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联储短期内加息可能性较小
● 本报记者 张枕河
当市场还在讨论美联储是否会在今年年底提前加息时,部分大型经济体已经“被迫”提前加息。日前,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央行相继加息,在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压力下令人略感到意外。市场人士预计,接下来,受资金回流美国市场预期、输入性通胀等多重压力影响,多国有可能跟进加息。
一边是疫情拖累经济,一边是通胀预期下的政策无奈“收紧”,全球加息大潮是否会提前上演,并且倒逼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
对于“被迫”加息的经济体而言,确实是“加不加息都难受”。一方面,近期部分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没有任何好转,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加重。
另一方面,两个新的“威胁”快速出现。一是物价水平“飞涨”。美国的巨额财政刺激计划已经产生了负面外溢效应,其天量救助计划规模大于实际需求,强化了通胀预期。巴西央行宣布加息之际,该国通胀率正创下四年来新高,货币汇率大幅走软,燃料价格大幅上涨。虽然不能将巴西等国物价上涨完全归咎于美国财政刺激,但不得不说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当下美国经济复苏带动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吸引投资者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撤出,购买美元资产。巴西收紧货币政策之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能提高利率,阻止资金外流。
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于这些新兴市场而言,短期内通胀水平大幅上升、资本快速外流的“威胁”甚至要大于经济萎缩和疫情影响,因为后者已经是“长期情况”,而前者属于新出现的情况,如果完全不加以控制,会导致金融市场崩溃,最终进一步打击国民经济。
然而,加息会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滞后。对这些经济体而言,加息可能是无奈的平衡举措,需要暂时遏制一下资金外流和通胀风险,风险下降后就要立即聚焦经济复苏。总体来看,即使未来出现局部性甚至是全球性的加息潮也可能仅仅是临时性事件,多数经济体是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只要通胀和资金外流压力降温,就尽量维持相对宽松政策。
对美联储而言,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仍较小。华尔街人士普遍预期,美联储在新的财政刺激政策出台后会保持平静,因为其仍致力于“平均通胀目标”战略。直到2022年年初,美联储每月的资产购买(量化宽松)规模不会减少。如果美国经济过热,不排除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
对于中国资产,市场大可不必担忧。首先,相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中国疫情防控成效较好,经济运行趋势向好,良好的基本面使得中国资产近期一直受到资金青睐。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增强。其次,在当前良好的经济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主动调整的空间和时间较充足。“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说,“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郭建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