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郡: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

王占郡: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
2020年12月23日 16:22 新浪财经综合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新浪财经讯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 CC讲坛第40期现场演讲于2020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中亲联教育研究院 《百家谈》创始人王占郡先生出席并以《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和女儿说话,我一直非常小心。

  一天,我开车带女儿去上课外班,女儿坐在后座上喝咖啡,我担心女儿拿不稳把咖啡撒在车上,于是脱口说了一句:把杯子放架子上别撒了!我话一出口就知道坏了,果然,女儿很愤怒,抱怨说:我刚想放,你这么一说,我放还是不放呢?我要是放了,是我本来就想放上去呢?还是听了你说才放上去的呢?我赶紧道歉,并收回刚才的话。

  大家看,问题出在哪里了?是不是太矫情了?青春期孩子的这类反应,是否正常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什么是青春期?多大算青春期?发展心理学认为,青春期处于儿童和成人的中间地带。青少年要在这里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

  青春期的年龄,并不绝对。孩子的生理青春期在8-21岁之间,而心理青春期却受环境的影响,二者并不同步。正常人21岁左右,青春期就结束了,有的人要到三四十岁才反应过来,还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顺利度过心理上的青春期,妈宝男和巨婴说的就是这类人。去年被禁赛的某游泳名将,27岁了,由于被过度控制和保护,心理上还是一个孩子。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找我帮忙度过青春期的成年人,越来越多,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人问题多了,而是现在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要求期望更高了。

  人类从生到死,经历8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就像游戏闯关一样,都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才能够顺利通过,进入下一阶段。

  青春期是第五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孩子必须要完成四大任务——自己做主,与众不同,离开父母,寻找伙伴。大家看,孩子面临的挑战,远非学习那么简单,事情多着呢。越是优质的基因,越会推动孩子自己做主,摆脱成人的控制,就是说,不听话才是优质基因,听话就是劣质基因。可是,多数父母不识相,还不停地去掺乎孩子的事儿,你说是帮忙呢还是捣乱呢?青少年反抗父母的本能,以及成人对青春期的无知,是造成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

  可见,孩子挑战父母,是成长的需要。

  父母,看见孩子的使命,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反叛!

  把挑战父母看成“叛逆”,是成人对孩子的一种歧视。叛逆与否,甚至是评估孩子青春期顺利与否的一个标志。大家看,叛逆是健康的,听话反而是病态的。

  回到刚才我和女儿由于提醒放置咖啡杯而引起的冲突,大家看,对孩子而言,谁做主很重要,叛逆=争取主导权。

  所以说——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必经之路

  那么,父母不接受孩子的叛逆,有什么后果呢?

  一个朋友的闺蜜,去年坚持要离婚,问她怎么不合适了?她说:没啥不合适。那为何离婚?要为自己做一次主。原来,女士的丈夫是父母挑选的,当时女士无力反对,后来越想越愤怒,越想越难受,于是,不顾后果非要离婚不可,这其实是对父母控制的表达,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翻看日记,摔掉手机,撕烂小说,和父母反目,要么离家出走,要么跳楼自杀,有的甚至自甘堕落——发誓要用自己的悲惨来报复父母,活成父母讨厌的样子。

  尝试和试错,是青春期孩子的行为模式。只有在父母放手的情况下,孩子才会斟酌自己选择的利弊!一旦父母反对,孩子的焦点便从分析是非,转到捍卫自主权。如此,事情是好是坏就顾不上了。谁做主比对不对更重要,我的错>你的对。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婚恋悲剧——女儿恋爱,父母阻止,孩子反抗,最后不顾父母的反对草率结婚,婚后往往感情不和、鸡飞狗跳!这些事儿啊,如果父母不反对,多数原本就成不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一直与孩子纠缠,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节奏,往往会在与同龄人的比拼中败下阵来,轻则焦虑,重则抑郁,还会卡在青春期跨不过去。

  大家看图,左侧的父母,力气用在了捣乱+内耗,孩子要应付父母的纠缠,只能用余力去应付自己的挑战。

  右侧的父母看和孩子形成了“帮忙+合作”的局面,于是孩子轻装上阵,和父母形成合力去应对挑战。

  可见,右侧孩子比左侧孩子的优势显著,左侧的孩子也许连父母都应付不过来,根本谈不上有余力去挑战青春期的任务了。

  可见,父母,干扰孩子的青春期,代价巨大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呢?

  上高中的儿子,一天放学回来,进家门就叹了一口气:今天教室太冷,冻死我了!我知道儿子个子高,坐在最后一排,上面就是空调。我心疼儿子,随口就“关心”了一句:那,你怎么不让老师,把温度调高一点呢?我自以为是一番好意,哪知儿子听见后,立刻扭过头来,恶狠狠地盯着我,大喊:我什么也没说!我以后再也不说了!

  是什么让儿子如此暴跳如雷呢?

