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直播

主旨发言

胡晓义:养老金第一支柱比重过高 第三支柱建设迫切
胡晓义:养老金第一支柱比重过高 第三支柱建设迫切

新浪财经|2019年01月12日  10:09

总结发言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新浪财经|2019年01月13日  01:44

高清图集

1/24

会议议程

最新新闻

养老金“第三支柱”新名字: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第三支柱”新名字: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

  养老三支柱结构失衡 个人养老金制亟须顶层设计 郭晋晖 我国的养老金“第三支柱”提出近30年后,官方研究机构终于赋予了它一个正式的名字: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IndividualPension,简称CIP)。随着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落地,CIP这个名字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但是,当前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出现结构失衡严重,第三支柱占比只有0.29%。人社部下属的官方研究机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于近日发布了2018年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下称“课题”),建议相关部门要确保能够在今年的5月1日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对此,银行业、基金业早已摩拳擦掌。 2018年4月2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开始试点。截至目前,已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则表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的政策。同时,在制度设计中要体现公益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让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失衡 我国早在1991年养老金改革之初时就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即是现在所言的“第三支柱”。 然而,从199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到2017年,第三支柱长期处于空白阶段。上述课题组顾问胡晓义说,之前我国养老金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第三支柱的研究并不多。 金维刚表示,当前我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出现了严重的结构失衡,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棵幼苗,这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以美国为例,其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而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只有0.29%。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养老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红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赡养率也将不断提高。如果保持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基金支付压力。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第一支柱的保障水平也非常有限。虽然我国从2005年开始按照10%的标准连续上调了十年养老金,但养老金替代率仍然只有46%左右。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和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之比,代表了养老金的保障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80%才能保障退休生活水平不下降。 从人口趋势来看,206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一个峰值并在随后开始下降,但伴随着总人口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并不会随之下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依然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的高位(31%左右),并一直持续到21世纪末。 上述课题认为,世行所倡导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的责任共担,是各国养老金改革的共同趋势。 课题也有史以来第一次将我国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定义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与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相对应,并将其概念定义为,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建立的以个人养老为目的,个人自愿参加并主导的积累型养老金制度。 个人养老金作为补充养老金制度,其建立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我国应当从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的战略高度,推进第三支柱的建立与发展,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并逐步提高。 税收优惠力度待提高 享受财税激励是未来养老金第三支柱与目前市场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的本质区别,也是第三支柱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董克用表示,从制度属性上来看,CIP是公共属性与私人属性的结合,国家要提供税收优惠以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上述《通知》提出,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的办法来确定。 受限于试点地区和税优力度,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这大半年来积累的资金有限。截至2018年底,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签发保单约2万件,按税优额度1000元推算,积累资金余额2000万元。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预测,养老金第三支柱全面落地后,每年增量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超过了2017年第二支柱企业年金1244亿的增量。但从试点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如税收优惠力度有限、参与产品范围不足、产品制的设计给各方面带来诸多不便等。 《报告》提出,养老金第三支柱有三大核心要素,一是税收优惠,二是账户制,三是投资工具多元化。从税收优惠上来看,养老保险税收额度是1000元与工资6%的孰低者,相对于美国IRAs(个人退休账户)每年最高6500美元,约为当年社平工资的14%的水平来讲,我国税收优惠力度较小。 董克用表示,除了提高税优力度之外,未来CIP还应该得到更多财税政策的支持,比如无法参加企业年金的人群参与CIP可以享受和企业年金同等的4%的税收优惠等。 此外,从试点的情况来看,目前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基于产品实施,而业内的共识是税收优惠应该从产品制走向账户制。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基础制度理念是实行账户制,也就是说会为每一个加入第三支柱的人建立一个养老金账户。这个账户不仅记载个人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也是一个进行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的载体。参加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对金融产品的认知,结合未来养老金积累的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构建自己的养老金投资组合。 向所有金融行业公平开放 当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相关的政策体系。 金维刚表示,下一步,政府有关部门需加紧推进个人养老金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措施,为个人养老金制定税收优惠或是政府补助政策,加强规范和监管,防止无序竞争。 他认为,公益性和开放性是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重要原则,应该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让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中的相关业务。同时,应当允许各类金融机构进入投资运营,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 上述《通知》提出“试点结束后,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这一承诺让银行业和基金业跃跃欲试。 2018年12月28日,证监会批复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从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已有40只产品获批。目前,12只产品已经成立,认购户数超过67万户,募集规模近40亿元,其他产品正在陆续发行。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表示,这40只产品仅仅是开始,相信未来行业还会有更多养老产品面世。基金业要“重户数”、“重定投”,持续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9年01月14日 07:02
养老金融大咖齐聚 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新热词
养老金融大咖齐聚 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新热词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本次会议嘉宾多次提到了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一词。 周红:税收递延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重要契机 致欢迎辞环节,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养老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红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赡养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保持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基金支付的压力。未来,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他认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正式破冰,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个人契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国民养老保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内容。 金维刚: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 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三支柱之间的结构严重失衡,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一个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颗幼苗。这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美国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第三支柱还很薄弱。 他建议,我国应当从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的战略高度推进第三支柱的建立与发展。他提到,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可以从10%做起,逐步提高。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胡晓义:养老金第一支柱比重过高 第三支柱建设迫切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表示, 养老需要在基本层、补充层、个人储蓄层统筹考虑的很多,但是确实没有花更多的精力也没有时间深入研究第三支柱主题,主要精力在第一支柱的改造上。同时他简单介绍了团队在项目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思考。他表示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各路观点纷呈,课题组在汲取大家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选择性的困难。在整个的研究过程当中都采取了一种客观、平和的学术立场,争取能够综合平衡、兼修并蓄,使课题的结论为各方都能够接受,但很显然也需要各方都做出一些妥协。 董克用:美国养老保障完善可促居民消费 值得我国学习 课题成果介绍环节,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美国的养老金制度,为美国居民提供了强力的保障,所以美国人消费水平高,表面上看起来储蓄率低。而中国的养老保障水平还不完善,所以导致我国的消费能力等不能提升。他表示,从2018年5月税延养老试点,到2019年5月,试行期满,期待确保在2019年5月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进一步完善。董克用表示, 建设养老第三支柱 ,居民金融教育任重而道远。 何亚平:建议银行理财可以纳入养老第三支柱投资标的 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何亚平精彩观点如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将是未来几十年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不仅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养老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将有效促进资本市场的转型发展。对于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运营管理架构是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共建共享广泛参与是实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长足发展的有力保证。资金保值增值是助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养老第三支柱落实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中,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和产品选择上实行开放政策,让各类机构都可以参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保险、基金、养老金产品等各类符合养老金属性的金融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标的,为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基础和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准入制度和过程监控、过程监督有效防范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风险,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利益。 冯丽英:养老三支柱建设 应该注重金融产品研发创新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表示,一般人只要聊到养老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力度是否足够、各机构主体在当中发挥的作用、运营模式。作为专营的机构工作者,我们只能聚焦,并把它聚焦在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长期服务。 她认为目前老年人退休后的工作更为多远,第二消费支柱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点,真正在个人养老生活需求以及服务商提供供给方面不匹配。作为机构工作者,冯丽英认为把百姓的需求和供给之间拉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百姓的购买力,应该是机构的责任。特别是,应该是专营养老金公司的责任。 在创新金融产品的时候,冯丽英认为一个重要的主旨识促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的如何发展,并不断研发金融产品,如何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在资产与服务对接方面,就是在第三支柱产品范围上更加广泛。多主体参与,基金、证券、保险等等多主体参与更为合理,比如底层资产当中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基金,存款,保险等。 熊军:指数基金爆增 资本市场在主动适应资产配置时代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2018年公募基金中,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是缩减的,但是被动型基金的规模是扩张的,这说明全市场在财富管理的问题上资产配置的意识和要求正在迅速的崛起。为什么选被动产品不选主动产品呢?选主动产品是把一系列问题交给基金经理解决,被动产品肯定是我自己有了,配置的方案、配置的要求,按照配置的思路来选产品,这个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资本市场正在迅速改变自己来适应养老金投资的需要,来提供更多工具化的产品来满足资产配置的需要。 武建力:不要惧怕风险 养老资金应加大权益配置比例 下午主旨发言环节,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主任武建力表示,风险是中性的,不是负面的;风险是管理的不是控制的;风险管理的好,也能有补偿收益。从养老资金的资产配置比例来看,美国养老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超70%,挪威这一比例超67%,日本这一比例超50%。而中国的养老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较低,距离上述发达市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武建力建议,养老资金的资产配置品种,应当尽量多元化。目前对养老资金的投资标的限制较多,表面上降低了养老资金的投资风险,但实际上,单位风险获得的收益也很小。 钟蓉萨:全力以赴 为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做好准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养老第三支柱过程中,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实施投资、税收优惠等重要载体。主要有三大重点:税收优惠、把钱管住、信息识别与监管。未来,期待银行、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能给个人开通养老金账户。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短短半年,就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其中有12只已经成立,认购户数数67万,养老目标基金注重认购户数和定投。养老目标基金的诞生,只是公募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的开始。 期待今年5月公募基金能够纳入税延养老框架。目前,距离这一重要的时点仅剩下109天,公募基金有信心做好相关工作。 中国保险业协会商敬国:建议尽快扩大个人养老金税延 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发表主题演讲。关于当前国内养老第三支柱,他提出六点看法。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支柱相辅相成,面临着地区经济差别等问题。第二,第三支柱不能脱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第三,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充分配合协同发展。第四,科技创新时代,影响第三支柱,如个人养老金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科技解决方案,网上和移动支付普及,让投资者体验大幅改善。第五,第三支柱养老金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未来养老金要能抵御通货膨胀,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第六,第三支柱的设计应当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利益最大化。他建议,对于个人养老金、税延养老等工作,应当尽快扩大试点区域。把投资者利益房子啊首位。 杨燕绥:建议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 第三支柱西学中用 专题发言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考虑到中国地域经济状况的差异较大,建议基本养老金尽快实现中央层面的全国统筹。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还不到40%,而欧美部分发到国家能达到120%。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养老体系结构相对较好,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美国的东西不能照搬,因为中美两国的各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也需要“中国化”。 林羿:借鉴海外经验 助力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林羿发表主题演讲。他是专业研究美国养老体系,参与了中国养老第二支柱建设,希望借鉴海外经验,为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做贡献。 董登新:五大因素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崛起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第三支柱崛起有五个来自宏观基本面的解读。第一,1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第二,我们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小康社会要达到更高层面的一个追求; 第三,房地产大概率不会再有过去大幅上涨情况;第五,资管产品100万亿,资管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锻炼的场所。 从各类金融机构角度看,公募基金说白了,它作为投资专家来讲在这方面有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保险的精算、设计是强项。我们中国银行有独立的子公司,我们的银行已经开了四家独立的四公司专门搞银行版的资管产品,理财业务的,我们虽然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业有向混合走的格局。中国的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现在就可以放开,让我们的四大金融机构可以自由的开户。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陈锦光: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 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 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表示,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包括养老金融、第三支柱教育。 华夏李一梅:最后109天 期待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透露了首支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发行。回顾去年8月至9月,养老目标基金刚刚获批不久,各家基金公司都在等待销售渠道的系统升级后发行。华夏基金毅然决定,用直销系统率先进行发行。因为养老目标基金,看重的不是首募规模,而是更看重定投。 李一梅透露,华夏基金员工总数合计不到1000人,最后,有400多人进行了认购。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成立时,认购户3.7万,打开申购定投至今,已经有7万基金持有者,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有一定的认可。 从去年5月开始的税延养老试点,到今年5月就满一年了,期待公募基金产品纳入税延养老。距离5月1日,仅仅还有109天。基金公司要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养老第三支柱、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要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让广大投资者了解养老金融。 罗登攀:基金公司对纳入税延养老体系已做好充分准备 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表示, 发挥公募专业投资优势 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将继续以“改善中国人的投资体验”为使命,把握养老金管理的发展机遇,为中国居民养老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罗登攀表示,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以养老为使命,对养老第三支柱都是非常重视。基金行业是准备好了迎接纳入税延养老,希望尽快地推出来。 华安基金王毅:养老第三支柱可以促进就业、促进消费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王毅表示, 第三支柱促进了就业的多元化,中国“ 个体户 ”从业者会不断增加,第三支柱为这类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渠道,为自己的养老计划提前做好打算。此外第三支柱会改变消费方式,促进消费观趋于理性化。当然养老保障单纯依靠政府的话经济的活力相对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市场的共同努力。 祖国明:养老金第三支柱需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表示,第三方销售平台对于第三支柱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蚂蚁金服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能够面对上亿的投资者。养老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对于年轻人和蚂蚁金服都具有绝对的利好,但是否考虑了针对年轻人的便利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清楚用户使用习惯和诉求,是为他们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关于如何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基金公司和银行等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求帮助更多的客户简单方便的理财。 黄王慈明:养老金第三支柱 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从全球趋势来看,养老资金需要多元化资产配置,包括海外投资,这也是体现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的时候。养老第三支柱,现在很多人都把它与税收优惠紧密紧密结合,但是也要考虑到,有一部分老百姓,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优惠。这部分老百姓就会考虑,个人养老金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养老金第三支柱,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苏罡:养老第三支柱 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对于养老第三支柱,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总结发言,他表示,养老第三支柱的共识越来越多,我们要加快步伐,集中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2:20
钟蓉萨:行动就是力量 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发展新征程
钟蓉萨:行动就是力量 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发展新征程

  行动就是力量  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钟蓉萨副会长在《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基金业协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的成果发布会。我也非常荣幸受到胡部长、董老师、周红秘书长的邀请作为课题评审组的专家全程参与了课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碰撞火花,不断论证推进,到最终产生成果和共识的这么一个过程,谢谢胡部长、董老师,谢谢保险学会、课题组和大家的信任。在此,我代表基金业协会对报告的正式发布表示衷心祝贺!如果说让我用简单几个字来概括我对课题的印象,我想我在12月18日结题会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两个词是 “难能可贵”和“行动起来”。 说它“难能可贵”,一个是课题的定位非常“难能可贵”,从实操的角度出发,不仅在科研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更多的从落地的角度,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账户、产品、平台和监管做了可行性分析和判断,非常难得;第二个是报告的学术研究过程“难能可贵”,我自己这是第四次参加课题组的“聚会”了,再加上课题最早在保险学会内部的启动会,从4、5月份课题开始启动到现在这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召开了五次会议,有推敲、有论证、有调查、有阶段性汇报,从调研行业信息平台到调研保险、基金、银行等服务养老金的各个机构,形成了扎实、丰厚的学术硕果,非常难得。 第二个词是“行动起来”,我想在这点上,我和胡部长都有很深的感触,大家都知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去年通过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这个课题,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部门都聚集在了一起,这些部委平时都很忙,每次都能来参加,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思考、在讨论、在提实实在在的建议,然后课题组去研究、去论证,银行、基金、保险等课题参与单位去不断的参与,形成了很好的循环机制,让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市场服务机构大家都动起来了,大家通过课题形成很好的“互动”,为今年第三支柱的制度推动、政策会签起到了很好的部门间的沟通和润滑作用。有人说2018年的中国是外界眼中勤奋耕耘的开拓者,那么我们说2018年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国人眼中不断进取的行动者。 2018年4月份,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第三支柱从理论走向实践,正式起航。课题组也在这个时点上开始启动对第三支柱顶层设计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在座的各位养老金的专家,我想大家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第三支柱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今天发布的研究报告对此有很多很好的建议,值得大家学习,我想分享其中的两个点。 第一点是关于第三支柱的定义。报告将第三支柱称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与我们基金业协会去年组织行业编写的第三支柱工具书的观点不谋而合。结合国际经验,第三支柱强调的是老百姓的自主选择权,个人自愿参与缴费,自主进行养老投资,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进行鼓励和引导,这与第一、第二支柱有着显著的不同。所以第三支柱以服务个人养老为中心,我们建设第三支柱,最重要的是要有老百姓的参与,只有他们参与进来,第三支柱才能建起来。而且,我们强调第三支柱个人有投资选择权,个人有权自主安排投资策略,可以选择买基金、买保险、买银行理财,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也要把各种各样的产品呈现在投资的菜单里面,“养老金”是菜单的概念,让每个人选择合适自己的菜品,市场机构还可以根据自己老客户的情况提供套餐,让老百姓更实惠,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服务养老的生态。因此,我们觉得叫“个人养老金”比叫“个人养老险”、“个人养老基金”、“个人养老理财”更好,更加符合我们中国人满汉全席似的、融合发展的传统文化。 名称具有正本清源、定纷止争的作用,把名称定好,以后在政策上、在行业交流和市场服务中、在老百姓嘴里就能形成统一、简单、好懂、响亮的口号,对我们推动第三支柱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二点是关于账户制的共识。我们这么多年研究了境外很多国家养老金市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发现,只有坚持账户制模式,才能让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惠泽老百姓。那么怎么具体落实账户制呢,银行、保险、基金、信息平台和监管部门如何参与其中呢,我想谈一谈我们这么多年研究下来的看法。首先,账户是我们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投资符合条件的养老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抵税扣税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涉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其次,认真研究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RA会发现,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托账户,符合条件的银行、券商、基金都可以开,钱不管从哪里来,在缴费额度内都可以进入这个账户,履行的是信义义务,在这个账户里,个人可以自主开展养老金投资,是个投资账户的概念。在我们国家,大家觉得还得同时加强投资账户对应的银行资金账户的管控,让资金形成闭环,退休后或者达到领取条件的时候才能支取养老金,我们也认为是必要的。让银行在前端管住钱,同时,在后端,放开投资管理的账户,除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销售机构都能够给大家开个人养老的投资账户,最大限度地给老百姓提供方便,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不久,我们跟蚂蚁金服合作开展过调查问卷,社科院的郑秉文教授也去过税延养老的试点地区进行过调研,都发现参与是否便利是影响老百姓参与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信息平台要全程的记录下整个缴费、投资、领取的全过程,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汇总、归集好每个人一生中在各服务机构的全记录,既要方便老百姓查询个人信息又要通过系统对接核报税务机关,开具账户缴费的税优凭证,方便老百姓报税抵税,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监测、风险监控等服务,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最近有些人在讨论,是不是今年还要继续产品制。去年,由于账户体系还未建立,财税22号文在试点地区是针对保险产品出具税优凭证,然后抵扣,是税优给到产品的产品制模式,今年5月1日,我们期待试点转常规如期启动,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账户制将是必然选择。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经形成了这个共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12月28日,2018年的最后一天,证监会批复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从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40只产品获批。目前,12只产品已经成立,认购户数超过了67万户,募集规模近40亿元,其他产品正在陆续发行。我一直讲我们要“重户数”、“重定投”,持续的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这仅仅是开始,相信未来行业还会有更多养老产品面世,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需求。 养老是百年大计,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去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因为这是正确的事,需要坚持也值得坚持。大家一直在谈5月1日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做好准备,争取如期纳入税延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从今天算起倒计时是109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相信行动的力量,团结一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建设好第三支柱,为国家的养老体系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2019年,希望在政界、学界、业界和大家每一个人的行动下,让税延养老试点转常规能够如期启动,大家一起踏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1:47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总结发言,他表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监管层等之间共识越来越多,我们要加快步伐,集中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以下是实录: 董克用:首先感谢苏总,非常精彩的主持,我们邀请苏总来做圆桌主持,苏总跟我讲,他从来都是发言人,都是做演讲的,怎么做主持,我说主持更重要,你可以主导这么多的大腕儿,今天主持的非常精彩。会议到现在我们计划内的发言都完了,有一位大教授,米红教授,在下面听了一天了,他说给我一两分钟时间我想说两句。 (米红):我只有两分钟我不展开,一个是我想说的一点,其实我们老龄化,我们第三支柱确实是恰逢其时,而且我们老龄化在未来的三年,还有一个窗口期,不像著名的清华大学杨教授说的,那么高,为什么?因为我们三年自然灾害,58、58、60、61,实际上是四年,这部分出生的是进入老龄化,2017年是我们国家一年从来没有过,一下子超过60岁的人口,以上增长超过一千万。但是2018年增长掉下来了,2019年更会掉,61年掉的更多,因为61年出生人口不到一千万,那1962到1972年是高峰期,每一年出生人口超过1500万,尤其67年1800万,68年2800万多,这更好是一个窗口期,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覆盖的人群,我觉得应该考虑,我们第一支柱还有城乡居保这样的经济活动人口,还有一些是非经济活动人口,还有城乡居保还有两个亿没有纳入进来的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所以我建议我们这个覆盖人群再多四个字,就是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及其配偶。因为我们刚才讲到养老和金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但是这里边隐含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行为,而且是家庭行为,我不展开。 最后一点,我觉得是不是也要考虑到,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的外籍人士,他们也是交税的,而且在国内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比如说浙江义乌有50万外籍,经贸活动人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参加。好,谢谢。 董克用:好,谢谢(米红)教授,每次都有精彩的思想。对,我们还有三年,这个很重要,然后我们还要想到确实是经济活动人口,还包括他们的家属,家属怎么办,可不可以给没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投呢,有很宽的思路,还有外国人呢,非常好,谢谢米红教授精彩的演讲。 我想时间已经超过了预期,没有什么总结的,我谈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通过今天的会议,也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特别是今天的会议,方方面面的发言,从上午到现在,我一个感受,就是共识越来越多了。一开始我们在做讨论的时候,可能大家还有一些,一年以前,或者半年以前大家有很多的争论点,争论不休。现在走到今天,可能我们的共识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这非常好,包括苏董主持的圆桌论坛,大家看到合作,很多不坐在一起,都在想蛋糕怎么切,现在大家谈到了合作,这个非常好,共识越来越多,就是我们事业能够成功的基础,这是一个。 第二个感受是我们要加快步伐。钟会长讲了109天,今天工作日过去了,今天也不是工作日,就算一天过去了,就剩下108天了,这也很快。虽然我们有三年,但是养老金不是靠三年攒起来了,那三年是新生儿不多,那就马上,谁来攒钱,攒钱的人少了,所以三年也是一个需要看到的。但是108年我觉得这是一个记在心里边的,我们还差最后一公里。 我觉得最后一公里是我的第三个感受,我们加快做好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加快步伐,但是更要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基础性工作。也许有时候欲速则不达,要把最后的一公里,因为出台以前能做扎实的要做扎实,不追求完美,但是能做多扎实我们要做多扎实,不要返工,最可怕的是返工,哪怕最开始慢一点,不断的去完善,要尽全力做好。就三点感受,一个共识越来越多,一个是时间很紧迫,要加快步伐,第三个我们集中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最后,要感谢了,首先感谢大家在周末,在年前百忙中周末参加这样的会议,非常感谢大家,我们原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另外还要感谢出席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发言人,他们做了非常好的准备,我们秘书长们,商秘书长凌晨发的PPT,今天上午又改了一版,非常敬业,感谢各位发言人,没有他们的精彩演讲大家是不可能坐在现在的,感谢所有的发言人。 同时还感谢我们的课题组,我只起到一个小小的作用,这个报告走到今天都是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四个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建信养老、天弘基金、泰康保险,这四家都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我们一块调研,一块讨论,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因为大家知道,也没有不花钱的事,非常辛苦,在周红书记带领下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把大家的想法聚集起来,找到一个大家的共识,所以我非常感谢课题组成员,大家有很多的名字都没有出现,默默的做了很多贡献。 我也特别感谢这次会议的承办方,我们的四家成员单位,大家一起来筹办这个会议,出了很多好主意,也特别感谢泰康养老田总带领团队为我们做了这么好的准备。那时候找不到会场,没想到金融街熟悉的会场都订了,我们订到这个,大家中午没有吃好,我们表示歉意。不管怎么说,我们大会能够有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对会务服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想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发布就到今天了。但是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最后的努力还是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CIP中国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出台,谢谢大家,祝大家春节愉快,全家幸福,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1:44
金维刚: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
金维刚: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三支柱之间的结构严重失衡,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一个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颗幼苗。这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美国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第三支柱还很薄弱。 他建议,我国应当从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的战略高度推进第三支柱的建立与发展。一是政府扶持、规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推进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为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这一领域的规范与监管。二是体现公益性、开放性。个人养老金业务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三是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应当允许各种相关金融产品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 我国建立第三支柱应选择缴费确定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实行税收递延或财政补贴政策。他提到,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可以从10%做起,逐步提高。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他指出,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任重而道远。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和理论界共同探讨,加紧研究对策措施。 以下是实录 金维刚: 尊敬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胡晓义会长、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人社部基金监督局唐霁松局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受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的委托,我代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对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委托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成果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我国加紧建立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尽管我国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制度。”这表明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就已经明确将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国家尚未制定有关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以及政策体系,仅在2017年出台了有关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递延政策的文件,仅在上海、福建、苏州开发区等小范围内进行试点。虽然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商业性养老保险业务,但发展规模较小,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 从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严重失衡,呈现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只是“一块短板”; 第三支柱只是“一颗幼苗”的显著特点。 根据国际经验,作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养老金总资产的构成情况: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占10.0%;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占61.9%;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28.1%。 与此相比,中国养老金总资产的构成情况与美国反差很大。在2016年中国职工养老金总资产中的构成情况: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占74.0%;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占23.1%;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0.29%。 由此可见,我国在建立和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水平,需要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当前,要以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重,释放缴费空间,适当调整养老保障三支柱的结构比重,在促进第二支柱发展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发展第三支柱,形成结构比较合理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因此,我国应当从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和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确立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扶持,规范发展。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推进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为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这一领域的规范与监管,防止出现无序竞争。 二是体现公益性、开放性。建立第三支柱是政府扶持发展的公益事业,并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 三是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应当允许商业保险、基金、证券、银行理财、信托等各种金融产品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由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投资管理机构及其金融产品。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我国建立第三支柱应选择缴费确定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个人缴费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金待遇依据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投资收益累积的账户余额以及相应的计发办法来确定,实行税收递延模式。 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承担缴费义务的各类人员。 第三支柱的目标替代率设定在10%-15%,从10%起步,逐步提高。 在个人养老金管理体制方面,由人社部牵头负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参与,共同制定个人养老金的基本制度、主要政策、监管规则,并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部门协调机制。 同时,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符合资质的金融机构承担个人养老金账户管及其投资的相关管理业务。 对承担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的金融机构实行监督管理,由社保基金监督部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共同监管。 此外,鉴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大多数民众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应当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个人养老金投资的专业咨询指导,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任重而道远。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和理论界共同探讨,加紧研究对策措施。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1:33
罗登攀:基金行业应尽快纳入税延养老体系
罗登攀:基金行业应尽快纳入税延养老体系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罗登攀表示,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以养老为使命,对养老第三支柱都是非常重视。基金行业已经为迎接纳入税延养老体系做了相应准备,希望税延养老体系尽快地推出来。 以下是实录: 罗登攀:首先,刚才一梅总讲的我特别同意,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以养老为使命,基金公司实际上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就是管理老百姓的钱,对个人养老尤其是第三支柱都是非常重视的。基金公司将养老作为自己的使命,是以后大的发展趋势,养老在战略上对基金公司非常重要。第二,正如王毅总所说,基金公司具备管理养老产品的能力,基金公司是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的受托人,这20年的发展咱们基金公司积累了一批长期稳健的基金经理。前面10年、15年明星基金经理确实在基金公司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近几年大家都是更加倾向于价值投资,倾向于平台、投资流程,所以基金公司对于管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投资上也是比较好的。第三,投资者教育工作对养老产品的推广非常重要。我们稍微统计了一下,全市场养老目标基金获批40支,已经成立了12支,去年的市场还是可以的。所有的银行,所有的渠道都在拼命做投资者教育工作。最近个税的APP出来了,如果在APP里把税延养老产品加进去是很好的投资者教育。 我总的想法就是咱们基金行业是准备好迎接纳入税延养老体系了,希望税延养老体系尽快地推出来,在今年5月1日推出来。我也与很多机构进行了交流,大家在账户体系、平台建设方面有一些分歧,所以还是希望尽快地拿出一个安排出来,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所以尽快推出来。 我们自己在研讨养老金下一步怎么做方面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在主要的产品是TDF产品,TDF产品在美国也是主流的养老基金产品,这是经过成熟市场验证的,是一类很好的养老产品。我们也在跟钟会长沟通能不能放更多的产品,例如把一些绩优的产品放进来,另外增加一些创新的产品、指数的产品。指数产品比较合适养老,因为费率比较低,如果养老产品的管理费太高,长期就把收益吃进去了。我们最近也提出了FOI(Fund of Index)产品,FOI直接投资于指数成分股,解决了FOF类产品双重收费以及风格漂移问题,具有低费率和风险分散的特点。我们希望有一些创新的产品真正地帮老百姓把这个事做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选择,所以从产品角度我们也在跟监管机构沟通。 从渠道角度,现在TDF产品发行出来都是各类机构,包括银行、直销和互联网平台等合作的结果,也希望下一步个人养老产品不管在哪,统一账户的系统建设一定要兼容,不是说一家来做,而是各类机构都可以参与,尤其是互联网平台。2018年有一个对80、90后理财情况的调查,他们80%的人理财是通过线上渠道购买的,80、90后是未来个人养老的主力军,所以互联网平台是非常好的渠道。我知道在平台建设、账户提示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希望能构造一个兼容性的系统、统一的账户,让所有渠道都加入进来把个人养老做好,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基金本身。基金公司也有直销的平台,如果养老让我们直销多做一些,这对基金也是非常好的。 基础建设就是一个统一的平台,统一的账号,以后跟第二支柱都能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个也是我们在研讨过程中提出来的,也希望董老师也替我们呼吁呼吁相关的部门,我们也希望在这儿发一些声,提一些建议,希望在座第一排的多多的理解,多多支持,我就讲这些。[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0:51
林羿:借鉴海外经验 助力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0:38
董登新:五大因素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崛起
董登新:五大因素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崛起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第三支柱崛起有五个来自宏观基本面的解读。第一,1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第二,我们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小康社会要达到更高层面的一个追求; 第三,房地产大概率不会再有过去大幅上涨情况;第五,资管产品100万亿,资管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锻炼的场所。 从各类金融机构角度看,公募基金说白了,它作为投资专家来讲在这方面有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保险的精算、设计是强项。我们中国银行有独立的子公司,我们的银行已经开了四家独立的四公司专门搞银行版的资管产品,理财业务的,我们虽然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业有向混合走的格局。中国的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现在就可以放开,让我们的四大金融机构可以自由的开户。 以下是实录: 董登新:谢谢董老师,林羿老师在美国研究美国养老金,我在中国研究中国养老金,我在这块林总讲的应该说我能产生共鸣,我跟他是知音。 我原来是搞资本市场的,介入到美国养老金有一些收获进去出不来,所以有很多东西我还在继续研究之中。刚才讲的CIP,2019年是CIP元年,我在昨天才拿到课题的快递(报告全文),所以我的演讲内容已经完成发过来了,要不然我要重新改一下口径。我一直不知道有一个什么好的名字,我说中国版怎么样有更好的不学美国,CIP。 胡会长说要宽出去,我想窄进来,我是做了5页的PPT,我尽量把时间压缩一些讲一些技术的东西,其实我也是借鉴了美国的,做了一点灵感的拓展。 第三支柱养老金确实面临重大的机遇,可见是中国当口上重大的风口,我们第一支柱应该说费率高,负担重,而且第一支柱规模的扩张遇到大的问题就是转制成本的偿还,全国统筹的压力。第二支柱就像杨老师讲的不叫过气了,是说它失去了黄金时间,黄金时期错过了,第二制度的企业年金遇到了巨大的瓶颈,规模狭小,形同虚设。从制度的定位角度,从发展的进程把历史机遇推给第三支柱,第三支柱虽然是起步晚,弄不好将来会后来居上,它的名声、规模有可能超过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崛起有五个来自宏观基本面的解读。 第一,1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美国3医人口能够储备2.8万亿的养老金,我们14亿人口每个人只有小小的数字它就是一个大的积累,更重要是14亿人口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二,我们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小康社会要达到更高层面的一个追求,那就是人们在满足填饱肚子以后要满足将来。 第三,中国的放贷,中国国民腾房已经达到了巅峰,我们商品房有时候90%,有时候80%,所以腾房的时代已经终结,现在的腾房基本上是保值,所以人们不必要把过多的钞票放在腾房上。 第四,资管,资管产品100万亿,资管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锻炼的场所,你想做国民个人养老金,首先资管产品方面拿出本身,当然资管产品主要是中短期产品,个人养老金将是长期的产品,你怎么切换你的思路,基本上我们有一个概念的场所,最后我们的养老金融国民教育已经起步而且规模宏大,中国养老金50人论坛已经担当了这一历史使命。养老金融的概念,这一宣传将为我们国民养老储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国民教育的基础。 大家看看没有报税的年代税优是不管用的,大家各个单位不知道有没有通知大家登录个税APP,那个玩意太简单了,就是一个傻瓜版的。专项扣除这个不用管代为给你代扣,专项附加扣除6项,自己申报,自己提供证据。当然这个税务部门还有办法查询的,它会打通信息平台。没有这样一张APP的话,国民报税是报不出来的,公民的收入申报意识淡薄,而且我们从来没有在高效的全国统一的税务体系。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国民有了报税意识才有了税优意识。你没有报税的意识谁管税优税优啊,所以我们现在很紧张,进入到2019年1月1日之后,我在外地做演讲给我一点报酬我要税后,支付单位应该是义务缴纳人,所以不要给我带来麻烦,这就是报税意识。 我们已有的三大税个人养老金产品是广义的,要真正纳入到董老师讲的标准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话可能还有距离。当然只要稍微一导入就进来了,比方说养老目标建立投资基金,由两个序列导入到个人养老金,个税进行了分解。一个是基金尽投只要加一个前中,基金(尽投)给它加上ETT就可以了。现在养老目标的基金我们只需要税优锁定它终身缴费不再提取。个税进入养老保险,我们虽然说2018年起步了,但是目前推进的效果可能还没有养老目标基金那么热闹。养老目标基金发40只,但是第一批当中还有三只没有发行,这就麻烦了,6个月的时间快要到了。我们的以房养老也是属于个人养老产品的品种,但是目前的效果还有待拓展,那么多的腾房将来都留给富二代不行的,我们老人还是应该搞点反向抵押。 我再重点说一下CIP,我们的CIP怎么设计?我想说说第三支柱个人账户设计和第三支柱税优的问题。我们知道美国的IRA可以分为四个版本,它有银行可以开户,券商开户、保险等,美国四大类的IRA的开会投版的资产最大是公募基金占50%,保险公司占5%,另外银行和经济人公司占比例合起来大约占40%多。我们知道公募基金是投资专家,我们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不是纯粹的养老金产品,它还带有很强的家庭理财,财富保值增值的功能。你专门谈养老准备不够的,还要有家庭理财,家庭理财财富的保值增值这是最有魅力的,最有教育效果的。 我们的公募基金说白了,它作为投资专家来讲在这方面有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保险的精算、设计是强项。我们中国银行有独立的子公司,我们的银行已经开了四家独立的四公司专门搞银行版的资管产品,理财业务的,我们虽然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业有向混合走的格局。中国的CIP现在就可以放开,让我们的四大金融机构可以自由的开户。刚才林总讲了一个账号,全国股民只有一个股票账号,但是资金账号在哪个证券公司开户你的资金账户由哪个证券公司编号。我们的CIP全国一个编号,按照个人的身份个人账户统一编,但是不同的产品有发行产品的部门,按照自己的相当于股票上资金账户编,但是资金账户服从个人账户统一信息归集,这是很好打通的,我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先例。 所以我们首先在CIP的版本设计上放开,我们至少可以四大金融机构都可以开户,这学习美国是没问题的。这四大金融机构开户,第三支柱有一个最大优势是开户成本低,管理成本低,所以有刚才林总讲的雇主版的IRA,它搞不起第二支柱,那我搞一个第三支柱。第三支柱弹性大,第三支柱管理简单,在哪个版本在哪儿开户,他们自己管,他们就是一个傻瓜版。这样一种格局我们要尽快要开上。 另外在税制角度,我们对应说一下,其实我们税制很简单,不断低端收入人群还是高收入人群来讲都可以用EET和TEE替代。对于低端人群我们可以用EET税制模式,等同于TEE,现在不够叫税制资格,只要他坚持参与我们的CIP开户缴费,我们就等同缴费了。美国为什么有TEE的原因,是有人很自大自信,我现在是穷光蛋,我未来是富翁,他们提前把这个交点,这样的话,将来富了可以适当的税小一点,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另外在个人帐户和税收优惠上我说一下,我们CIP一定要有EET和TEE转换,美国还实现了EET和TEE随时替换,美国没有钱,政府缺钱情况下做的,政府也适合这样的做。我把原来的第一档次的这个税交点,把原来的EET切换到TEE,制度上是允许这样做。第二个允许第二支柱的帐户向CIP切换,不管跳槽还是退休,都可以把原有单位的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切换到我们CIP上来,我们CIP也将会对应两个版本,一个是的的CIP,一个是TEE的CIP,是万能的,都可以接收。 另外,还在提取设计上借鉴美国,我们设计为两大系列,死亡,退休残疾,按照正当的交个人所得税,TEE不用交。我建议在我们提取环节增加两个元素,一个是困难提取,一个是贷款,美国的IRA都是这么做。困难的提取是为了维系CIP的养老积累,退休积累的地位和形式不改变,让帐户具有可持续性,长期积累功能不被打破,我们一定要有人性化的设计,困难提取至少三到四种情况。第一,无力支付医药费,我们动员所有的社会资源,社会财力,仍然解决不了医药费。第二个,教育费,支付不起学费。第三个支付不起房租,第四个可能是丧葬费,第五个我们可以按照我们标准设计。这样的困难提取就是对困难人群,你不管什么样的困难,还有一个购房的时候首套房购房也可以申请困难提取,但是有代价的,为了维系帐户的退休储蓄的性质不改变,困难提取满足你的变性你要付出代价,除了个人所得税还有10%的惩罚税这样克制提取的冲动。美国第二三支柱提取的法定正常年龄是59岁半,你按照这个59岁半提取可以,但是你不满59岁,申请之后可以提取但是加收10%惩罚税。贷款跟困难提取不一样,专家一般建议贷款提取,困难提取必须要发税,而且还损失在困难提取缴费的资格会剥夺。如果雇主有匹配缴费的话就麻烦了,不让你缴,雇主也不让你缴,就不获得缴费资格,很多国家采用贷款的方式,但是贷款跟公积金不一样,在自己个人封闭帐户里边贷,贷了之后还本付息的。贷款还是跟困难提取的情况都是可以的,一定是急迫了,家庭财务发生重大困难的才可以困难提取和贷款,包括首套房房贷,但是贷款一般期限比较短,大约五年之内。这样贷款因为要还本付息所以不罚税,这样的做法,我讲的这些实际上,我们中国的税优不是说没有,是中国政策太粗放,甚至太有点粗糙,没有把税优政策充分利用,精细的定位。因为我们像定向降准一样,我们税优政策怎么精细到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匹配起来,所以一定要有相应匹配的制度才能够使得政策更有效。 时间到了,谢谢。 主持人(董克用):谢谢董登新所长,非常抱歉,因为这一阶段我把控的不好,时间超了太多了,因为几位老总已经买了回程机票,我们放弃休息,外边有茶歇,可以自由活动。我想下午的前两段都是非常精彩的,从我们社保基金理事会,我们武主任去谈风险,就看到了这是一个长期从事长期投资资金的人才能够思考出来的,不是我偶然的想起来的事,所以如何定义风险,怎么把控风险,怎么在养老金里把控风险这是非常精彩的演讲。看我们三大协会,银证保三大协会的领导都是长期对养老金做了研究,考虑的非常全面,并且都行动起来了,或者说三个行业都做好了准备,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都很有信心,都认为这个事我们要来做能做好,这三大行业,这样的表态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那三位教授,我也把林羿博士作为我们兼职教授,当时请他也是给我们学生讲更多的实践。因为我一直在搞社保,我就发现社保的学生不懂金融,金融的学生不懂社保,那怎么把两个事结合起来呢,最后搞了养老金融,搞了几年之后发现不能光是社会,还得告诉学生。因为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是未来希望,我跟学校申请,我那儿有一个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这是社会组织,我又申请了一个研究中心,养老金融研究中心,说好,支持你,什么道理,为什么支持你,我们人民大学社保也很强,金融也很强,但是它们两个不沟通,你考金融的学生什么是社保部知道,什么第一、二、三支柱不知道,靠社保的学生什么是风险,投资,不知道,就知道公平,难道就是公平,这个也有问题,然后是普惠公平,不只是这些。走到今天,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必须既懂金融也懂社保,申请完之后有一个机遇,后来学校搞一个特殊的本科生辅修计划,鼓励各个单位报,昨天本人答辩给我5分钟,我就这么道理,人大这两个都非常强,但是在座的金融界大佬不招人大的学生,因为不懂金融和社保。我们把养老和金融知识合起来,将来我们人大的学生就是你们的来源,我们以后人大的学生既懂金融又懂社保。 下面有请我们苏罡董事长,这个阶段是我们的圆桌论坛,论坛主题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的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有请。[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0:25
苏罡:养老第三支柱 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苏罡:养老第三支柱 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对于养老第三支柱,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3日 00:03
黄王慈明:养老金第三支柱 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黄王慈明:养老金第三支柱 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从全球趋势来看,养老资金需要多元化资产配置,包括海外投资,这也是体现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的时候。养老第三支柱,现在很多人都把它与税收优惠紧密紧密结合,但是也要考虑到,有一部分老百姓,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优惠。这部分老百姓就会考虑,个人养老金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养老金第三支柱,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以下是实录 黄王慈明:首先感谢大家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这个经验。从香港方面,其实我很惭愧说我们基本上第三支柱还是没有什么很大的发展,其实我们过去基本上就是第二支柱抢基金。过去十几二十年的发展重点在这儿,第三支柱可以说是最近才开始有一些税优,我们的经验也不多,我们要跟你们学,你们刚才提到CIP。我们十几年以来现在强基金管理局强大立法会要提出一个CIP的概念,所以我是来学你们,不是我们有什么很酷的经验。 CIP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块,从投资人的角度应该怎么样有一个平台我可以从一个网点进去把不同类型的产品打通。所以CIP这个概念董老师很厉害,也是我们香港要学的。但是跟这个有一个关系,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你不同的行业有基金保险银行,但是我刚才听了这么多次,我觉得就是在监管方面缺少统筹,就是谁来牵头这个监管机构是人社部还是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投资顾问这块,谁来提供投资顾问,因为你以后的产品,比如说保险的有一个年金的产品跟你的基金或者是跟银行的财富管理的产品其实分别是什么?我应该怎么选?我应该在这个组合里面怎么样配置,谁来发这个牌,谁有资格,这块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到海外的情况最容易出问题就是这个环节,你看澳洲出了专门的报告,就是怎么样针对投顾这块,你怎么去分怎么样的资格,怎么样的标准,所以这块我们要多考虑的。 另外一个,大家都在讲投资要资产配置,要保值增值。但是我一直听的就没有说这个资产配置好像这个前提就主要投资在内地的市场,A股国债或者怎么样。但是你看环球那个趋势,养老的你肯定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就包括投资在海外市场。其实现在目标投资基金也可以投资在Q里或者基金互认里面的,这个比较少数,基金选择也不多,费用也比较贵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争取把多一部分资产配到海外,这个也是基金管理公司以后你们要跟投资人细水长流的提供专业的,展示你们专业很重要的一块。我知道保险方面,我看去年出台法规,保险可以享受税优的,其实他们是按照现在保险的规定,那么上限可以达到15了,基金这方面能不能提高一些配在海外的资产,这是另外一块。另外一点,大家经常提到保值增值,我觉得这个也要很清楚的,想一想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因为这个你要怎么去管理老百姓的期望,如果保值增值是不是说要保底,那么你一定增值的,但是他们要明白你投资肯定是有风险的。好像在香港,我们一推出强基金的时候节亏钱,亏的很厉害。你怎么样让老百姓知道你投我们是用稳妥的政策,但是同时他们也要了解是有风险,是有下调的风险,这些你要发展系统,尤其是养老的时候,你要很清楚让老百姓知道你投的什么。 还有一个关于投资者教育,大家在谈投资者教育的时候你要怎么投,那是很根本的,我觉得在定位第三支柱,会不会把第三支柱发展跟税优捆绑太多。因为如果不能享受税优,今天谈到的其实可以享受税优,可能五千、六千七千万人,那么其他人它会怎么样看第三支柱,如果大家都把第三支柱跟税优捆绑在一起,那么其他人就觉得这个跟我什么关系。而且一个很根本的就是投资者教育就是让老百姓知道其实个人是有责任,这一点在香港我们比较容易做,因为香港一直是不靠政府的,我们第一支柱很薄弱,基本上就我们现在说水果精,就是小的职能只能购买水果。但是你们不同,你们71%是靠政府的。那么怎么样有这个意识让老百姓知道他自己其实是有责任,这是投资者教育的第一不步也是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你有税优其他的他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他们会觉得政府搞定了。 这是我很粗浅的做法。[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01月12日 23:58
养老金“第三支柱”新名字: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第三支柱”新名字: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

