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8月27日消息,由大商所举办的“2019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会议主题为:赋能新时代,产融创未来。新浪财经全程直播。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王颖指出,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要与其他资管机构差异化发展。期货公司具有先天技术优势和经验优势,必须在有优势的地方打响品牌。在产品设计时,从低风险产品为基础做起,树立资管产品品牌,慢慢拓宽投资品种和范围。
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靳国卫副市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实际上是我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讲机构的发展,以前更多的是讲交易所的发展,讲市场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对期货公司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句话,从去年来看,期货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在下降,在2018年之前,期货公司的净利润每年都呈现一个很好的增长的态势,但是今年上半年,从我们得到的统计数据来看,不太理想。大家看第四列,是我们上半年期货公司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是同比达到了33%和22%的一个增长的水平,但是我们看最后一行公司的净利润,很遗憾出现了一个18%的下降。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在单一通道服务业务的背景下,我们期货公司主要有手续费的收入,但是今年因为受到了一些相关政策的影响,我们在手续费返还方面相比往年出现了下滑,所以这是造成净利润下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到去年底,我们看市场的客户权益达到了近4000亿,到今年上半年,客户的权益上升到了4500多亿。期货市场主要的资金和资源都集中在左边的部分,这是多年没有改变的状况。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正题,我介绍一下我们的资管产品,资管计划的情况。到今年6月末,我们有129家期货公司可以开展资管业务,其中有113家开始正常地开展业务。
从去年的资产新规发布之后,整个期货资管产品的规模和数量以及业务收入都在持续地下降。整个的资管收入占我们期货公司业务收入的比例也在不断地下降。2018年这个比例是6.07%,但是估计今年这个比例还会继续下滑。
这是按照资管新规的规定,对资管计划所做的一个分类,大家看一下。上半年,我们共有资管产品1355只,合计规模是1292亿元,,从产品的类型看,集合类的产品占58%,主动管理类的产品占70%,这个比例是在不断地上升。 从产品类型看,规模最大的仍然是固定收益,这个占比达到了51%。其中规模最小的是商品和金融衍生品,这个占比是7.5%。这只是产品类型,并没有真正地投向我们的商品和金融衍生品。
这张表就是资管资金的最终的投向,在资产总规模下降的情况下,投向固定收益的资金在不断地上升,这种改变反映出我们期货公司在投资中一直是稳字当头。在第三类投向期货市场的比例,这里是只有1.65%,非常低,真正投向衍生品市场的只有1.65%,这说明纯期货的投向的产品发行的还是比较困难,因为期货市场的高风险、高杠杆的特性,可能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接受度还不是很高。所以相对的固收加上衍生品模式的产品目前的接受度,认可度相对要更高一些。
这是上半年的情况,我们的资管业务的净利润有所下降,2019年上半年是0.51亿元,2017年的业务累计的净利润是2.95亿元,2018年是1.92亿元,这个跟市场总规模的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变化,就是管理通道的占比在下降,业绩、报酬和其它收入的占比在稳中有增,尽管增长很慢。2016年业绩报酬和其它收入的占比是占17.3%。在2018年市场收缩的背景下达到21.4%,说明市场现在已经逐渐转向主动管理,这一部分的比例在逐渐地上升,是非常良性的一个表现。
总结一下,在新规出台之后,合规的水平进一步的提升,今年6月底,我们行业内已经累计清理了不符合资产新规的计划大概是197亿元,接下来还有将近10%的规模在逐步地退出和清理的过程。
期货行业的特色得到了一定的显现,刚才张秘书长也介绍了证券公司投资大宗商品的一些比例,我们算了一下证券投资银、期市场是0.03%,期货市场的比例是0.65%,所以我们的行业特色还是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市场机构做了一个统计,2018年证券的期货资管以及基金资管的表现做了一个横向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受股市下跌的影响,偏股类的资产去年表现比较低迷,平均的收益率是-16.58%。但是我们管理期货策略的资管产品是受益于商品期货的阶段性行情,也受益于跟股市的低相关性的特点,这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去年达到了正向的7.22%。未来我们期货市场推出的资管产品可能更多地围绕我们自己的主业,开展一些策略和交易。我们产品的未来的受益者更多的是集中在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机构投资者,给他们做一些相应的资产配置。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风险管理子公司的情况。今天好多的参会企业来自于实体产业。期货市场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非常重要的载体,就是我们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到今年6月末,共计有80家期货公司在协会设立了82家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开展五大类业务,仓单服务、基差贸易、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业务和做市业务。这些年来,风险管理子公司有几家他们的利润率已经超过了母公司的利润,可以看到风险管理子公司确实是期货公司的一片蓝海。