  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啊。孩子知不知道请老师,把温度调高一点,就不冷了呢?显然是知道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没有去做。可能怕被拒绝,也可能嫌麻烦。还有,一提出来,男同学会怎么想呢?女同学会怎么想呢?也许有人还嫌热呢。

  我说的“让老师把温度调高一点”,翻译一下就是:你爸爸知道,你不知道,你不如你爸爸,很蠢。你没有这么做,冻着了也活该。

  那么孩子为啥回家说挨冻了呢?其实就是感慨一下,就是宣泄一下情绪,希望家人能看到自己的情绪。只要家人心疼地说一句“诶呦!那肯定冻坏了!” 甚至拍拍儿子,什么都不说,就可以了。

  我习惯地用了我爹我妈对待我的老一套,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所以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自己也碰了钉子。

  我一直这么讲话,为啥以前亲子冲突不明显呢?原来,孩子小时候不敢与父母对抗,父母的伤害被掩盖了,孩子进入青春期了,身体长高了,心理也强大了,于是就开始反抗了。

  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和你对着干,说明你原来一直就有问题。

  所以,我们说——青春期是检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

  有一个初中生的家长找我求助,孩子不上学,着急了。原来他们为了孩子高考容易一些,在一个高考分数线较低的大城市买了房字,并根据相关政策为孩子办理了转学,但是爸妈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家长一番苦心,孩子并不买账。

  孩子被迫换了环境,在新学校非常不适应,但是家长没有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依旧只盯着孩子学习,偶尔还会打骂。结果,孩子成绩不断下降,最后不去学了。

  爸爸很强势,在外地工作,每周末回家,回家后谁都看不惯,鸡犬不宁。大家看,这个孩子问题出在青春期,形成不在青春期,是孩子从小到大长期家庭环境不良造成的后果。大家看,孩子出问题,是父母家走偏了。

  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已经很晚了,不过,也并非没有机会。如果父母愿意折腾自己,反省改变,或许还可以挽回一部分以前造成的损害。

  所以说,青春期是父母自我纠偏的末班车

  父母自我纠偏涉及很多方面,其中父母角色的转变,值得一提。

  女儿年初有两门课压力很大,我提出帮她,她不愿意,宁愿自己挺着。于是,我写了一封求职信,申请做女儿的课程顾问,每个月女儿支付1元钱,女儿觉得很有趣,也有面子,就答应了。没过几天,女儿自己找到感觉了,就不再需要我了。

  儿子上初中时,我们去法国卢浮宫旅游,儿子自己想去哪去哪,走得很快,也不搭理我,我在人群里跟在后面,疲惫不堪,好在儿子个子高,没有跟丢了。原来是儿子跟老子,现在是老子跟儿子。

  大家看,孩子长大后,父母的角色自然也不同了。

  孩子出生后,父母自然成了他们生活的管家。父母带着孩子去学习各种能力,孩子也愿意来向父母炫耀自己的进步,并争取父母的肯定。上初中之后,孩子们就会觉得啥都找家长很丢人,他们会有意远离父母,不再需要别人为其作主了。

  于是父母面临三个选择:一不让管非得管,结果两败俱伤;二不让管啥也不管了,说好听点叫佛系,其实就是逃避,风险很大;三调整心态,管家做不成做顾问,效果非常好,从控制转为帮助。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一个随叫随到的顾问,而讨厌一个指手画脚的管家。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代替做主的比例逐年减少,孩子自己做主的比例逐年提高,就像图中两条曲线一样,此消彼长,而青春期是明显的拐点。

  大家看,角色转变是青少年父母的一大挑战

  那么遇到没有叛逆的乖孩子,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中国农耕文明之下的集体主义传统,自古就主张培养听话孝顺的孩子。调查显示,中国超过78%的家长喜欢老实听话的乖孩子,殊不知,乖孩子的下场往往不好,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乖孩子甚至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由于内心的真实情感无法表达,乖孩子犯罪或自杀的例子非常普遍。北大有一个乖孩子学霸吴谢宇,亲手策划并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武汉一中学生在学校楼道里被母亲当众打骂,不逃跑不还手,之后跳楼自杀。

  当父母为驯服了孩子而得意的时候,其实已经埋下了可怕的种子。

  乖孩子最好的下场,就是憋屈而平庸地凑合一辈子。这类人属于讨好型人格,他们选择了压抑自己,为别人活着,他们孝顺备份,内心痛苦,俗称中国式好人。找我咨询的有很多属于这类人,外界评价不错,可一旦触碰到内心深处,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懊悔不已,对父母的怨恨滔滔不绝。

  这些乖孩子,由于屈服于强势父母的压力而放弃了自我,不敢抱怨,其实内心伤痕累累。他们一方面放弃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无法发挥生命的潜力。

  孩子讨好听话可不是好事。这种情况下,聪明的父母,还要尝试诱发孩子的反抗,激活孩子被压抑的力量。

  不要害怕更不要拒绝孩子对父母的抱怨。敢于抱怨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抱怨父母,是青少年的一个心理需要,就像大哭大闹,是婴幼儿的生理需要一样。接受孩子的抱怨和攻击,是父母养育孩子的一项义务。

  大家看:没有叛逆的乖孩子往往伤得更重

  有意思的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青春期,往往和自己没过好青春期有关。父母通过向自己的长辈表达和抱怨,争取长辈的道歉,有机会补上自己的青春期。父母补上青春期,有利于理解孩子的青春期。若能如此,孩子顺利过完青春期之日,也是父母补上青春期之时。

  人生充满希望,也荆棘遍野。我们的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走向人生深处,独立去面对那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他们跃跃欲试,他们心怀忐忑。那里有作茧自缚的窒息和恐惧,也有破茧成蝶的狂喜和希望。若无作茧自缚,哪有破茧成蝶?

  对于孩子青春期的反叛,我们不要去打压,要去保护!我们不要去拒绝,甚至要去呼唤,

  青春期,上天赐予了孩子额外的力量和勇气,让孩子去冒险去探索,包括挑战父母,这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正确的反应,也是必经的旅程。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专题: 2020CC讲坛专题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5 江天化学 300927 --
  • 12-25 博俊科技 300926 --
  • 12-24 华安鑫创 300928 38.05
  • 12-23 新亚电子 605277 16.95
  • 12-23 祖名股份 003030 15.1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