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吾国吾民】深圳银行第一代柜员徐汉松:曾提着麻包袋到人行提取备用金算盘结账是“家常便饭”
记者:老盈盈
第一代银行柜员对这样的情景或许印象深刻:提着麻包袋坐公交去人行提取数十万元回营业网点做备用金、骑着自行车带着钱袋到办公网点办公跑客户、用算盘轧帐结帐......
在平安银行工作的徐汉松就是第一代银行柜员,他17岁来到深圳,1983年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当时的深圳农行信用社工作,做过个人客户业务、会计、出纳、对公信贷等各种工种。在那个时代,银行柜员还不叫柜员,如真要给个名词的话“柜台人员”或许适合。在徐汉松印象中,柜员是近些年伴随着银行网点工种增多、分工细化之后才有的名词。
徐汉松这一干就是20年。期间农信社改制成“深圳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2003年,由于深发展深圳分行成立档案库房,徐汉松被安排到档案管理的新岗位工作,而后深发展更名为平安银行,徐汉松就在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一直工作至今。深圳第一代银行柜员已经成为“稀有品种”,他的第一代柜员同事基本上都安排调岗,转入从事银行后台工作,如管理ATM机员机、事后监督、综合管理等工种,很多人已经离开行业或退休。
这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职业,过去数十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银行员工还需要用算盘计算和手动记账,电脑的出现让他们逐渐从“算盘”中解放出来;如今随着科技和AI的发展,人们办理银行业务变得方便快捷,银行网点也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
“拿着麻包袋坐公交提取备用金”
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还没成立,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同年,一位美国游客拍到了这样的深圳城区:主干道大街上没有一辆汽车、男子用扁担挑东西、人们习惯性地背着帆布包与蛇皮口袋,如今繁华的华强北、华侨城在当年还是一片“蛮荒”。
这一年,17岁的徐汉松来到深圳,做过工人,也在商场打过工,1983年通过招工考试进入了农行西乡信用社上合分社(现在等于一个网点支行)。深圳市成立初期,在罗湖区的人民路、解放路、和平路、深南东路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大行,而各大自然村生产大队的金融流通业务则通过农行信用社办理。
当时分社的工作环境很简陋,放一张桌子和一个保险柜,就可以办公了。当时银行业务主要就是存款、结算和贷款,比较单一、业务量也比较小,存款品种只有活期和定期两大类,结算业务也只有行内转帐、信汇和电汇等业务。
徐汉松记得当时为了增加储户动员存款,信用社提倡员工为大额户和困难户提供存取上门服务,支持深圳特区发展的基础建设。他就每天骑着自行车,拿着钱包到网点上班,除了当地的客户外,一些华侨汇入的款项他也会亲自去送,在他那一代银行人看来,服务到位很重要,可以增加很多的业务机会。
刚来深圳的时候,徐汉松没有房子,就住在信用社联社(相当于现在的支行)的宿舍,顺便把上班的的备用金给带回去,放进库房保险柜里,然后等到第二天再骑着自行车背着备用金钱袋到网点上班。
提备用金的事让徐汉松印象深刻。在备用金出现缺口或超出库存限额的时候,就要到上级银行提取备用金或上解现金入库。彼时工作条件很简陋,他们都是用装糖的麻包袋坐公交车上解现金或下调备用金提回营业所,这是徐汉松亲自做过的工作:一趟五六十里的路程,鉴于当时交易量不是很大,一次提取10-30万左右,大约半个月提一次。“两年后营业所配了面包车,我们就不用坐公交了,但还是要自己去提,到了1989年才配了行警和解钞员压钞到营业网点。”徐汉松回忆。
银行员工的一天
1985年前的农信社没有内勤外勤一说,对于银行职员来说,全部工种都要做,而通常的行内分工是会计员、出纳员、信贷员。所以在那个时代,银行柜员不叫柜员。
根据当时的政策规定,银行要实现账、款分管,会计管账、出纳管现金,这些活儿徐汉松都做过。刚开始他觉得自己很不走运,刚进分社那会儿有一个老员工生病去世了,剩下有半年多的时间,只有他一个人在分社办公,包揽了全部的工作,后来那位老员工的儿子过来接他的班,这样徐汉松的工作才轻松了一些。
