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油螺辣炒
3.8斤,168元/斤,638元
龙趸石斑
3.1斤,168元/斤,520元
马蹄螺
3.5斤,68元/斤,238元
贵妃螺辣炒
3.7斤,48元/斤,177元
1月28日,针对“4个菜1500元”事件,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调查结果。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已责令涉事店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并立案处罚。店家表示将向消费者致歉并退款。
店主现场推荐4样海鲜
并当面迅速称重宰杀
据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管局消息,1 月 25 日,抖音网民发布视频并配文称:在北海市就餐消费时被宰“4个菜1500块”。关注到该事件后,北海市高度重视,当即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调查处理。
经与消费者本人联系,其一行4人于2023年1月24日傍晚在北海市某公园游玩后,经出租车司机介绍至“侨港渔村美食”餐馆用晚餐,在消费者表示极少吃海鲜、对海鲜不了解的情况下,店主现场推荐了4样海鲜并当面迅速称重宰杀,点菜单由消费者本人签字确认。
4个海鲜菜品共1573元,加上米饭、纸巾金额14元,实际消费共计1587元,店家实收1500元。
经查,该店已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法资质,证件名称为“北海市银海区侨民海港海鲜加工城”。该店所用电子秤经检定合格,有效期至2024年1月12日,经现场对其电子秤进行计量测试,结果显示秤具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该店海鲜池内的海鲜产品全部明码标价,消费者所点的4道海鲜在点菜单上的价格与海鲜池标注价格一致,店家在海鲜池上以大字标注,“龙虾、面包蟹、油螺、龙趸等海鲜产品价格较高,部分海鲜产品加工后脱壳缩水,可食用部分较少,请谨慎选购,理性消费。”经与市内多家同档次餐厅进行价格比对,该店定价基本符合春节期间海鲜餐饮消费价格;经与北海市海产品市场当日价格比对,该店4类海鲜产品经加工、烹饪后的价格在合理区间。
针对消费者质疑4道海鲜烹饪后分量不足问题,为确保核查真实,执法人员按照点菜单标注的重量,逐一称斤并复原烹饪菜品,经比对,未发现有海鲜掉包、掺杂掺假等行为。其中:龙趸石斑约3.1斤,烹饪后与消费者展示图片大小基本一致;油螺一只约3.8斤,经脱壳、切片、辣炒,由于此螺脱壳加工后可食用部分缩水明显,经认真比对,分量与消费者展示图片大小基本一致;马蹄螺3.5斤和贵妃螺3.7斤,消费者展示图片比执法人员复原菜品分量略少。
店家存在支付司机回扣揽客
未充分沟通配菜下单等问题
经调查,该店家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部分海鲜经烹饪后分量略少等问题。北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已责令该店家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并立案处罚。店家表示将向消费者致歉并退款。对涉事出租车司机,相关部门已责令出租车公司对其进行约谈、罚款和限期停运处罚。
春节长假前,北海市针对今年旅游市场恢复、游客大幅增加的态势,就规范旅游市场消费,特别是可能出现的海鲜餐饮消费纠纷【进入黑猫投诉】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全市所有海鲜餐饮企业进行了约谈提醒,逐家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对被举报欺客宰客的经营户,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从重处罚。近日,交通部门对北海全市出租车公司进行了约谈,出租车公司与司机签订了承诺书,严禁诱导消费欺客,强化出租车行业管理。
北海市将进一步加大旅游消费市场秩序整顿,对欺客宰客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绝不姑息。绝不允许极个别不良经营户破坏北海旅游市场秩序、损害广大守法经营商户的良好口碑,全力维护城市形象。
“宰客”问题上热搜
各地监管部门反应迅速
随着“被宰”视频的发酵,有网友站出来分享自己在北海市曾经被宰的经历,其中有网友称只是问了一下海鲜摊老板这是什么鱼,老板二话不说就把鱼摔死,并表示已经处理了不买不行,疑似强买强卖。据此,网友也总结了一条旅行建议,“景点市场的鱼不能随便指。”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北海市,这个春节假期,西安也有景点的物价被投诉。先是1月25日,一段游客投诉西安某面馆6根面卖20元的视频引关注、上热搜,随后,又有河南女游客曝出在西安一知名景点外的面馆中,花费58元购买的烩菜满是大白菜,根本没有肉。
在旅游胜地三亚也有游客反映6只皮皮虾就要700多元;500元的海鲜要收400元的加工费;一斤多的石斑鱼要价1000元……在“6根面条20元”被质疑“宰客”后,西安市场监管部门最快作出反应。1月26日,事发辖区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称,面条确实分量不足,已督促面馆整改,油泼面增加50%的分量,明码标价,同时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人员表示,已找到当事游客,要求面馆为其退款,也欢迎前来回民街消费的游客对商家的不规范行为投诉。而“58元烩菜没有肉”的餐厅也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暂停营业,当地监管部门仍在调查处理此事。
有网友质疑店家
利用“信息差”宰客
有网友分析表示,在北海市此次事件中,店家与出租车勾结拉客,在配菜下单的过程中利用“当地人”的信息优势,对消费者进行误导。表面上滴水不漏,事实上却没有真的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也是现在更为常见的一种“宰客”,看上去合法合规,其实每个环节都在玩“信息差”,给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就是“步步是坑”。
央视针对“宰客”问题评论称,网络时代游客是“开心”或“糟心”,留下的是“点赞”还是“恶评”,传播得更远了。总有一些店家认为是“一锤子买卖”,不打算做回头客生意。旅游要当产业来做,不能如此短视。
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张鑫
责任编辑:吴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