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三年 北京破局而立
6月15日零时起,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正式实施,届时北京市近3700家医疗机构将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一大批医疗服务价格将调整。2017年北京首轮医药分开改革正式启动,三年来,从看病贵、看病难,到抗癌药降价90%,优质医疗资源分流至远郊区,北京医改三年,破局而立。
调机制
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将于6月15日零时正式实施,全市近3700所医疗机构系统同步参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本次改革决定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医疗机构将不再收取任何医用耗材的加成费用。
2018年12月27日,北京开启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取消后,医用耗材加成也宣布取消。
“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就是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雷海潮说。
“6月15日零点医院后台系统将自动更新,也就是说,6月15日之后,我开出的化验等很多医疗项目的价格都不同了。”北京某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北京医耗改革还要追溯到2018年。去年5月8日,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正式建立,雷海潮介绍称,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据悉,全国多地都在做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准备工作。广东省明确全省745家公立医院在年底前全部取消耗材加成,并且要严控耗占比。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安徽等13个省份已经划定了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时间表。
伴随医耗改革的落地,中医、病理、康复、精神、手术、检验6类项目、千余项医疗价格将同步调整。即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也被称为“医事服务费”。
北京市卫健委介绍称,设立医事服务费,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是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重大改革,实现补偿机制的平稳转换。
医耗分开之外,北京医药分开早已开启。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取消了3000多家医疗机构存在61年的药品加成机制,医生收入与药品收入完全隔离。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挂号费、诊疗费全面取消,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公开资料显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北京市医药费用仅增长5.8%左右,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最低期。药品阳光采购节省药品费用超95.6亿元,使得药价整体下降8.6%。
降价格
服务项目的价格调整是否会增加看病费用呢?北京市卫健委表示,改革后北京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考虑到医保报销政策,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费用略有增加。但对患者个体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病种,费用可能会有所增加。
从采购端降低医疗价格也是北京2019年医改的重要一环。1月17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明确了包括北京在内的11个城市成为集中采购试点。
3月23日起,北京市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其中乙肝治疗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常用药物降幅超90%,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15亿元。
实际上,对于药品采购的降价模式,北京自2018年已有试水。去年9月1日,北京将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正式纳入北京医保。而在17种抗癌药中,降幅最高的伊布替尼降幅达80%。
自医药分开改革以来,北京同时实行了药品阳光采购,确保药品流通全链条的零加成。公开资料显示,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运行以来,共节省药品费用24.4亿元。
与本次医耗改革同时开展的,还有23个单病种支付标准的调整。据介绍,按病种付费通俗称“打包付费”,即明确治疗一个疾病的具体价格,可以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治疗费用。
在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看来,按病种付费在规范医保支付的同时,还是对医保基金自身的一种保护。赵衡表示,按病种付费对于支付体系的精细化要求程度更高,因此对医保基金的付费情况也会更加明确。“例如,一个年轻人得阑尾炎,没有并发症,可能几百几千元就治了,如果有并发症,或者有其他需要治疗的情况,花费就多了。这当中可以细分的情况非常多,年龄、病症、治疗手段,都需要纳入到考虑中来。”赵衡说。
增报销
此次医疗价格调整后是否可以医保报销呢?“针对此次规范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能报尽报的原则,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北京市医保局党组书记于学强说。
具体来看,将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分别由30万元、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25万元,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对于在此前已超过住院封顶线的参保人员,将由医保信息系统按新政策计算医保应补报金额,6月30日前直接打入参保人员的银行账户,无需自行申报。
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享受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农户等四类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起付线至5万元以内的合规个人自付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
对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的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分别由6000元、6万元和12万元提高到8000元、8万元和16万元。
在看病贵之外,北京也在着力解决着看病难的问题,2018年初,北京市下发了《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8-2020年度重点任务》,要求逐步实现患者在医联体内的大医院进行救治、在社区及一二级医院或康复院护理院进行康复、在社区或居家能得到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要求。
公开数据显示,改革一年来,北京市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累计达到近8000万人次,比上一年净增1200余万,增长了16.1%,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5%-30%。
雷海潮介绍称:“通过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以及医联体建设,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扭转了十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得到缓解。”此外,雷海潮表示,北京中心区的人民医院、北大医院等20余家优质医疗资源也将逐渐疏解至五环外,并在2-3年内落地。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陶凤 常蕾
责任编辑:魏雨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