  养老三支柱结构失衡 个人养老金制亟须顶层设计 郭晋晖 我国的养老金“第三支柱”提出近30年后,官方研究机构终于赋予了它一个正式的名字: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IndividualPension,简称CIP)。随着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落地,CIP这个名字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但是,当前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出现结构失衡严重,第三支柱占比只有0.29%。人社部下属的官方研究机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于近日发布了2018年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下称“课题”),建议相关部门要确保能够在今年的5月1日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对此,银行业、基金业早已摩拳擦掌。 2018年4月2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开始试点。截至目前,已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则表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的政策。同时,在制度设计中要体现公益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让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失衡 我国早在1991年养老金改革之初时就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即是现在所言的“第三支柱”。 然而,从199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到2017年,第三支柱长期处于空白阶段。上述课题组顾问胡晓义说,之前我国养老金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第三支柱的研究并不多。 金维刚表示,当前我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出现了严重的结构失衡,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棵幼苗,这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以美国为例,其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而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只有0.29%。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养老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红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赡养率也将不断提高。如果保持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基金支付压力。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第一支柱的保障水平也非常有限。虽然我国从2005年开始按照10%的标准连续上调了十年养老金,但养老金替代率仍然只有46%左右。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和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之比,代表了养老金的保障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80%才能保障退休生活水平不下降。 从人口趋势来看,206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一个峰值并在随后开始下降,但伴随着总人口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并不会随之下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依然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的高位(31%左右),并一直持续到21世纪末。 上述课题认为,世行所倡导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的责任共担,是各国养老金改革的共同趋势。 课题也有史以来第一次将我国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定义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与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相对应,并将其概念定义为,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建立的以个人养老为目的,个人自愿参加并主导的积累型养老金制度。 个人养老金作为补充养老金制度,其建立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我国应当从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的战略高度,推进第三支柱的建立与发展,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并逐步提高。 税收优惠力度待提高 享受财税激励是未来养老金第三支柱与目前市场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的本质区别,也是第三支柱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董克用表示,从制度属性上来看,CIP是公共属性与私人属性的结合,国家要提供税收优惠以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上述《通知》提出,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的办法来确定。 受限于试点地区和税优力度,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这大半年来积累的资金有限。截至2018年底,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签发保单约2万件,按税优额度1000元推算,积累资金余额2000万元。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预测,养老金第三支柱全面落地后,每年增量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超过了2017年第二支柱企业年金1244亿的增量。但从试点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如税收优惠力度有限、参与产品范围不足、产品制的设计给各方面带来诸多不便等。 《报告》提出,养老金第三支柱有三大核心要素,一是税收优惠,二是账户制,三是投资工具多元化。从税收优惠上来看,养老保险税收额度是1000元与工资6%的孰低者,相对于美国IRAs(个人退休账户)每年最高6500美元,约为当年社平工资的14%的水平来讲,我国税收优惠力度较小。 董克用表示,除了提高税优力度之外,未来CIP还应该得到更多财税政策的支持,比如无法参加企业年金的人群参与CIP可以享受和企业年金同等的4%的税收优惠等。 此外,从试点的情况来看,目前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基于产品实施,而业内的共识是税收优惠应该从产品制走向账户制。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基础制度理念是实行账户制,也就是说会为每一个加入第三支柱的人建立一个养老金账户。这个账户不仅记载个人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也是一个进行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的载体。参加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对金融产品的认知,结合未来养老金积累的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构建自己的养老金投资组合。 向所有金融行业公平开放 当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相关的政策体系。 金维刚表示,下一步,政府有关部门需加紧推进个人养老金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措施,为个人养老金制定税收优惠或是政府补助政策,加强规范和监管,防止无序竞争。 他认为,公益性和开放性是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重要原则,应该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让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中的相关业务。同时,应当允许各类金融机构进入投资运营,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 上述《通知》提出“试点结束后,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这一承诺让银行业和基金业跃跃欲试。 2018年12月28日,证监会批复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从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已有40只产品获批。目前,12只产品已经成立,认购户数超过67万户,募集规模近40亿元,其他产品正在陆续发行。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表示,这40只产品仅仅是开始,相信未来行业还会有更多养老产品面世。基金业要“重户数”、“重定投”,持续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详情]

养老金融大咖齐聚 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新热词
养老金融大咖齐聚 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新热词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本次会议嘉宾多次提到了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一词。 周红:税收递延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重要契机 致欢迎辞环节,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养老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红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赡养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保持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基金支付的压力。未来,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他认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正式破冰,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个人契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国民养老保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内容。 金维刚: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 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三支柱之间的结构严重失衡,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一个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颗幼苗。这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美国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第三支柱还很薄弱。 他建议,我国应当从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的战略高度推进第三支柱的建立与发展。他提到,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可以从10%做起,逐步提高。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胡晓义:养老金第一支柱比重过高 第三支柱建设迫切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表示, 养老需要在基本层、补充层、个人储蓄层统筹考虑的很多,但是确实没有花更多的精力也没有时间深入研究第三支柱主题,主要精力在第一支柱的改造上。同时他简单介绍了团队在项目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思考。他表示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各路观点纷呈,课题组在汲取大家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选择性的困难。在整个的研究过程当中都采取了一种客观、平和的学术立场,争取能够综合平衡、兼修并蓄,使课题的结论为各方都能够接受,但很显然也需要各方都做出一些妥协。 董克用:美国养老保障完善可促居民消费 值得我国学习 课题成果介绍环节,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美国的养老金制度,为美国居民提供了强力的保障,所以美国人消费水平高,表面上看起来储蓄率低。而中国的养老保障水平还不完善,所以导致我国的消费能力等不能提升。他表示,从2018年5月税延养老试点,到2019年5月,试行期满,期待确保在2019年5月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进一步完善。董克用表示, 建设养老第三支柱 ,居民金融教育任重而道远。 何亚平:建议银行理财可以纳入养老第三支柱投资标的 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何亚平精彩观点如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将是未来几十年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不仅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养老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将有效促进资本市场的转型发展。对于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的运营管理架构是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共建共享广泛参与是实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长足发展的有力保证。资金保值增值是助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养老第三支柱落实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中,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和产品选择上实行开放政策,让各类机构都可以参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保险、基金、养老金产品等各类符合养老金属性的金融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标的,为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基础和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准入制度和过程监控、过程监督有效防范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风险,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利益。 冯丽英:养老三支柱建设 应该注重金融产品研发创新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表示,一般人只要聊到养老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力度是否足够、各机构主体在当中发挥的作用、运营模式。作为专营的机构工作者,我们只能聚焦,并把它聚焦在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长期服务。 她认为目前老年人退休后的工作更为多远,第二消费支柱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点,真正在个人养老生活需求以及服务商提供供给方面不匹配。作为机构工作者,冯丽英认为把百姓的需求和供给之间拉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百姓的购买力,应该是机构的责任。特别是,应该是专营养老金公司的责任。 在创新金融产品的时候,冯丽英认为一个重要的主旨识促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的如何发展,并不断研发金融产品,如何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在资产与服务对接方面,就是在第三支柱产品范围上更加广泛。多主体参与,基金、证券、保险等等多主体参与更为合理,比如底层资产当中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基金,存款,保险等。 熊军:指数基金爆增 资本市场在主动适应资产配置时代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2018年公募基金中,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是缩减的,但是被动型基金的规模是扩张的,这说明全市场在财富管理的问题上资产配置的意识和要求正在迅速的崛起。为什么选被动产品不选主动产品呢?选主动产品是把一系列问题交给基金经理解决,被动产品肯定是我自己有了,配置的方案、配置的要求,按照配置的思路来选产品,这个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资本市场正在迅速改变自己来适应养老金投资的需要,来提供更多工具化的产品来满足资产配置的需要。 武建力:不要惧怕风险 养老资金应加大权益配置比例 下午主旨发言环节,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主任武建力表示,风险是中性的,不是负面的;风险是管理的不是控制的;风险管理的好,也能有补偿收益。从养老资金的资产配置比例来看,美国养老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超70%,挪威这一比例超67%,日本这一比例超50%。而中国的养老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较低,距离上述发达市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武建力建议,养老资金的资产配置品种,应当尽量多元化。目前对养老资金的投资标的限制较多,表面上降低了养老资金的投资风险,但实际上,单位风险获得的收益也很小。 钟蓉萨:全力以赴 为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做好准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养老第三支柱过程中,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实施投资、税收优惠等重要载体。主要有三大重点:税收优惠、把钱管住、信息识别与监管。未来,期待银行、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能给个人开通养老金账户。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短短半年,就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其中有12只已经成立,认购户数数67万,养老目标基金注重认购户数和定投。养老目标基金的诞生,只是公募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的开始。 期待今年5月公募基金能够纳入税延养老框架。目前,距离这一重要的时点仅剩下109天,公募基金有信心做好相关工作。 中国保险业协会商敬国:建议尽快扩大个人养老金税延 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发表主题演讲。关于当前国内养老第三支柱,他提出六点看法。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支柱相辅相成,面临着地区经济差别等问题。第二,第三支柱不能脱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第三,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充分配合协同发展。第四,科技创新时代,影响第三支柱,如个人养老金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科技解决方案,网上和移动支付普及,让投资者体验大幅改善。第五,第三支柱养老金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未来养老金要能抵御通货膨胀,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第六,第三支柱的设计应当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利益最大化。他建议,对于个人养老金、税延养老等工作,应当尽快扩大试点区域。把投资者利益房子啊首位。 杨燕绥:建议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 第三支柱西学中用 专题发言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考虑到中国地域经济状况的差异较大,建议基本养老金尽快实现中央层面的全国统筹。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还不到40%,而欧美部分发到国家能达到120%。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养老体系结构相对较好,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美国的东西不能照搬,因为中美两国的各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也需要“中国化”。 林羿:借鉴海外经验 助力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林羿发表主题演讲。他是专业研究美国养老体系,参与了中国养老第二支柱建设,希望借鉴海外经验,为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做贡献。 董登新:五大因素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崛起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第三支柱崛起有五个来自宏观基本面的解读。第一,1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第二,我们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小康社会要达到更高层面的一个追求; 第三,房地产大概率不会再有过去大幅上涨情况;第五,资管产品100万亿,资管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锻炼的场所。 从各类金融机构角度看,公募基金说白了,它作为投资专家来讲在这方面有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保险的精算、设计是强项。我们中国银行有独立的子公司,我们的银行已经开了四家独立的四公司专门搞银行版的资管产品,理财业务的,我们虽然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业有向混合走的格局。中国的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现在就可以放开,让我们的四大金融机构可以自由的开户。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陈锦光: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 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 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表示,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包括养老金融、第三支柱教育。 华夏李一梅:最后109天 期待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透露了首支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发行。回顾去年8月至9月,养老目标基金刚刚获批不久,各家基金公司都在等待销售渠道的系统升级后发行。华夏基金毅然决定,用直销系统率先进行发行。因为养老目标基金,看重的不是首募规模,而是更看重定投。 李一梅透露,华夏基金员工总数合计不到1000人,最后,有400多人进行了认购。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成立时,认购户3.7万,打开申购定投至今,已经有7万基金持有者,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有一定的认可。 从去年5月开始的税延养老试点,到今年5月就满一年了,期待公募基金产品纳入税延养老。距离5月1日,仅仅还有109天。基金公司要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养老第三支柱、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要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让广大投资者了解养老金融。 罗登攀:基金公司对纳入税延养老体系已做好充分准备 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表示, 发挥公募专业投资优势 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将继续以“改善中国人的投资体验”为使命,把握养老金管理的发展机遇,为中国居民养老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罗登攀表示,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以养老为使命,对养老第三支柱都是非常重视。基金行业是准备好了迎接纳入税延养老,希望尽快地推出来。 华安基金王毅:养老第三支柱可以促进就业、促进消费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王毅表示, 第三支柱促进了就业的多元化,中国“ 个体户 ”从业者会不断增加,第三支柱为这类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渠道,为自己的养老计划提前做好打算。此外第三支柱会改变消费方式,促进消费观趋于理性化。当然养老保障单纯依靠政府的话经济的活力相对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市场的共同努力。 祖国明:养老金第三支柱需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表示,第三方销售平台对于第三支柱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蚂蚁金服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能够面对上亿的投资者。养老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对于年轻人和蚂蚁金服都具有绝对的利好,但是否考虑了针对年轻人的便利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清楚用户使用习惯和诉求,是为他们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关于如何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基金公司和银行等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求帮助更多的客户简单方便的理财。 黄王慈明:养老金第三支柱 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从全球趋势来看,养老资金需要多元化资产配置,包括海外投资,这也是体现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的时候。养老第三支柱,现在很多人都把它与税收优惠紧密紧密结合,但是也要考虑到,有一部分老百姓,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优惠。这部分老百姓就会考虑,个人养老金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养老金第三支柱,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苏罡:养老第三支柱 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对于养老第三支柱,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总结发言,他表示,养老第三支柱的共识越来越多,我们要加快步伐,集中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详情]

钟蓉萨:行动就是力量 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发展新征程
钟蓉萨:行动就是力量 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发展新征程

