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商报
当大家还在讨论“预制菜是否健康”时,刚进入职场的哆哆却在网上收藏了多款“药膳预制菜”产品。
开始养生的哆哆翻阅了多款产品的配料表,并结合自己失眠、脱发、焦虑等身体情况,按需购买了各种“药膳预制菜”。
“人参土鸡汤里真的有一小段人参,茯苓馒头里也含有茯苓、薏米仁。”哆哆研究发现,人参、灵芝、阿胶等滋补性中药材已经成为预制菜、预制汤中的“香饽饽”。
“这类‘药膳预制菜’至少比外卖、速食有营养,我能看到菜品中确实含有这些中药材。”哆哆说。
尽管预制菜仍处于争议的漩涡,但这股东风已刮到了中药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盯上像哆哆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拥有更好的财力、更加新潮的养生理念、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是最佳的消费者。
目前,所谓的“药膳预制菜”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分类,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但缺少运动休闲时间又希望能养生的年轻人已经盯上了这一“菜系”。
预制菜能和养生搭上边吗?
年轻人开始关注“药膳+预制菜”
“确实没有时间做菜,也不会做菜。”因为网上的争议,“预制菜”这个词确实令哆哆厌烦了一段时间,但每天点外卖的日子更令哆哆焦虑。
哆哆说:“如果有人搭配好了食材、药材,通过吃的方式能让我的身体变得更健康,那我愿意为这种产品付费。”
在某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哆哆看到了“药膳预制菜”,抱着“货比三家”的心态,她又去购物平台搜索、下单了不同企业生产的汤、菜品。
“我喜欢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自己需要的菜品。”哆哆说。
拼多多数据显示,预制菜消费群体多为85后、90后和00后,女性用户占比超七成,且一线城市的用户居多;2023年上半年,平台全品类预制菜销售同比增长268%。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便利性是吸引用户购买“快手菜”的首要原因,安全性和性价比是影响用户购买的关键因素。
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药膳预制菜”,这其中大多数是药企,少部分是养殖类、速冻食品企业。浙江震元近期发布了包括药膳汤料系列、绍鸭药膳系列、养生膏方系列、即冲系列、即食养生粥羹系列在内的五个品系超过20种全新产品。该公司董事长表示,“药膳预制菜”将是公司重点经营的业务板块。
养殖类、速冻食品类企业积极寻求与中药企业合作的机会。昆药集团也和温氏股份合作推出包括参苓白切鸡、参苓盐焗鸡和参苓鸡汤等产品的参苓鸡系列药膳预制菜,以“健脾养胃”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惠发食品与上海中药创新成果转化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包括五季乌鸡汤、参麦沙姜焗鸡、花参南乳肉、理中芸豆蹄花、参苓老鹅煲等“五季体质养生”系列药膳预制菜产品。
“预制菜中添加的这些中药材可食用性强,年轻人平时也喜欢拿它们泡水、煮茶,企业恰恰是看中了中药材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较高的知名度。”正在考察药膳预制菜业务的企业负责人刘铭恩坦言,“‘药膳预制菜’的利润和单价比普通预制菜产品高,但是做这门生意难就难在培育消费者信任上,目前市场上对预制菜的争议还是很大的。”
药膳预制菜仍缺乏标准
“今年中药材价格有些高,未来价格能否降下来也不好说。在预制菜中加入中药材,企业的成本会变高。”刘铭恩接触了几家中药材厂商后,首先想到的是市场风险。
刘铭恩表示:“菜品中能加入的中药材数量、含量都有待商榷。菜品并不是药品,且产品价格高于普通预制菜品,如果消费者购买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否还会复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同普通预制菜一样,业内对“药膳预制菜”也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药膳预制菜”仅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印发的《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中有解释,提出其是将各种普通食材和中医药食材相配合,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单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菜品。
当前,预制菜或难和“健康”搭边。
此前,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欧连维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整体销售渠道及当前的舆情反馈来看,依然有众多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顾虑和误解,针对预制菜的诟病可以概括为添加剂判定问题、营养元素流失和保鲜程度、重油重盐高糖等。究其原因,还是预制菜的定位定义、生产过程、原料选取、消费选择等各环节的不透明和不分级所造成的公众的不认知、不认可。
刘铭恩对“药膳预制菜”也有自己的期待。他提出,在公众认知中,预制菜虽然被贴上另类标签,但是加入中药材后,或能扭转公众对预制菜的刻板印象。“药膳预制菜”的市场售价在50—70元/份,多为家庭装,若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一块业务是极具市场潜力的。
值得关注的是,“药膳预制菜”当前的市场销售情况或要让刘铭恩寒心了。
记者查询发现,“药膳预制菜”的销量较为惨淡,以昆药集团与温氏股份合作推出的参苓鸡汤为例,该产品的月销量仅有两件。
“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在产品宣传和推广上,企业不敢用‘功能性食品’‘功效性食品’来宣传‘药膳预制菜’,但这类产品的特色就在于添加了中药材。”国内某速冻食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市场缺乏科普,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打开“药膳预制菜”市场的重任在药企吗
从中药企业那里购买的“药膳预制菜”会更值得信任吗?哆哆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我的印象中,药企是卖药材的,在养生方面应该比食品企业更专业。”
今年,许多中药材产地正在成为“药膳预制菜”的主产区:国内“四大药都”之一的安国市有50多家药企推出“药食同源”产品,“千年药都” 亳州市制定发布了药膳参杞牛肉、药膳麻椒鸡、药膳芍花鸡等三项团体标准。
安国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药膳与‘药膳预制菜’之间最重要的是工艺流程转化以及药膳的功能性评价。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掌握‘药膳预制菜’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并以此形成安国预制菜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实现预制菜产业‘弯道超车’。”
要成为爆品,“药膳预制菜”还有多远?
“我们需要行业制定更加全面、细分、可追溯的产品标准和推荐标签系统。”欧连维说,在预制菜这个庞大的行业里,标准是需要分级分层且可追溯、可识别的,从标准到评价的联通、选品指导到指南的配套,这是预制菜高质量发展时期对企业和渠道的要求,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金钥匙”。
“药膳不是药品。”一位主攻功能性食品研究的学者建议,消费者对于“药膳预制菜”容易陷入误区,认为“吃了含有药材的菜就能治病”,企业要理性宣传产品、科学引导消费趋势,以人参为例,添加进菜品中的人参的功效与人参加工方式、食用方法都密切相关。企业应尽可能尝试提取中药材中的原液、有效活性成分,以有效加工方式将其加入菜品中,在功效和适口性上找到契合点。
(中国商报 记者 马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