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名变“自娱自乐” 培训监管缺位 起底儿童演艺经纪公司“吸金”套路
本报记者/李媛/北京报道
“15万就白扔了,这件事情绝对是我这辈子办得最憋屈、最丢脸的事情了。”安安妈妈一家现在已经移民,但是提起在女儿一年级的时候商场中偶遇“星探”,进而交了15万元的演艺培训费用的经历,如今还是懊悔不已。
“儿童演艺经纪”“童星包装”“明星策划推广”……这些听着很炫的名头背后,很多做着“明星”梦的家长,付出了不小的金钱代价。
事实上,与安安妈妈有同样遭遇的家长还有很多,但是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他们大都表示不愿对外人提及自己的遭遇和经历。记者发现,这也是后期一些儿童演艺经纪公司仍然存在且不断掘金的关键所在。
那么,儿童演艺经纪这个产业链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小演员、小明星都是如何打造出来的?目前,在监管方面是不是还相对缺位?
模式“雷同”
“我是星探,您的孩子的外形条件非常符合我们正在寻找的小演员的形象,这是我的名片,您可以到名片上的地址来找我,后期的包装、上电视都没有问题。”在很多一线大城市的商场或者公共场所里,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场景。
根据一位曾被搭讪的家长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打通了一位自称为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人部经理马老师的电话,据马老师介绍,其公司面向全国28家省级卫视所有综艺频道都有合作方,可以推荐小朋友参加活动。“我们的活动分5大类,有广告类、综艺类、影视剧类、舞台剧类、走秀类。而合同中对于上镜率、参演角色都会保证。”而对于培训和包装孩子的费用,这位老师表示,几万元、十几万元、上百万元都有,具体费用根据时间长短、包装计划、级别而有所区别,假期还有海外出国比赛或者国际走秀活动等历练的机会。
天眼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演艺经纪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艺创作、广告制作、影视策划、个人形象设计、声乐技术培训、舞蹈技术培训、文艺表演、演出经纪等项目。所以培训是这些公司基本上必有的项目也是收取费用较多的部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部分儿童演艺经纪公司的模式极其相似,首先他们会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寻找带孩子的家长,以所谓“星探”的身份搭讪,夸孩子的各种优点,进而说动家长带孩子去公司面试。一旦面试,初步考察才艺之后,还会进一步说动家长参与前期各种培训,当然,这都是有费用的。
“我一个朋友就是开儿童经纪公司的,他跟他助理还有他的领导三个人是一个小组的,分工各有不同。”大宇(化名)是影视圈里的一位编导,他告诉记者,自己朋友的这家公司也雇佣了很多所谓的“星探”。“把家长带来面试之后,他们三人小组面对家长的时候,家长所有的问题,他们有相应的方案来解答,保证家长说不过他们,而且绝对让家长觉得这个钱掏得值。”
大宇透露,这样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家长砸钱越多,孩子得到的培训越多。“合同肯定是要签,但是合同只是保证孩子上课的课时、能够上什么样的舞台、参与什么样的演出。而这个舞台的演出具体在什么范围内播放或者传播,合同上就会写得模棱两可,合同条款颇有些文字游戏的意味,比如说让孩子上什么类的节目,最后肯定是真去一回,上台露个脸儿,但最后电视台剪的时候都给剪掉了。这里面的猫腻让人抓不到把柄,这样,他们才能坚持干这个事情,做这个买卖。毕竟这不像买房子,合同没有国家统一的规定版本,儿童演艺经纪的合同是公司自己出的。”
灰色产业链
“其实我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也被人这么拉过,但是幸好我说我也是同行,所以就被放过了。”大宇表示,“有些儿童演艺经纪公司不能说都不正规,有的也有经纪人资质,也有还算正规的培训,但是问题在于,具体培训完输出的东西就不一定了。”大宇透露,一些经纪公司可能自己组织个小演出、或者往电视台的晚会选送;有的明星经纪公司可能跟电视台少儿频道一些编导认识,比如有时候第二天要录节目,有可能叫几个孩子过去。