  行动就是力量  共同踏上个人养老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钟蓉萨副会长在《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国基金业协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的成果发布会。我也非常荣幸受到胡部长、董老师、周红秘书长的邀请作为课题评审组的专家全程参与了课题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碰撞火花,不断论证推进,到最终产生成果和共识的这么一个过程,谢谢胡部长、董老师,谢谢保险学会、课题组和大家的信任。在此,我代表基金业协会对报告的正式发布表示衷心祝贺!如果说让我用简单几个字来概括我对课题的印象,我想我在12月18日结题会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两个词是 “难能可贵”和“行动起来”。 说它“难能可贵”,一个是课题的定位非常“难能可贵”,从实操的角度出发,不仅在科研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更多的从落地的角度,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账户、产品、平台和监管做了可行性分析和判断,非常难得;第二个是报告的学术研究过程“难能可贵”,我自己这是第四次参加课题组的“聚会”了,再加上课题最早在保险学会内部的启动会,从4、5月份课题开始启动到现在这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召开了五次会议,有推敲、有论证、有调查、有阶段性汇报,从调研行业信息平台到调研保险、基金、银行等服务养老金的各个机构,形成了扎实、丰厚的学术硕果,非常难得。 第二个词是“行动起来”,我想在这点上,我和胡部长都有很深的感触,大家都知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去年通过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这个课题,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部门都聚集在了一起,这些部委平时都很忙,每次都能来参加,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思考、在讨论、在提实实在在的建议,然后课题组去研究、去论证,银行、基金、保险等课题参与单位去不断的参与,形成了很好的循环机制,让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市场服务机构大家都动起来了,大家通过课题形成很好的“互动”,为今年第三支柱的制度推动、政策会签起到了很好的部门间的沟通和润滑作用。有人说2018年的中国是外界眼中勤奋耕耘的开拓者,那么我们说2018年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国人眼中不断进取的行动者。 2018年4月份,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第三支柱从理论走向实践,正式起航。课题组也在这个时点上开始启动对第三支柱顶层设计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在座的各位养老金的专家,我想大家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第三支柱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今天发布的研究报告对此有很多很好的建议,值得大家学习,我想分享其中的两个点。 第一点是关于第三支柱的定义。报告将第三支柱称为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与我们基金业协会去年组织行业编写的第三支柱工具书的观点不谋而合。结合国际经验,第三支柱强调的是老百姓的自主选择权,个人自愿参与缴费,自主进行养老投资,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进行鼓励和引导,这与第一、第二支柱有着显著的不同。所以第三支柱以服务个人养老为中心,我们建设第三支柱,最重要的是要有老百姓的参与,只有他们参与进来,第三支柱才能建起来。而且,我们强调第三支柱个人有投资选择权,个人有权自主安排投资策略,可以选择买基金、买保险、买银行理财,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也要把各种各样的产品呈现在投资的菜单里面,“养老金”是菜单的概念,让每个人选择合适自己的菜品,市场机构还可以根据自己老客户的情况提供套餐,让老百姓更实惠,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服务养老的生态。因此,我们觉得叫“个人养老金”比叫“个人养老险”、“个人养老基金”、“个人养老理财”更好,更加符合我们中国人满汉全席似的、融合发展的传统文化。 名称具有正本清源、定纷止争的作用,把名称定好,以后在政策上、在行业交流和市场服务中、在老百姓嘴里就能形成统一、简单、好懂、响亮的口号,对我们推动第三支柱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二点是关于账户制的共识。我们这么多年研究了境外很多国家养老金市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发现,只有坚持账户制模式,才能让税收优惠政策真正的惠泽老百姓。那么怎么具体落实账户制呢,银行、保险、基金、信息平台和监管部门如何参与其中呢,我想谈一谈我们这么多年研究下来的看法。首先,账户是我们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投资符合条件的养老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抵税扣税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涉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其次,认真研究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RA会发现,它本质上是一个信托账户,符合条件的银行、券商、基金都可以开,钱不管从哪里来,在缴费额度内都可以进入这个账户,履行的是信义义务,在这个账户里,个人可以自主开展养老金投资,是个投资账户的概念。在我们国家,大家觉得还得同时加强投资账户对应的银行资金账户的管控,让资金形成闭环,退休后或者达到领取条件的时候才能支取养老金,我们也认为是必要的。让银行在前端管住钱,同时,在后端,放开投资管理的账户,除了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销售机构都能够给大家开个人养老的投资账户,最大限度地给老百姓提供方便,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不久,我们跟蚂蚁金服合作开展过调查问卷,社科院的郑秉文教授也去过税延养老的试点地区进行过调研,都发现参与是否便利是影响老百姓参与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信息平台要全程的记录下整个缴费、投资、领取的全过程,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汇总、归集好每个人一生中在各服务机构的全记录,既要方便老百姓查询个人信息又要通过系统对接核报税务机关,开具账户缴费的税优凭证,方便老百姓报税抵税,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监测、风险监控等服务,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最近有些人在讨论,是不是今年还要继续产品制。去年,由于账户体系还未建立,财税22号文在试点地区是针对保险产品出具税优凭证,然后抵扣,是税优给到产品的产品制模式,今年5月1日,我们期待试点转常规如期启动,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账户制将是必然选择。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经形成了这个共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12月28日,2018年的最后一天,证监会批复了第三批养老目标基金,从8月6日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的时间,40只产品获批。目前,12只产品已经成立,认购户数超过了67万户,募集规模近40亿元,其他产品正在陆续发行。我一直讲我们要“重户数”、“重定投”,持续的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这仅仅是开始,相信未来行业还会有更多养老产品面世,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养老投资需求。 养老是百年大计,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去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因为这是正确的事,需要坚持也值得坚持。大家一直在谈5月1日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做好准备,争取如期纳入税延养老账户的投资范围,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从今天算起倒计时是109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相信行动的力量,团结一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建设好第三支柱,为国家的养老体系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2019年,希望在政界、学界、业界和大家每一个人的行动下,让税延养老试点转常规能够如期启动,大家一起踏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谢谢大家![详情]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董克用:加快步伐 全力做好养老第三支柱基础性工作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总结发言,他表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监管层等之间共识越来越多,我们要加快步伐,集中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以下是实录: 董克用:首先感谢苏总,非常精彩的主持,我们邀请苏总来做圆桌主持,苏总跟我讲,他从来都是发言人,都是做演讲的,怎么做主持,我说主持更重要,你可以主导这么多的大腕儿,今天主持的非常精彩。会议到现在我们计划内的发言都完了,有一位大教授,米红教授,在下面听了一天了,他说给我一两分钟时间我想说两句。 (米红):我只有两分钟我不展开,一个是我想说的一点,其实我们老龄化,我们第三支柱确实是恰逢其时,而且我们老龄化在未来的三年,还有一个窗口期,不像著名的清华大学杨教授说的,那么高,为什么?因为我们三年自然灾害,58、58、60、61,实际上是四年,这部分出生的是进入老龄化,2017年是我们国家一年从来没有过,一下子超过60岁的人口,以上增长超过一千万。但是2018年增长掉下来了,2019年更会掉,61年掉的更多,因为61年出生人口不到一千万,那1962到1972年是高峰期,每一年出生人口超过1500万,尤其67年1800万,68年2800万多,这更好是一个窗口期,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覆盖的人群,我觉得应该考虑,我们第一支柱还有城乡居保这样的经济活动人口,还有一些是非经济活动人口,还有城乡居保还有两个亿没有纳入进来的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所以我建议我们这个覆盖人群再多四个字,就是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及其配偶。因为我们刚才讲到养老和金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重要,但是这里边隐含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行为,而且是家庭行为,我不展开。 最后一点,我觉得是不是也要考虑到,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的外籍人士,他们也是交税的,而且在国内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比如说浙江义乌有50万外籍,经贸活动人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参加。好,谢谢。 董克用:好,谢谢(米红)教授,每次都有精彩的思想。对,我们还有三年,这个很重要,然后我们还要想到确实是经济活动人口,还包括他们的家属,家属怎么办,可不可以给没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投呢,有很宽的思路,还有外国人呢,非常好,谢谢米红教授精彩的演讲。 我想时间已经超过了预期,没有什么总结的,我谈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通过今天的会议,也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特别是今天的会议,方方面面的发言,从上午到现在,我一个感受,就是共识越来越多了。一开始我们在做讨论的时候,可能大家还有一些,一年以前,或者半年以前大家有很多的争论点,争论不休。现在走到今天,可能我们的共识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这非常好,包括苏董主持的圆桌论坛,大家看到合作,很多不坐在一起,都在想蛋糕怎么切,现在大家谈到了合作,这个非常好,共识越来越多,就是我们事业能够成功的基础,这是一个。 第二个感受是我们要加快步伐。钟会长讲了109天,今天工作日过去了,今天也不是工作日,就算一天过去了,就剩下108天了,这也很快。虽然我们有三年,但是养老金不是靠三年攒起来了,那三年是新生儿不多,那就马上,谁来攒钱,攒钱的人少了,所以三年也是一个需要看到的。但是108年我觉得这是一个记在心里边的,我们还差最后一公里。 我觉得最后一公里是我的第三个感受,我们加快做好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加快步伐,但是更要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基础性工作。也许有时候欲速则不达,要把最后的一公里,因为出台以前能做扎实的要做扎实,不追求完美,但是能做多扎实我们要做多扎实,不要返工,最可怕的是返工,哪怕最开始慢一点,不断的去完善,要尽全力做好。就三点感受,一个共识越来越多,一个是时间很紧迫,要加快步伐,第三个我们集中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最后,要感谢了,首先感谢大家在周末,在年前百忙中周末参加这样的会议,非常感谢大家,我们原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另外还要感谢出席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发言人,他们做了非常好的准备,我们秘书长们,商秘书长凌晨发的PPT,今天上午又改了一版,非常敬业,感谢各位发言人,没有他们的精彩演讲大家是不可能坐在现在的,感谢所有的发言人。 同时还感谢我们的课题组,我只起到一个小小的作用,这个报告走到今天都是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四个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建信养老、天弘基金、泰康保险,这四家都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我们一块调研,一块讨论,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因为大家知道,也没有不花钱的事,非常辛苦,在周红书记带领下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把大家的想法聚集起来,找到一个大家的共识,所以我非常感谢课题组成员,大家有很多的名字都没有出现,默默的做了很多贡献。 我也特别感谢这次会议的承办方,我们的四家成员单位,大家一起来筹办这个会议,出了很多好主意,也特别感谢泰康养老田总带领团队为我们做了这么好的准备。那时候找不到会场,没想到金融街熟悉的会场都订了,我们订到这个,大家中午没有吃好,我们表示歉意。不管怎么说,我们大会能够有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对会务服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想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发布就到今天了。但是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最后的努力还是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CIP中国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出台,谢谢大家,祝大家春节愉快,全家幸福,谢谢。[详情]

金维刚: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
金维刚: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三支柱之间的结构严重失衡,其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一个短板,第三支柱还只是一颗幼苗。这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美国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28.1%,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第三支柱还很薄弱。 他建议,我国应当从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的战略高度推进第三支柱的建立与发展。一是政府扶持、规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推进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为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这一领域的规范与监管。二是体现公益性、开放性。个人养老金业务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三是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应当允许各种相关金融产品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 我国建立第三支柱应选择缴费确定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实行税收递延或财政补贴政策。他提到,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可以从10%做起,逐步提高。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 他指出,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任重而道远。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和理论界共同探讨,加紧研究对策措施。 以下是实录 金维刚: 尊敬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胡晓义会长、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人社部基金监督局唐霁松局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受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的委托,我代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对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委托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成果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我国加紧建立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尽管我国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制度。”这表明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就已经明确将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国家尚未制定有关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以及政策体系,仅在2017年出台了有关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递延政策的文件,仅在上海、福建、苏州开发区等小范围内进行试点。虽然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商业性养老保险业务,但发展规模较小,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 从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严重失衡,呈现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只是“一块短板”; 第三支柱只是“一颗幼苗”的显著特点。 根据国际经验,作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养老金总资产的构成情况: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占10.0%;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占61.9%;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28.1%。 与此相比,中国养老金总资产的构成情况与美国反差很大。在2016年中国职工养老金总资产中的构成情况: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占74.0%;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占23.1%;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0.29%。 由此可见,我国在建立和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水平,需要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当前,要以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重,释放缴费空间,适当调整养老保障三支柱的结构比重,在促进第二支柱发展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发展第三支柱,形成结构比较合理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因此,我国应当从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和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确立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扶持,规范发展。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推进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为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这一领域的规范与监管,防止出现无序竞争。 二是体现公益性、开放性。建立第三支柱是政府扶持发展的公益事业,并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 三是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应当允许商业保险、基金、证券、银行理财、信托等各种金融产品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由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投资管理机构及其金融产品。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我国建立第三支柱应选择缴费确定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个人缴费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金待遇依据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投资收益累积的账户余额以及相应的计发办法来确定,实行税收递延模式。 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承担缴费义务的各类人员。 第三支柱的目标替代率设定在10%-15%,从10%起步,逐步提高。 在个人养老金管理体制方面,由人社部牵头负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参与,共同制定个人养老金的基本制度、主要政策、监管规则,并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部门协调机制。 同时,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符合资质的金融机构承担个人养老金账户管及其投资的相关管理业务。 对承担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的金融机构实行监督管理,由社保基金监督部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共同监管。 此外,鉴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大多数民众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应当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个人养老金投资的专业咨询指导,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任重而道远。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和理论界共同探讨,加紧研究对策措施。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详情]

罗登攀:基金行业应尽快纳入税延养老体系
罗登攀:基金行业应尽快纳入税延养老体系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罗登攀表示,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以养老为使命,对养老第三支柱都是非常重视。基金行业已经为迎接纳入税延养老体系做了相应准备,希望税延养老体系尽快地推出来。 以下是实录: 罗登攀:首先,刚才一梅总讲的我特别同意,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是以养老为使命,基金公司实际上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就是管理老百姓的钱,对个人养老尤其是第三支柱都是非常重视的。基金公司将养老作为自己的使命,是以后大的发展趋势,养老在战略上对基金公司非常重要。第二,正如王毅总所说,基金公司具备管理养老产品的能力,基金公司是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的受托人,这20年的发展咱们基金公司积累了一批长期稳健的基金经理。前面10年、15年明星基金经理确实在基金公司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近几年大家都是更加倾向于价值投资,倾向于平台、投资流程,所以基金公司对于管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投资上也是比较好的。第三,投资者教育工作对养老产品的推广非常重要。我们稍微统计了一下,全市场养老目标基金获批40支,已经成立了12支,去年的市场还是可以的。所有的银行,所有的渠道都在拼命做投资者教育工作。最近个税的APP出来了,如果在APP里把税延养老产品加进去是很好的投资者教育。 我总的想法就是咱们基金行业是准备好迎接纳入税延养老体系了,希望税延养老体系尽快地推出来,在今年5月1日推出来。我也与很多机构进行了交流,大家在账户体系、平台建设方面有一些分歧,所以还是希望尽快地拿出一个安排出来,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所以尽快推出来。 我们自己在研讨养老金下一步怎么做方面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在主要的产品是TDF产品,TDF产品在美国也是主流的养老基金产品,这是经过成熟市场验证的,是一类很好的养老产品。我们也在跟钟会长沟通能不能放更多的产品,例如把一些绩优的产品放进来,另外增加一些创新的产品、指数的产品。指数产品比较合适养老,因为费率比较低,如果养老产品的管理费太高,长期就把收益吃进去了。我们最近也提出了FOI(Fund of Index)产品,FOI直接投资于指数成分股,解决了FOF类产品双重收费以及风格漂移问题,具有低费率和风险分散的特点。我们希望有一些创新的产品真正地帮老百姓把这个事做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选择,所以从产品角度我们也在跟监管机构沟通。 从渠道角度,现在TDF产品发行出来都是各类机构,包括银行、直销和互联网平台等合作的结果,也希望下一步个人养老产品不管在哪,统一账户的系统建设一定要兼容,不是说一家来做,而是各类机构都可以参与,尤其是互联网平台。2018年有一个对80、90后理财情况的调查,他们80%的人理财是通过线上渠道购买的,80、90后是未来个人养老的主力军,所以互联网平台是非常好的渠道。我知道在平台建设、账户提示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希望能构造一个兼容性的系统、统一的账户,让所有渠道都加入进来把个人养老做好,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基金本身。基金公司也有直销的平台,如果养老让我们直销多做一些,这对基金也是非常好的。 基础建设就是一个统一的平台,统一的账号,以后跟第二支柱都能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个也是我们在研讨过程中提出来的,也希望董老师也替我们呼吁呼吁相关的部门,我们也希望在这儿发一些声,提一些建议,希望在座第一排的多多的理解,多多支持,我就讲这些。[详情]

林羿:借鉴海外经验 助力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林羿:借鉴海外经验 助力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林羿发表主题演讲。他是专业研究美国养老体系,参与了中国养老第二支柱建设,希望借鉴海外经验,为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做贡献。 以下是实录: 林羿:谢谢董老师,大家新年好。两天前刚从美国飞过来所以有点时差,这么令人激动的takeing令我很兴奋,刚才我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包括杨老师提到2000年办第一届论坛邀请我参加了,这一转眼都19年了,我们那时候还在谈基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主要构建第二支柱,现在开始讨论第三支柱构建的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像我这种从一开始参加了祖国的建立健全养老金体制的活动和运动,目睹了它19年长足的发展确实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振奋的一个情况。在这个会议之前我很早之前就认识了董老师,那时候董老师还是一头乌发,我们十几年前就开始讨论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体系,也是三个制度的构架,学习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 今天在会议之前,董老师说林羿我们大概了解了美国的第三支柱LA的情况,还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可以参考的东西给我们介绍一下。所以我准备的PPT实际上是去年人社部不请我在这个专题上进行了配体,做了这个PPT大概25页。 我今天主要想结合美国的第三支柱的体系当中有四个不同的个人养老金的账户,我想着重介绍其中两个。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个人退休账户LA,实际上大家还有所不只,美国还有两种微小型企业所创建的SEP IRA和SIMPLE IRA这种账户的建立。 我为什么觉得这个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价值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在全国掀起全民创新、大众创业或者万众创业的运动,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开始自己创业,成为自己的公司,我不知道现在个人单干叫什么,那时候叫单干部。 所以在美国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美国一开始1974年刚才杨老师也提到了在(额瑞撒 音译)里面第一次推出IRA这个账户,20年后才发现只让个人建立这个账户发展的还不够快,实际上很大的空缺和短板就是众多的微小型企业没有任何退休金计划,为他们自己或者为他们的员工。因为这也是资源式的,他们没有钱也没有那个能力为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员工去建立一个完全的401K或者DD。 美国40%的经济是依靠微小型企业,夫妻店,非常小型的商店。另外你比如说夫妻两个都是医生,或者两个人都是律师、会计师,有很多这种的小型的个体户,没有任何适合他们的投资目的。你说他们两三个人让他们去投资不太实际,让他们去开一个IRA钱太少了,2019年(英文)是6千,才6千美元很多这种个体户,虽然不是超级富豪但是他们的钱又是相当可观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策制定者在业界帮助下,逐渐想到能够通过什么方法使得微小型企业能够更有积极性这方面为他们自己或者为他们少数的员工建立一个比较合适的,但同时又是简单的养老金计划,他们想到的主意就是1996年推出了SEP IRA,一会儿我会稍微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在1997年推出了SIMPLE IRA。在这儿之前我们讲一下IRA在整个市场布局当中的重要性。 到了去年第三季度底,美国养老金的资产将近30万亿,29.2万亿,其中9.5万亿是RAO,将近1/3,9.5万亿是IRA资产,这个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在美国几乎1/3的家庭在他们的储蓄当中都有退休账户的资产。 看右边IRA最高报的,红色和黄色的,这是表现两个季度资产的增长,也是占最大的比例,所以说IRA美国的第三支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的养老金体制当中。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大家看深蓝色就是(英文),共同基金,我们叫公募基金作为一个投资的选择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面我稍微再详细解释一下,这里面包括保险公司所推出的(英文),它是包括在公募基金计算里的,这里面不只是基金公司产品,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英文),但因为(英)有点类似(英),所以它是按照共同基金的资产计算的。在这里面几乎有2.6万亿是投资于权益类的共同基金。 所以公募基金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投资产品,在这当中权益类的公募基金又是最受欢迎的,其次是混合型基金。 刚才我讲一共有这四种,我重点介绍一下第三种第四种。 先简单地说一下,个人退休账户分两种一个是Traditional IRA和“螺丝IRA”,这大家都有基本的了解就不详细介绍了。今天介绍的SEP IRA和SIMPLE IRA都是Traditional IRA的一种,他们里面虽然有employ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列为第二支柱还是属于个人退休账户。特别是我们现在有非常多的微小型企业,让他们做企业年金,像美国二三十年前面临的情况一样是不现实的,你不不可能有职业年金,用我们的话来讲是体制外的,所以不可能是职业年金。 我们现在在考虑中国的第三支柱个人退休账户,我觉得考虑的是建立个人的退休账户,就是Traditional IRA,但是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美国政府所推出的SEP IRA和SIMPLE IRA实际上跟Traditional IRA,虽然以Traditional IRA的形式存在,但是比Traditional IRA还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什么是SEP IRA?它是A simplified employee pension它为个体户以及非常小的雇主所准备的,但是它所存在的形式还是IRA的形式。你比如说夫妻俩都是会计师,收入比较可观,刚才我讲了他们没有什么动力去建立一个Traditional IRA,因为钱太少了。如果有了SEP IRA他就有了很大的动力,为什么呢? 首先,它所允许每年缴费的上限要远远高于Traditional IRA,因为这里面有employee的参加,从税收的角度有两个好处,你虽然是个体户但是还是一个法人。所以这个要交税的,所谓的微型的企业税,你往SEP IRA里缴费首先从公司税里面减去,所以你们两个都是会计师,就是个体户,但是你们又是empoyee,按照美国税收法规定是必须缴费的,这种情况下所规定的缴费的SEP IRA的上限非常高,比如说2019年是5万5千美元每一个人,这夫妻俩是个体户,每个人都可以往自己账户里缴55000美元,这55000美元可以从个体户工资税扣除同时还不包括在他们两个个人的当期应税收入当中。所以双面的Traditional IRA,那么这个形式还是IRA,两个人的账户都是IRA,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所以跟Traditional IRA比起来就要好很多,几乎是八九倍。 所以你看Elevated Contribution limit,另外是easy就是非常简洁。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考虑美国的劳动部和税务总局是监管机构,他们联合多少年前就出版了一个叫标准模式,就是SEP IRA的表,所以95%以上的金融公司包括我们就用这个表,所以你到我们普信金融开SEP IRA我们就用IRA这个表给你,你填那个表很简单地这个账户就可以开了。 另外是Contributions are tox deductible to the employer。不是说你每年作为employer都得缴费,如果你的经济情况不好没有收入你可以不缴。它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就是说这个SEP IRA只能是所谓的employer Contribution,它就是一种形式的利润分享。利润分享大家都知道是empoyer contribution,所以SEP IRA完全就是empoyer contribution,然后要求你缴费之后立刻就有不可剥夺权,我觉得这个可以考虑。在设计IRA里面除了纯个人以外怎么设计微小型企业,特别是当今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这种形式下有非常多的个体户和微小型企业我们可以考虑推出这个,给他们提供更丰厚的tax。结合纯个人的contribution IRA一块儿推出来。 什么是SIMPLE IRA呢?SIMPLE看起来就是简单,SIMPLE英文是简单的意思,列出来又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弥补了刚才我说的SEP IRA的一个短板,这个里面既必须要有employer Contribution同时还有employee Contribution,从你以税前的方式像401K计划似的从工资当中以税前的方式向你缴费,同时又要求你或者是一定要有对等缴费,对等缴费要求是3%是employer(英)3%,或者是所有的员工他们的年收入的2%,所以它有这么一个要求。 但是它跟SIMPLE IRA比起来在Contribution limit上限上还不如SIMPLE IRA,所以我列出来了到2019年今年是1万3,比起5万5就差远了,5万6。但是这1万3是以(英文),所以limit要下来,它有一个好处是准许你有employee,所以如果你不仅仅是夫妻店里面还雇了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像有的私募基金七八个人这个就更适合,因为你有其他的employee,不不只你夫妻俩,这时候你那些employee就可以给他们建立这么一个SIMPLE IRA。 整个来说,这两种微小型企业为他们推出的SIMPLE IRA和SEP IRA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他们的Contribution limit远远高于Traditional IRA,第二他们非常简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作为employer有这两种Plans的话,美国劳动部就明确提出你所担负的受托人职责就大大减少,几乎没有什么受托人职责。所以你从法律责任角度来讲也没有特别多的顾虑,不像一个大的employer,你有好几千人,它有非常完整、完全的(英英),但是这种小型Plans就可以。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详情]

董登新:五大因素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崛起
董登新:五大因素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崛起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第三支柱崛起有五个来自宏观基本面的解读。第一,1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第二,我们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小康社会要达到更高层面的一个追求; 第三,房地产大概率不会再有过去大幅上涨情况;第五,资管产品100万亿,资管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锻炼的场所。 从各类金融机构角度看,公募基金说白了,它作为投资专家来讲在这方面有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保险的精算、设计是强项。我们中国银行有独立的子公司,我们的银行已经开了四家独立的四公司专门搞银行版的资管产品,理财业务的,我们虽然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业有向混合走的格局。中国的CIP(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现在就可以放开,让我们的四大金融机构可以自由的开户。 以下是实录: 董登新:谢谢董老师,林羿老师在美国研究美国养老金,我在中国研究中国养老金,我在这块林总讲的应该说我能产生共鸣,我跟他是知音。 我原来是搞资本市场的,介入到美国养老金有一些收获进去出不来,所以有很多东西我还在继续研究之中。刚才讲的CIP,2019年是CIP元年,我在昨天才拿到课题的快递(报告全文),所以我的演讲内容已经完成发过来了,要不然我要重新改一下口径。我一直不知道有一个什么好的名字,我说中国版怎么样有更好的不学美国,CIP。 胡会长说要宽出去,我想窄进来,我是做了5页的PPT,我尽量把时间压缩一些讲一些技术的东西,其实我也是借鉴了美国的,做了一点灵感的拓展。 第三支柱养老金确实面临重大的机遇,可见是中国当口上重大的风口,我们第一支柱应该说费率高,负担重,而且第一支柱规模的扩张遇到大的问题就是转制成本的偿还,全国统筹的压力。第二支柱就像杨老师讲的不叫过气了,是说它失去了黄金时间,黄金时期错过了,第二制度的企业年金遇到了巨大的瓶颈,规模狭小,形同虚设。从制度的定位角度,从发展的进程把历史机遇推给第三支柱,第三支柱虽然是起步晚,弄不好将来会后来居上,它的名声、规模有可能超过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崛起有五个来自宏观基本面的解读。 第一,1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美国3医人口能够储备2.8万亿的养老金,我们14亿人口每个人只有小小的数字它就是一个大的积累,更重要是14亿人口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二,我们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小康社会要达到更高层面的一个追求,那就是人们在满足填饱肚子以后要满足将来。 第三,中国的放贷,中国国民腾房已经达到了巅峰,我们商品房有时候90%,有时候80%,所以腾房的时代已经终结,现在的腾房基本上是保值,所以人们不必要把过多的钞票放在腾房上。 第四,资管,资管产品100万亿,资管的产品实际上就是个人养老金的一个锻炼的场所,你想做国民个人养老金,首先资管产品方面拿出本身,当然资管产品主要是中短期产品,个人养老金将是长期的产品,你怎么切换你的思路,基本上我们有一个概念的场所,最后我们的养老金融国民教育已经起步而且规模宏大,中国养老金50人论坛已经担当了这一历史使命。养老金融的概念,这一宣传将为我们国民养老储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国民教育的基础。 大家看看没有报税的年代税优是不管用的,大家各个单位不知道有没有通知大家登录个税APP,那个玩意太简单了,就是一个傻瓜版的。专项扣除这个不用管代为给你代扣,专项附加扣除6项,自己申报,自己提供证据。当然这个税务部门还有办法查询的,它会打通信息平台。没有这样一张APP的话,国民报税是报不出来的,公民的收入申报意识淡薄,而且我们从来没有在高效的全国统一的税务体系。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国民有了报税意识才有了税优意识。你没有报税的意识谁管税优税优啊,所以我们现在很紧张,进入到2019年1月1日之后,我在外地做演讲给我一点报酬我要税后,支付单位应该是义务缴纳人,所以不要给我带来麻烦,这就是报税意识。 我们已有的三大税个人养老金产品是广义的,要真正纳入到董老师讲的标准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话可能还有距离。当然只要稍微一导入就进来了,比方说养老目标建立投资基金,由两个序列导入到个人养老金,个税进行了分解。一个是基金尽投只要加一个前中,基金(尽投)给它加上ETT就可以了。现在养老目标的基金我们只需要税优锁定它终身缴费不再提取。个税进入养老保险,我们虽然说2018年起步了,但是目前推进的效果可能还没有养老目标基金那么热闹。养老目标基金发40只,但是第一批当中还有三只没有发行,这就麻烦了,6个月的时间快要到了。我们的以房养老也是属于个人养老产品的品种,但是目前的效果还有待拓展,那么多的腾房将来都留给富二代不行的,我们老人还是应该搞点反向抵押。 我再重点说一下CIP,我们的CIP怎么设计?我想说说第三支柱个人账户设计和第三支柱税优的问题。我们知道美国的IRA可以分为四个版本,它有银行可以开户,券商开户、保险等,美国四大类的IRA的开会投版的资产最大是公募基金占50%,保险公司占5%,另外银行和经济人公司占比例合起来大约占40%多。我们知道公募基金是投资专家,我们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不是纯粹的养老金产品,它还带有很强的家庭理财,财富保值增值的功能。你专门谈养老准备不够的,还要有家庭理财,家庭理财财富的保值增值这是最有魅力的,最有教育效果的。 我们的公募基金说白了,它作为投资专家来讲在这方面有特有的优势。比如说保险的精算、设计是强项。我们中国银行有独立的子公司,我们的银行已经开了四家独立的四公司专门搞银行版的资管产品,理财业务的,我们虽然是分业监管但是金融业有向混合走的格局。中国的CIP现在就可以放开,让我们的四大金融机构可以自由的开户。刚才林总讲了一个账号,全国股民只有一个股票账号,但是资金账号在哪个证券公司开户你的资金账户由哪个证券公司编号。我们的CIP全国一个编号,按照个人的身份个人账户统一编,但是不同的产品有发行产品的部门,按照自己的相当于股票上资金账户编,但是资金账户服从个人账户统一信息归集,这是很好打通的,我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先例。 所以我们首先在CIP的版本设计上放开,我们至少可以四大金融机构都可以开户,这学习美国是没问题的。这四大金融机构开户,第三支柱有一个最大优势是开户成本低,管理成本低,所以有刚才林总讲的雇主版的IRA,它搞不起第二支柱,那我搞一个第三支柱。第三支柱弹性大,第三支柱管理简单,在哪个版本在哪儿开户,他们自己管,他们就是一个傻瓜版。这样一种格局我们要尽快要开上。 另外在税制角度,我们对应说一下,其实我们税制很简单,不断低端收入人群还是高收入人群来讲都可以用EET和TEE替代。对于低端人群我们可以用EET税制模式,等同于TEE,现在不够叫税制资格,只要他坚持参与我们的CIP开户缴费,我们就等同缴费了。美国为什么有TEE的原因,是有人很自大自信,我现在是穷光蛋,我未来是富翁,他们提前把这个交点,这样的话,将来富了可以适当的税小一点,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另外在个人帐户和税收优惠上我说一下,我们CIP一定要有EET和TEE转换,美国还实现了EET和TEE随时替换,美国没有钱,政府缺钱情况下做的,政府也适合这样的做。我把原来的第一档次的这个税交点,把原来的EET切换到TEE,制度上是允许这样做。第二个允许第二支柱的帐户向CIP切换,不管跳槽还是退休,都可以把原有单位的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切换到我们CIP上来,我们CIP也将会对应两个版本,一个是的的CIP,一个是TEE的CIP,是万能的,都可以接收。 另外,还在提取设计上借鉴美国,我们设计为两大系列,死亡,退休残疾,按照正当的交个人所得税,TEE不用交。我建议在我们提取环节增加两个元素,一个是困难提取,一个是贷款,美国的IRA都是这么做。困难的提取是为了维系CIP的养老积累,退休积累的地位和形式不改变,让帐户具有可持续性,长期积累功能不被打破,我们一定要有人性化的设计,困难提取至少三到四种情况。第一,无力支付医药费,我们动员所有的社会资源,社会财力,仍然解决不了医药费。第二个,教育费,支付不起学费。第三个支付不起房租,第四个可能是丧葬费,第五个我们可以按照我们标准设计。这样的困难提取就是对困难人群,你不管什么样的困难,还有一个购房的时候首套房购房也可以申请困难提取,但是有代价的,为了维系帐户的退休储蓄的性质不改变,困难提取满足你的变性你要付出代价,除了个人所得税还有10%的惩罚税这样克制提取的冲动。美国第二三支柱提取的法定正常年龄是59岁半,你按照这个59岁半提取可以,但是你不满59岁,申请之后可以提取但是加收10%惩罚税。贷款跟困难提取不一样,专家一般建议贷款提取,困难提取必须要发税,而且还损失在困难提取缴费的资格会剥夺。如果雇主有匹配缴费的话就麻烦了,不让你缴,雇主也不让你缴,就不获得缴费资格,很多国家采用贷款的方式,但是贷款跟公积金不一样,在自己个人封闭帐户里边贷,贷了之后还本付息的。贷款还是跟困难提取的情况都是可以的,一定是急迫了,家庭财务发生重大困难的才可以困难提取和贷款,包括首套房房贷,但是贷款一般期限比较短,大约五年之内。这样贷款因为要还本付息所以不罚税,这样的做法,我讲的这些实际上,我们中国的税优不是说没有,是中国政策太粗放,甚至太有点粗糙,没有把税优政策充分利用,精细的定位。因为我们像定向降准一样,我们税优政策怎么精细到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匹配起来,所以一定要有相应匹配的制度才能够使得政策更有效。 时间到了,谢谢。 主持人(董克用):谢谢董登新所长,非常抱歉,因为这一阶段我把控的不好,时间超了太多了,因为几位老总已经买了回程机票,我们放弃休息,外边有茶歇,可以自由活动。我想下午的前两段都是非常精彩的,从我们社保基金理事会,我们武主任去谈风险,就看到了这是一个长期从事长期投资资金的人才能够思考出来的,不是我偶然的想起来的事,所以如何定义风险,怎么把控风险,怎么在养老金里把控风险这是非常精彩的演讲。看我们三大协会,银证保三大协会的领导都是长期对养老金做了研究,考虑的非常全面,并且都行动起来了,或者说三个行业都做好了准备,都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都很有信心,都认为这个事我们要来做能做好,这三大行业,这样的表态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那三位教授,我也把林羿博士作为我们兼职教授,当时请他也是给我们学生讲更多的实践。因为我一直在搞社保,我就发现社保的学生不懂金融,金融的学生不懂社保,那怎么把两个事结合起来呢,最后搞了养老金融,搞了几年之后发现不能光是社会,还得告诉学生。因为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是未来希望,我跟学校申请,我那儿有一个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这是社会组织,我又申请了一个研究中心,养老金融研究中心,说好,支持你,什么道理,为什么支持你,我们人民大学社保也很强,金融也很强,但是它们两个不沟通,你考金融的学生什么是社保部知道,什么第一、二、三支柱不知道,靠社保的学生什么是风险,投资,不知道,就知道公平,难道就是公平,这个也有问题,然后是普惠公平,不只是这些。走到今天,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必须既懂金融也懂社保,申请完之后有一个机遇,后来学校搞一个特殊的本科生辅修计划,鼓励各个单位报,昨天本人答辩给我5分钟,我就这么道理,人大这两个都非常强,但是在座的金融界大佬不招人大的学生,因为不懂金融和社保。我们把养老和金融知识合起来,将来我们人大的学生就是你们的来源,我们以后人大的学生既懂金融又懂社保。 下面有请我们苏罡董事长,这个阶段是我们的圆桌论坛,论坛主题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的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有请。[详情]

