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最新演讲:要永远保持活力 就要以用户为是

张瑞敏最新演讲:要永远保持活力 就要以用户为是
2018年10月22日 16:55 新浪财经
海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中国企业界的思想家

  “他始终坚持‘人的价值第一’的理念,从传统文化土壤汲取养分,将企业管理实现升华,创建了‘人单合一’模式,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实现了中国企业从学习模仿到引领世界管理模式的突破。”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教授对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评价。10月22日,张瑞敏受邀参加第七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并在主论坛企业嘉宾环节,发表题为《创世界级物联网模式》的主题演讲。

  两年一届的“全球商学院长论坛”是上海交通大学最重要的国际品牌论坛之一。此次论坛,汇集近200位全球知名商学院院长、国际著名商学院组织AACSB、EFMD、AMBA、EMBAC、AAPBS、AABS的最高领导人、国际权威排名机构负责人。可以说,此次演讲是对全球管理学界集中阐释海尔在物联网时代的突破与创新。

  “三权让渡”“三自组织”“用户付薪”这些传统商学院闻所未闻的做法,已经在海尔得到落地。从筒仓到创业平台,颠覆了科层制,从交易顾客到交互用户,颠覆了营销,从产品收益到生态收益,颠覆了收益理论,这些都给听众以巨大冲击。在一般企业,领导是主体,员工是客体,而海尔的中层管理者已经消失,没有主客体之分,这也是对经典管理理论的颠覆。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说:“张瑞敏先生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国企业界的思想家。他坚信企业是为市场而生,坚信员工是企业创新不竭的动力之源。”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这样评价:“在互联网和物联网广泛应用的数字经济时代,海尔通过‘人单合一’模式的建立,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实现员工创造的价值与用户的体验增值合一,其实践对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变革与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场嘉宾都为张瑞敏的演讲深感钦佩和赞赏,讲到精彩处,总是爆发热烈的掌声与会意的笑声,不少参会外籍学者感到讲座内容令人振奋,也为中国企业基于实践诞生的理论而感到好奇。

  小未必弱,大未必强

  演讲开始前,张瑞敏与陈方若教授及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管理学教授苏米特拉•杜塔(他曾担任过该商学院的创办院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院长克里斯•斯泰尔斯、英国伦敦商学院院长弗朗索瓦•奥尔塔罗•马格有一场更为深入的谈话。

  陈方若教授今年7月出任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在此之前,他在国外学习工作了三十多年,获得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他深刻地感到全世界的商学院教育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学科划分研究领域的横向思维,导致学术与实践脱节。他认为商学院亟需改革,因此要提倡行业研究,大力扶持、培养行业专家。

  张瑞敏则认为,商学院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企业,企业会消亡,但组织不会消亡,而网络化组织正在取代以往的科层制组织,商学院应该更多地研究这一新的组织形态。运营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是陈方若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他说过去研究运营管理,基本不太会考虑人的因素,人只是一个简单的变量,而海尔重视人的要素作用,因此能将员工的创造力发挥出来。

  但谈到海尔的小微化转型,他也有疑问,这会不会增加组织的成本?事实上,由于人力和资本的社会化,小微企业成本反而降低了。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确定,而企业只有小微化才能应对这种不确定。

  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什么了不起

  苏米特拉•杜塔教授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崛起。他注意到,2008年,进入《财富》500强排行榜的中国大陆企业还只有37家,以后迅速增加,到了2018年,中国(含香港)已经有120家公司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

  他想知道,作为企业家的张瑞敏,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崛起。张瑞敏说:“全球化让中国公司可以在全球开展业务,海尔也得益于全球化。但海尔在国际上兼并别的公司,和别人不同,我们没有派人进入这些公司的管理团队,而是去改变他们的观念,用非线性的管理代替线性的管理。”

  弗朗索瓦•奥尔塔罗•马格教授感兴趣的是,过去一年,面前这位中国企业家最愉快的事情是什么?张瑞敏笑着说,最愉快的事情还是对GEA(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整合。过去,GE是海尔学习的对象。2016年,海尔宣布收购GEA,但对于能否改造这家传统大公司,没有人有绝对把握。GEA的线性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这样的公司能转变过来吗?事实证明,“人单合一”模式具备全球普适性。今年1到8月,美国家电业出现负增长,而GEA实现了两位数的逆势增长。GEA的改变主要有两点,一是组织的串联结构变成并联结构,二是由管理者定薪变成用户付薪。