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看到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盈利的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比如说仓单业务和基差贸易的利润率在不断地下降。第三类就是场外衍生品的业务,这是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我们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体现。一会儿我会重点介绍一下。做市业务,期货子公司和交易所之间的流动做市业务,绝大数公司都不赚钱,只有少部分的公司有收益。另外,风险管理公司总资产为477.46亿元,同比增长50%。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场外衍生品的业务。可能我们在座的实体企业会认为场外衍生品业务是不是跟我没有关联?场外衍生品不是很好理解,但是从目前的业务模式来看,这个恰恰是未来最有潜力的一个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我们用今年5月份的数据来看,5月份的场外的衍生品的日均成交是601笔,日均成交名义金额是149亿元,持仓金额是1227亿元,持仓笔数5870笔。
可以看一下,场外衍生品的产品的分布的情况。商品类始终都是主流,黑色板块增幅明显。现在场外衍生品涉及的品种中,几乎现有的品种,大概80%都有涉足。其中热点的板块的交易量相对比较高,跟场内的互动非常的良好,商品的占比达到持仓金额的81%,利率类的产品的持仓的金额的占比达到14%,主要以LIBOR的产品为标的。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的业务,产业客户与金融客户持仓占比保持平衡,其中产业客户持仓名义金额为394亿元,占总金额的40%,金融类占持仓的近60%,包括银行、私募客户和一些券商。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们很关注市场集中度,因为这是市场风险聚集的很重要的指标。在风险管理子公司的维度来看,前三的持仓达到了58.62%,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个集中度会越来越向头部汇集。前三达到了75.3%。从交易对手来看也就是产业客户来看,前三的持仓度达到了54.25%,这个比例有一点偏高了,因为场内和场外的价格不相影响。
从交易对手方的联动来看,场外交易的客户中有一半在期货市场也都是有交易的。
从风险管理子公司彼此之间的联动来看,绝大部分的子公司都保持着一个风险管理的中性,都进到了场内进行风险对冲。在场外交易相对比较大的品种在场内交易也是相对比较大的,子公司可以进场内对冲,也可以跟其他的子公司进行对冲,也可以跟场外的客户进行对冲,但是在场内对冲仍然是主要的管理模式。
在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数据,子公司之间的日均成交规模占到了场外成交总规模的12-15%,这是2018年的数据。 我们很关心这一组数据,好在这个比例并不是很高。
总而言之,从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四项业务来看,我再总结下。最有前景的是场外衍生品的业务,而且这项业务不仅是得到了实体企业的认可,也越来越得到了银行的关注。我们非常希望在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能开发更多的挂钩我们大宗商品价格或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结构化的理财产品,给我们的风险子公司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有业务创新自然就有市场风险,有市场风险自然就有监管的跟踪,从2014年8月一直到现在,协会陆续出台了9个自律监管的文件,我不多做介绍,大家可以到协会的网站看一下。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协会每年都对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做一个介绍,我们把了解的案例出了一本书。第一本在去年已经集结成册,今年我们马上要对2018年也要对一些案例进行出版。我们发现今年有4个创新点,一个是在服务新模式方面,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现在已经逐渐从基差贸易这种含金量很低的贸易向含权贸易转变,从保险+期货的方式进一步向源头延伸,出现了一个订单+保险+期货。另外,从场内的一个简单的套保,实现了跟实体企业做一种包含商品指数互换的一种场外产品的业务。
而且有一家公司经过7年的努力,跟一个大型的钢厂建立了一个合资子公司,共同推行风险管理业务。
第二我们看到了风险管理公司服务于民营企业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因为针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风险管理公司跟他们开展合作,开展服务,帮助他们管理库存,降低经营成本。
第三点创新就是保险+期货从去年起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收入险,不再保价格、保收入。实现了收入险之后,能为投保的农户提供更稳定的收益保障,提升我们金融服务的品质和效果。
第四我们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在交易所的帮助之下,越来越多地跟银行、保险公司在合作。通过收入保险和基差交易,帮农民规避价格风险。还引入了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帮助获得增信。还有的公司和银行合作提供保险+信贷的模式,降低农户的资金成本,改善我们的信用环境。
整个的具体的业务模式,我们陆续都会在期货业协会的网站上发布相关的视频,我们会请这些业务模式的指导人员、设计者,他们都是来自风险管理子公司,由他们现身说法,宣讲业务模式和实施的效果。这些都是放在中国期货业的网站上,我们欢迎产业客户,欢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人观看,共同寻找产融结合之路。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瑶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