,在配送端,商务部门支持外卖平台加速外卖智能柜布点投放,扩大无接触配送服务覆盖面。目前,部分外卖智能取餐柜已在市内核心写字楼、居民小区和社区中心落地试运营。

端午节期间,广东多地医院核酸检测点将继续提供检测服务

为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求,端午节期间,广东多地医院核酸检测点将继续提供检测服务。

广东设置“两站一场一港口一服务区”检查点及省界联合检查站

广东省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飞机场、港口码头、服务区在内的“两站一场一港口一服务区”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还在通往邻省交通干线的出入口、琼州海峡等地都设置了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

对广州、佛山车辆,以及在广州、佛山停留过的外地车辆实施一辆不漏、逐辆排查,对健康码为绿码,且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快速放行;对省内其他出省车辆,适当抽查健康码及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和人员实施劝返。

为了协助旅客解决因核酸检测证明不符而误机的问题,广州白云机场在T1航站楼增设现场核酸检测点,提供24小时全天候新冠病毒检测服务,最快4小时便能出具核酸检测报告。

此外,在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查控现场的右侧设置专用的查验车道,对广州、佛山车辆以及在广州、佛山停留过的外地车辆进行查验。

广东省连续48周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广东省督促出台了禁止或限制堂食措施的地区,对餐饮服务单位做好原料把控,及时清理库存食材。持续强化网络订餐监管,指导网络订餐平台加强对外卖配送骑手的健康管理,提倡使用“食安封签”和无接触配送。

广东省已连续48周对涉进口冷链食品的人员、产品、环境的核酸检测全覆盖,全省累计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52.13万例(其中从业人员检测151.30万人次,产品检测158.17万例,环境检测142.65万例)。推动20个市建成64个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相对集中消杀管理。

5月21日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32986人次,检查相关经营主体63625户次,查处涉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及防疫物资的价格违法案件35宗(其中哄抬价格4宗,明码标价25宗,价格欺诈6宗)。

专家研判

中疾控:广州疫情防控形势已经趋于缓和处于可控状态

通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茂名市、佛山市、深圳市分别自5月26日、6月5日、6月7日以来无新增个案报告,广州市近期新增病例都来自封闭管理区域及隔离观察人员,疫情防控形势已经趋于缓和。专家研判认为广州市疫情形势在向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疫情处于可控状态。但不排除还会有散在病例发生的可能。

广州本轮疫情新特点:患者病情进展快,重型和危重型比例变高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介绍,从目前临床接收到患者的情况来看,广州本轮疫情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表示,共同的特点就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较多,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型病人发病3到4天就转重症。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在其他地方主要症状是发烧的病人不是特别多,有,但是没有这么高。这里80%左右的病人都有发烧,而且很高。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病毒载量降低的速度很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表示,与从武汉疫情以来以及后面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病人相比,这次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相对偏高,这一批病人大约是10%到12%的比例。以往有的是2%到3%,有的高一点不过是5%到8%,局部的也有8%到10%。这一批比较高,有可能是这批疫情毒株致病率比较强。

广东疫情未发现在其他省份有关联病例发生

6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介绍,广东疫情自5月21日发生以来,病例数已经超过百例,存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内的传播的现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间的传播关系都是比较明确的,近期报告病例多来自封闭管控的区域以及隔离观察的人员,疫情自发生以来至今已经超过14天,还没有发现在其他省份有关联病例发生,省内也仅仅出现了有限数量的跨地区传播,而且传播关系都是清楚的,防控措施采取也比较及时。

目前,广东省已对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出省人员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制度,而且把广东佛山等地人员,要求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时间缩短为48小时,引导本省人员非必要不离粤。

冯子健表示,结合当前各地采取的防控措施,专家研判分析认为,随着行之有效的聚集性疫情处置措施落实到位,本次广州疫情呈现阳性感染者逐渐减少的走势,风险范围日趋局限。但不排除还会有散在的病例发生的可能。

中疾控:引起广州疫情的变异病毒传播能力比老毒株提高1倍

6月11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引起此次广州疫情的变异毒株传播能力比较强,它比过去的老的毒株传播能力提高1倍,比英国首先发现的毒株的传播能力提高了40%还要多。

冯子健表示,这次广州发生的疫情是由最早在印度发现的B.1.617.2变异株引起的,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给它命名为德尔塔变异株,这是用拉丁字母阿尔法、贝塔、德尔塔来命名的,这个毒株命名为德尔塔变异株,阿尔法变异株其实就是最早在英国发现的B.1.1.7变异株。根据前期国外研究的数据,最近一直在不断更新对它的传播能力、致病率、毒率等,还有它的免疫逃逸的研究。

冯子健介绍,这次疫情有自身特点,特别是中老年病例比较多,病例聚集、聚餐、聚会比较多,这跟广东城市特定的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喝早茶这样的活动场所。病例感染发病前疫苗接种率比较低,给疫情应对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疫苗接种信息

北京市累计1773.76万人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2021年6月10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77.26万剂次,累计接种1773.76万人。

31省区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4529.9万剂次

截至2021年6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4529.9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和覆盖人群均居全球首位

6月11日下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保持着稳妥有序、向上向好的态势。截至6月10日已接种了8.45亿剂次,覆盖了6.22亿人,无论在剂次上还是在覆盖人群数量上都居于全球首位。

中疾控:疫苗对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仍有保护作用

研究显示,新的病毒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是现有的几种疫苗对这个病毒仍然有可观的保护效果。从广东疫情看来,确诊病例里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移重症、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过疫苗的人,表明疫苗在接种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保护作用。

中疾控专家:经试验及评审3至17岁人群接种疫苗是安全的

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在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以后,继成人使用之后,继续开展了3至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及时上报国家,经过专家的认真审评论证,充分证明了在3至17岁这个人群是安全的。这些结果显示了它们诱导产生抗体的能力也都非常强,结合国内的疫情形势,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新冠疫苗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用于3至17岁人群的疫苗接种。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防控需求,并结合相关人群的特点等情况做好接种的有关工作。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珊珊

编辑:高珊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广州市 疫情 温州市 新冠肺炎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7 工大高科 688367 --
  • 06-16 嘉益股份 301004 --
  • 06-16 力芯微 688601 --
  • 06-15 百克生物 688276 36.35
  • 06-11 纳微科技 688690 8.0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