“朋友的公司在首体开了场演唱会,全部都是公司学员孩子表演的。其实舞台效果非常好,又弹琴又唱歌,当时很多家长看了之后都感动得哭了,觉得自己孩子简直太神奇了,但是其实我那个朋友事后跟我说,这所有的费用,包括他们赚的费用全是家长掏的。”大宇说,“实际上,主要是这个产业链有问题,因为电视台录节目需要小孩子,是要给孩子一定的薪酬的,而这些经纪公司跟家长说的是如果上节目就要交多少钱,经纪公司两头赚钱。而对于儿童演艺节目的费用行业几乎没有标准,小演员来演一天戏和十场戏,价格分得很细,所以没有标准。”
大宇表示,电视台、节目组、电视剧等对儿童演员还是有真实的需求,但是关键是这些需求没有一个正规的平台来达成供需,所以就造成了现在产业链混乱的状况。
“其实我们少儿频道录制节目也会找一些小演员,但是很多机构在拉拢儿童家长的时候都会打着电视台的旗号,比如宣称跟某电视台合作,在某电视台面试,但其实他们都是从电视台的一些‘小门’找人进去。而且真正找小演员或者群众演员的时候,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外包公司,但是外包公司也可能再次转包。”一位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对记者透露。
橙色星光(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先生对记者说,自己的公司具有经纪人资格,是专业从事儿童表演培训、儿童演员经纪等业务的平台型发展机构,“但我们从来没有雇佣所谓的‘星探’,对于儿童从事拍摄业务,其实电视台也有着自己的要求,比如央视的广告中就不能出现十岁以下的儿童。所以,做我们这行基本上全凭良心办事。”
行业监管空白
与文中开头的安安妈妈有同样遭遇的童童妈妈,也是在一家演艺公司花了十多万元之后开始醒悟:“孩子的确是在录音棚里录了单曲,但是没有发行啊,顶多给几个朋友作为纪念。承诺的演出实际上就是跟很多孩子一起当个背景,拍摄从白天一直进行到凌晨,孩子第二天都没有上学。”童童妈妈后来发现,其实所谓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是就像上述业内人士所说,输出的结果似乎跟家长的期望有所差距,而且孩子参与的活动都是自己花钱买的。
“实际上,这些公司只不过是提供了场地和一些专业设备而已,满足部分家长所谓的‘明星梦’。”但是安安妈妈醒悟之后也没有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权,“一是合同上的条款似乎公司也都做到了;二是自己醒悟之后觉得这件事情特别丢人,不想再向任何人提起,而且打官司也担心孩子的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安安妈妈、童童妈妈一样心态的家长不少,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是预付费问题,一次性缴纳高额的培训费用,但退费很难。
对此,近期,北京七部门联合起草了《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7份文件,涉及对教育培训、健身机构、分时租赁汽车、共享单车、在线旅游等行业的监管。
根据征求意见稿,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费用。“但是,这只是北京,而且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上海其实之前也有类似的规定,预付费卡要在商委备案,还有很多地方也有对预付费的规定,但是具体执行的时候很难落实到位。” 上海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教育合伙人姜雯律师说。
第二方面,演艺经纪公司、文化公司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儿童音乐、舞蹈、声乐等不同学科的教学培训,那么,这个培训算不算是素质教育?归哪个部门管理?这个问题似乎没人能解答清楚。
教育行业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如果一个机构进行具体的培训,就应该属于教育培训机构,即使进行的是艺术教育培训,也要获得办学许可证。但是,目前记者调查市场上的这些儿童艺术经纪公司、文化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办学许可证,但是无一例外地都在实施培训课程。
“影视教育应该纳入艺术教育的范畴,但目前国家对这类教育的培训课程管理得还是比较松散,资质要求没有像对K12教育那么严格。”星空影视教育总经理吴悠然告诉记者。
对此,熊丙奇表示:“对于非学科教育培训,可以实行工商注册,但要进行教育备案审查,向教育监管部门备案师资、课程、培训对象、收费等。所以,未来实行工商注册+教育备案审查是监管改革和解决目前问题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