当时没有计算机,全靠手动记账和珠算计算。徐汉松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银行员工上班的一天,第一件事是穿袖套(因为数钱怕把衣服袖口弄脏),然而摆好算盘,打开储蓄帐卡和帐薄箱锁、做出纳的话还要准备好点钞用的水缸(因为要数钱,手太干就不好数)、把储户当天来存取款的发生额在分户帐上记帐并轧出余额,下班前要轧平收付账、款并记总帐。(轧帐:就是下班后对帐,查看保险柜里的库余额与会计现金现帐余额是否一致。平账:转帐账户中的各个分户收(借)、付(贷)方发生额合计是否一致,总账各科目余额是否与各料目分户帐汇总余额相符;收付方或借贷方帐户余额汇总是否平衡等)徐汉松告诉记者,有时候客户特别多,服务时间又有限制,超过了时间要扣分,就很容易把数字记错。
每年6月20号的计息日和12月31日年中结算日,是银行最忙的时候,员工都不能请假,要加班加点把每一储户的利息计算出来存到储户卡片上,徐汉松试过一次通宵了两个晚上。“每户算的利息跟那个总账算的基数必须是一致的,不一致的话,要重新再算。你错了就是错了。”徐汉松说道。算错数哪怕几分钱都要罚钱,那个时候管这叫“交学费”。银行账户的格言是“金帐铁算盘”,哪怕一分钱的差错都要查出来。
1985年,徐汉松从西乡农信社调到了福田上步农信社,两年后,由深圳特区内的农村信用社合并成立的“深圳市信用银行”改名为“深圳发展银行”。深发展于1987年5月首次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徐汉松所在的上步农信社从此改叫上步支行。
从“算盘”中解放出来
转制到深发展之后,上步支行最多时候管着16个网点,一个网点最开始也还只有两个人左右,1988年以后员工慢慢多起来。大的网点会有五个人,小的还是两三个,网点的人数多寡跟网点的存款规模有多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985、1986年还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小型计算器,这对于平时只能用算盘算账的银行员工来说无疑是“福音”,但是在徐汉松看来,小型计算器的位数很小,他们做表做出来数据在小数点末尾十位数,那个时候的计算器最多可能只能到八九位数,位数不够还是用算盘方便。
1993年后出现了微机,即小型电脑。刚开始也不是完全都能用电脑记账,当时的电脑记账与手工帐并行的,因为要看电脑帐会不会出差错,后来开发了软件,有了公式,从此计息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当时每个网点的做法都不太相同,有的网点是对公账户先上微机;有的点是个人账户。
有了计算机之后一天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输入柜员号签到,然后开始上班,存钱、取款,转帐收、转帐付,这些都有固定交易代码,有代码输入的操作比较简单。每天轧帐是少不了的,工作流程没有改变,但是方式改变了,从电脑把扎帐表打出来,每天打单出来跟电脑总数进行比对,防止单据或者凭证有记帐遗漏的情况出现。
小型电脑用了两三年后出现了大微机,即大型电脑,银行会计出纳基本上从算盘计算中“解放”出来了,深发展到了1996年个人对公账户全部上大微机电脑,从而实现网点跟网点之间的通存通兑。“之前用小电脑的时候,哪个点开的户还是必须回哪个点去取钱。1996年上了大电脑以后跨网点可以存取现金,但是如要销户或更改帐户信息还是要回到原网点办理,一直到了1998年前后,这种情况又有了一些变化。”徐汉松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2003年后,由于深发展深圳分行成立档案库房,也因为需要腾挪更多空间给年轻人到银行分支机构锻炼,徐汉松被安排到档案管理的新岗位工作,一直工作至今。2012年,深发展和平安银行通过两行合并方案,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徐汉松就一直在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负责档案工作。他觉得这些年银行的网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和AI技术的发展变化很大,客户存取款可以在ATM机搞定、很多银行的业务也可以直接在口袋银行App上办理,银行网点越来越智能化、社交化,呈现出各种令人惊喜的变化。
责任编辑:潘翘楚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