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70载 与国同梦恰当时 守望美好支付 保障金融安全——访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总裁董俊峰
来源:金融时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兴建设的网联作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运而生于我国网络支付发展的澎湃潮头,立足于行业革新发展的航道起点,见证着支付领域跃进的脉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持续深化改革的缩影写照。
行稳致远、砥砺前行,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总裁董俊峰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联将坚持金融基础设施中立定位,发挥中枢优势,遵循“守正、安全、普惠、开放”原则,秉持“共建、共有、共享”理念,立足民生,服务大局,保障支付体系平稳运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发挥清算机构的行业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作用,激发多层面的创新驱动潜能,强化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赋能,助力深化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携手支付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共赢发展,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让信任与价值互联,让支付更美好。
《金融时报》记者: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网络支付业务规模急剧扩大,网联应运而生,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支付市场提供转接清算服务。刚刚成立两年,网联已成为全球处理业务量最大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作为中国打造的新金融基础设施范例,网联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网联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关键节点?
董俊峰: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世代涌现流量红利,金融科技浪潮激发产业代际革命,我国支付行业,特别是网络支付市场进入创新变革、快速发展的兴盛期。在推动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创新业态发展,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但同时行业内也存在支付机构自建跨行转接清算平台,与银行多头直连,导致海量资金监控困难,交易信息碎片化、孤岛化,系统重复建设带来资源成本抬升,规则标准无法统一制约行业运行效率,以及市场生态不平衡等问题,对金融乱象的滋生蔓延起到诱发助推作用,危及金融消费者权益,阻碍行业良性发展,蕴含系统性风险隐患。
在此背景下,2016年,国务院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针对第三方支付明确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应通过合法清算机构进行。为此,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全行业的力量,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原则,以市场化、商业化模式组建网联平台这一全新的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主要为涉及银行账户网络支付业务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网联平台也通过完成一项项重要的建设运行任务,为支付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纽带和支撑:
高效完成平台建设。网联平台于2016年10月由人民银行正式批复筹建,市场机构派出行业专家共同参加建设,并贡献成熟技术产品和经验。2016年12月,平台技术方案通过人民银行组织的行业权威专家评审。2017年3月底,网联平台上线试运行,并于6月底开始实际场景业务切量。
运营实体正式成立。2017年8月底,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近40家支付市场机构参股出资,立足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力量,充分倚重行业共治,以创新模式运营管理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平台性能充分检验。网联平台会同全行业建立联合运维及应急机制,保障春节、618、“双十一”等特殊时段支付高峰交易。2018年11月11日当天,网联平台牵头顺利完成重保任务,保障支付体系平稳运行,处理跨机构交易共计11.7亿笔,相应交易处理峰值超过9.2万笔/秒,平台性能得到实际场景充分检验。
规范改革政策落地。2019年1月,按照人民银行部署要求,网联平台会同全行业共同完成“断直连”政策落地,相关支付交易全部通过合规清算机构处理。同时基于网联平台前置系统,配合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落实。支付行业至此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
截至目前,网联平台连接3300余家商业银行(含2900余家农村金融机构),搭建1100余条专线,开通5.4万个线程,累计处理业务突破3000亿笔,日均处理交易规模超过10亿笔,按交易笔数计,已成为全球最大清算体。