苏罡:养老第三支柱 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苏罡:养老第三支柱 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对于养老第三支柱,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协作。 [详情]

黄王慈明:养老金第三支柱 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黄王慈明:养老金第三支柱 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从全球趋势来看,养老资金需要多元化资产配置,包括海外投资,这也是体现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的时候。养老第三支柱,现在很多人都把它与税收优惠紧密紧密结合,但是也要考虑到,有一部分老百姓,并不能享受到这部分优惠。这部分老百姓就会考虑,个人养老金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养老金第三支柱,重要的还是投资者教育。 以下是实录 黄王慈明:首先感谢大家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这个经验。从香港方面,其实我很惭愧说我们基本上第三支柱还是没有什么很大的发展,其实我们过去基本上就是第二支柱抢基金。过去十几二十年的发展重点在这儿,第三支柱可以说是最近才开始有一些税优,我们的经验也不多,我们要跟你们学,你们刚才提到CIP。我们十几年以来现在强基金管理局强大立法会要提出一个CIP的概念,所以我是来学你们,不是我们有什么很酷的经验。 CIP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块,从投资人的角度应该怎么样有一个平台我可以从一个网点进去把不同类型的产品打通。所以CIP这个概念董老师很厉害,也是我们香港要学的。但是跟这个有一个关系,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你不同的行业有基金保险银行,但是我刚才听了这么多次,我觉得就是在监管方面缺少统筹,就是谁来牵头这个监管机构是人社部还是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投资顾问这块,谁来提供投资顾问,因为你以后的产品,比如说保险的有一个年金的产品跟你的基金或者是跟银行的财富管理的产品其实分别是什么?我应该怎么选?我应该在这个组合里面怎么样配置,谁来发这个牌,谁有资格,这块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到海外的情况最容易出问题就是这个环节,你看澳洲出了专门的报告,就是怎么样针对投顾这块,你怎么去分怎么样的资格,怎么样的标准,所以这块我们要多考虑的。 另外一个,大家都在讲投资要资产配置,要保值增值。但是我一直听的就没有说这个资产配置好像这个前提就主要投资在内地的市场,A股国债或者怎么样。但是你看环球那个趋势,养老的你肯定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就包括投资在海外市场。其实现在目标投资基金也可以投资在Q里或者基金互认里面的,这个比较少数,基金选择也不多,费用也比较贵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争取把多一部分资产配到海外,这个也是基金管理公司以后你们要跟投资人细水长流的提供专业的,展示你们专业很重要的一块。我知道保险方面,我看去年出台法规,保险可以享受税优的,其实他们是按照现在保险的规定,那么上限可以达到15了,基金这方面能不能提高一些配在海外的资产,这是另外一块。另外一点,大家经常提到保值增值,我觉得这个也要很清楚的,想一想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因为这个你要怎么去管理老百姓的期望,如果保值增值是不是说要保底,那么你一定增值的,但是他们要明白你投资肯定是有风险的。好像在香港,我们一推出强基金的时候节亏钱,亏的很厉害。你怎么样让老百姓知道你投我们是用稳妥的政策,但是同时他们也要了解是有风险,是有下调的风险,这些你要发展系统,尤其是养老的时候,你要很清楚让老百姓知道你投的什么。 还有一个关于投资者教育,大家在谈投资者教育的时候你要怎么投,那是很根本的,我觉得在定位第三支柱,会不会把第三支柱发展跟税优捆绑太多。因为如果不能享受税优,今天谈到的其实可以享受税优,可能五千、六千七千万人,那么其他人它会怎么样看第三支柱,如果大家都把第三支柱跟税优捆绑在一起,那么其他人就觉得这个跟我什么关系。而且一个很根本的就是投资者教育就是让老百姓知道其实个人是有责任,这一点在香港我们比较容易做,因为香港一直是不靠政府的,我们第一支柱很薄弱,基本上就我们现在说水果精,就是小的职能只能购买水果。但是你们不同,你们71%是靠政府的。那么怎么样有这个意识让老百姓知道他自己其实是有责任,这是投资者教育的第一不步也是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你有税优其他的他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他们会觉得政府搞定了。 这是我很粗浅的做法。[详情]

祖国明:养老金第三支柱需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祖国明:养老金第三支柱需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表示,第三方销售平台对于第三支柱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蚂蚁金服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能够面对上亿的投资者。养老CIP对于年轻人和蚂蚁金服都具有绝对的利好,但是否考虑了针对年轻人的便利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清楚用户使用习惯和诉求,是为他们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关于如何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不仅是互联网公司,基金公司和银行等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求帮助更多的客户简单方便的理财。 以下是实录: 祖国明:其实蚂蚁在养老这件事上我们起步比较晚,我们在去年五六月份以后才真正加入到中快板的行业,我们步伐快了才能做到这儿,我觉得这是两极支柱。互联网挺对应今天主题的,我们作为第三极的力量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业务的发展。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讲作为蚂蚁一个互联网平台的金融科技公司怎么能在养老业务中能够发挥我们的作用。 第一,我把投资者教育放在第一个。 因为在现在的技术、智能终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对用户能够精准刻划的条件下我们能够通过很好的方式做到针对上亿人群的投资者教育。在原来没有这么强科技支撑下是完全做不到的,我给大家举这么几个数字大家看一下。去年我们通过我们的平台做了7万个投资者类型的内容,这7万个投资者教育内容覆盖了3000多支基金产品,覆盖的人群大概是将近五六千万人群,去年有上亿的人群忘了蚂蚁财富贷了。一个好的科技的手段和财富工具把以前非常难的投资者教育真正做到千人千面,触达到每个用户,这是在目前大好情况下如何把养老教育普及下去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第二,我们基金公司做的,大家都说养老非常难懂,包括十年二十年以后怎么计算收益。其实有一家基金公司叫南方基金,它在支付宝小程序推出一款养老计算器,上线不到一个月200人在用,你知道大家留言是什么吗?大家留言是我都计算出来未来养老收益了,为什么不让我做定投,而且大部分是年轻用户在咨询这些问题。所以说养老APP推出以后对我们的年轻人还是对我们的平台都是重大利好。所以蚂蚁金服把养老业务作为战略金融的方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老账户,有自己的养老专区,这是我们在投资者教育上准备做的事情。 第三,我们如何做到更加的普惠。 我们最开始接触到个人养老业务,我觉得从一个不普惠的角度,从一个国家的政策角度来看不仅仅只覆盖这么多人群。今天我听了林教授的一个介绍非常感慨,为什么呢?因为蚂蚁金服服务了3千万的马商,什么是马商?就是打一个二维码坐在那儿收钱的小商、小贩、夫妻店。这些人几千万上亿的个体工商户、微小企业他们的养老谁来关注?我觉得只有靠个人养老支柱,只有靠CIP给他们提供自己养自己的方式。但是我们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产品设计、流程设计这方面是不是考虑到了这些年轻人,这些微小企业他们的便利性,真正的把我们的养老做成是一种金融的普惠、社会的普惠。 所以这一点,我代表我们平台的广大用户,也请在座专家,包括政府更多的在政策设定上充分考虑到这些人的使用习惯,他们的诉求、需求是什么。 第三,谈到互联网做养老业务一个关键点就是用户体验,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养老服务更简单、便捷、透明,我觉得这是从用户端做业务的一个思考。之前我也去过协会,包括人社部都跟各位领导沟通过,可能从政策角度,从顶层设计,从上到下的设计,但是可能作为一个互联网业务的平台,我们可能思考的方式是从用户角度说,我们怎么能够让用户简单地开立账户,能够让资金便捷的进来,同时资金这方面不是那么难懂,同时是不是给更好的投资的建议,包括因为养老是长期的,十年二十年以后这期间我们怎么能关注他们,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全面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包括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一起来做的一套的用户体验的服务体系。只有这样做好了以后,我们用户真正谈到喜欢养老、爱养老、享受养老。[详情]

华安基金王毅:养老第三支柱可以促进就业、促进消费
华安基金王毅:养老第三支柱可以促进就业、促进消费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参与圆桌论坛,王毅表示,养老金第三支柱并不是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资金补充,第三支柱促进了就业的多元化。中国个体的从业者会不断增加,第三支柱为这类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渠道,为自己的养老计划提前做好打算,此外第三支柱会改变消费方式,促进消费观趋于理性化。当然养老保障单纯依靠政府的话经济的活力相对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市场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实录: 王毅:刚才华夏的李总也讲了很多了,我本人回国以前是给机构投资者做投资咨询的,还有风险管控等。回国后,我先是在证券公司,2015年来到华安基金。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协会钟会长那报到,聊到第三支柱的事情,包括怎么推进这些工作。我也跟钟会长表态了,这个事情是大好事,需要华安做什么,我们会全力配合。后来,CAFF50论坛几乎每一场我都参加了。 关于基金公司为养老金做投资管理,我觉得应该不需要再讨论了,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基金公司已经担任了多年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并取得了非常好的长期业绩。第二,人社部也委托了很多家基金公司管理企业年金,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相信这些应该足以证明基金公司是有能力来管好个人养老金投资的,我一点都不怀疑这个事情。 协会、证监会做了一件非常有智慧,也非常务实的事情,率先推出了养老目标基金,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养老目标基金有一个资产配置在里边,你可以上下有一些浮动,基本上是在既定框架之内,这是第一。第二你是选基金的,所以换一个角度来说,不会出大错,我选的20个基金,30个基金全部非常糟糕,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并且你是在一个资产配置的框架里边,所以风险应该说还是相对可控的。 如果我们看到基金公司管理企业年金和管理社保基金投资的历史,我觉得我们应该是有信心,相信基金公司能够管好个人养老金的投资。 我想借今天的机会提出一个思考,不能说是观点,供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在讨论第三支柱的时候,有一点很少谈到,第三支柱不仅仅是对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补充,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我们思考一个养老保障系统的时候,一个好的养老保障系统实际上有三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需要规划资金的来源,筹措资金积累基金为养老提供保障。第二个是养老资金的分配,这里边涉及到财富的再分配,也涉及到一定的平均主义在里边。第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即一个养老保障系统应该有助于保证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这要求养老保障体系里的结构必须有差异性,如果是平均分配的话,很难有活力,很难有竞争力。养老保障如果主要依靠政府的话,经济体活力和竞争力相对是薄弱的。 养老保障,如果一个国家的个人养老储蓄帐户,不管IRA,或者其他的形式,它发展比较充分的话,相应地它的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相对的就比较强。这是一个经验上的观察。我觉得学术界,包括从业人员也可以做一些研究和分析,养老保障体系它的设计在什么层次上影响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这个东西是需要我们考虑的,这是第一个事情。 第二个事情,其他嘉宾都谈到了,实际上第三支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促进就业的多元化。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报道,美国四分之一的就业是个人从业者,这些人主要是通过IRA的形式为自己积累养老金。中国也是这样,相信以后个体从业者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得想办法给他们一些渠道,让他们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好准备。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些企业是有企业年金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没有的?国家的税收优惠仅仅能给到那些有企业年金的,从税收优惠角度来说,第三支柱将部分促进公平性。 还有一点,第三支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变我们的消费方式,使我们消费方式更加理性化,因为你个人会思考怎么为养老金进行积累和投资。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详情]

华夏李一梅:最后109天 期待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
华夏李一梅:最后109天 期待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透露了首支养老目标基金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发行。回顾去年8月至9月,养老目标基金刚刚获批不久,各家基金公司都在等待销售渠道的系统升级后发行。华夏基金毅然决定,用直销系统率先进行发行。因为养老目标基金,看重的不是首募规模,而是更看重定投。 李一梅透露,华夏基金员工总数合计不到1000人,最后,有400多人进行了认购。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成立时,认购户3.7万,打开申购定投至今,已经有7万基金持有者,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有一定的认可。 从去年5月开始的税延养老试点,到今年5月就满一年了,期待公募基金产品纳入税延养老。距离5月1日,仅仅还有109天。基金公司要做好充分准备。 当然,养老第三支柱、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要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让广大投资者了解养老金融。 以下是实录: 李一梅:今天非常感谢苏董,非常感谢董老师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论坛。其实说到养老,我经常跟我们钟会长一起到处忽悠,的确基金行业作为专业的管理机构,我们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把养老,特别个人的养老作为我们一个使命,我们每一个基金公司其实都认为养老金的管理是基金公司必须要承担主力军,必须发挥专业投资走向的使命。所以我们觉得,基金行业其实在过去20年,今年是第21年了,过去20年一直,不管积极投身于全国社保的管理,包括企业年金管理,现在职业年金的管理,像现在加入第三支柱整个制度设计都是希望发挥我们的专业力量,能够为养老贡献我们的自己的专业和贡献自己长期管理的经验。 那在这块,基金行业首先第一位要强化自己的管理能力,我们其实存在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够给投资人奉献长期稳健的回报我们在这里的角色是没有意义的,那在这块,基金业为养老做出的准备,核心最重要的是整个基金行业投资,整个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我下午来第一个听到的是武主任的有关风险的介绍,其实受教非常大,其实风险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风险是中性词,风险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收益的。如果我们真正以每一个投资人的20年到30年的养老为维度看待风险,我们对风险的认识和对投资的认识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那么我一直也说,为什么说投资体系发生变化呢以前的基金公司更多以产品为核心,大家希望有明星的基金经理,希望明星基金经理带动产品销售,这似乎是一个业务模式。如果把视角放在养老上,20年到30年,我一直讲基金经理可以在20年30年整个区间成为明星基金经理,这是不太可能一直保持业绩长青的,甚至现在周转率和人才流动那么多,那一个基金经理在一个公司任职期限有没有十年,这都是面临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基金投资必须以基金经理个人为维度,变成整个体系平台和流程,作为体系搭建的核心,这样才能保证在二三十年的维度上,我们的投资是有持续统一的视角,才能保证投资理念,投资策略风险策略能够持续的贯彻下去,这是我们目前整个基金行业应对养老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刚才说到我们除了投资之外,因为苏董也说到我们的产品,我们养老目标基金发行,华夏是第一个成立养老目标基金的。最后一点是投资者教育工作,就是对意识的唤醒。我们第一支发基金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等待很多代销机构的系统改造。当时我认为我们整个养老其实不是一次性投入,养老的意义就是我们需要每个月,都是建立在我们工资整个体系里边来的,我们希望投资人是每个月能够对养老金有所考虑分出一部分做定投。我们公司自己先成立这个产品,发动公司的员工和公司员工家属来买,当时信心非常大,我觉得我们公司的员工难道不是像,刚才我们董老师说又懂养老又懂金融他们对这个理念的认同度是最高的,我还个人花午休的时间用了五天给大家做动员,给大家讲养老。结果最后,我还是没有想到,我们公司大概不到一千人,最后四百人参与了在这个产品上的投资,连基金公司做养老金的都这么难,所以我们面临的困难,投资人真正养老意识和权益投资意识的觉醒一定是漫长的过程。 我们今天有嘉宾讲到在七五七六年的时候,美国基金占比只有24%,现在美国基金占比达到了73%,这其实是经历了40年的时间才培育了投资人的意识,才培育了我们真正权益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接受程度。所以虽然这件事非常重要,但是我觉得这件事特别漫长,也跟钟会长和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合一,我们在募资的时候有三万人买了这个产品,然后我们开始迅速开放做定投,到现在我们定投的人数达到了7万人,所以我还是挺欣慰的,最后总人数里边十万人已经是一个挺成型的产品了,70%是定期定额投资这个基金的,这个我觉得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同时,也是最值得所有人去倾我们的全力做好十年二十年做这一件事情的准备,真正把我们养老意识能够唤醒大众对养老的重视和投资,特别是对权益类和有风险议价资产的投资。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新浪财经专访李一梅(扫码查看) [详情]

陈锦光: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 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
陈锦光: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 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圆桌论坛环节,话题为“各市场主体如何更好地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为主持人,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大成基金总经理罗登攀、华安基金首席战略官王毅、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等参与。 陈锦光表示,第三支柱养老金建设,需要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包括养老金融、第三支柱教育。 以下是实录: 陈锦光:谢谢苏总,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最主要的一支力量。第三支柱的养老对商业养老来说,无论是从普惠金融的角度,还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是要首当其冲的来力推第三支柱养老事业的发展,这对商业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积极的意义。这几年,应该说,我们论坛最大的贡献,我感觉董老师,经过我们养老金论坛这么埋力气的吆喝,我感觉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在重视这个事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 那么有的银行是走的快一些,有的银行也正在走,概括起来说,这当中有这么几个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第一个是对三柱养老,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定义,应该是放在哪个板块,在定义上更加科学,更加准确。比如说从它的社会行为属性来看它是我们的普惠金融,应该是比较准备的,是我们辟回金融的概念。但是它的内容,也是我们财富业的范围里边。也有的像对养老金的问题,我们更早的关注并且具体的开展这项业务,我们有专门的养老金的中心在管这个事情。 但是以后我在想,随着这块业务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发展越来越快以后,这块工作到底应该放在商业银行的哪个条件,哪个部门,归属哪个管理的上下的垂直,有利于这项工作能够更加有效的推进,我认为这个事我感觉是需要我们去重视的。好在,现在我们的监管部门,央行都非常重视第三支柱养老的这项工作,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帐户管理,帐户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天然属性。刚才我们董登新对帐户的有一些观点,我感觉自己消化还没有那么快,到时候我们找时间切磋一下,我们养老金的帐户属性,不像商业银行一般的帐户,是具有行政性的。商业银行的账户都是商业性的,但是你这个账户它是有行政的属性在里面,它跟一般账户是不一样的,这是一。 第二,它的唯一性,为什么呢?它要跟我们的社保相一致,它的账户不能说我在这家银行开一个,我在这家银行也可以开一个,它只能开一个。为什么呢?它跟后面的税务部门的税延管理,税收优惠的管理挂在一起,这个还不是随随便便开账户,包括以后后续的管理也需要我们去跟央行要进行深入的讨论,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对商业来说你产品的创收,按照我们原来的一些模型,基金保险包括未来的信托,这些产品在商业银行的平台上,因为商业最终的落地是面对着千家万户,或者说参与三支柱养老的。另外一个角度商业银行本身也有产品创新的问题,这个涉及到商业资产栽培植中一个长期性的资产配置需要在这个方面符合安全,符合三支柱养老的本质要求,这些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空白,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就是流程再造的问题。因为我们讲,第三支柱养老的本质要求,第一安全,第二,便捷,第三是普及。这个便捷你不能搞太繁琐的流程,你的流程要非常简便,让我们的公民,在进行第三支柱养老整个业务往来过程中感觉特别方便,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线上线下,完全线下,我们现在的网点有的能够满足,有的也不能满足,有的银行满足更多的要求,但是也有一些银行不能满足。比如我们一些网银,网上银行,就是我们纯粹的互联网银行,这里边就涉及到开户的核实问题,这是你要到网点,我们现在远程授权,央行是个底线,不允许你在银行机构以外,或者线上来完成你的帐户开立,开帐户必须在银行网点进行现场核实的,这是它的底线要求。那像这些问题我觉得流程再造,流程优化,流程的便捷可能成为我们第三支柱养老过程中要碰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系统。我们说来说去,系统如何对接。现在我们跟人社部门的系统完全对接,那接下来还要跟税务部门系统完全对接,这个系统跟你原来银行的生产系统互相之间怎么样有一个很好的契合,有效的能够来按照未来发展的趋势,可能量是极大的量,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考虑的。 最后一个是国民的养老金的教育,或者第三支柱的教育。我前几天在上海,有幸接待了我们的董老师率领的课题组,到上海调研,关于我们说第三支柱养老金教育的课题,我觉得这个做的非常具有前瞻性,我们要让更多的国民参与到我们第三支柱养老的这项事业当中来。实际上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养老金融的教育,第二个是第三支柱养老的教育,这两个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做极大的努力去推广,去提升,去普及。 最后我提个建议,那这些问题,我想我们能不能,董老师牵个头,我们养老金融论坛牵个头,召集我们央行和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的机构,我们能够一起来碰一碰,这些问题怎么样能够很好的有一个制度性的安排,能够来支持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事业的发展。[详情]

杨燕绥:建议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 第三支柱西学中用
杨燕绥:建议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 第三支柱西学中用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考虑到中国地域经济状况的差异较大,建议基本养老金尽快实现中央层面的全国统筹。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还不到40%,而欧美部分发到国家能达到120%。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的养老第三支柱体系结构相对较好,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美国的东西不能照搬,因为中美两国的各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也需要“中国化”。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杨燕绥:各位朋友,下午好!我2000年开始办养老金论坛,到2010年,十年办了12期。当时想告诉养老司长(江开平),养老金有三个支柱,中国该建第二个支柱了。当时告诉孙建勇,人社部社保司(尤司长),你们两个联手打造受托人。第二支柱不是财政担保,是需要受托人。告诉当时税务杨司长,税制是可以改革的,延期征税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办法,这些都达到目的了,也完成了几本书。当时想解决一个问题,是因为我在留学的时候,世行专家我的导师都告诉中国,千万不要耽误时间,一旦中国国企改革下岗工人视同缴费工龄这个转制成本对接人口老龄化,就是劳动力市场路易斯拐点,中国的问题就麻烦了。 那这个拐点我后来测算了,我们团队测算是在2012年,从那年开始,我们劳动人口以每年700万的速度在减,我们60岁以上以800万速度在增,80岁以上的人以一百万的速度在增,这个拐点发生在2012年。那到今天我们遇到了转制成本没有解决,人口老龄化第一阶段快过去了,马上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了,中国怎么办。 我们过去的十几年,我们的工作是徒劳的,别人不是,起码我自己觉得是。我办了12期停下来了,因为该讲的问题多讲了,有几本书也留下来了,现在真正想跟大家说的,我们真的进入了两个风险合到了一起,转制成本人口老龄化,真的两面楚歌一块来了,怎么办。所以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说的是这个,养老金融创新。 那怎么办,一分理论,我们在座的有一些学者,三分政策,通常是坐在第一排的人,六分执行是在座的大家,后面坐着这么多的精英,我们需要创新。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社会老化,就是说农业吃饱饭人活到40多岁,我们整个风险管理,财务规划40多年,那时候不需要规划。工业革命活到七八十岁,人们开始规划了,但是投资健康之后人均寿命一百岁,我们怎么办,我们需要按照健康长寿消费需求,和约束调整组织我们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我们追求两个问题,供需要平衡,代际要和谐,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怎么办。 现在大数据其实告诉我们,人口老龄化分三个阶段,进入、深度、超级,它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但是不能悲观,我们同时大数据也看到了,按照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均GDP在增加。随着人均GDP增加,盘子大了,卫生支出也在增加,从6%,8%一直到10%,所以这就形成了健康财富,每个人都有健康年,健康生命,那么这里当然包括养老金。所以我们准备在这样一个作为金融创新,不仅仅是风险管理,我同意刚才商秘书长讲的社会资源的重新的配置,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那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说,我们要应对它就是两个人口红利,这个不是过去的人口红利,降低劳动力成本,欠帐的今天要还的。我们说的两个人口红利是当人们在劳动年龄的时候培育人力资本,所以这个人力资本,我们提高生产力,科技推动经济,14亿人口的中国,完全可以经济自主也能够自力更生,我们先提高我们的科技,这就是今天对美国的关系。 我们就需要我们身心健康,良好的知识结构比高学历重要,薪酬结构覆盖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尽快使年轻人解决养孩子买房子进入财富自由拐点。一旦进入财富自由拐点,到时候两份收入,一份劳动收入,一份资本利得,两份收入才能够解决两个阶段,那就是第二个拐点退出劳动力市场。什么时候退出劳动力市场,财富自由了,终身可以自立才有资格可以说退休,才可以说颐养天年,颐养天年可以买单,我们在座的年轻人的工作才有了那份薪酬,这样的薪酬结构要覆盖一个人的生命周期。这样的进入老年有良好的资产结构,良好的资产结构有好的消费模式,甚至可以纳税和投资。可以用消费拉动经济,所以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怎么去从个人到企业到国家,我们怎么去实现两个人口红利应对我们的百岁人生。 那么接下来作为资产结构来讲,西方OECD国家的比较就是这样,当你步入老年,靠年轻人交税来发养老金转移支付,还有忘掉年龄自己总是有劳动和经营收入。第三就是资本利得,这个资本利得不是房产是养老金帐户。那没有能力给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建立养老金帐户,那我们就失去了到老年获得资本利得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我们已经两个风险对接了,我们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用创新的精神来挽回这个损失。那创新,需要与实体经济进行金融体制和工具的创新。刚才我们说到刚性需求,这种需求其实已经给我们供给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在影响着中国的实体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金融创新已经刻不容缓,一个是国家养老金的运行机制,我看到网上有论坛说,中国没有养老金理论,其实是没有研究养老金,养老金是有理论的。第二就是医养结合,人均GDP增长,卫生支出增加了,这么大的健康财富到底买什么,这么大的卫生支出到底买什么才能形成财富,财富是有价值的,都弄到三甲医院做手术挽救生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所以医养是最需要创新的,对中国刻不容缓,甚至是挽回我们失去的时间必由之路,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金融创新,涉及到资源的配置,资本的运作,风险的管理多方面。 我们已经过去的工业经济,土地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打造了银行,保险这样的工具,支持了技术革命那是过去的事情。如果今天还停留在银行干什么,保险干什么那就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那我们今天面临的是健康经济,我们需要将公共资源,社会资本很有效的结合,今天的小企业一直在说银行贷款不够,但是本身面对的风险,让银行很尴尬,我们看看其他国家,小企业创新,他们用的资本不是从政府那儿要的,也不是银行来的,很多是社会企业积累起来的,而我们却没有。作为我们现在来讲,怎么打造国家养老金和医养PPP,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土地国有,我们公共资源可以很好的配置,别的国家没有的好处,甚至我们今天发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那公共资源能不能很好的配置,我们社会资本能不能很好的配置,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非常大的问题,也是我们走出刚才两面楚歌的困境,我们的丰富资源。 有人说,没有养老金的理论,不是的。其实我们看,养老金它要面对人口结构的时候,在进入老龄社会的时候建制度,全覆盖保资本,我们还差两年没有做到,政策全覆盖实际没有做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到了深度老龄社会调结构,第三支柱就是没有形成,后两个支柱差的很远,任务很重,还有三年的时间,到了超级老龄社会强调社会合作,那是全面的社会综合的系统改造,我们现在只能遥远的看看美国日本他们在干什么,其实养老金在每个阶段该干什么它是很清晰的。这时候国家干什么,企业干什么,个人干什么,三支柱,政府养老金财政担保,法定计划保基本,企业职业养老金,用的是企业成本,是合格计划做补充,个人养老金是一种个人家庭收入安排,它也是一个合格计划作为补充,所以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我们可以放三个篮子里,一个国家的养老金必须有三个支柱,只有政府养老金等于这个国家没有这个养老金,必须是三支柱这就是理论。 那么三支柱随着老龄化的过程中,建制度调结构促合作,此消彼涨,进入老龄社会制度比较完善,我们到2020年还有一年,到2022年进入深入老龄社会还有两年,其实挺着急的,坐在第一排的人应该着急,尤其上午坐在第一排的人应该着急。 那接下来调结构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当你第一支柱建立的时候,启动第二支柱,所以2000年我们第一次召开企业年金论坛,那时候就开始启动了,04年就有了法规,与时俱进事做的很及时就是没到位。那么到你第二支柱调结构的时候第三支柱就启动了,到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三个支柱一起动,全社会合作,所以它是一个此消彼涨的过程,老龄社会越严重,政府养老金其实是替代率是下降的,要想养老金重组就是第二第三支柱做起来,这是有时间表的。 作为最后形成一个由国家人社部门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监督机制,形成统筹上解决第一个问题,集体和个人帐户解决第二个问题,这里从理论到分工运行机制,此消彼涨和操作平台这一章课件是完整的,谁说中国没有养老金理论,那是因为他不研究养老金,这个很清晰了,但是从时间表上看我们真的很紧张了,现在迫切需要建立这样的平台。 从去年,国家把医疗保障从人社部拿出来,中国的人社部像英国的就业和养老金部。英国到关键时候才把社保部取消了,社保部变成了先说工作后说养老金,一个工作不足的人是没有资格面对养老金不说话的,很明显,那我们中国去年的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拿出去了,医疗保障局一个药价一个谈判非常漂亮打完第一个战役,那剩下人社部门干什么,就业养老金就两个问题,所以搭这个平台从就业开始说到养老金,这个平台就该他搭,别的部门没有资格来挑战,事情很多了,各个部门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到底干什么,别再因为政府部门部门利益之争,把平台打造不起来。那保险银证做了一些平台非常好,因为我们国家的保险业都是传统式的操作,这个过程做了很多业绩,但是也有一些欺瞒拐骗的,其实给老百姓感觉不太好,这是没有资本做养老金的。那我们保信自己做了一个信息平台非常好,但是这个平台绝对不是管全国养老金的平台。因为这个平台最后要做到所有养老金所有税收统一信息来核算的,这真的是人社部必须要做的,别的部门抢,那是部门利益想寻租,人社部不做那叫不作为,我们没有时间表了。 那再接下来呢,我们看看我们说,美国的结构,其实是最合理的,所以在三五年搞了联邦统筹养老金,八九年西德东德合并了养老金,一个社会合作的大家庭,中央政府必须有一个基础养老金,否则很难经济平衡,社会公平,人员合理流动,这是个必要的公共体,所以美国的结构其实最合理。那我们看一直更新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你看它的情况31万亿的养老金,公共养老金,私人,包括职业和个人帐户的,它的比例是什么样的,这些数据我就不讲了,所以才可能一个一直工作的人,最后退休,他的养老金可能超过他最后的工资,他能达到替代率120%,而我们玩了命的也就40,中国做到40,其实里边有两个陷井,一个是支付139个月等于大家活平均寿命71岁,我们现在78岁了,那七年负债谁管,我们回报率8%的钱从哪儿来,我们牺牲这么两大东西才做到替代率40%。 其实我也同意李处长讲的,第一支柱是个权益问题,不仅仅是资产,而第二第三支柱才是拿资产来说话的。所以,我们说要创新,从理论到学者,从理论上说有一些关键词,我想说信托,其实英国19世纪个人信托,真的是那些事业有成的人走到全世界都能放心他的资产谁管理,打造的大英帝国,一个经济的帝国。二是当这个信托文化到了美国变成了公司,美国的公司打造的机构投资者,打造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文化,创造了经济大国。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国家所有,土地怎么办,现在分给农民,农民早就用上手机了,他怎么自己生产呢,我特别强调我们中国的土地要走向信托,那我们养老金和我们医养事业也能够走向信托,所以我觉得,中国能不能走出21世纪中国的社会信托,那跟英国和美国是不一样的。 那我们来完善我们这样的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大国已经让美国很害怕了,你再稍微强一点就更害怕了,但是路要走的正,这样的社会信托是政府和公共资源,市场和社会资源,个人和家庭资源共同来打造的系统,所以最后,我想说,我们创新之路,这是理念。我们面临着国家养老金的金融创新,一个是中央统筹我们怎么办,时间表上看还有三年,我们进入老龄社会,职业企业年金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职业企业年金不算了,用财政的钱,企业年金是企业的成本,它的发展需要一个是企业还可以包成本,还可以收益还有高回报。可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企业是短期化,低成本的,我们面临的低收益时代,两个都没有了,所以第二支柱的发展,虽然04年出台了法律,但是我们与时俱进的改革,但是效果不佳,原因就不说了。黄金时期已过怎么办,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了个人养老金,因为个人养老金是个人终身财富固定资产+金融资产都可以配置的问题,所以放在了第三支柱弥补我们前面两个,否则将来政府的压力太大了。 美国的结构最优,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是美国的东西不能照搬,因为我们的社会基础太差,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我想下面就不展开了,我们面对的问题在我们前期的研究测算也给政府建议,中央统筹养老金其实两大挑战,第一税率,如果能夯实费基税务征缴,如果不夯实费基,不做统筹养老金这样的重大制度改革,税务征缴很难接入。因为原来社保征缴,收支是有压力的,必须玩命,系统很难。如果我们真的建中央统筹养老金,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我们国务院第一个生产的公共品,以前国务院只是点菜和买单,但是这个东西生产出来它得买单了,这时候税务征收才真正能启动。另外夯实费基,税务增收,我们希望转制成本转化为国家的费率4%,大家刚才都讲了风险管理,不确定就是风险,确定就不是风险了。一个费点2018年就是18000亿,4%是八千亿。其实2018年大家看看财政补贴不止八千亿,所以把这个固定下来,财政按理率筹资就不是风险了,我们职工个人也交4%,我们把企业的费率降到10%和12%是可以的,夯实费基20个费率是足够的。 第二是建国家社会保险局。建设医保局之后,过去半年成绩是非常大的,因为力度是有的,没有这样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局,基础养老金是公共品也需要生产,机器在哪里这样的局建立,从地方,从基层信息管理到地方的调剂到中央的顶层设计,三级政府给它拴的牢牢的,谁也别跑,这里不能发生债务风险。其实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这两个问题。 企业年金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腾空间,第一支柱腾了空间,第二支柱企业可以得到8%,各个企业情况不同怎么自主选择办企业年金,我们企业职工50%达不到有企业养老金,职业年金是不安全的,这里新的养老金是巨大的社会风险。那么个人还有4%强制进入。接下来就是用存量,按照个人生命周期应该先买房后存养老金,职业年金企业住房公积金打通存量改革。第三放活个人,企业有年金的我加入了,经济不好企业不交我自己可以交,我换一个地方,这个企业没办,但是我已经开户了我照样交,我把这个方案给了深圳,政府正在研究,放活个人,改机制,我们现在依赖法规和互联网降低门槛和简化流程,当年设计企业年金制度的时候,没有法律,没有信息系统,所以只好用法人隔离,所以那个隔离是比较重叠高成本的,现在我们有法律和信息系统了,我们可以降低门槛,简化流程,甚至是审慎人监管制度,那么接下来优管理,降低成本,资产配置,减少波动率,稳定受益,这是大家后面要谈的。 最后是个人,作为个人养老金,我们想一想,政府养老金一个管理者,企业年金一百个管理者,个人养老金十亿拥有人,将来大家都会有,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个人养老金,我同意刚才很多人讲的,延税型只是其中一个启动,我们要放开,因为政府养老金就是靠税收,但企业养老金不是靠减少利润就是靠增加成本,个人养老金可以三代人的财产,可以包括金融固定资产,它的资源是丰富的。我同意大家说的,我们从延税型开始做起,把平台一旦打造起来放开,延税型针对的是中青年有房的人口,针对老年人没有用,所以我们说补贴型针对大龄和老龄人口,现在无法对接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本来就不是养老保险,个人弄了个人帐户,存一百块钱,上面全是政府补贴,没有跟政府对接,对接城乡居民养老,上午有人建议88块钱可不可以变一千块钱,不就是一百多亿吗。接下来鼓励型,我们政府建立审慎人监管制度,有养老金资格的审慎人,他做其他都可以,比如消费养老,但是先消费后养老,但是不能什么人都做,不能纳有企业年金,有社保基金等等管理资格的人他们可以做消费养养老金的监管机构,政府只要对这个资格审查就可以了,我们就可以把各式各样的养老金都做起来了。 后面的主题是陈行长,他就在银行可以做的范围内自己做养老金,得到了那么多老人的信任,养老保险的产品占到银行资产的那么多的部分,真的是审慎人发挥了巨大的才能,这就是下一个演讲人陈行长的经验,我们要把个人养老金做大做活,解决我们前面的两个尴尬,最后是这样的信息系统,我们希望它早一天建成,谁也别当拦路虎,早一点给老百姓干出来,谁当拦路虎谁要犯错误的,谢谢大家。[详情]