  1998年,2008年,中国经济都遭遇过巨大挑战。在座的商学院院长都对宏观经济的变化很关心。张瑞敏说,从事管理多年,他始终认为外部环境的变化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变化对所有人都是一样,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自己找一件棉袄穿起来,将不利条件转换成有利条件。就像《圣经》里说的,遍地是荆棘,铺上地毯,走过去就是。

  话虽轻松,落到企业经营,考验的是决策者的前瞻眼光。进入2018年,全球经济出现了某种逆全球化的态势,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承受着压力。海尔通过对日本三洋、新西兰斐雪派克、美国GEA,及意大利家电制造商Candy(卡迪)的收购,已经完成对全球主各大洲的布局。“实际上,我们很早就知道全球化的格局不可能一成不变。欧盟开会的时候就说,全球化的下一个目标是洲际化。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制造回归本土。我们很早在全球比较大的自贸区进行布局,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做到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张瑞敏说。

  克里斯•斯泰尔斯教授说,西方的商学院希望帮助中国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但不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张瑞敏说,中国企业一直认真学习西方的管理理论,但时代在变化,国外的商学院应该带来更多的变革思维,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这个时代。过去,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紧扣住了互联网这一主题,但如果不能在物联网领域抓住下一个机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理性不及

  谈到为什么可以一直改变自己,张瑞敏说,创新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最初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只是一个行将倒闭的街道小厂,需要借钱开工资,他千方百计想的是如何让企业活下去。“没有办法,必须突出重围。所以,在非常舒适的环境里,不太可能有创新。就像硅谷那些诞生在车库里的公司,创业者也要想办法活下去,也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创新。要永远保持活力,就要以用户为是,以自我为非。但硅谷的企业做大,上市以后,往往变成以股东和华尔街为是,忘记了用户。”

  演讲中,张瑞敏说海尔“自以为非”的概念,体现的正是黑格尔不断自我否定的哲学体系,以正反合三段式将否定一直进行下去,直至绝对精神。

  “黑格尔用了一个非常通俗的比喻,一棵树开出了花蕾,花蕾后面是花朵,花朵否定了花蕾,果实又否定了花朵。自我否定就是不断自我反思,但在实践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花朵盛开的时候会自我欣赏,这么漂亮的一朵花多么好。可能你在欣赏的时候,一切都过去了。

  不断自我反思,不断自我否定,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难的,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和提高。“中国的老子在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里有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世万物都有阴阳两面,就像这个花的正题和反题,不断斗争,达成新的结果,中国2500年前的道家,已经有了阴阳的观念。”

  听演讲的过程中,陈方若教授一直在思考,海尔做的事情跟商学院有大的关系。商学院的院长们在管理领域有着强大的话语权,但海尔“自以为非”的理念,可能首先应该触及的可能正是他们。张瑞敏说:“所有的领导,不要以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你说了之后,员工只要照着做,似乎就你明白。不对,你可能正是非常糊涂的,时代变化非常快,你不可能老是跟上时代。领导要考虑‘理性不及’,那为什么不能放权呢?”   

  哈耶克在1960年提出了“理性不及”的概念。所谓“理性不及”,就是理性对于世界来说总是不及的,对于世界的绝对精神来说,人不可能都知道,这就是理性的有限性。员工有不同的长处,给他一个空间,按照哈耶克的说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如果把人的专长加起来,就成了非常强大的团队。

  张瑞敏演讲完之后,陈方若教授说了这样一番话:“商学院就像一朵花,非常漂亮。尤其是中国的商学院特别漂亮,非常鲜艳的一朵花,如果大家不去否定自己的话,就不会有发展,在你欣赏这朵花的时候,整个世界可能就过去了。张首席的演讲有非常多的理念,我们还要继续消化。”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彦丽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中国人保 601319 --
  • 11-06 贝通信 603220 --
  • 11-01 新农股份 002942 --
  • 10-31 迈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