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一行业,中企10年增长近3倍 日企陷入苦战
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 日媒称,在世界的国际承包商行业,中国企业正在提高存在感。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周刊(ENR)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18年海外销售额巨大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中国企业的销售额占到全体的四分之一。从10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开始持续增长,增长到近3倍的规模。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市场的增长很明显。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则减少了约两成,日本的基础设施出口处于严峻的状况。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23日报道,ENR统计的是企业在所在国及地区以外的海外市场的销售额。
报道称,ENR统计显示,世界最大的250家国际承包商整体的2018年海外营业收入达到4869亿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达到76家,销售额达到1189亿美元,市场份额为24.4%。但在2008年时,中国企业为50家,销售额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市场份额也仅有11%。
报道指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份额高达六成,在亚洲也占到四成。按领域来看,在交通、发电设备和工厂领域,中国企业分别占据销售额的首位。
实际上,围绕亚洲的铁路基础设施出口,中国企业赢得订单竞争的情况显著。例如围绕马来西亚东岸的铁路,2019年4月中国与马来西亚政府就重启达成协议,建设由国有企业中国交通承担。该公司2018年在海外的销售额达到227亿美元,在ENR的统计中排在第三位,在中国企业中排在首位。
报道称,面对不断增长的中国企业,日本企业陷入苦战。在销售额排在前50的企业中,日本只有日挥和千代田化工建设等专业国际承包企业、以及建筑商大林组和鹿岛等4家。在前250家之中日本企业仅有11家,销售额为196亿美元,占整体的比例为4%。而在10年前是6.3%。
另一方面,欧洲企业也表现强劲。2008年排在第九位的欧洲工程企业TechnipFMC在液化天然气(LNG)领域获得订单,参与了2018年启动生产的英荷壳牌石油主导的澳大利亚海域大型海上LNG成套设备的建设,在2018年也维持在第十一位。
特别是名列250强榜单首位的西班牙ACS集团,2011年向德国黑尔夫曼兄弟建筑股份公司的出资提升到50%以上,通过并购扩大了规模。通过价格竞争实力获得了全球的交通、高楼建设等订单。
报道指出,在规模上增长乏力的日本国际承包商具有优势的是石油和石油化学产品、LNG成套设备。日挥和千代田化工自10年前起在该领域进入前十。不过,2017年在这个领域首次有中国企业进入前十,很难说日本企业处在高枕无忧的局面。
《日本经济新闻》称,2018年日本一家国际承包商的技术人员在看到中国企业建设的石化联合工厂之后感到吃惊。这是因为石化联合工厂是用于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学产品的生产设备,建设通常需要4年时间,但中国企业在两年内完成。这位技术人员表示,“技术实力已经不会成为差异化的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在包括日挥和千代田化工在内,全世界只有四五家企业具有建造能力的LNG领域,中国企业也有可能进入。
报道认为,中国企业在国内具有巨大需求,容易积累成本削减和建设经验。此外还有通过向订单国融资获得订单的情况。
报道指出,千代田化工等在美国建造的LNG成套设备的完工迟缓,导致了巨大损失。日本企业如何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实现业务多元化,提高盈利性?由于无法在规模上抗衡,需要进一步努力,比如与跨界企业的合作等。
责任编辑:覃肄灵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