中国保险业协会商敬国:建议尽快扩大个人养老金税延
中国保险业协会商敬国:建议尽快扩大个人养老金税延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发表主题演讲。关于当前国内养老第三支柱,他提出六点看法。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三支柱相辅相成,面临着地区经济差别等问题。第二,第三支柱不能脱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第三,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充分配合协同发展。第四,科技创新时代,影响第三支柱,如个人养老金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科技解决方案,网上和移动支付普及,让投资者体验大幅改善。第五,第三支柱养老金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未来养老金要能抵御通货膨胀,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第六,第三支柱的设计应当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利益最大化。他建议,对于个人养老金、税延养老等工作,应当尽快扩大试点区域,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 以下是实录: 商敬国:大家下午好,感谢董教授给我这个机会。 我们今天银证保行业组织都来了,我们银证保合作都非常紧密地,以后我们合作也会继续紧密下去,把第三支柱共同做好。 我今天的题目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路径分析》。 第三支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你很难用一个很技术的工具把它框下来,所以我的一些思路也供大家批评指正。 我从六个方面来说,第三支柱有六个立足于。一是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有实力有这个能力去建立第三支柱;第二立足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我们面对的客户的参与者,它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了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比如说用什么样的金融工具,我们的客户跟欧美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基本的国情。第三立足于专业化分工银证保各具特色,只有合作起来才能让客户利益最大化;第四立足于科技创新新时代的特征,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迎合欧美建立第三支柱已经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科技工具可以用,我们应该用新的思维建立第三支柱;第五立足于发展第三支柱,其实我觉得这是战略性的选择,可以促进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它不是一个专业的概念,已经是一个可以带动我们国家经济实现转型。从这个高度去认识,才知道我们为什么迫切建立起来。第六个立足于客户利益最大化。我具体再说一下经济发展水平和第三支柱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脱离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国家经济差异特别大,南北东西经济发展水平特别大,经济差异也决定了福利政策的供给能力是不一样的,税延政策不是说哪个地方都有能力供给,为什么我们试点选择了上海、福建,它要跟当地政策供给能力结合。第三,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带来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们知道第三支柱它有更多的选择权,只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就是金融工具丰富的市场才有可能建立,所以在市场环境适宜的地区扩大试点范围。因为我们第三支柱体系确实挺庞杂的涉及到关系方很多,它的成本很高,特别是初始的成本。如果我们规模很小的话,初始成本会降下来。养老金规模的扩大,我们不要静态去看,是不是国家税收少了,我们是不是拿出钱花掉了,我觉得不是它是促进了经济更稳定的发展,用这个思路去想,我们第三支柱会义无反顾的做大。它的正反馈使经济更稳定,增长更有动力,它让经济有更稳定长期的资金来源,从这个角度讲第三支柱对我们的必要性是很大的。最后,鼓励发达地区,只要符合条件应该尽快地进行试点,由于它是一个资金的积累,规模如果到不了一定程度的话,你很难看到它的受益的。 第二,第三支柱不能脱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我们国内客户金融知识普遍不足,零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其实总体是不高的,这个我们必须承认。客户并非是理性的投资者,投资选择权不是越多越好,要适中,过度的选择权会让客户带来更大的风险。第四个一定程度的保证收益。我认为还是客户的必需品,包括爆了很多的P2P、理财产品,发现有保证的多么珍贵。我们有教训之后才知道我们的保本都是那么的有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定程度的保证是必须的。在现阶段中国第三支柱的首要其实保险行业也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在现阶段第三支柱还应当强调它的保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 纵观保险公司不管是发达市场还是不发达市场,天然就是风险保障唯一的供应商,因为这是它的牌照决定的。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它积累了重组的经验,因为它的基金性质决定不是做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经验有利于第三支柱未来的投资。第三支柱积累的长期资金其实它是未来的风险投资。这个风险投资不是现在的风投。未来的期限越长,你的投资不确定性越大,其实你的风险是越高的。对于追求短期收益的资金端来说风险是很高的,但是反过来说对于第三支柱积累的长期资金并不是风险,其实未来投资最重要的,它可以是不动的,可以一直活下去的,这一点是我们建第三支柱魅力所在。    第三,第三支柱需要银证保专业合作。因为大家各有专场,只有合作起来才能够让客户获利,大家各有各的优势,大家结合起来才能给投资者最好的供给。 第四,科技创新新时代成就第三支柱。我们要立足与现在的时代,我们现在科技创新的步伐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已经超出我们以前的预期。个人养老金管理的复杂性,因为我们个人养老金涉及相关方特别多,期限特别长,客户的选择权特别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因此管理这么复杂的客户怎么管它未来这么长资金其实就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结果成本就很高,所以说需要我们新的科技解决的方法就是把以前降不下的成本降下来才能还利于客户。我们现在体会到很深的就是网上和移动的支付,这是在多年前不可想象,这个的普及是我们大大的便利,这个是我们感受到的。科技浪潮给我们带来新的工具箱,使我们,包括欧美他们不管是第三支柱还是第二支柱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包括商业机构不愿意参与就因为成本太高了。但是现在来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我们有了新的科技工具的应用,第三支柱相关方的复杂关系,就是利益相关方特别多协调成本很高。如果我们通过科技的一些系统的运用,只要我们把原则定下来,标准定下来,不管是换了哪一届领导都不会变,这个是把我们的战略、原则固定下来,利用科技的力量就是第三支柱就这么定了,所以一直保持稳定性,也使得相关方协调的成本大大降低。 第五,第三支柱养老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因为对第三支柱认识我感觉还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在养老领域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其实我觉得应该更大的范围去看。养老机构服务发展,现在的瓶颈是非常多的,要跟上,你有钱买不到服务还是要解决养老问题。所以充足的养老金储备可以促进现实的消费支出,出口、投资、消费,消费拉动不明显的是因为大家还有后顾之忧的。我们金融产品种类是很多的,但是客户体验获得感也不是那么强。对养老金一样我们只有更好匹配的服务才能让老百姓真实感觉到这个服务。发展第三支柱会带来养老服务业的大发展,它为养老体系的改变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它的效果是会超出我们想象的。第三支柱的发展可以大大增加金融市场稳定性,我们知道股市波动特别大,缺少长期的投资者。我们去看欧美的国家,它的稳定金融市场不管是养老金投资基金,它是一个抗风险能力最强,它可以穿越投资周期的,因为它没有现金流的需求,它可以抵御短期的波动风险。最后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也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第三支柱不是简单地技术问题,它是重组社会资源,能带来好多新的产业出来,这个也是发展第三支柱的社会意义。最后第三支柱带来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虽然我们是讨论探讨的第三支柱很多是金融方面的问题,但是外溢正向的效益是很大的。 第六,第三支柱设计还是以客户为中心。你再完美,如果客户没有很好的体验、利益的话都不算成功,科技创新的运用也使得管理费用最小化,第三支柱参与者也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我们经济增长这么快,我们的体量这么大,怎么样让参与者、老百姓分享到呢?第三支柱是很好的分享支柱,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践经验优先,试点中完善。确实它太复杂了,欧美国家好多经验也未必适用于我们,但是我们很多成功的经验是建立在我们敢于试的基础上,只有敢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哪做的好哪做的不好,我们要多走出几步而不是探讨完美的架构设计上,应该多往前走几步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架构设计。对于客户端,不管是购物还是消费,客户端接触到第三支柱,你不能给他说出太复杂的事情,他就说我能花多少钱,我能得到多大的收益,就是客户端一定要简单。 我最后小结一下,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也为我们建第三支柱养老金奠定了经济基础,是第三支柱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应该尽快扩大试点区域,这个机遇期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抓住。第二,建立第三支柱要考虑参与者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发展初期我个人认为更侧重第三支柱保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充分发挥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和长期投资优势。第三,建立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需要,需要银证保相关行业发挥专业优势,专业化合作为客户带来最好的。    第四,建立第三支柱必须用科学的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要抛开传统的思维,我们也学了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还要抛开传统的思维,有选择的借鉴经验,要体现中国特色。第五,建立第三支柱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把钥匙,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多的资源的重新配置,是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载体。这个意识应该是说让更多人认识到,它不是一个专业的词汇,不是保险,也不是金融专业的词汇,它的建立对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第六,建立中国第三支柱还应该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客户利益永远是我们建立第三支柱最终的目标。谢谢大家。[详情]

钟蓉萨:全力以赴 为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做好准备
钟蓉萨:全力以赴 为公募基金纳入税延养老做好准备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养老第三支柱过程中,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实施投资、税收优惠等重要载体。主要有三大重点:税收优惠、把钱管住、信息识别与监管。未来,期待银行、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能给个人开通养老金账户。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短短半年,就有40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其中有12只已经成立,认购户数数67万,养老目标基金注重认购户数和定投。养老目标基金的诞生,只是公募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的开始。 期待今年5月公募基金能够纳入税延养老框架。目前,距离这一重要的时点仅剩下109天,公募基金有信心做好相关工作。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谢谢胡书记,我们听完之后,最深刻印象的有一句话,银行业已经做好准备了,就等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了,这是我们金融机构行业老大,有这样的态度,给我们充分了信心。 下面有请我们的老朋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做演讲,大家欢迎。 钟蓉萨:尊敬的董教授,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参加《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我也非常荣幸,应该说受到董老师和周红主任的邀请,全程参与了课题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碰撞出火花,不断论证推进到最终产生成果和共识的过程,我们也非常感谢胡部长、董老师谢谢协会的信任。在此,我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报告的正式发布表示感谢。 如果用几个简单的字概括对课题的印象,我想在2018年12月18日结提的时候,当时用的词最多的是两个词,一个是难能可贵,一个是大家行动起来,行动起来了。如果说它难能可贵呢,我想一个课题的定位,这个课题的定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是从实操角度出发,我觉得其实这个课题,因为我也做过很多课题,我感觉这个课题我觉得最不是,只从国际经验,只是从理论高度来做的课题研究,我觉得这个课题,实际上不仅仅从科研基础上来进行制度设计,更多的是从落地的角度,再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对基础的账户、产品、平台、监管做了可行性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我觉得非常难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觉得报告学术研究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我自己是第四次来参加课题组的聚会了,再加上课题早期在社保学会内部启动会,4、5月份开启到现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召开了五次会议,我觉得会议有推敲,有论证,有调研,有阶段性报告。从研究行业信息平台,到调研,保险、基金、银行等服务养老金各类机构,形成了扎实丰厚的学术成果,所以我觉得也是非常难得的。 刚才说第二个词是行动起来。我想在这点上,我和胡部长都有很深的感受,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一直也是在,这些年一直推动第三支柱的发展,去年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个课题呢,我们看到今天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等等这些部委齐聚到了一起,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都在思考,在讨论,在实实在在的提建议,所以课题组,我们一起研究一起去论证,所以我觉得银行、基金、保险,大家都参与到课题里,不断的形成我们的很好的思路和想法。大家上午听到几个参与课题的专家,包括冯总和工行的领导,包括熊主任和泰康养老他们讲的非常好。大家已经在思考如何在制度设计之后,能够让产品不仅仅加入,而且要落地,而且还要去想到,未来如果我们产品到了退出拿领取之后,再怎么帮助大家去养老,其实我觉得真正的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循环,所以让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市场服务机构,大家都行动起来,而且有很好的互动,为今年的第三支柱的制度推动,和政策的会签,我相信一定会起到非常好的沟通和润滑的作用,因为我们很多东西已经达到了共识。 那有人说2018年,中国是外界眼中勤奋耕耘的开拓者,我要说呢,2018年,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里边,在国人研究里,我们这些人是砥砺前行的行动者,我们为我们在座的大家,周六参加这个会,这么长时间,我刚才跟武主任说,我们经常去参加养老金论坛的路上,或者在养老金论坛的会上见的面,我们董老师和杨老师和董登新老师是一样的,我们为这么多参与者鼓个掌,谢谢大家。 那么我们2018年4月份,22号文发布了,第三支柱从理论,走向了实践,正式起航。课题组在这个时点启动第三支柱制度设计研究,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所以我想应该形成了几个共识,其实今天专家也讲了,但是我想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分享一下,其实两个点非常重要。第一点是关于第三支柱的定义,报告将第三支柱称为个人养老金制度,我刚才在朋友圈里边发了一个,这个定义我点赞,我们希望在2019年和未来我们把CIP叫响。那这个与我们基金业协会去年组织行业编写的(第三支柱行业)的工具书是不谋而合的。第三支柱强调的是老百姓的自主选择权,个人参与和缴费,自主进行养老投资,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进行鼓励和引导,这和第一和第二支柱有显著的不同。第三支柱是以服务个人养老为中心,我们建立第三支柱,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参与,只有他们的参与第三支柱才能建起来。 其实我们想方设法做投资者教育,让老百姓愿意参与进来,这才是我们能够做制度能够成功的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第三支柱是个人有选择权,尤其投资有个人选择权,个人有权自主投资策略,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保险理财等等。因为养老金是菜单的概念,让每个投资者能够选择自己的菜品。我们市场机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老客户在他们原来的参与我们产品的基础上,来提供套餐,让老百姓更实惠,形成可持续服务养老的生态,所以叫个人养老金,比叫个人养老理财更好,更符合我们中国人满汉全席,融合发展的传统文化,所以我觉得名称非常重要,有利于正本清源,把名称定好以后在政策上,在老百姓嘴里就能够形成统一简单好懂响亮的口号,这对我们第三支柱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关于账户的共识。这几年大家也知道我们研究国外经验,很多国外养老金的发展和教训,只有坚持账户制模式才能够让税收优惠政策真正惠及老百姓,真正具体落实账户呢,我们银行保险基金信息平台,监管部门,如何参与其中呢,我也想谈谈我的几个想法。首先账户是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投资符合条件的养老金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抵扣抵税的载体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涉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我想只有通过账户才可以。我在一些场合讲过,我们帮助财政部做这个政策的时候,财政部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保险产品能够拿来做税收优惠,因为我们单支产品结构很复杂的。后来我们提醒如果把税收给个人不给产品,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 其次我们认真研究了美国个人退休账户,我们发现,本质上是一个信托账户,符合条件的银行券商基金应该都是可以开户的。刚才胡书记也在讲了,未来如果是在资金账户基础上,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发动所有的中介机构都愿意开发客户,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钱不管从哪里来,在安全基础上,在缴费额度内都应该是可以入这个账户履行信义义务。在账户里边,个人可以自主的开展养老金投资,这才是一个投资账户的概念,我想在我们国家,大家都觉得要同时加强投资账户对应的银行资金账户的管控,让资金形成闭环,退休以后,或者达到领取条件的时候,才能够支取养老金这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想在银行的前端管住钱,同时如果在后端放开投资管理账户,除了银行基金保险符合一定条件的互联网销售机构都能够给大家开个人养老金账户,最大限度的给老百姓提供方便,我想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前不久,蚂蚁金服合作开展投资调查,(郑炳文)教授他们都去到试点地区进行调查,我知道董老师上周也到了试点地区进行调研。大家都发现,现在是不是很能方便的来参与,成了我们投资者愿不愿意参与第三支柱的最大的障碍,所以我们觉得未来让投资者方便参与,开放,让投资去开户,开个人账户,一定资金账户由银行管控,我们一定把这个逻辑能够梳理清楚,我觉得这一定是决定未来投资者是不是能够方便参与的关键点。 最后是信息平台,要全程记录下整个缴费投资领取的全过程,以个人身份为识别,汇总归集好每个人一生中各个服务机构全程记录,既要方便百姓查询信息,也要后面对接核报税务机关等等,方便老百姓抵税,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监测,风险监测等服务,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这是我认为账户的三个要点。首先是把税收优惠给到个人账户。其次把钱管住,要开放投资,让投资者方便。第三有信息平台,要有全过程的记录,因为我们账户是30年,40年。 前段时间中欧基金翻译了一本书叫百岁人生,相信尤其在座的30岁左右的同志一定都能够活到一百岁,大家会想想如果我们在60岁和65岁退休将来我活到一百岁我们生活如何安排的更好,那是我们更重要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最近也有一些人讨论,是不是今年试点推开之后还是要搞产品制,我想应该是由于去年是账户体系还没有建立,22号文在试点地区主要是税收优惠等等,我们期待今年能够正式启动,这是我们在倒计时要做好的准备,不能停下来,这是我们期待的。公墓基金在今年,我们一定希望我们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所以账户制将来是必然的选择,所以我相信我们通过一年多,大家的研究论证和讨论,应该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继续一起努力。 2018年10月28日最后一天,证监会第三批养老金标的的批复,8月6号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算起不到半年时间,现在有40支产品获批,目前已经成立的是12支产品,认购户数超过67万户,募集资金超过40亿,其他产品也在陆续发起。大家知道我一直在讲,我们养老目标基金重户数重定投,持续帮助投资者梳理长期投资理念,养成长期投资理念这仅仅是开始,我们相信未来还也还会有更多的养老产品面世,满足老百姓多样性的养老投资需求。 因为我们基金公司不管在社保18个投管人里边我们占16席,还是在年金里边投资管理人里边我们也占了11席,在基本养老里我们也占了很多分量,职业年金里边也做,那个部分都是在给机构管钱,我们如果能够帮助老百姓管钱是我们2018年才开始有了基金行业真正的个人的养老目标基金。我们想这也是刚刚开始,我们期待大家认认真真的,因为我觉得2018年让我很高兴的是这些产品做起来了,这些产品发了让老百姓认可了,我们感觉我们整个基金行业都动起来了,不光基金行业包括所有销售渠道和银行,包括所有互联网平台都行动起来,这是让我觉得最可喜的。因为我们经过30年的努力,然后在开始行动的时候,大家都行动起来了,这个路还很长我们刚刚开始。养老金是百年大计,我们是在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因为这个事是正确的,也需要坚持,也值得我们坚持,所以我们今天一直在讲,5月1日是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做好准备的时候,这个时间也很紧迫。如果今天算起来倒计时,大家猜猜有多长时间,我前几天给小朋友做总结的时候没有想到,到5月1日还有109天,很短,压力很大,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相信行动的力量,我们团结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建设好中国的养老金,为我们国家的养老体系做准备。 习大大在新年贺词里边讲,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所以在2019年我们在董老师,包括胡部长,政界,学界、业界,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踏上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繁荣发展的新征程,谢谢大家。[详情]

武建力:不要惧怕风险 养老资金应加大权益配置比例
武建力:不要惧怕风险 养老资金应加大权益配置比例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主任武建力表示,风险是中性的,不是负面的;风险是管理的不是控制的;风险管理的好,也能有补偿收益。 从养老资金的资产配置比例来看,美国养老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超70%,挪威这一比例超67%,日本这一比例超50%。而中国的养老资金权益配置比例较低,距离上述发达市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武建力建议,养老资金的资产配置品种,应当尽量多元化。目前对养老资金的投资标的限制较多,表面上降低了养老资金的投资风险,但实际上,单位风险获得的收益也很小。 以下是实录: 武建力:各位来宾,下午好,大家听了一上午非常辛苦,下午我想就养老金的风险管理这个题目,跟大家分享一些内容。主要讲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风险的概念,我们对风险以往是怎么定义的。第二个就讲讲养老金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个就是我们如何管理养老金的风险。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风险的概念,什么是风险?有很多解释,从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从我们中文来讲,风险不是一个舶来词是有风和险两个字组成,风是飘忽不定的,险就是危险,风险在中文定义可能发生危险。辞海解释更复杂一些,辞海说的是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一系列的事件,自然灾害的可能性,都是比较偏负面的。 但是在英文里边,英文里边最早来自于意大利,叫Risco,是礁石和暗礁的意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航海时代,做航海贸易经常碰到礁石和暗礁,这时候把风险概念提出来我们怎么管理风险,这个是之后保险制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的。 第三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对风险有一个很权威的说法,主要说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这个我想是目前为止对风险最权威的解释,里边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风险是和目标相联系的,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东西。第二个,风险是由两重性的,就是风险是实现目标的威胁,同时也是实现目标的机会,所以这是两重性的概念。 经济学最早出来概念是1921年的时候,耐克对风险做的定义,定义成可度量的不确定性,就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才叫风险,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就是纯粹的不确定性。最后是现代金融学在投资理论,大家在座的比较熟悉一些,现在投资组合的理论,还有资本资产定价的模型,以及叫无套利的理论,他们更多解释的是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就是让我们承担一定的风险,获得一定的收益,高风险才有高收益,风险是由收益来补偿的,风险是收益之源,这个就是我们捋了一下所有关于风险的定义。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一句话,风险是中性的。 我们中文里边对风险的界定的负面因素太多,但是尤其在投资里边,对风险的界定是一个很中性的,就是我们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风险是收益的主要来源,这个就是我们对风险这个概念进行一些综述。 第二部分讲的内容是,我们在养老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缺乏明确的风险政策。第二个是风险容忍度偏低。第三个是主动风险过高。我们先看看第一个,缺乏明确的风险政策。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风险政策。风险政策就是一个养老金它应该承担的预期风险的一个水平。第二,它的风险容忍度有多高。第三,我们是怎么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把风险这个指标定义出来,这就是我们所有的做养老金的时候,要有一个风险政策的一些内容。我强调一下第二点风险容忍度,风险容忍度很直观的我们一定会想到,我们风险的上限在什么地方,风险容忍度还包括下限在什么地方。投资不足,或者不投资其实也是一种风险。这个图是一个标准的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一个流程,大家可以看到,第一步收益目标和风险政策是非常关键的。那么风险政策确定以后,才有了后面的这些流程,就是我们怎么制定资产配置,怎么组合构建,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怎么进行绩效评估,所以在制定风险政策是作为整个养老金投资运营的起点。 那么我们在制定风险政策的时候,要有一些协调性的东西,就是现在也是很多这种养老金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风险政策要求比较畸形,就是我要承担低风险,但是我要获得高收益。那么在市场上涨以后,我要相对收益,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我要绝对收益,这就是一个风险政策缺失的情况。那么这里讲的CPPI保本策略,这个不应该作为养老金的投资策略,CPPI策略其实反映出来也是一种风险政策缺失的表现。但是它作为养老金的子策略还是可以存在的。 第二个问题是风险容忍度偏低。养老金作为一个长期资金,本来它是可以承受很多的,很高的风险,尤其是可以承受很多短期的风险。但是我们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养老金它的风险承担是严重不足的。那么,这里边有三个,就是现在基本上一直在运作的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因为法规的原因不能投资与股票,只能银行存款和国债,因为有保底收益率的要求,风险承受能力是最低,承担是最低的,企业年金次之,全国社保基金现在承担的风险是所有养老金里边承担最高的。相应的结果就是它们的权益类的配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小于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还有它们收益水平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小于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那这个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探讨第三支柱的养老金,它的风险承担水平应该有多高,这可能是在座将来第三支柱管理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后面是一些国际经验,把我们的一些养老金的权益类的配置跟国外的养老金的配置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公共养老金权益类的配置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到2012年的时候,它平均权益水平是73%。这是挪威政府全球基金,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权益投资比例是67.6%,就是这么高,它们依然还是显低,他们今年配置目标比例是70%。这个是日本政府养老基金资产配置,大家知道历史,日本养老基金最初风险承担也是非常低,绝大多数资产也在固定收益上,随着这几年时间,他们对风险认识越来越高以后,他们比例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比例是50%,下一步他们还准备再往上提,这就是风险容忍度。我们怎么来判断我们现在的风险承担足还是不足,我觉得用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就是2018年,我们养老亏损没有,如果没有亏损大概是承担不足的。 第三个问题是讲一下主动风险过高。主动风险反映在两个方面,就是占资产配置比例大幅度偏离战略目标,第二投资组合实际执行过度偏离投资基准。第一个,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养老金它股票战略比例是10%,但是没有约束的话,可以配到30%,或者是对市场部看好的话不配股票,这个就是对战略资产过大的偏离导致的主动风险。第二个是管理人在某一个组合上头风格进行飘移,或者换手率很高,进行短期的操作也是执行偏离基准过多的情况。主动风险是相对于整个市场风险来讲的,我们承担了市场风险获得的市场收益,承担了主动风险获得的是超额收益。如果我们没有纪律性的话,这个超额收益,或者超额风险容易把我们市场风险根本不存在了,我们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这是主动风险过高的情况。 第三部分是如何管理风险,我们首先制定符合养老金特征的风险政策,第二个最大程度做到多元化投资,第三个管理好主动风险。先看风险政策一个制定的案例,这是加拿大养老金CPP,他们对风险政策制定的过程,他们通过收入,下面浅灰色的收入就是个人缴费,黑线就是支出,上面深蓝色部分是收益的情况,后面就是预期,这是他们经过精算以后,得出现在他们所承担的风险是不足的。他们经过精算以后,得出来的风险政策就是在90%的概率下,什么概念呢?十年里边要有一年当年的亏损可以达到12%,这是非常大的风险政策。只有达到这种风险政策的时候,他们觉得他们未来的收益水平是能够,加上它的缴费是可以覆盖它的支出。所以在这种风险水平下,他们一九财年的配置,要把权益类的配置,它的参考组合85%全球股票提高到85%,比以前不断的在提高。 在制定养老金风险政策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负债的期限,了解我们负债的规模,并通过一些精算技术,把我们的风险应该承担多少的呈现能够固定下来。讲到这里,可以分享一下全国社保基金的风险政策演进的情况。2002年的时候,刚刚开始运作的时候,我们风险政策是当年不亏损,实际上做成了类似于保本的资金,后来随着我们对风险的认识在04年的时候,我们把我们风险政策改成了五年滚动不亏损,就是把它的风险政策进一步放大。再到后来2010年以后,我们风险政策进一步改变成,变成了一个收益政策,五年下来收益水平不低于3.5,这就可以看出,风险政策是随着我们对风险的认识,以及对我们风险承担水平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也是到了后来,大家可以看出之前的时候,全国社保基金它的收益的波动性是比较小的。但是从2010年以后,或者从07、08年开始,就是它的收益波动性其实也在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断的放开风险政策。 第二个措施就是最大程度的做到多元化投资,这是第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到两类资产,三类资产,四类资产,五类资产,随着不相关资产种类越来越多以后,我们做资产配置的时候,这个配置边线是往左上方移动的,我们承担10%左右的风险,横轴是风险,纵轴是收益,承担同样的风险,我可以获得的收益越高。反过来就是我要获得同样的收益,我承担的风险越小。 第二张图是有不同比例限制的有效前沿变化的情况,除了往左上方移动之外,大家可以发现这条线会变长,变长什么概念呢?就是我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比如说,如果我的股票上限只有20%的话,那我最大的风险也就4.5%,因为我获得的收益也就5%出头的样子。但是如果我可以把风险进一步提高,我可以承担9%的时候,我收益也是提高的。 讲这两张图的原因是我们一方面养老金的管理,我们要尽可能的去进行多元化投资。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在养老金的投资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少一点限制,尤其品种的限制和比例的限制。因为,我们主观认为这样限制了养老金的风险,但是客观上它造成了单位风险获得的收益更低,而且也限制了养老金本来应该可以承担更高的风险的水平,所以随着资本市场,还有投资人的成熟度越来越高的话,我想我们监管政策也应该从数量化的监管变成(审证人)的监管。 最后是讲一下管理好主动风险,这是对北美、欧洲、澳大利亚34支养老金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养老金是设置了资产配置的目标区间,它的每一类资产都有相应的基准,内部是有纪律的,做好主动风险的管理就是要在内部有一定的纪律。回到刚才讲的两个层次的主动风险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棕色的是在配置层面主动风险的管理,就是要控制配置的偏离度和做好再平衡。控制配置的偏离度是控制我们去主动偏离战略资产配置计划,做再平衡是要控制我们,因为市场变动导致的一些为资产被动的,超出了我战略资产配置的一些范围。红色部分相对组合层面来讲,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投资基准和合理的跟踪误差,不能我投了一个小盘股,结果管理人买的全是大盘股,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控制的。那这种偏离度也好,还是跟踪误差也好,幅度究竟应该控制多大呢,就是下面写的,要看你市场的有效性和管理人的投资管理水平,就是市场越有效,我们制定的幅度就应该越小,管理人的水平越低,给它的空间也应该越小,减少犯错误的几率,这个就是管好主动风险的一个方面。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讲的内容。第一个,风险是中性的,不是负面的。第二点,风险是用来管理的,而不是用来控制的。第三点,风险管理好的话,也是有收益进行补偿的,谢谢大家。[详情]

