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证明, 韦伯的观点是不对的

历史资料证明, 韦伯的观点是不对的
2019年03月08日 03:12 第一财经

  历史资料证明, 韦伯的观点是不对的

  第一财经: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在谈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否想过谈谈在东亚盛行的佛教?

  赖建诚:这本书主要是基于现有的研究资料,对以往研究做一个简明的介绍。西方学界在这方面研究比较充分,但是中国这方面才刚刚起步,没有太多的研究可以“科普”。比如,我心中其实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西方的教堂一般不收门票,但中国很多寺院是有门票的?我并不知道答案,因为没有研究过。以前,大家都在做数学模型,讲国家大事或者贫穷问题,总之都是在解决眼睛看得到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是iPhone1,算是一个开头吧。宗教总是牵涉金钱、资源、权力。以后,这种分析视角也可以用来研究佛教。

  第一财经:从你之前所写的学术专著和两部带有科普性质的著作来看,都没有看到有关宗教的内容。为何在退休后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

  赖建诚:我很早就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了。当时,整个学界还对这个领域关注不够,我就一直积累资料。直到2014年,我退休以后,看到手头的资料已经很多,关注的时间也很长,才想要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介绍给人们。有两个目的,一是自我学习,第二是传播知识。

  第一财经:用经济学视角谈论宗教问题,和你以往写的经济史著作相比,是不是更难?

  赖建诚:不会。我只是科普,以往已经有很多研究,根本介绍不完。我其实是个书呆子,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倾向性的意见,只是中性地把事情陈述出来。

  第一财经:在书中,你基于1850~1995年美国神职人员人口比例的统计数据,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影响宗教的发展,反而呈现同步增长。这似乎与我们通常的感受相反。在你看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赖建诚:我们需要宗教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内心的彷徨。人的彷徨和科学无关。人有钱了,烦恼和痛苦可能更多,也更愿意捐献。人类有吃饭和繁衍的本能,也有精神需求的本能。有信仰的话,内心会安定一点。心理辅导毕竟不能取代宗教。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对此也很能理解。

  第一财经:这本书出来以后,学界的同行有没有给你什么反馈和评价?

  赖建诚:这是一本科普书,出来以后好像也没人理我。有几位同行说,华语世界之前还没有这样的书,能出来很好。在论点上,基本没人对我有意见。我不想和别人争辩宗教教义问题,想要讨论的是宗教策略的问题。台湾版在审稿过程中,有人认为我对宗教史认识不够,误解教义。但我觉得如果谈这些问题,就没法讨论了,这不是我的重点,我的重点在于,看各种宗教如何在资源上展开竞争。

  第一财经:看过这本书的宗教学者是如何评价的?比如对你将赎罪券视为一种经济竞争的策略这样的说法。

  赖建诚:宗教学者基本不同意。我早就预料会这样。但我既然不和他们争辩信仰问题,他们就不理我了。我研究的是,宗教组织在怎样的环境下,面对困难,如何获得更多的信徒和资源。我把他们的手法讲出来,就像讲述麦当劳的成功策略一样。

  第一财经:书中专辟一章,谈论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中提到,历史资料也表明,新教地区在经济上并没有优势,新教在西方世界经济兴起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像韦伯说的那样重要。你认为,应该强调的恰恰是经济条件对宗教的影响,而不是反过来?

  赖建诚:历史资料证明,韦伯的观点是不对的。产业革命之后,经济发达的地区正好是基督新教的世界。在英国和美国,基督教世界近200年来经济很发达。但曾经,阿拉伯世界和中国也经济很发达,他们并没有多少人信仰基督教。现在,让贫困地区改信基督教,也不会改变什么。

  我认为经济是更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条件影响了宗教观念。韦伯的观点是倒果为因了。宗教观念对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微弱的。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03-13 新诺威 300765 --
  • 03-13 青农商行 002958 3.96
  • 03-12 每日互动 300766 --
  • 03-08 锦浪科技 300763 26.6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