同时在技术层面,为了支撑中国网络支付行业领先全球的海量交易规模和高并发交易峰值,网联平台全面采用先进的分布式云架构系统,在北京、上海、深圳3地6数据中心多点多活,实现平台系统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高扩展、高可控、高一致性等全面高标准。目前,网联平台的系统规模和性能在全球清算基础设施中也具备先进性,受到国际各方高度关注。同时网联平台也是我国首个采用新系统架构建设的清算系统,更广泛来看,网联平台的建设运行也为国家传统金融体系的系统架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先行案例。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并指出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网联作为我国最年轻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支持网络支付业务、行业合规发展、服务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董俊峰: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核心和根基,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更加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在系统性风险防控中的作用。结合我国网络支付行业发展的特性和现状,网联的建设运行无论对于市场自身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生态格局完善,还是宏观层面的金融稳定和有效管理都有重要且深远的作用和价值。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支付体系效率性能。网联平台的建成运行,为支付机构提供了统一、公共的资金清算服务,同时统一了业务规则、接口标准、报文规范,在对账、差错、争议和运维等方面建立了中心化管理体系,行业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市场主体的连接成本、运营成本、运维成本显著降低,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同时网联平台积极发挥中枢统筹作用,牵头建立覆盖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商业银行的市场全链条联合运维机制,完善应急处置体系,有效整合优化行业技术能力和保障资源,支付链条的普遍连接能力、业务处理时效、故障监控水平、异常响应速度等均有显著改善,提升了支付体系的整体处理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完善市场格局,促进行业平衡健康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具有行业公共服务属性,对市场基础生态的完善性和平衡性有重要影响。支付市场参与主体通过“一点接入”网联平台,即可公平共享业务、渠道、技术等重要资源,无歧视性享受高标准高质量服务,行业整体发展基线显著提升,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壁垒有效削弱,行业格局更趋于平衡,有利于维护公平竞合的市场秩序,防止市场自然垄断和恶性竞争,引导支付机构回归支付本源,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维护金融稳定,强化风险监测防控能力。网联平台为支付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中心化的清算服务,提高了清算透明度,资金流和信息流得以完整监控和匹配,通过机构及资金的异动监测等手段,可为监管部门监控风险提供及时准确信息,实现风险隐患及时排查处置。此外,支付体系实现在阳光下运行,暗箱操作无处遁形,有利于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测机制,有效打击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助力驱逐劣币,让合规发展成为行业主流。同时网联平台为备付金集中存管提供实施落地和前置管理支撑,降低了资金违规挪用风险,也让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得到更好保护,为支付清算体系、金融经济体系乃至社会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抓手和保障。
服务宏观管理,保障货币政策有效传导。支付体系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行为的天然联接界面,金融基础设施为宏观管理衔接微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点,网联作为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在服务宏观管理方面也显现出内在价值。例如人民银行的许多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均依托支付系统完成操作,并通过调剂支付系统参与者的日间流动性间接影响同业拆借利率等模式,实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意图。网联平台的建成运行,实现支付机构相关资金与信息的集中化处理,节约了流动性成本,提升了资金流转路径的透明性和可监测性,便利货币政策有效传导,为宏观审慎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间接支撑。
《金融时报》记者:网联作为网络支付行业的基础设施,在平稳完成“断直连”任务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哪些业务创新?
董俊峰:作为支付行业的基础设施,在合规清算基础上,网联平台旨在从纵向维度沉浸到市场生态底层,提供更加强健的行业级基础服务支撑。在横向维度坚持中立原则,发挥中枢优势,着力统筹与整合,遵循平等开放原则,激发前沿技术潜能,积极深化延展多层面的创新实践,以水泽渔,善利八方,为行业发展提供立体化的创新驱动力。
发挥中枢引领作用,加强统筹创新。网联平台通过联接协调市场各方,实现行业共治和中心化引领,显著提升了行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特别是在标准规范和顶层设计层面,区别于先前市场主体分散化、差异化的创新模式,网联平台的出现让行业统筹创新更具操作性。例如网联平台统一行业资金调拨服务的时间窗口标准,提供7×24全时服务,简化资金归集流程,实现以往部分T+1业务的实时处理,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同时建立权威性的平台交易终态规则,市场机构可据此向扣款成功但交易失败的客户及时退回资金,显著降低客户资金无谓占用。此外,网联平台根据监管相关指导精神,建立条码支付领域的统一性标准和解决方案,推进行业规范化建设,提升前端用户、商户的支付及管理便捷性。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助力场景创新。市场主体“一点接入”网联平台,改变既往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对接,因适配不同技术标准以及系统重复建设所占用大量资源成本。特别是让中小市场机构可公平享受高质量基础资源和服务,不再因行业生态失衡而对良性创新有心无力,促进市场机构更加专注于前端和场景业务合规创新,提升金融加科技匹配多样化需求的能力,让支付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围绕市场主体诉求,推进对等创新。网联平台处于行业中心枢纽位置,能够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和审视市场各方痛点诉求以及全链条运行问题。特别是打破既往惯例业务和思维模式,转换切入视角和维度,兼顾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实现更加对等的业务创新。例如网联立足支付交易本质,拓展业务发起主体范围,支持处理银行发起支付业务,落地银行发起一键绑账户业务,惠及参与各方,显现创新价值。