熊军:养老资金不能仅追求跑赢CPI 权益配置应超三成
熊军:养老资金不能仅追求跑赢CPI 权益配置应超三成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养老资金的目的不是战胜CPI,而是要综合考虑。例如,某人30年前存1万元,这笔钱当时很“值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多年的工资,存到银行每年收益5.5%想着将来养老用。现在发现,当时这1万元,根本不够。换句话说,我们把养老目标仅仅跟CPI挂钩是远远不足的,有时候可能要想的更现实一些。 展望未来,未来的经济增长,即便是极高速增长我们说4.5,把通常膨胀放到2.5,或者把2.5平均上的水平,那么你要求工资增长率毛算下来也是在7左右的水平。那么在7左右的水平对你管理的财富来说要达到7左右的水平,随便匡算一下不配置30%、40%的股权资产你是无法做到这件事情的。像我们居民各种财富之中,养老金它是期限最长,最具备抗风险能力的,而且金融领域来说收益就是承担风险的补偿,如果说我们只想了稳定,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自然我们长期收益就会降低,这个影响到我们后面养老的待遇。 以下是实录: 尊敬的胡会长、董克用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成果发布会。该课题研究从2018年4月初启动,12月份结题,历经9个月的深入研究和多次研讨论证,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天弘基金能够参与到课题的研究,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我谨代表天弘基金也向课题组的努力付出表示敬意,向课题的成功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 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社保学会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大背景,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冲击。要从根本上化解老龄化产生的养老基金收支压力,需要改变养老体系过度依赖于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调整和优化养老金结构。这不仅要激发企业和居民参与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养老金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养老金投资保值增值的重要作用,通过取得较好的长期投资收益来提高养老金的积累水平,实现养老保障的目的。基金行业有充足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投身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和管理服务。 我们看到,课题第五章提出了第三支柱建设的基础制度理念是实行帐户制,也就是说在会为每一个加入第三支柱的人建立一个养老金账户。我们理解这个账户不仅是记载个人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也是一个进行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的载体。参加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对金融产品的认知,结合未来养老金积累的目标,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投资产品,构建自己的养老金投资组合。 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的养命钱,对安全性的要求不必多言,但是过度关注资产的安全性,采取极其保守的投资策略,回避市场的短期波动,其结果则会丧失长期的保值增值能力,达不到我们养老的积累水平,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养老风险。因此做好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课题也专门用一章来阐述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产品供给,提出第三支柱产品的供给模式,建议采用“专设产品+一般产品”。 “专设产品”指的是金融公司专门为养老设立的产品类别,主要针对不具备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能力的参加者。比如目前的养老目标基金和税延商业养老保险,都属于专设产品类型。“一般产品”指的是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提供符合条件的常规金融产品。 从基金行业的来看,公募基金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不仅包括符合养老投资需求的“专设产品”——养老目标基金,也有满足投资者不同风险特征需要,覆盖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各大类资产‘数量众多的“一般产品”。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养老投资者提供养老投顾服务,以养老金计算器、风险测评等手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投资建议,并通过养老组合的方式提供个性化产品推荐,有效提高投资效率,匹配每个个体的风险偏好特征。天弘基金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2018年8月,蚂蚁财富宣布上线“养老账户”,利用AI技术,为客户精准画像,定制个人养老规划,并推出包括养老投资、社保查询、养老资讯等一系列功能在内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同时进行养老目标基金的销售。在个人养老金管理和服务方面,已经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我们相信,随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未来的公募基金将在上述基础上不断的完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为个人养老金账户资产配置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智能投顾业务也将得到积极发展,在多元化投资的背景下,成为连接基金产品和投资者的一个桥梁,帮助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就既定投资规则形成共识,建立信任。 最后,再次向课题组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课题的成功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天弘基金愿与众多机构一道,为共同推动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 2019年1月12日[详情]

熊军:养老第三支柱实行账户制是一个重大突破
熊军:养老第三支柱实行账户制是一个重大突破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第三支柱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从根本上就化解了老龄化的冲击,确实需要改变目前的养老保障。在过程中不仅要求激发家庭和居民参加第三支柱,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机构服务于家庭和个人财富积累做好这样的工作。 熊军认为在第三支柱建设的基础制度理念是实行账户制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个账户是个人进行资产配置的载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持有者的资产管理意识。这个账户不仅是记载了个人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也是一个进行个人资产配置的一个载体,这个就为专业机构服务于养老金投资的个别化需求奠定了基础,没有个人账户这条路就无法建立。 像居民各种财富之中,养老金的期限最长,最具备抗风险能力的,但是金融领域来说收益就是承担风险的补偿,如果说只想了稳定,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自然长期收益就会降低,也会影响到我们后面养老的待遇。 熊军建议,第三支柱产品的供给模式采用专设产品加一般产品的方式也非常实用。与此同时第三支柱养老金还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养老投顾服务,包括养老金计算器、风险测评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养老金的建议,并通过养老组合的方式提高养老推荐、提高效率。 以下是实录: 熊军:尊敬的胡会长,尊敬的董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是社会保险学会的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成果发布会,这项课题用了9个月的时间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积累了各方的智慧和期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弘基金能够参与到这项课题之中,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代表天弘基金向课题组的努力付出表示敬意,也向课题的成功发布表示中心地祝贺。 第三支柱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从根本上就化解了老龄化的冲击,确实需要改变目前的养老保障,完全以来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来调整和优化养老金结构。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激发家庭和居民参加第三支柱,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机构服务于家庭和个人财富积累做好这样的工作。 课题组提出在第三支柱建设的基础制度理念是实行账户制,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个账户不仅是记载了个人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也是一个进行个人资产配置的一个载体,这个就为专业机构服务于养老金投资的个别化需求奠定了基础,没有个人账户这条路就无法建立。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在养老金的问题上面都是认为这是我们退休后的养命钱,所以对安全性强调非常多,以至于造成大家更多关注了短期的波动,而对长期收益低下所造成的资金积累的不足考虑的不是很充分。 很多人认为养老金投资的目标就是战胜CPI,保值增值,这是大家通常形成的共识。但是事实上我观察到这种观点与现实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去年遇到一个案例,我的一个熟人跟我说,讲的发生在哈根达斯的那件事情让我思考了很长的时间。他说他在80年代的时候就攒了一万块钱,1988年一万块钱大概相当于那个时间点上的人均平均收入10年的工资,他想把这一万块钱攒下来为30年后做退休准备,这一万块钱买了金融产品,他非常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稳当的给他回报5.5%。 30年以后,也就是在去年他退休要领这笔钱了,这笔一直让他很安心的钱领到5万块钱,这5万块钱相当于去年社会平均工资还不到一年的一个人的平均的收入,他问我这个问题。我攒了钱攒了足够多,10年的工资收入我做了保值增值但是我现在养不了老,你帮我解释解释。 我说这个问题错在哪呢?你不要以为养老就是跟CPI挂钩的事情,你30年后的退休,你是拿所积累的养老金在跟那时代的工资收入来服务,如果你提供的养老金转换成可持续可支配的收入的话,跟那个时代的人的可支配收入或者说工资收入相隔甚远的话,你即便是战胜了CPI,你还是达不到预期的养老目标的。换句话说,我们把养老目标仅仅跟CPI挂钩是远远不足的,有时候可能要想的更现实一些。 我们展望未来的话,未来的经济增长,即便是极高速增长我们说4.5,把通常膨胀放到2.5,或者把2.5平均上的水平,那么你要求工资增长率毛算下来也是在7左右的水平。那么在7左右的水平对你管理的财富来说要达到7左右的水平,随便匡算一下不配置30%、40%的股权资产你是无法做到这件事情的。像我们居民各种财富之中,养老金它是期限最长,最具备抗风险能力的,而且金融领域来说收益就是承担风险的补偿,如果说我们只想了稳定,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自然我们长期收益就会降低,这个影响到我们后面养老的待遇。 从课题组提出第三支柱产品的供给模式建议采用专设产品加一般产品的方式,专设产品指的是金融机构为养老设计的产品类别,主要把产品配置和组合管理给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基金协会行业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就是这样的产品,更多是一般的产品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提供的产品。 目前对基因业来说股票3千多只,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基金产品5千多只,我们不会说产品不够,这个产品甚至已经有了一些拥挤,但是大家确实也深深感到说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这样一些产品。我在去年看见资本市场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显然的变化大家可能还没有注意到。 去年一年公募基金里面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是缩减的,但是被动型基金的规模是扩张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全市场在财富管理的问题上资产配置的意识和要求正在迅速的崛起。为什么选被动产品不选主动产品呢?选主动产品是把一系列问题交给基金经理解决,被动产品肯定是我自己有了,配置的方案、配置的要求,我按照我配置的思路来选产品,这个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资本市场正在迅速改变自己来适应养老金投资的需要,来提供更多工具化的产品来满足资产配置的需要。 第三支柱养老金还需要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养老投顾服务,包括养老金计算器、风险测评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养老金的建议,并通过养老组合的方式提高养老推荐、提高效率,这方面天弘基金做了很多工作。 去年8月份蚂蚁财富宣布上线养老账户,利用了VI技术为客户准确画像,定制个人养老规划,并推出包括养老投资、社保查询、养老资讯等一系列功能在内的养老服务,同时进行养老目标的销售,在个人养老管理和服务方面已经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探索和尝试。我们觉得互联网金融是有效解决投资管理个性化需求最有效的手段, 我们相信,随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未来的(公募基金)将在这些领域里面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第三支柱的建立来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最后,再次向课题组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向课题的成功发布表示热烈地祝贺。天弘基金愿意与众多机构一道,为推动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与发展来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详情]

熊军:指数基金爆增 资本市场在主动适应资产配置时代
熊军:指数基金爆增 资本市场在主动适应资产配置时代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2018年公募基金中,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是缩减的,但是被动型基金的规模是扩张的,这说明全市场在财富管理的问题上资产配置的意识和要求正在迅速的崛起。为什么选被动产品不选主动产品呢?选主动产品是把一系列问题交给基金经理解决,被动产品肯定是我自己有了,配置的方案、配置的要求,按照配置的思路来选产品,这个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资本市场正在迅速改变自己来适应养老金投资的需要,来提供更多工具化的产品来满足资产配置的需要。 以下是实录: 熊军:尊敬的胡会长,尊敬的董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是社会保险学会的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成果发布会,这项课题用了9个月的时间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积累了各方的智慧和期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弘基金能够参与到这项课题之中,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我代表天弘基金向课题组的努力付出表示敬意,也向课题的成功发布表示中心地祝贺。 第三支柱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从根本上就化解了老龄化的冲击,确实需要改变目前的养老保障,完全以来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来调整和优化养老金结构。这个过程不仅要求激发家庭和居民参加第三支柱,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机构服务于家庭和个人财富积累做好这样的工作。 课题组提出在第三支柱建设的基础制度理念是实行账户制,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个账户不仅是记载了个人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也是一个进行个人资产配置的一个载体,这个就为专业机构服务于养老金投资的个别化需求奠定了基础,没有个人账户这条路就无法建立。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在养老金的问题上面都是认为这是我们退休后的养命钱,所以对安全性强调非常多,以至于造成大家更多关注了短期的波动,而对长期收益低下所造成的资金积累的不足考虑的不是很充分。 很多人认为养老金投资的目标就是战胜CPI,保值增值,这是大家通常形成的共识。但是事实上我观察到这种观点与现实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去年遇到一个案例,我的一个熟人跟我说,讲的发生在哈根达斯的那件事情让我思考了很长的时间。他说他在80年代的时候就攒了一万块钱,1988年一万块钱大概相当于那个时间点上的人均平均收入10年的工资,他想把这一万块钱攒下来为30年后做退休准备,这一万块钱买了金融产品,他非常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稳当的给他回报5.5%。 30年以后,也就是在去年他退休要领这笔钱了,这笔一直让他很安心的钱领到5万块钱,这5万块钱相当于去年社会平均工资还不到一年的一个人的平均的收入,他问我这个问题。我攒了钱攒了足够多,10年的工资收入我做了保值增值但是我现在养不了老,你帮我解释解释。 我说这个问题错在哪呢?你不要以为养老就是跟CPI挂钩的事情,你30年后的退休,你是拿所积累的养老金在跟那时代的工资收入来服务,如果你提供的养老金转换成可持续可支配的收入的话,跟那个时代的人的可支配收入或者说工资收入相隔甚远的话,你即便是战胜了CPI,你还是达不到预期的养老目标的。换句话说,我们把养老目标仅仅跟CPI挂钩是远远不足的,有时候可能要想的更现实一些。 我们展望未来的话,未来的经济增长,即便是极高速增长我们说4.5,把通常膨胀放到2.5,或者把2.5平均上的水平,那么你要求工资增长率毛算下来也是在7左右的水平。那么在7左右的水平对你管理的财富来说要达到7左右的水平,随便匡算一下不配置30%、40%的股权资产你是无法做到这件事情的。像我们居民各种财富之中,养老金它是期限最长,最具备抗风险能力的,而且金融领域来说收益就是承担风险的补偿,如果说我们只想了稳定,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自然我们长期收益就会降低,这个影响到我们后面养老的待遇。 从课题组提出第三支柱产品的供给模式建议采用专设产品加一般产品的方式,专设产品指的是金融机构为养老设计的产品类别,主要把产品配置和组合管理给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基金协会行业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就是这样的产品,更多是一般的产品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提供的产品。 目前对基因业来说股票3千多只,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基金产品5千多只,我们不会说产品不够,这个产品甚至已经有了一些拥挤,但是大家确实也深深感到说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这样一些产品。我在去年看见资本市场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显然的变化大家可能还没有注意到。 去年一年公募基金里面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是缩减的,但是被动型基金的规模是扩张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全市场在财富管理的问题上资产配置的意识和要求正在迅速的崛起。为什么选被动产品不选主动产品呢?选主动产品是把一系列问题交给基金经理解决,被动产品肯定是我自己有了,配置的方案、配置的要求,我按照我配置的思路来选产品,这个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资本市场正在迅速改变自己来适应养老金投资的需要,来提供更多工具化的产品来满足资产配置的需要。 第三支柱养老金还需要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养老投顾服务,包括养老金计算器、风险测评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养老金的建议,并通过养老组合的方式提高养老推荐、提高效率,这方面天弘基金做了很多工作。 去年8月份蚂蚁财富宣布上线养老账户,利用了VI技术为客户准确画像,定制个人养老规划,并推出包括养老投资、社保查询、养老资讯等一系列功能在内的养老服务,同时进行养老目标的销售,在个人养老管理和服务方面已经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探索和尝试。我们觉得互联网金融是有效解决投资管理个性化需求最有效的手段, 我们相信,随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未来的(公募基金)将在这些领域里面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第三支柱的建立来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最后,再次向课题组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向课题的成功发布表示热烈地祝贺。天弘基金愿意与众多机构一道,为推动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与发展来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详情]

冯丽英:养老三支柱建设 应该注重金融产品研发创新
冯丽英:养老三支柱建设 应该注重金融产品研发创新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表示,一般人只要聊到养老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力度是否足够、各机构主体在当中发挥的作用、运营模式。作为专营的机构工作者,我们只能聚焦,并把它聚焦在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长期服务。 她认为目前老年人退休后的工作更为多元化,第二消费支柱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点,真正在个人养老生活需求以及服务商提供供给方面不匹配。作为机构工作者,冯丽英认为把百姓的需求和供给之间拉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百姓的购买力,应该是机构的责任。特别是,应该是专营养老金公司的责任。 在创新金融产品的时候,冯丽英认为一个重要的主旨识促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的如何发展,并不断研发金融产品,如何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在资产与服务对接方面,就是在第三支柱产品范围上更加广泛。多主体参与,基金、证券、保险等等多主体参与更为合理,比如底层资产当中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基金,存款,保险等。 以下是实录: 冯丽英: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确实在我前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演讲给我很多的启发,站在这儿想说的特别多,还是这样,相信大家有一个深切的感受,进入2019年新年伊始,个人养老保障产品第三支柱今天有了一个新的名字,CIP。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也成为今年的一个热点词。 我算了一下,今天是12号,在过去两周当中,我们三次参加不同的监管机构和政府组织的,关于CIP的研讨会。1月3日银保监会召集所有养老保险机构,以及养老金公司,我们一起参加了一个关于新时期,在第三支柱方面如何发挥保险公司的作用的研讨会。我刚才一闪的时候,看到长江养老苏总也在,那天他也在会议现场。1月8日的时候,银行养老专业委员会召集所有成员单位开年度会议,着重提出CIP今年发展的问题,今天12号我们共同参加CIP成果发布会,多么的密集。我就感觉到,真心的希望我们CIP能够离我们渐行渐近,落地开花。 还有包括这个成果理论性的文章,我们感觉到只要谈到CIP,无非大家都会关注政府做什么,政策是不是有足够的力度让大家参与。还有就是百姓是不是有购买欲望,第三,各个机构主体在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四,它的运营模式到底是什么,个人帐户模式,作为载体,最后是长期的服务是不是可持续。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在座的政府、机构、学者以及个人代表都有,都会关注。但是我是一个专营的机构工作者,我只能聚焦,把它聚焦在创新金融产品,提供长期服务,也就是我今天的演讲主题。 首先,作为机构工作者来讲,任何产品的创新都会关注三点。第一点,它有没有市场需求,人家百姓愿不愿意买,愿不愿意做。首先一个问题,我就从百姓需求的角度来阐述一下他们对CIP的需求。刚才很多领导和学者都说,我国人口老龄化,促进了一二三支柱的协调发展。其实,它对老年人的消费和期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光说不管用我们用数字来说话。前不久我们在上海,对现场400多名离退休人员做现场的问卷调查,我们会觉得现场填的东西会更加真实,没有代填的部分,大家放在里边,更加真实,还可以让他的交流更加直接,所以我们400份问卷收上来之后,我们有一个统计。 首先我们看看老百姓养老钱到底够不够。在每月养老金,每月收入3000-5000人群里边占据了60%,不富裕,也没有到真正的中等收入阶层,不富裕,这是一点。第二点,除了拿到退休金以后,他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年生活,大家都表示,要参加社区的学习,培养良好的爱好以及参加国际和国内的旅游,大家不愿意在家待着了,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部分人群,占到了47%,都不在家待着要出去。第三个,真正当你失能失智,或者半失能半失智的时候,大家愿意去养老机构,但是找不到养老金和服务价格对标的养老机构,这部分群体占据了43%。 这些数据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现在退休后的生活真的是多样化了,不仅仅是养老在家带孙子就行了。第二消费支柱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点,真正在个人养老生活需求以及服务商提供供给方面不匹配。我们作为机构工作者,认为把百姓的需求和供给之间拉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百姓的购买力,应该是机构的责任。特别是,应该是专营养老金公司的责任,比如说建信养老。 实际上,我们在创新金融产品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主旨也是延用了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观点,促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的如何发展,我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有需求了,现在怎么办,这是金融创新的第二点,就是研发金融产品,如何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在资产与服务对接方面,其实国内已经有很多模式,也有相当成熟的模式,因为大家一谈起来,买一个养老的保险产品,后面是不是提供养老服务呢,当然有,泰康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销售一个保险产品,后端什么(月园)和其他的这些都会有,都已经实现了。那我现在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在第三支柱产品范围上更加广泛。 我也赞同刚才各位在发言中说的,多主体参与,基金、证券、保险等等多主体参与,后面资产配置也更加的灵活,比如底层资产当中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基金,存款,保险等等,这一切都不妨碍。大家刚才都在呼吁把多元化产品纳入合格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CIP当中去。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存在产品创新的问题,如何帮助老百姓组合产品投资让他获得最大收益率,组合产品和服务也是机构的责任,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这样的观点。 在所有合格产品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设计,将养老服务的权益加在我们CIP产品当中去,是我们的主张。具体而言,首先允许个人在退休的时候,已经领取了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等等,个人养老金的时候,可以分年度领取,可以分次领取等等。那这个一次性可以购买附加养老服务权益的产品,并且也要免税,让他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实现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金,与未来的养老服务之间的对接,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刚才董老师也说了,自己养自己行不行,别等退休再养了,可以,你现在购买生命周期的产品当中,应该允许附加养老服务权益的产品纳入到CIP产品当中去,具体的就是说对于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要把它产品化,这个产品应该让它进入顶层资产,作为投资的标的,这是我的第二个观点。 当然,在设计这类产品的时候,刚才大家也说了还要关注几个关键点。第一点对服务端来讲,产品对接的养老机构的服务要提供多样化的,不能只是提供一个其他的,还要满足一个什么呢,真正人民大众的需求,满足于普惠性的需求。刚才我们也说了,CIP是中等阶层以下的收入,还是体现百姓的养老,所以在后端服务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提供百姓能买得起的服务。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产品端,你一定要符合CIP产品的设计模式,你毕竟是CIP,不是其他的资管计划在里边。不然的话你就无法享受优惠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关注的第二点。 第三点,一定管理投资风险前流程的控制,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大问题,第一是市场需求调查,第二是任何产品库里边都会一个产品组合和创新,在创新当中我们坚持把养老保障服务的产品纳入到产品标的当中去,在风险和控制当中实现百姓CIP的最大化。 第三个问题,光说不行,怎么实现呢。你实现的路径到底是什么?两点。一点是现在是现成的,现在所有的机构发行的养老保障产品都会附加一些增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有养老机构的选择,有养老服务的提供商等等,这一切都是现成的,只要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设计,在真正CIP铺开的时候,通过审核,把它纳入到合格性的产品就行了,这是当下。但是从未来来看,从我们CIP整个制度设计层面来看,利用个人帐户。因为我们个人帐户是具有唯一性的,终身性的。因此,无论这个帐户是开在哪家,都记录了你所有的养老金的积累,都记录了它的积累,会伴随着他的一生。未来在第三支柱提供的权益里边,只要他原来的积累和他未来享受服务的支出能够实现对接,这个产品就成了,这是关于实现的路径。 仅仅有上面的两点还是不够的,第三点是最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投资者的教育,百姓怎么知道买你的产品呢,百姓怎么知道产品的价值呢。从机构的角度来讲,我更愿意说叫养老咨询,甚至应该帮助别人,你应该帮助别人提高所有公民自身的CIP的素质,所以我们未来养老咨询方面更大的发挥机构的作用。那专营的养老金机构,政府和学界提供专门综合性的咨询方案给百姓,包括入门级,到产品的组合级到产品的收益级,形成三级跳跃式的投资者咨询。 最后呢,我概括一下我的观点,首先和大家想法是一样的,CIP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是第一点。多元化的产品,应该是CIP发展的关键,第二点。第三,机构,各类服务机构,应该是CIP的参与主体。第四,关于投资者教育与咨询,应该是CIP制度的保障。谢谢各位。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谢谢。[详情]

何亚平:建议银行理财可以纳入养老第三支柱投资标的
何亚平:建议银行理财可以纳入养老第三支柱投资标的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何亚平精彩观点如下: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将是未来几十年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不仅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养老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将有效促进资本市场的转型发展。对于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运营管理架构是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共建共享广泛参与是实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长足发展的有力保证。资金保值增值是助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 在养老第三支柱落实资产保值增值的过程中,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和产品选择上实行开放政策,让各类机构都可以参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保险、基金、养老金产品等各类符合养老金属性的金融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标的,为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基础和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准入制度和过程监控、过程监督有效防范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风险,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利益。 以下是实录: 主持人(姚余栋):我感觉这个课题比过去几年的探讨,实际上更切实了一步,而且也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让大家共同努力的。 下面我接着介绍课题成果的发言人,下面有请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何亚平来介绍,大家欢迎。 何亚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祝贺本次会议顺利召开,同时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工商银行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单位之一我们感觉到责任重大。 我交流的题目是共建共享创新服务,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健康发展。 第一,建设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将是未来几十年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养保证体系建设在增强公平性、摄影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不仅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养老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将有效促进资本市场的转型发展。对于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科学的运营管理架构是推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三支柱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第一、第二支柱相关联又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定位。独立作为委托人是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显著特点,也是开展基金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为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和监管特征,契合社会预期可承受的程度,同时结合民众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财习惯,因此科学合理的制定第三制度的运营管理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营流程,保证第三支柱在政策制度和监管要求执行上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保证参保人客户体验的连续性、标准化,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圈,是实现积极管理安全性、收益性、便捷性、灵活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第三支柱养老金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三,共建共享广泛参与是实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长足发展的有力保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市场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在政府监管部门委托机构、金融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基金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对第三支柱进行了多方探索,不仅为顶层设计建言献策,还积极推出养老储蓄、养老理财,顺延养老险等具备个人养老金特色的投资产品。我们认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在整体布局,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的框架下充分发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以及相关的信息管理机构的各自的专业特点和服务优势,做好第三支柱养老金管理的关键,多行业,多风格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机构在信息管理、投资管理,服务渠道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可以为参保人提供优质、高效的资金收复、投资管理、信息管理等服务,共同推进第三支柱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第四,资金保值增值是助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 建立第三支柱的根本目的是为公众提供补充养老保障,决定其发展重大的关键是广大参保人的认同和参与,而影响参保人对此认同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基金能否保值增值。基金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收益性和流动性才能确保公众的参保热情,因此第三支柱基金管理需要坚守安全、稳健的底线,也要追求投资运营效率,要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本前提下,以尽可能小的风险管理成本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一方面因在金融机构和产品选择上实行开放政策,让各类机构都可以参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保险、基金、养老金产品等各类符合养老金属性的金融产品纳入第三支柱投资标的,为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基础和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准入制度和过程监控、过程监督有效防范第三支柱养老金投资风险,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利益。 最后,工商银行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各方金诚合作共同服务好第三支柱养老金。 对于工商银行来讲,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管理与服务是服务民生工程,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应有之意,也是推进服务创新,促进经营转型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相关的制度建设以及产品研究,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工商银行在渠道、科技、人才、信誉、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为广大参保人提供安全、便捷、增值的养老金管理服务。 一是积极发挥机构网点多,服务渠道广,个人客户多的优势,提供多元便捷的服务终端。 二是提供强大的结算功能和全域信息管理能力,以个人账户为载体,为参保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便捷的缴费、跨转、支付等资金结算服务。 三是通过柜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平台,为参保人提供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的购买渠道。 四是充分发挥资产管理能力,为第三支柱养老金设计发行专属的投资理财产品,实现第三支柱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我们努力做到开好头,谋长远,确实把好事做好,并一直努力做好。 最后祝愿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事业顺利推进,蓬勃发展,期待我们的努力能在养老金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中,留下闪光的记忆,谢谢大家。[详情]

