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的座谈会背后 一场关乎资本市场未来的变局

易会满的座谈会背后 一场关乎资本市场未来的变局
2019年10月25日 21:33 经济观察网

  原标题:经观头条 | 易会满的座谈会背后,一场关乎资本市场未来的变局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 姜鑫 三个工作日,两场座谈会,这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最近日程表的一部分。

  在这两场易会满亲自主持的座谈会中,他请进来了一些重量级的“客人”:无论是一级市场的创投、私募股权基金,还是社保基金、保险机构,他们无疑都是资本市场中掌管着巨量资金的大腕。

  这些只是易会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频频主持的座谈会中一部分。上任270余天以来,易会满召开并亲自出席了第四次座谈会。如此密集召开的座谈会,在证券监管领域并不常见。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更多显而易见的变化。一系列来自证监会的新政策接踵而至,证监系统人事变动也已全面展开。诸多举措之下,一场关乎资本市场全局变革的风暴正在掀起。

  把“客人”请进门

  10月22日下午,一个证监会座谈会的消息引发了投资圈的热议。一天前,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主题听取意见建议。

  官方消息称,会议通报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证监会提出,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而这次座谈会的“客人”便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

  就在几天前,另一场高规格的座谈会也在证监会举行。在10月17日召开的这场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会上,易会满把一些一线的私募股权机构代表请了进来。

  会议提到,当前我国正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带来大量投资机会。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正积极推进,创业板改革、新三板改革以及发行、上市、交易等基础制度改革的陆续实施,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更加便捷、更为丰富的退出选择。

  这两个座谈会的群体都与二级市场紧密相连,是二级市场参与的主力,证监会这一主动的姿态意在给市场投资主体们释放出善意,希望这些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

  如果说这两次座谈会上请进来的是“客人”,而在此之前,易会满也对证监会系统内部及其所直接监管的证券基金们这些“自己人”提前做好了动员。

  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证监会系统的主要人员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这被市场称之为“深改12条”,也被看做是一个大变革前夕的总动员。

  更早前的7月4日,易会满带队赴中金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与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代表座谈交流。

  座谈会背后

  一系列密集的公开座谈会,这在过往并不常见。即便偶有出现,也往往是在资本市场的一个关键时间。而此时此刻,中国资本市场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关键时刻。

  10月23日,科创板企业龙软科技成功过会,至此科创板运行以来完成过会的发行人已有不少于77家。资本市场的变革大幕在今年取得了实质性的步伐,科创板、注册制等重大创新落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又正在一次“重建”的路上。

  资本市场在陷入从2015年开始的异动之后,市场人气大大溃散,投资者信心不足。而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回血”之后,资本市场逐渐复苏,A股指数渐渐在3000点附近企稳,但信心仍显不足。

  而另一个更大的背景是,中国的宏观经济亦经受着诸多考验,目前正在筑底过程中,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仍然未完全消除,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的支持显得意义更加重大。

  事实上,资本市场当下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前两年市场起伏期间曾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变化,这些政策的价值亟待重新审视。

  当下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亦形成于2015年A股市场大幅震荡时期。彼时7月份,A股市场连续多日上演“千股跌停”,市场流动性几近枯竭,并一度引发融资盘风险。

  出于亡羊补牢的考虑,2016年至2017年期间,证监会围绕定增、重组、重要股东减持、股指期货交易等方面提出诸多限制类措施,部分机构的常态化交易也受到了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A股市场的从严治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常的市场交易造成了干预。

  “虽然股市异常波动可能存在市场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但一些太过严苛的限制,影响了市场的活跃度、交易深度和定价能力,也让一些有望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或重组的好公司被错杀。”上海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上海联创创始合伙人韩宇泽就坦言,不可否认,减持新规在近两年发挥了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大股东、董监高等在内的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总规模有了明显下降,“清仓式减持”、“过桥式减持”、“精准减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中小投资者权益得到切实保护。“但是,在2019年资本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相关政策鼓励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和活力的背景下,减持新规也有部分已经不合时宜,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及时修改“减持新规”,放松减持限制。”

  这只是其中一个缩影,非常时期矫枉过正的部分举措也需要改变,资本市场的“重建”显得愈发重要。

  “愿意来、留得住”

  为了达到“激活市场吸引长线资金入市”,监管层已经对社保、保险等资金几次喊话:从2018年10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到今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鼓励保险公司使用长久期账户资金,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再到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公开透露,银保监会将加快推出《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最后,证监会给出了自己的表态:构建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并在增强权益类产品吸引力、推动放宽比例、优化基础性制度等三个层面入手推进。

  在频频召开座谈除此之外,近期证监会的另一个实质性动作则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重磅新规,以改变整个市场的生态。

  10月11日,证监会明确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时点。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允许创业板进行借壳重组。此外,《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也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此外,近日,监管部门也证实,正酝酿对减持规定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类型的股东考虑实施不同的制度约束,特别是针对PE/VC等股权投资机构,希望可以形成“有进有退”的格局,使创投机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多方获悉,证监会各会管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围绕12项重点改革方案衔枚疾进。继科创板改革落地后,创业板、新三板等存量市场的制度改革正在悄然酝酿。

  这也释放出信号,在提出“深改12条”以来,证监会正在加强与业界机构的交流,积极吸纳市场意见,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致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之前减持新规某种程度上对产业股东的流动性造成了限制,不少股东开始转而选择股票质押,但最终证明这些现象积聚了金融风险。”前述上海地区投行人士表示。

  此外,证监会的其他简政放权措施也在悄然推行。例如,日前证监会机构部启动了公募产品注册流程改革,增加快速注册机制,推动部分诚信及合规风控水平较高、中长期业绩突出的公募机构的产品申报实现快速注册。

  记者从接近证监会相关人士处获得的数据显示,在实施快速注册机制后,权益类、混合类、债券类的注册期限分别不超过10天、20天、30天,较此前的注册周期缩短三分之二以上。

  而这也正好契合今年9月,证监会提出的“12项重点工作”中,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不过,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监管调整甚至使得一些公募机构措手不及。

  另一项与资本市场重点工作相关的信息,是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抓手的改革也在进行。例如进一步强化对公众公司的监管,从严执行退市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内控。

  不难发现,目前监管层在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市场交易、并购重组、股份回购、退市等多环节越来越强调信息披露,退市公司的数量也在增长。

  “减少垃圾股在市场中兴风作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投资者保护,同时也能对一些垃圾股背后的资本进行有效惩戒。”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正在学习相关精神。”一家小型保险公司资管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已然感受到环境的变化。

  抛出橄榄枝,频频喊话,但要真正让机构投资人“愿意来、留得住”,需要的还是真正的生态之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志杰

易会满 资本市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5 鸿泉物联 688288 24.99
  • 10-25 博瑞医药 688166 12.71
  • 10-25 中国电器 688128 18.79
  • 10-25 普门科技 688389 9.1
  • 10-25 安恒信息 688023 56.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