立足资源配置优势,促进整合创新。作为中心化清算节点,网联平台在基础联接之上,更具有促进信息对称,协调撮合差异化资源互补配置的优势。通过接入网联,显著改善了中小市场机构在渠道建设方面的困境,实现行业资源的基础普惠,扩大业务触达界面进而强化模式创新的多元化能力。同时网联也为更加广泛的资源整合提供了纽带桥梁,政府与市场,城市与乡村,线上与线下,不同行业、领域、场景,基于支付的普适性价值,网联已在助力打通金融和社会体系的全维度资源通路,以更充分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支付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发力监管科技赋能,探索智能创新。网联平台作为行业信息枢纽,深挖技术潜能,服务监管合规需求。已配合监管要求,围绕资金违规挪用、P2P高危交易等风险场景,建立起市场主体资金异动监测分析和信息联动同步机制,持续深化各类技术算法,丰富信息解析维度。并基于智能学习技术,建立起涉嫌赌博交易等违规行为监测模型,结合黑白名单机制,不断强化模型训练,完善风险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立体化水平,最大化监管科技创新潜能。
《金融时报》记者:在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支付清算市场的对外开放也是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网联有何具体进展?此外在普惠金融方面,网联又有哪些行动?
董俊峰: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步入结构性转型升级新阶段,金融普惠与对外开放,正对应了深化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以及统筹强化国内国际资源配置两个关键要素,也是网联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优势,更好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支付为民,让百姓更好享受普惠支付服务。在民生重点时段方面,网联持续提升业务连续性水平,统筹协同全行业顺利完成“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618购物节等支付高峰时段重点保障任务,全面覆盖电商促销、春晚红包等多种民生支付场景,确保支付体系平稳运行,为人民群众美好支付体验提供坚实支撑。在民生垂直场景方面,针对缴税公共服务的现实痛点,支持国库缴税支付业务,以网络支付新模式和技术手段,实现足不出户在线支付缴税,显著改善用户体验,极大提升了缴税人的便利性。2019年上半年,网联平台新促成46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同农村地区各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新促成建立828条渠道通路,激发网络支付在农村场景的普惠性潜能,建强涉农经济金融活动的支撑体系,有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下一步,网联将继续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搭桥开路先行作用,以及中枢纽带整合优势,以网络支付为核心拓展金融科技场景,将底层服务延伸融入居民日常需求、新兴市场领域和欠发达板块。例如为区域性水电煤气、公交、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缴费场景、相对落后地区市场以及智慧城市等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整合支付市场主体的服务能力与网联的科技能力,增强各类支付普惠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达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及幸福感,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内生活力和基础驱动力。
坚持开放共赢,积极探索实践跨境支付业务。网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开放战略,服务支付行业双向开放,先行实践跨境支付新领域,立足金融基础设施定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为境内外支付机构提供跨境交易转接及人民币清算的合规通路和高效服务,实现业务场景落地。同时网联与国际卡组织合作,稳妥推进支付“引进来”,积极参与金融监管及清算领域的高层次国际交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和支付行业高质量开放。
放眼未来,网联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秉持我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立足网联“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模式和经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服务好中国支付行业“走出去”,推动金融基础设施“走出去”,加强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推进中国支付技术和标准迈向国际,探索“引进来”的经验做法,务实推进实践落地。网联将以支付开放为支点,努力成为我国发展大局中促进开放共赢的有生力量,为我国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推进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金融开放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