董克用:建设养老第三支柱 居民金融教育任重而道远
董克用:建设养老第三支柱 居民金融教育任重而道远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精彩观点如下: 2017年联合国的预测图显示中国的总人口将会在2030年达到高峰,然后就走下坡路了。到本世纪末,2100年中国总人口会在十亿左右。我国新生儿人数在不断锐减,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峻,这样的人口结构对养老金制度有重大影响。 国际上来看,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另外一种模式是自己积累。完全积累的好处在于它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发挥个人责任,并且如果运行好的话带来的收益也是不错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养老金制度,发达国家先老龄化的,还是无法满足全覆盖。因此,世界银行提出倡导多支柱。三支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发挥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积极性,三方责任共担,这样的话能够取不同制度的长处,避免不同制度的短处。董克用认为我国的养老金支柱发展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一支柱显然不足,第二支柱存在客观困难,这时我们要建立养老第三支柱的最重要原因。 那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关键点有几点,我们认为有六点: 1、 概念的界定 2、 参与主体的圈定 3、 个人养老金CIP制度应该得到我们财税政策的支持 4、 低收入人群参加,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增加非纳税人群的吸引力 5、 我们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做好,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6、 养老金融教育 以下是实录: 董克用:谢谢我们的姚主席,是我们首席经济学家,也是我们CAFF50论坛的发起人。现在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与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一下我们研究课题的一些主要内容。因为大家手里已经拿到了课题报告,有些可能拿到的是简要的,因为报告太厚了,非常抱歉,我们弄了简要版。现在我把课题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要介绍的内容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建,建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必要性。第二,我要介绍一下我们研究中,看到的关键点。第三个,我们也展望一下下一步怎么走,是个什么情况,三个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我觉得,我们课题组在研究的时候,我们不是说既定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第三支柱,不是的。我们还是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建。因为我们认为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不讲清楚这个问题,可能对后边如何建,建多大都会有疑惑,所以,第一个问题必须回答,必要性是什么。 那对于养老金制度来讲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但是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人口年龄阶段的影响。我们大家看一看,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当然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但是我们选取了一下联合国的预测,这个预测每两年做一次,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变化做一个预测。我们把2017年联合国的预测,大家看这个图。这个图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三件事,按照这个预测,中国的总人口将会在2030年达到高峰,然后就走下坡路了。到本世纪末,2100年中国总人口会在十亿多一点,有几个预测,我们选择了中位预测,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看这个蓝柱身,蓝柱是65岁以上人口,国际上把65岁以上人口看到老年人,我们将来60岁不能退了,可能65岁了。65岁以上的人口,大家看这特点是什么呢,特点是不断的提升,我们现在在哪里,接近2020,我们在这里。今后65岁以上人口持续上升,到2060年是高峰,之后,也会逐渐的往下走。这两个柱子总人口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个是不是2030年达到高峰,取决于新生儿。如果我们新生儿人数,婴儿数,如果像目前有些专家说的锐减的话,那意味着我们红柱子会在2030年之前到来。那对于蓝色65岁以上的人口这个高峰,恐怕是不会推迟到来。因为什么,65岁,2060年65岁现在已经出生了,所以下面的蓝柱是比较有确定性的。红柱子没有太确定性,大趋势没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说到养老金相关的是老龄化程度,也就说65岁以上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就是这条黑色的点化线。大家肯定我们国家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按国际标准65岁人口占7%,我们现在是2020年会达到12%,之后,我们是以45度线,12、17、24、26、30,达到30%,这是2060年。并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一个高峰,它不是一个高峰,按照这个预测,将在2060年之后40年间,持续保持在30这个高位上。也就是说,30高位,出门三个人里边,一个人65岁以上。 那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对养老金制度有重大影响了。因为如果我们老龄化也是一个高峰,也到了一定时候我们就下去了,那人口结构会变得比较合理,那是一回事。如果是这样一种老龄化高原的现象,它是一个高原,它是黄土高原不下来了,一直到本世纪末,这个预测没有再预测2150年是什么样的,只是说2100,没有说2200年人口的情况。那就是一个高原,持续40年是这样的高峰。 如果新生儿减少,最高峰的人口可能提前到来的话,意味着因为老人数不变,只意味着这个陡坡会更陡,不是45度线,可能是50度线直线下去很快达到30%,这样的情况就更严峻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人口结构会对养老金制度产生长远的影响。三个人里有一个人是65岁以上,大家想想还有22岁以下的,那时候全上大学了,不可能22岁以前工作的,还有多少劳动力呢,这个预测讲,将来是有一百个劳动力要养60个65岁以上老人。 那好,我们回过头来看养老金制度,国际上目前来讲,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就是工作的一代人缴费,支付给了退休的一代,现收现付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是自己积累,我退休的时候使用自己的养老金,这两种模式是各有优缺点。现收现付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很快的建立,很快的普及,运作成本也不高,并且具有再分配功能,并且避免了资本市场中的各种风险。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这样的制度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如果老龄化不是深度老龄化还可以,如果一百个劳动力去养60个退休人员,你现收现付怎么现收现付,你缴费缴多高,因此这样的制度就有问题了。 那么完全积累有好处,它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发挥个人责任,并且如果运行好的话带来的收益也是不错的。但是,它要应对资本市场的各种风险。未来待遇是不确定的,运作费用相对来说是不低的,因为要投资。那这两种制度,国际上有没有单一制度都非常有典型意义的呢,有,你像大家知道的希腊,希腊基本没有其他的,就是现收现付,但是大家知道,希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有的学者讲,政府不会破产,但是他不知道希腊政府破产了,遇到很大的问题。完全积累有没有典型案例,有,智利,智利也遇到了问题,完全积累,从1981年改革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它现在回来再补第一支柱。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养老金制度,发达国家先老龄化的,应对老龄化来说,完全的现收现付和完全的积累,单一制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都无法应对老龄化,特别深度老龄化的挑战。无法满足你又要全覆盖,又要充足性,又要可持续,做不到。因此,世界银行就提出来,倡导多支柱,在1994年和05年分别发布报告就说明,还是多支柱的,既然没有最好的,我们把不同的办法综合起来,一条腿的板凳不稳,三条腿的板凳才稳。三支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发挥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积极性,三方责任共担,这样的话能够取不同制度的长处,避免不同制度的短处,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遵循的多支柱。包括最先推行养老保险的德国,德国学者去年也访问我们,要和我们一块做研究,他们认为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二三支柱做的太慢了,有点来不及了,所以你看最先开始搞养老保险的国家也开始做这件事情了,所以这个趋势是很清楚的。 我们国家,大家看一看我们国家,刚才几位领导都讲了,实际上我们国家整个思路上,虽然我们叫了层次,多层次。这个说法是(OECD)的说法,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多支柱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给它做了一个命名,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我们做的是这个研究。大家看到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结构,我们公共养老金,既是一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九七建立,包括2014年机关事业并轨,模式是一样的,我们有城乡居民的。我们有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我们有企业年金,我们有职业年金,面对机关事业的。我们有第三层次的试点,我们去年5月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金的。我们基本框架是有了。 但是我们这样的框架,像金院长讲到的,我们有这样的框架,但是我们有一些问题,我们以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来比较的话。因为美国是比较追求市场化运作的,加拿大有点其他的特点,我们把加拿大也列进来了。这样来比较的话,这个图大家就可以看到,这张图告诉我们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作为中美这样两个大国,我们经济总量它第一我们第二,作为人口我们第一它第二,作为这样两个大国比较的话,大家看一看它的一二三支柱,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的比重和我们差距确实比较大。如果我们看它的第二三支柱的养老金资产,因为二三支柱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因为它是一种养老金资产的概念,那么第一支柱是传统的社会保障,因为有再分配功能,二三支柱有没有再分配功能,有,但是比较弱,更多的是一种资产,养老金资产的汇集,为什么有养老金资产的汇集,也是因为老龄化的挑战。 大家看,美国这样的结构,它的一二三支柱养老金比重,大家可以看到,的确第一支柱现收现付,不用存很多钱,是现收现付的,从1937年开始就是全国统筹,统一缴费率,统一代理计算办法。1937年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目标就是全覆盖,但是主要受益者是低收入群体。那么1974年,上个世纪70年代养老金制度改革法案通过,慢慢第三支柱建立起来,第二支柱58,第三支柱51,这两个加起来占了美国同期GDP的134%,如果希望加上第一支柱,相当于140,并且这个比重就是养老金存的钱,占GDP的比重,这些年来没有什么变化,经济发展这个也都增加,都是140-150中间。大家听到一个故事,美国人民只消费不储蓄,中国人民只储蓄不消费,这个故事不是真的。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美国制度化为美国人民存了一大笔养老金。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我们第一支柱,我们说的是部分积累,实际上目前慢慢的大家越来越成是一个现收现付,我们存了5.02万亿人民币,我们企业年金,我们做了从04年开始,是1.29万亿人民币,第三支柱顺延我母做了统计,到去年年底签保单两万多件,如果就高一千块钱来算的话也就两千万块钱,大家看到两个,二三支柱积累型的我们相当于当年GDP0.6%,和130%差距很大,第二我们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现在所有退休人员最关心的是每年我的退休金增加多少,增加比例是什么,因为大家主要靠的是第一支柱。美国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我的同学,我这个年龄,在美国拿第一支柱是65岁,就我这个年龄,但是我同学告诉我,我先不拿第一支柱,我先拿第二第三,为什么,我晚领第一支柱养老金有优惠,我准备70岁再领,我说你能够保证你活到70岁吗,所以你看到这样的制度安排使他减轻了第一支柱养老金的压力,因为有二三,我们可能吗,我们不可能,所有老百姓所有眼光都看到的第一支柱,因此我们的结构不平衡,我们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体现在养老金制度上。 我们看一看第一支柱,我们基本养老保险,我们就看城镇职工,我们做的很多覆盖率很高,我们不得不看到,以这样的替代率水平,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和在职员工工资之比,我们是这样计算的,大家看到我们从当年高达80%,这也就是世纪之交,可是现在我们长期以来从05、06年这时候提高养老金待遇的,我们按照10%十年连调10%,这个替代率还是在44%左右。国际劳工组织认为至少55%,世行报告说,你要想真正有好的养老生活要70%-80%,显然这是不足的。 我们能不能依靠第二支柱来做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年金,一开始我们发展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2012年之前,增长速度都是不错的。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第一支柱高缴费率28%,我们企业年金基本是停滞状态,无论是参加人数,参加企业,当然我们基金积累还是在的,因为积累进去了,我们运作的不错,在诸位金融界人士努力下,基金业和保险业人士努力下,70%的回报很高了,不管怎么样,我们企业数,职工数参加人数还是停滞的,因此,这个有一定的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看一下我们的就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家知道,第二支柱,我们的企业年金你必须由企业,是雇主主导的。而我们就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张图告诉我们,我们就业中大家看看这些图,这是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就业人员变化数,增长很快,特别红色的柱子这是城镇个体就业人数,我们从2012年5600多万现在增加到2017年的9300多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个体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是没有办法参加建立第二支柱的。那这个数是各种就业结构增长最快的是他们,这是反映我们互联网经济,新经济表现出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上几点,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结构,我们第二支柱的情况和就业结构都是我们要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最重要的原因。 那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关键点有几点,我们认为有六点: 第一我们做了概念的界定,这个概念怎么界定,我们经过多方的征求意见来修改,我们认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因为政府得依法,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建立的以个人养老为目的,个人自愿参加并主导的积累型养老金制度。所以它是一个完全积累型的,不是一个现收现付的再分配模式的,是一个积累型的养老金制度。该制度是政府鼓励个人享专门的帐户进行缴费,个人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积累养老金资产的制度安排,这是我们给的定义。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那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我们认为,要给第三支柱给一个正规名称,我们建议名称是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如果把中国两个字去掉就是养老金制度,简称CIP。 首先谁参加,我们提出来还是要覆盖经济活动人口,它是个人主导自愿参加,我们享受税收优惠的代理,自愿参加就是我们面向全体经济活动人口,优惠也是向他们实现优惠,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都能够参加到第三支柱里边来。它的目标人群是谁?从国际经验来看,其实我们的目标人群,先说不是谁。首先它不是哪些最低收入,享受社会救助的,不是的。在国际上来看也是这样,第一支柱更多的是保障,是公众的养老金。在美国这样的制度中,它的替代率是不一样的,对于低收入者,按最低缴费的人来讲,替代率很高,可以达到80%几。按照一直研究最高标准缴费的,按照300%缴费的替代率很低,只有25%,一定是多缴多得,一定不是同比例的多得,为什么,再分配。 第一支柱更多是保基本,所以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美国也是这样,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第三支柱同样,不能成为高收入人的避税天堂,我收入高通过这个少交税,也是不对的,这些高收入者我们也让他们多做一些贡献。以美国为例,美国的IRA个人帐户,持有人中以中等收入,中年人年龄54岁,这部分人是九万美元,IRA帐户资产中位数是7万美元。我们国家2017年12月提出了我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也使用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不管怎么算,说法不一,估计有四亿,这个数就算有异议,这个数也足够大。中等收入群体可能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群体。 第三个要点就是我们个人养老金CIP制度应该得到我们财税政策的支持。我们提出来四点,一点是,当时我们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过程中,包括课题组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希望我们在纳入专项扣除。因为我们可以专项扣除赡养父母,我们给自己存点钱不可以吗。大家知道,我们扣除有一个赡养父母很对很好中国文化,那反过来想为自己存点不行吗,如果作为群面扣除就是EEE,这就是中国特色,应该这样做。并且我们提出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没有参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职工,特别是企业年金的员工,原来参加的人有4%的税优,这个是不是应该加到这里边来,我没有享受第二支柱应该加进去。第三个,领取阶段,按照试点是75%,按照7去征,我们是不是设置一个起征点,实现超额累计的办法,这样的做一个是鼓励他慢慢取,长久取,真正起到应对抵抗老龄化的功能,而不是说存了一笔钱取出来买一辆特斯拉就完了,不是的,是为了应对最大的挑战的,我们让他们慢慢领,我们要有特殊的不同政策,这在课题里也提出来了。 我们最后提的一点,就是对低收入人群参加,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增加非纳税人群的吸引力,这个就是要统筹去算这个帐,要不要补,补多少。你想个人养老金是老百姓从现在的收入中拿出来一笔钱,隔在哪里几十年,比如我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40年,拿出一笔钱搁在那里。到了那个时候我解决什么问题呢,其实我是解决了整个社会对第一支柱的压力。如果我存了一大笔钱就不那么在意第一支柱,欧洲和北美已经在考虑第一替代率,如果后面足够高我就退出第一支柱,前提是你比较攒够钱。我们现在给老百姓交一千块我们补一百块,似乎是很多,你想一想,40年以后,其实他参与了,参加了,保值增值了,减轻的反过来还是国家的负担,因为国家是大家的,是大家一起来的。如果我们都不做,把所有的负担都交给国家,交给谁了呢,交给那个时候的一百个劳动力,他们要养60多个退休人员,交给了年轻一代了,就是在座诸位的子孙们,甚至重孙们,交给了他们,我们最好还是自己先准备好,所以我们提出来,现在克服一点困难,做一点这样的补贴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也看到了德国,它就是用这些办法。 这样一种补贴我们提出来了,实施路径中提出来帐户制,这是大家的共识,大家慢慢磨合的共识。帐户制比产品的退税制方法方便很多,也有利很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唯一的帐户,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进入这里边来,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并且这样的帐户制,如果我换单位了,换地方了不用转移,因为这个帐户永远会存在,并且和第二支柱个人帐户保持一致,将来我在A企业有企业年金,到B企业没有企业年金,按照现在的办法我可以留在那里,我也可以将来转出来,把二三支柱可以通过帐户制打通,甚至将来是不是可以考虑第一支柱的发放都是有很多的空间,所以帐户制建立是中国特色的养老金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有帐户制,但是略有差异,我们觉得还是要做这样的设计。 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平台,贾司长讲到的,唐局长也讲到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建设中,我们课题组提出来多个方案,既有大平台综合平台方案,也有比较小的信息平台管理方案,我们还提出来双分离的第二方案。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平台是一个什么性质呢,它是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我刚才非常高兴听到贾司长在演讲中使用了这样的概念,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平台。什么叫基本公共服务,现在我们国家讲的越来越多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有基础性,有广泛性,有迫切性,有可行性,应该建,建起来之后对个人养老金和CIP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哪个方案,我们觉得这个平台都要符合这五个特性,一个是统一性,就是我们CIP平台标准和功能应当统一。安全性,因为这里边有信息流,有资金流,有全国这么多人进来,这是最重要的信息库之一。这个平台必须是独立运行的。那交互性,这个平台和相关政府机构,在信息登记,税收征管,数据统一方面是实时动态交互衔接的,透明性,这对老百姓和参与者来讲必须是透明的,它怎么运作的我清楚,基于什么运作的我清楚,我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我怎么样,看到什么这是非常清楚的。最后是动态的,因为任何一个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出台之后就是完美的,不可能,宪法还不的改呢,不断的修正呢,我们必须有动态性,留有接口,一个是政策接口不断的完善,一个是技术接口,大家知道新技术,5G,6G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也许到了我们孙子那一辈的时候他们可能说一句话就可以了,我要交多少钱,这是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所以要留有接口。 这样的平台有一些基本原则,要面向大众,面向制度参与者,统一一个平台,在平台上提供服务,要面向政府,通过平台进行监管。同时我们认为这个平台建设是政府职责,面向机构,应该直接面向所有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具体要求有利于我们CIP建设的长期,长远的发展,要统筹布局管理业务的流程,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运营效率,充分发挥各个金融机构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知道他们各自特点不同,优势不同。 第五点,我们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做好,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参加到建设中来。我们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其实个人养老金不是一个完全的私人产品,它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报告里讲到了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的结合,它是个人要参与的,但是它不是完全的一个私人产品,为什么?因为老百姓这样做,是为了未来能够自己一方面有更好的养老待遇,同时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它不是一个完全的个人产品。 那么,对于参与机构来讲,实际上我们认为,它也是一个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它要充分发挥银行、基金、保险等各行业的积极性,我们鼓励各行业之间开放合作,不只是竞争,还要合作,更重要的是合作,就是为我们的参与人提供具有安全性,收益性的养老金产品,具有长期和优质的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有线上的参与,有互联网,手机APP,我们将来也应该有,包括电话服务,微信等等各个方面,我们还要有线下参与,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线上的能力,我们还要有线下的参与,这方面都要多方面来结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中来。 第六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些领导也讲到了,是养老金融教育。我们2017年CAFF50论坛做了一个调查,30%的调查对象曾经在养老理财中有不同程度的被误导和受骗经历。现在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人养老金的渠道,当然不是主要为了老人的,我们为了年轻一代,中年人,同样需要养老金融教育。因为我们目前来讲,中国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发达国家他们也发现,不是制度一出台就起来了,需要长期的教育,因为毕竟是金融产品,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如何看待金融投资,什么叫风险,如何既保护自己的权益又避免风险,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所以金融的素养,金融的养老的规划以及投资的基础知识需要有。而这样的教育,我觉得发达国家有它的路数,主要靠投顾。中国应该有中国的路径,我们希望尽快推出那个制度,尽快的成长,这样的话在养老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该辅导相应的职责,这是我们做的下一个课题,到我们做完课题之后再汇报,不管怎么样,养老金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这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以上就是我们报告的六大要点,有些我就不赘述了。 第三部分我们做一个简短的展望。我们真切的希望按照我们去年财税2018年22号文件要求,确保能够在今年的5月1日能够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是我们课题组的期望,我们期望不要推了。不管前面有多难,总要有一个开始。而制度的建立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等,等到非常完善,非常好的条件再推出,可能你等不来这个时期,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扩大,长期发展的过程。刚才举的美国例子,美国例子是今天的,它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不是这样的,也是花了40年的时间才走到今天。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为什么召集呢,我们不能等40年,如果我们真等到2060年再做这件事的话就晚了。因为养老金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国家的养老金精算是精算75年的,你必须早做准备,因此我们讲,一方面要看到要赶快起步不能等,另外一方面要有耐心,这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壮大,长期发展的过程,我们用这几个词。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的长时间,不要以为建了没有多少人参与是不是不行了,中国人心态比较焦急,今天出台明天就见效,其实是很难。 我们认为从出台之后还应该感觉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在转型,这个转型有多长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转型,并且还有我们的税制也在改革,过去起征点3500,我们开始做课题的时候3500,税优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后来5000,加上6000扣除一万多了,今后还有税制的改革,方向我不知道怎么改,并且资本市场还会不断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被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影响,所以制度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对于行业而言,在座的有很多行业,紧紧抓住第三支柱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我们国家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多做出贡献。我们1991年就提出来了,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毫不容易第二支柱做了,第三支柱要开始了,这个路应该好好走,抓住重要机遇期。对于行业来讲,我们更多的认为两方面,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服务。为什么创新,我们觉得体现在这样的金融产品,对银证保都是挑战。我们银行理财也没有想到给你是30年,没有这样一种产品,我们基金业也提出来了目标基金,这是刚刚推出的,他们做了很多努力,这就是新的,老百姓是新的,对保险行业来讲,我们保险是长期的,现在投保多少年以后,注意,这是一个一直会投下去的,投到退休哪一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如何看到它的收益等等,我觉得目前试点中的三种产品大家也看到了,也是一种新的方式,包括产品流程服务都是要创新的,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那更多的是服务,我觉得服务更重要,因为老百姓长期的把钱放在那里,你不提供长期优质服务是不行的,老百姓是要监督的,政府要监督,老百姓要参与监督,服务更重要。可能产品是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长远来看服务是更重要的。我想这就是我所介绍的关于我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想法。那这个课题和其他课题研究一样都有局限性,时间很短,我们研究中有很多的缺陷,我们只是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学者的力量,业界的力量,希望能够尽量的达成共识,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一个目标,为我们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尽快出台和好好的运行,提供我们一点点智力支持,这就是我们课题组的心愿,谢谢各位。[详情]

董克用:期待今年5月税延养老进一步推进
董克用:期待今年5月税延养老进一步推进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从2018年5月税延养老在福建、上海等地试点,到2019年5月,试行期满,期待今年5月税延养老进一步推进,进一步完善。 以下是实录: 董克用:谢谢我们的姚主席,是我们首席经济学家,也是我们CAFF50论坛的发起人。现在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与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一下我们研究课题的一些主要内容。因为大家手里已经拿到了课题报告,有些可能拿到的是简要的,因为报告太厚了,非常抱歉,我们弄了简要版。现在我把课题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要介绍的内容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建,建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必要性。第二,我要介绍一下我们研究中,看到的关键点。第三个,我们也展望一下下一步怎么走,是个什么情况,三个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我觉得,我们课题组在研究的时候,我们不是说既定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第三支柱,不是的。我们还是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建。因为我们认为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不讲清楚这个问题,可能对后边如何建,建多大都会有疑惑,所以,第一个问题必须回答,必要性是什么。 那对于养老金制度来讲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但是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人口年龄阶段的影响。我们大家看一看,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当然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但是我们选取了一下联合国的预测,这个预测每两年做一次,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变化做一个预测。我们把2017年联合国的预测,大家看这个图。这个图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三件事,按照这个预测,中国的总人口将会在2030年达到高峰,然后就走下坡路了。到本世纪末,2100年中国总人口会在十亿多一点,有几个预测,我们选择了中位预测,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看这个蓝柱身,蓝柱是65岁以上人口,国际上把65岁以上人口看到老年人,我们将来60岁不能退了,可能65岁了。65岁以上的人口,大家看这特点是什么呢,特点是不断的提升,我们现在在哪里,接近2020,我们在这里。今后65岁以上人口持续上升,到2060年是高峰,之后,也会逐渐的往下走。这两个柱子总人口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个是不是2030年达到高峰,取决于新生儿。如果我们新生儿人数,婴儿数,如果像目前有些专家说的锐减的话,那意味着我们红柱子会在2030年之前到来。那对于蓝色65岁以上的人口这个高峰,恐怕是不会推迟到来。因为什么,65岁,2060年65岁现在已经出生了,所以下面的蓝柱是比较有确定性的。红柱子没有太确定性,大趋势没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说到养老金相关的是老龄化程度,也就说65岁以上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就是这条黑色的点化线。大家肯定我们国家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按国际标准65岁人口占7%,我们现在是2020年会达到12%,之后,我们是以45度线,12、17、24、26、30,达到30%,这是2060年。并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一个高峰,它不是一个高峰,按照这个预测,将在2060年之后40年间,持续保持在30这个高位上。也就是说,30高位,出门三个人里边,一个人65岁以上。 那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对养老金制度有重大影响了。因为如果我们老龄化也是一个高峰,也到了一定时候我们就下去了,那人口结构会变得比较合理,那是一回事。如果是这样一种老龄化高原的现象,它是一个高原,它是黄土高原不下来了,一直到本世纪末,这个预测没有再预测2150年是什么样的,只是说2100,没有说2200年人口的情况。那就是一个高原,持续40年是这样的高峰。 如果新生儿减少,最高峰的人口可能提前到来的话,意味着因为老人数不变,只意味着这个陡坡会更陡,不是45度线,可能是50度线直线下去很快达到30%,这样的情况就更严峻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人口结构会对养老金制度产生长远的影响。三个人里有一个人是65岁以上,大家想想还有22岁以下的,那时候全上大学了,不可能22岁以前工作的,还有多少劳动力呢,这个预测讲,将来是有一百个劳动力要养60个65岁以上老人。 那好,我们回过头来看养老金制度,国际上目前来讲,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就是工作的一代人缴费,支付给了退休的一代,现收现付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是自己积累,我退休的时候使用自己的养老金,这两种模式是各有优缺点。现收现付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很快的建立,很快的普及,运作成本也不高,并且具有再分配功能,并且避免了资本市场中的各种风险。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这样的制度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如果老龄化不是深度老龄化还可以,如果一百个劳动力去养60个退休人员,你现收现付怎么现收现付,你缴费缴多高,因此这样的制度就有问题了。 那么完全积累有好处,它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发挥个人责任,并且如果运行好的话带来的收益也是不错的。但是,它要应对资本市场的各种风险。未来待遇是不确定的,运作费用相对来说是不低的,因为要投资。那这两种制度,国际上有没有单一制度都非常有典型意义的呢,有,你像大家知道的希腊,希腊基本没有其他的,就是现收现付,但是大家知道,希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有的学者讲,政府不会破产,但是他不知道希腊政府破产了,遇到很大的问题。完全积累有没有典型案例,有,智利,智利也遇到了问题,完全积累,从1981年改革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它现在回来再补第一支柱。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养老金制度,发达国家先老龄化的,应对老龄化来说,完全的现收现付和完全的积累,单一制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都无法应对老龄化,特别深度老龄化的挑战。无法满足你又要全覆盖,又要充足性,又要可持续,做不到。因此,世界银行就提出来,倡导多支柱,在1994年和05年分别发布报告就说明,还是多支柱的,既然没有最好的,我们把不同的办法综合起来,一条腿的板凳不稳,三条腿的板凳才稳。三支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发挥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积极性,三方责任共担,这样的话能够取不同制度的长处,避免不同制度的短处,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遵循的多支柱。包括最先推行养老保险的德国,德国学者去年也访问我们,要和我们一块做研究,他们认为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二三支柱做的太慢了,有点来不及了,所以你看最先开始搞养老保险的国家也开始做这件事情了,所以这个趋势是很清楚的。 我们国家,大家看一看我们国家,刚才几位领导都讲了,实际上我们国家整个思路上,虽然我们叫了层次,多层次。这个说法是(OECD)的说法,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多支柱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给它做了一个命名,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我们做的是这个研究。大家看到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结构,我们公共养老金,既是一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九七建立,包括2014年机关事业并轨,模式是一样的,我们有城乡居民的。我们有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我们有企业年金,我们有职业年金,面对机关事业的。我们有第三层次的试点,我们去年5月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金的。我们基本框架是有了。 但是我们这样的框架,像金院长讲到的,我们有这样的框架,但是我们有一些问题,我们以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来比较的话。因为美国是比较追求市场化运作的,加拿大有点其他的特点,我们把加拿大也列进来了。这样来比较的话,这个图大家就可以看到,这张图告诉我们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作为中美这样两个大国,我们经济总量它第一我们第二,作为人口我们第一它第二,作为这样两个大国比较的话,大家看一看它的一二三支柱,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的比重和我们差距确实比较大。如果我们看它的第二三支柱的养老金资产,因为二三支柱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因为它是一种养老金资产的概念,那么第一支柱是传统的社会保障,因为有再分配功能,二三支柱有没有再分配功能,有,但是比较弱,更多的是一种资产,养老金资产的汇集,为什么有养老金资产的汇集,也是因为老龄化的挑战。 大家看,美国这样的结构,它的一二三支柱养老金比重,大家可以看到,的确第一支柱现收现付,不用存很多钱,是现收现付的,从1937年开始就是全国统筹,统一缴费率,统一代理计算办法。1937年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目标就是全覆盖,但是主要受益者是低收入群体。那么1974年,上个世纪70年代养老金制度改革法案通过,慢慢第三支柱建立起来,第二支柱58,第三支柱51,这两个加起来占了美国同期GDP的134%,如果希望加上第一支柱,相当于140,并且这个比重就是养老金存的钱,占GDP的比重,这些年来没有什么变化,经济发展这个也都增加,都是140-150中间。大家听到一个故事,美国人民只消费不储蓄,中国人民只储蓄不消费,这个故事不是真的。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美国制度化为美国人民存了一大笔养老金。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我们第一支柱,我们说的是部分积累,实际上目前慢慢的大家越来越成是一个现收现付,我们存了5.02万亿人民币,我们企业年金,我们做了从04年开始,是1.29万亿人民币,第三支柱顺延我母做了统计,到去年年底签保单两万多件,如果就高一千块钱来算的话也就两千万块钱,大家看到两个,二三支柱积累型的我们相当于当年GDP0.6%,和130%差距很大,第二我们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现在所有退休人员最关心的是每年我的退休金增加多少,增加比例是什么,因为大家主要靠的是第一支柱。美国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我的同学,我这个年龄,在美国拿第一支柱是65岁,就我这个年龄,但是我同学告诉我,我先不拿第一支柱,我先拿第二第三,为什么,我晚领第一支柱养老金有优惠,我准备70岁再领,我说你能够保证你活到70岁吗,所以你看到这样的制度安排使他减轻了第一支柱养老金的压力,因为有二三,我们可能吗,我们不可能,所有老百姓所有眼光都看到的第一支柱,因此我们的结构不平衡,我们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体现在养老金制度上。 我们看一看第一支柱,我们基本养老保险,我们就看城镇职工,我们做的很多覆盖率很高,我们不得不看到,以这样的替代率水平,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和在职员工工资之比,我们是这样计算的,大家看到我们从当年高达80%,这也就是世纪之交,可是现在我们长期以来从05、06年这时候提高养老金待遇的,我们按照10%十年连调10%,这个替代率还是在44%左右。国际劳工组织认为至少55%,世行报告说,你要想真正有好的养老生活要70%-80%,显然这是不足的。 我们能不能依靠第二支柱来做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年金,一开始我们发展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2012年之前,增长速度都是不错的。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第一支柱高缴费率28%,我们企业年金基本是停滞状态,无论是参加人数,参加企业,当然我们基金积累还是在的,因为积累进去了,我们运作的不错,在诸位金融界人士努力下,基金业和保险业人士努力下,70%的回报很高了,不管怎么样,我们企业数,职工数参加人数还是停滞的,因此,这个有一定的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看一下我们的就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家知道,第二支柱,我们的企业年金你必须由企业,是雇主主导的。而我们就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张图告诉我们,我们就业中大家看看这些图,这是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就业人员变化数,增长很快,特别红色的柱子这是城镇个体就业人数,我们从2012年5600多万现在增加到2017年的9300多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个体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是没有办法参加建立第二支柱的。那这个数是各种就业结构增长最快的是他们,这是反映我们互联网经济,新经济表现出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上几点,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结构,我们第二支柱的情况和就业结构都是我们要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最重要的原因。 那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关键点有几点,我们认为有六点: 第一我们做了概念的界定,这个概念怎么界定,我们经过多方的征求意见来修改,我们认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因为政府得依法,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建立的以个人养老为目的,个人自愿参加并主导的积累型养老金制度。所以它是一个完全积累型的,不是一个现收现付的再分配模式的,是一个积累型的养老金制度。该制度是政府鼓励个人享专门的帐户进行缴费,个人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积累养老金资产的制度安排,这是我们给的定义。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那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我们认为,要给第三支柱给一个正规名称,我们建议名称是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如果把中国两个字去掉就是养老金制度,简称CIP。 首先谁参加,我们提出来还是要覆盖经济活动人口,它是个人主导自愿参加,我们享受税收优惠的代理,自愿参加就是我们面向全体经济活动人口,优惠也是向他们实现优惠,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都能够参加到第三支柱里边来。它的目标人群是谁?从国际经验来看,其实我们的目标人群,先说不是谁。首先它不是哪些最低收入,享受社会救助的,不是的。在国际上来看也是这样,第一支柱更多的是保障,是公众的养老金。在美国这样的制度中,它的替代率是不一样的,对于低收入者,按最低缴费的人来讲,替代率很高,可以达到80%几。按照一直研究最高标准缴费的,按照300%缴费的替代率很低,只有25%,一定是多缴多得,一定不是同比例的多得,为什么,再分配。 第一支柱更多是保基本,所以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美国也是这样,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第三支柱同样,不能成为高收入人的避税天堂,我收入高通过这个少交税,也是不对的,这些高收入者我们也让他们多做一些贡献。以美国为例,美国的IRA个人帐户,持有人中以中等收入,中年人年龄54岁,这部分人是九万美元,IRA帐户资产中位数是7万美元。我们国家2017年12月提出了我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也使用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不管怎么算,说法不一,估计有四亿,这个数就算有异议,这个数也足够大。中等收入群体可能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群体。 第三个要点就是我们个人养老金CIP制度应该得到我们财税政策的支持。我们提出来四点,一点是,当时我们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过程中,包括课题组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希望我们在纳入专项扣除。因为我们可以专项扣除赡养父母,我们给自己存点钱不可以吗。大家知道,我们扣除有一个赡养父母很对很好中国文化,那反过来想为自己存点不行吗,如果作为群面扣除就是EEE,这就是中国特色,应该这样做。并且我们提出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没有参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职工,特别是企业年金的员工,原来参加的人有4%的税优,这个是不是应该加到这里边来,我没有享受第二支柱应该加进去。第三个,领取阶段,按照试点是75%,按照7去征,我们是不是设置一个起征点,实现超额累计的办法,这样的做一个是鼓励他慢慢取,长久取,真正起到应对抵抗老龄化的功能,而不是说存了一笔钱取出来买一辆特斯拉就完了,不是的,是为了应对最大的挑战的,我们让他们慢慢领,我们要有特殊的不同政策,这在课题里也提出来了。 我们最后提的一点,就是对低收入人群参加,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增加非纳税人群的吸引力,这个就是要统筹去算这个帐,要不要补,补多少。你想个人养老金是老百姓从现在的收入中拿出来一笔钱,隔在哪里几十年,比如我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40年,拿出一笔钱搁在那里。到了那个时候我解决什么问题呢,其实我是解决了整个社会对第一支柱的压力。如果我存了一大笔钱就不那么在意第一支柱,欧洲和北美已经在考虑第一替代率,如果后面足够高我就退出第一支柱,前提是你比较攒够钱。我们现在给老百姓交一千块我们补一百块,似乎是很多,你想一想,40年以后,其实他参与了,参加了,保值增值了,减轻的反过来还是国家的负担,因为国家是大家的,是大家一起来的。如果我们都不做,把所有的负担都交给国家,交给谁了呢,交给那个时候的一百个劳动力,他们要养60多个退休人员,交给了年轻一代了,就是在座诸位的子孙们,甚至重孙们,交给了他们,我们最好还是自己先准备好,所以我们提出来,现在克服一点困难,做一点这样的补贴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也看到了德国,它就是用这些办法。 这样一种补贴我们提出来了,实施路径中提出来帐户制,这是大家的共识,大家慢慢磨合的共识。帐户制比产品的退税制方法方便很多,也有利很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唯一的帐户,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进入这里边来,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并且这样的帐户制,如果我换单位了,换地方了不用转移,因为这个帐户永远会存在,并且和第二支柱个人帐户保持一致,将来我在A企业有企业年金,到B企业没有企业年金,按照现在的办法我可以留在那里,我也可以将来转出来,把二三支柱可以通过帐户制打通,甚至将来是不是可以考虑第一支柱的发放都是有很多的空间,所以帐户制建立是中国特色的养老金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有帐户制,但是略有差异,我们觉得还是要做这样的设计。 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平台,贾司长讲到的,唐局长也讲到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建设中,我们课题组提出来多个方案,既有大平台综合平台方案,也有比较小的信息平台管理方案,我们还提出来双分离的第二方案。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平台是一个什么性质呢,它是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我刚才非常高兴听到贾司长在演讲中使用了这样的概念,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平台。什么叫基本公共服务,现在我们国家讲的越来越多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有基础性,有广泛性,有迫切性,有可行性,应该建,建起来之后对个人养老金和CIP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哪个方案,我们觉得这个平台都要符合这五个特性,一个是统一性,就是我们CIP平台标准和功能应当统一。安全性,因为这里边有信息流,有资金流,有全国这么多人进来,这是最重要的信息库之一。这个平台必须是独立运行的。那交互性,这个平台和相关政府机构,在信息登记,税收征管,数据统一方面是实时动态交互衔接的,透明性,这对老百姓和参与者来讲必须是透明的,它怎么运作的我清楚,基于什么运作的我清楚,我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我怎么样,看到什么这是非常清楚的。最后是动态的,因为任何一个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出台之后就是完美的,不可能,宪法还不的改呢,不断的修正呢,我们必须有动态性,留有接口,一个是政策接口不断的完善,一个是技术接口,大家知道新技术,5G,6G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也许到了我们孙子那一辈的时候他们可能说一句话就可以了,我要交多少钱,这是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所以要留有接口。 这样的平台有一些基本原则,要面向大众,面向制度参与者,统一一个平台,在平台上提供服务,要面向政府,通过平台进行监管。同时我们认为这个平台建设是政府职责,面向机构,应该直接面向所有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具体要求有利于我们CIP建设的长期,长远的发展,要统筹布局管理业务的流程,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运营效率,充分发挥各个金融机构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知道他们各自特点不同,优势不同。 第五点,我们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做好,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参加到建设中来。我们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其实个人养老金不是一个完全的私人产品,它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报告里讲到了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的结合,它是个人要参与的,但是它不是完全的一个私人产品,为什么?因为老百姓这样做,是为了未来能够自己一方面有更好的养老待遇,同时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它不是一个完全的个人产品。 那么,对于参与机构来讲,实际上我们认为,它也是一个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它要充分发挥银行、基金、保险等各行业的积极性,我们鼓励各行业之间开放合作,不只是竞争,还要合作,更重要的是合作,就是为我们的参与人提供具有安全性,收益性的养老金产品,具有长期和优质的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有线上的参与,有互联网,手机APP,我们将来也应该有,包括电话服务,微信等等各个方面,我们还要有线下参与,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线上的能力,我们还要有线下的参与,这方面都要多方面来结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中来。 第六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些领导也讲到了,是养老金融教育。我们2017年CAFF50论坛做了一个调查,30%的调查对象曾经在养老理财中有不同程度的被误导和受骗经历。现在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人养老金的渠道,当然不是主要为了老人的,我们为了年轻一代,中年人,同样需要养老金融教育。因为我们目前来讲,中国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发达国家他们也发现,不是制度一出台就起来了,需要长期的教育,因为毕竟是金融产品,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如何看待金融投资,什么叫风险,如何既保护自己的权益又避免风险,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所以金融的素养,金融的养老的规划以及投资的基础知识需要有。而这样的教育,我觉得发达国家有它的路数,主要靠投顾。中国应该有中国的路径,我们希望尽快推出那个制度,尽快的成长,这样的话在养老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该辅导相应的职责,这是我们做的下一个课题,到我们做完课题之后再汇报,不管怎么样,养老金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这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以上就是我们报告的六大要点,有些我就不赘述了。 第三部分我们做一个简短的展望。我们真切的希望按照我们去年财税2018年22号文件要求,确保能够在今年的5月1日能够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是我们课题组的期望,我们期望不要推了。不管前面有多难,总要有一个开始。而制度的建立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等,等到非常完善,非常好的条件再推出,可能你等不来这个时期,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扩大,长期发展的过程。刚才举的美国例子,美国例子是今天的,它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不是这样的,也是花了40年的时间才走到今天。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为什么召集呢,我们不能等40年,如果我们真等到2060年再做这件事的话就晚了。因为养老金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国家的养老金精算是精算75年的,你必须早做准备,因此我们讲,一方面要看到要赶快起步不能等,另外一方面要有耐心,这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壮大,长期发展的过程,我们用这几个词。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的长时间,不要以为建了没有多少人参与是不是不行了,中国人心态比较焦急,今天出台明天就见效,其实是很难。 我们认为从出台之后还应该感觉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在转型,这个转型有多长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转型,并且还有我们的税制也在改革,过去起征点3500,我们开始做课题的时候3500,税优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后来5000,加上6000扣除一万多了,今后还有税制的改革,方向我不知道怎么改,并且资本市场还会不断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被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影响,所以制度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对于行业而言,在座的有很多行业,紧紧抓住第三支柱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我们国家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多做出贡献。我们1991年就提出来了,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毫不容易第二支柱做了,第三支柱要开始了,这个路应该好好走,抓住重要机遇期。对于行业来讲,我们更多的认为两方面,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服务。为什么创新,我们觉得体现在这样的金融产品,对银证保都是挑战。我们银行理财也没有想到给你是30年,没有这样一种产品,我们基金业也提出来了目标基金,这是刚刚推出的,他们做了很多努力,这就是新的,老百姓是新的,对保险行业来讲,我们保险是长期的,现在投保多少年以后,注意,这是一个一直会投下去的,投到退休哪一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如何看到它的收益等等,我觉得目前试点中的三种产品大家也看到了,也是一种新的方式,包括产品流程服务都是要创新的,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那更多的是服务,我觉得服务更重要,因为老百姓长期的把钱放在那里,你不提供长期优质服务是不行的,老百姓是要监督的,政府要监督,老百姓要参与监督,服务更重要。可能产品是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长远来看服务是更重要的。我想这就是我所介绍的关于我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想法。那这个课题和其他课题研究一样都有局限性,时间很短,我们研究中有很多的缺陷,我们只是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学者的力量,业界的力量,希望能够尽量的达成共识,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一个目标,为我们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尽快出台和好好的运行,提供我们一点点智力支持,这就是我们课题组的心愿,谢谢各位。[详情]

董克用:美国养老保障完善可促居民消费 值得我国学习
董克用:美国养老保障完善可促居民消费 值得我国学习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美国的养老金制度,为美国居民提供了强力的保障,所以美国人消费水平高,表面上看起来储蓄率低。而中国的养老保障水平还不完善,所以导致我国的消费能力等不能提升。 以下是实录: 董克用:谢谢我们的姚主席,是我们首席经济学家,也是我们CAFF50论坛的发起人。现在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各位与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一下我们研究课题的一些主要内容。因为大家手里已经拿到了课题报告,有些可能拿到的是简要的,因为报告太厚了,非常抱歉,我们弄了简要版。现在我把课题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我要介绍的内容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建,建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必要性。第二,我要介绍一下我们研究中,看到的关键点。第三个,我们也展望一下下一步怎么走,是个什么情况,三个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我觉得,我们课题组在研究的时候,我们不是说既定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第三支柱,不是的。我们还是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建。因为我们认为如果不回答这个问题,不讲清楚这个问题,可能对后边如何建,建多大都会有疑惑,所以,第一个问题必须回答,必要性是什么。 那对于养老金制度来讲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但是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人口年龄阶段的影响。我们大家看一看,我们国家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当然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但是我们选取了一下联合国的预测,这个预测每两年做一次,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变化做一个预测。我们把2017年联合国的预测,大家看这个图。这个图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三件事,按照这个预测,中国的总人口将会在2030年达到高峰,然后就走下坡路了。到本世纪末,2100年中国总人口会在十亿多一点,有几个预测,我们选择了中位预测,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看这个蓝柱身,蓝柱是65岁以上人口,国际上把65岁以上人口看到老年人,我们将来60岁不能退了,可能65岁了。65岁以上的人口,大家看这特点是什么呢,特点是不断的提升,我们现在在哪里,接近2020,我们在这里。今后65岁以上人口持续上升,到2060年是高峰,之后,也会逐渐的往下走。这两个柱子总人口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个是不是2030年达到高峰,取决于新生儿。如果我们新生儿人数,婴儿数,如果像目前有些专家说的锐减的话,那意味着我们红柱子会在2030年之前到来。那对于蓝色65岁以上的人口这个高峰,恐怕是不会推迟到来。因为什么,65岁,2060年65岁现在已经出生了,所以下面的蓝柱是比较有确定性的。红柱子没有太确定性,大趋势没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说到养老金相关的是老龄化程度,也就说65岁以上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就是这条黑色的点化线。大家肯定我们国家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按国际标准65岁人口占7%,我们现在是2020年会达到12%,之后,我们是以45度线,12、17、24、26、30,达到30%,这是2060年。并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一个高峰,它不是一个高峰,按照这个预测,将在2060年之后40年间,持续保持在30这个高位上。也就是说,30高位,出门三个人里边,一个人65岁以上。 那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对养老金制度有重大影响了。因为如果我们老龄化也是一个高峰,也到了一定时候我们就下去了,那人口结构会变得比较合理,那是一回事。如果是这样一种老龄化高原的现象,它是一个高原,它是黄土高原不下来了,一直到本世纪末,这个预测没有再预测2150年是什么样的,只是说2100,没有说2200年人口的情况。那就是一个高原,持续40年是这样的高峰。 如果新生儿减少,最高峰的人口可能提前到来的话,意味着因为老人数不变,只意味着这个陡坡会更陡,不是45度线,可能是50度线直线下去很快达到30%,这样的情况就更严峻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人口结构会对养老金制度产生长远的影响。三个人里有一个人是65岁以上,大家想想还有22岁以下的,那时候全上大学了,不可能22岁以前工作的,还有多少劳动力呢,这个预测讲,将来是有一百个劳动力要养60个65岁以上老人。 那好,我们回过头来看养老金制度,国际上目前来讲,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就是工作的一代人缴费,支付给了退休的一代,现收现付的模式。另外一种模式是自己积累,我退休的时候使用自己的养老金,这两种模式是各有优缺点。现收现付有它的优点,它可以很快的建立,很快的普及,运作成本也不高,并且具有再分配功能,并且避免了资本市场中的各种风险。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这样的制度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如果老龄化不是深度老龄化还可以,如果一百个劳动力去养60个退休人员,你现收现付怎么现收现付,你缴费缴多高,因此这样的制度就有问题了。 那么完全积累有好处,它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发挥个人责任,并且如果运行好的话带来的收益也是不错的。但是,它要应对资本市场的各种风险。未来待遇是不确定的,运作费用相对来说是不低的,因为要投资。那这两种制度,国际上有没有单一制度都非常有典型意义的呢,有,你像大家知道的希腊,希腊基本没有其他的,就是现收现付,但是大家知道,希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有的学者讲,政府不会破产,但是他不知道希腊政府破产了,遇到很大的问题。完全积累有没有典型案例,有,智利,智利也遇到了问题,完全积累,从1981年改革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它现在回来再补第一支柱。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养老金制度,发达国家先老龄化的,应对老龄化来说,完全的现收现付和完全的积累,单一制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都无法应对老龄化,特别深度老龄化的挑战。无法满足你又要全覆盖,又要充足性,又要可持续,做不到。因此,世界银行就提出来,倡导多支柱,在1994年和05年分别发布报告就说明,还是多支柱的,既然没有最好的,我们把不同的办法综合起来,一条腿的板凳不稳,三条腿的板凳才稳。三支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发挥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积极性,三方责任共担,这样的话能够取不同制度的长处,避免不同制度的短处,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遵循的多支柱。包括最先推行养老保险的德国,德国学者去年也访问我们,要和我们一块做研究,他们认为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二三支柱做的太慢了,有点来不及了,所以你看最先开始搞养老保险的国家也开始做这件事情了,所以这个趋势是很清楚的。 我们国家,大家看一看我们国家,刚才几位领导都讲了,实际上我们国家整个思路上,虽然我们叫了层次,多层次。这个说法是(OECD)的说法,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多支柱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给它做了一个命名,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我们做的是这个研究。大家看到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结构,我们公共养老金,既是一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九七建立,包括2014年机关事业并轨,模式是一样的,我们有城乡居民的。我们有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我们有企业年金,我们有职业年金,面对机关事业的。我们有第三层次的试点,我们去年5月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金的。我们基本框架是有了。 但是我们这样的框架,像金院长讲到的,我们有这样的框架,但是我们有一些问题,我们以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来比较的话。因为美国是比较追求市场化运作的,加拿大有点其他的特点,我们把加拿大也列进来了。这样来比较的话,这个图大家就可以看到,这张图告诉我们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作为中美这样两个大国,我们经济总量它第一我们第二,作为人口我们第一它第二,作为这样两个大国比较的话,大家看一看它的一二三支柱,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的比重和我们差距确实比较大。如果我们看它的第二三支柱的养老金资产,因为二三支柱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因为它是一种养老金资产的概念,那么第一支柱是传统的社会保障,因为有再分配功能,二三支柱有没有再分配功能,有,但是比较弱,更多的是一种资产,养老金资产的汇集,为什么有养老金资产的汇集,也是因为老龄化的挑战。 大家看,美国这样的结构,它的一二三支柱养老金比重,大家可以看到,的确第一支柱现收现付,不用存很多钱,是现收现付的,从1937年开始就是全国统筹,统一缴费率,统一代理计算办法。1937年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目标就是全覆盖,但是主要受益者是低收入群体。那么1974年,上个世纪70年代养老金制度改革法案通过,慢慢第三支柱建立起来,第二支柱58,第三支柱51,这两个加起来占了美国同期GDP的134%,如果希望加上第一支柱,相当于140,并且这个比重就是养老金存的钱,占GDP的比重,这些年来没有什么变化,经济发展这个也都增加,都是140-150中间。大家听到一个故事,美国人民只消费不储蓄,中国人民只储蓄不消费,这个故事不是真的。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美国制度化为美国人民存了一大笔养老金。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我们第一支柱,我们说的是部分积累,实际上目前慢慢的大家越来越成是一个现收现付,我们存了5.02万亿人民币,我们企业年金,我们做了从04年开始,是1.29万亿人民币,第三支柱顺延我母做了统计,到去年年底签保单两万多件,如果就高一千块钱来算的话也就两千万块钱,大家看到两个,二三支柱积累型的我们相当于当年GDP0.6%,和130%差距很大,第二我们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现在所有退休人员最关心的是每年我的退休金增加多少,增加比例是什么,因为大家主要靠的是第一支柱。美国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我的同学,我这个年龄,在美国拿第一支柱是65岁,就我这个年龄,但是我同学告诉我,我先不拿第一支柱,我先拿第二第三,为什么,我晚领第一支柱养老金有优惠,我准备70岁再领,我说你能够保证你活到70岁吗,所以你看到这样的制度安排使他减轻了第一支柱养老金的压力,因为有二三,我们可能吗,我们不可能,所有老百姓所有眼光都看到的第一支柱,因此我们的结构不平衡,我们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体现在养老金制度上。 我们看一看第一支柱,我们基本养老保险,我们就看城镇职工,我们做的很多覆盖率很高,我们不得不看到,以这样的替代率水平,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和在职员工工资之比,我们是这样计算的,大家看到我们从当年高达80%,这也就是世纪之交,可是现在我们长期以来从05、06年这时候提高养老金待遇的,我们按照10%十年连调10%,这个替代率还是在44%左右。国际劳工组织认为至少55%,世行报告说,你要想真正有好的养老生活要70%-80%,显然这是不足的。 我们能不能依靠第二支柱来做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年金,一开始我们发展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2012年之前,增长速度都是不错的。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第一支柱高缴费率28%,我们企业年金基本是停滞状态,无论是参加人数,参加企业,当然我们基金积累还是在的,因为积累进去了,我们运作的不错,在诸位金融界人士努力下,基金业和保险业人士努力下,70%的回报很高了,不管怎么样,我们企业数,职工数参加人数还是停滞的,因此,这个有一定的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看一下我们的就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家知道,第二支柱,我们的企业年金你必须由企业,是雇主主导的。而我们就业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张图告诉我们,我们就业中大家看看这些图,这是我们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就业人员变化数,增长很快,特别红色的柱子这是城镇个体就业人数,我们从2012年5600多万现在增加到2017年的9300多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个体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是没有办法参加建立第二支柱的。那这个数是各种就业结构增长最快的是他们,这是反映我们互联网经济,新经济表现出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上几点,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结构,我们第二支柱的情况和就业结构都是我们要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最重要的原因。 那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关键点有几点,我们认为有六点: 第一我们做了概念的界定,这个概念怎么界定,我们经过多方的征求意见来修改,我们认为个人养老金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因为政府得依法,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全体经济活动人口建立的以个人养老为目的,个人自愿参加并主导的积累型养老金制度。所以它是一个完全积累型的,不是一个现收现付的再分配模式的,是一个积累型的养老金制度。该制度是政府鼓励个人享专门的帐户进行缴费,个人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积累养老金资产的制度安排,这是我们给的定义。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那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我们认为,要给第三支柱给一个正规名称,我们建议名称是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如果把中国两个字去掉就是养老金制度,简称CIP。 首先谁参加,我们提出来还是要覆盖经济活动人口,它是个人主导自愿参加,我们享受税收优惠的代理,自愿参加就是我们面向全体经济活动人口,优惠也是向他们实现优惠,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都能够参加到第三支柱里边来。它的目标人群是谁?从国际经验来看,其实我们的目标人群,先说不是谁。首先它不是哪些最低收入,享受社会救助的,不是的。在国际上来看也是这样,第一支柱更多的是保障,是公众的养老金。在美国这样的制度中,它的替代率是不一样的,对于低收入者,按最低缴费的人来讲,替代率很高,可以达到80%几。按照一直研究最高标准缴费的,按照300%缴费的替代率很低,只有25%,一定是多缴多得,一定不是同比例的多得,为什么,再分配。 第一支柱更多是保基本,所以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美国也是这样,主要依靠第一支柱。第三支柱同样,不能成为高收入人的避税天堂,我收入高通过这个少交税,也是不对的,这些高收入者我们也让他们多做一些贡献。以美国为例,美国的IRA个人帐户,持有人中以中等收入,中年人年龄54岁,这部分人是九万美元,IRA帐户资产中位数是7万美元。我们国家2017年12月提出了我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018年也使用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不管怎么算,说法不一,估计有四亿,这个数就算有异议,这个数也足够大。中等收入群体可能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群体。 第三个要点就是我们个人养老金CIP制度应该得到我们财税政策的支持。我们提出来四点,一点是,当时我们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过程中,包括课题组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希望我们在纳入专项扣除。因为我们可以专项扣除赡养父母,我们给自己存点钱不可以吗。大家知道,我们扣除有一个赡养父母很对很好中国文化,那反过来想为自己存点不行吗,如果作为群面扣除就是EEE,这就是中国特色,应该这样做。并且我们提出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没有参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职工,特别是企业年金的员工,原来参加的人有4%的税优,这个是不是应该加到这里边来,我没有享受第二支柱应该加进去。第三个,领取阶段,按照试点是75%,按照7去征,我们是不是设置一个起征点,实现超额累计的办法,这样的做一个是鼓励他慢慢取,长久取,真正起到应对抵抗老龄化的功能,而不是说存了一笔钱取出来买一辆特斯拉就完了,不是的,是为了应对最大的挑战的,我们让他们慢慢领,我们要有特殊的不同政策,这在课题里也提出来了。 我们最后提的一点,就是对低收入人群参加,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增加非纳税人群的吸引力,这个就是要统筹去算这个帐,要不要补,补多少。你想个人养老金是老百姓从现在的收入中拿出来一笔钱,隔在哪里几十年,比如我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40年,拿出一笔钱搁在那里。到了那个时候我解决什么问题呢,其实我是解决了整个社会对第一支柱的压力。如果我存了一大笔钱就不那么在意第一支柱,欧洲和北美已经在考虑第一替代率,如果后面足够高我就退出第一支柱,前提是你比较攒够钱。我们现在给老百姓交一千块我们补一百块,似乎是很多,你想一想,40年以后,其实他参与了,参加了,保值增值了,减轻的反过来还是国家的负担,因为国家是大家的,是大家一起来的。如果我们都不做,把所有的负担都交给国家,交给谁了呢,交给那个时候的一百个劳动力,他们要养60多个退休人员,交给了年轻一代了,就是在座诸位的子孙们,甚至重孙们,交给了他们,我们最好还是自己先准备好,所以我们提出来,现在克服一点困难,做一点这样的补贴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也看到了德国,它就是用这些办法。 这样一种补贴我们提出来了,实施路径中提出来帐户制,这是大家的共识,大家慢慢磨合的共识。帐户制比产品的退税制方法方便很多,也有利很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唯一的帐户,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进入这里边来,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并且这样的帐户制,如果我换单位了,换地方了不用转移,因为这个帐户永远会存在,并且和第二支柱个人帐户保持一致,将来我在A企业有企业年金,到B企业没有企业年金,按照现在的办法我可以留在那里,我也可以将来转出来,把二三支柱可以通过帐户制打通,甚至将来是不是可以考虑第一支柱的发放都是有很多的空间,所以帐户制建立是中国特色的养老金制度,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有帐户制,但是略有差异,我们觉得还是要做这样的设计。 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平台,贾司长讲到的,唐局长也讲到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建设中,我们课题组提出来多个方案,既有大平台综合平台方案,也有比较小的信息平台管理方案,我们还提出来双分离的第二方案。不管怎么说,我们认为这样的一个平台是一个什么性质呢,它是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我刚才非常高兴听到贾司长在演讲中使用了这样的概念,这是基本公共服务平台。什么叫基本公共服务,现在我们国家讲的越来越多了。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这样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有基础性,有广泛性,有迫切性,有可行性,应该建,建起来之后对个人养老金和CIP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管哪个方案,我们觉得这个平台都要符合这五个特性,一个是统一性,就是我们CIP平台标准和功能应当统一。安全性,因为这里边有信息流,有资金流,有全国这么多人进来,这是最重要的信息库之一。这个平台必须是独立运行的。那交互性,这个平台和相关政府机构,在信息登记,税收征管,数据统一方面是实时动态交互衔接的,透明性,这对老百姓和参与者来讲必须是透明的,它怎么运作的我清楚,基于什么运作的我清楚,我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我怎么样,看到什么这是非常清楚的。最后是动态的,因为任何一个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出台之后就是完美的,不可能,宪法还不的改呢,不断的修正呢,我们必须有动态性,留有接口,一个是政策接口不断的完善,一个是技术接口,大家知道新技术,5G,6G会发生什么,我们不知道,也许到了我们孙子那一辈的时候他们可能说一句话就可以了,我要交多少钱,这是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所以要留有接口。 这样的平台有一些基本原则,要面向大众,面向制度参与者,统一一个平台,在平台上提供服务,要面向政府,通过平台进行监管。同时我们认为这个平台建设是政府职责,面向机构,应该直接面向所有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具体要求有利于我们CIP建设的长期,长远的发展,要统筹布局管理业务的流程,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运营效率,充分发挥各个金融机构他们的特点和优势。因为知道他们各自特点不同,优势不同。 第五点,我们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做好,必须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参加到建设中来。我们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其实个人养老金不是一个完全的私人产品,它有私人产品的属性,报告里讲到了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的结合,它是个人要参与的,但是它不是完全的一个私人产品,为什么?因为老百姓这样做,是为了未来能够自己一方面有更好的养老待遇,同时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它不是一个完全的个人产品。 那么,对于参与机构来讲,实际上我们认为,它也是一个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它要充分发挥银行、基金、保险等各行业的积极性,我们鼓励各行业之间开放合作,不只是竞争,还要合作,更重要的是合作,就是为我们的参与人提供具有安全性,收益性的养老金产品,具有长期和优质的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有线上的参与,有互联网,手机APP,我们将来也应该有,包括电话服务,微信等等各个方面,我们还要有线下参与,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线上的能力,我们还要有线下的参与,这方面都要多方面来结合,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中来。 第六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些领导也讲到了,是养老金融教育。我们2017年CAFF50论坛做了一个调查,30%的调查对象曾经在养老理财中有不同程度的被误导和受骗经历。现在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人养老金的渠道,当然不是主要为了老人的,我们为了年轻一代,中年人,同样需要养老金融教育。因为我们目前来讲,中国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发达国家他们也发现,不是制度一出台就起来了,需要长期的教育,因为毕竟是金融产品,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如何看待金融投资,什么叫风险,如何既保护自己的权益又避免风险,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所以金融的素养,金融的养老的规划以及投资的基础知识需要有。而这样的教育,我觉得发达国家有它的路数,主要靠投顾。中国应该有中国的路径,我们希望尽快推出那个制度,尽快的成长,这样的话在养老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该辅导相应的职责,这是我们做的下一个课题,到我们做完课题之后再汇报,不管怎么样,养老金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这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以上就是我们报告的六大要点,有些我就不赘述了。 第三部分我们做一个简短的展望。我们真切的希望按照我们去年财税2018年22号文件要求,确保能够在今年的5月1日能够按时推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是我们课题组的期望,我们期望不要推了。不管前面有多难,总要有一个开始。而制度的建立可能是更重要的,如果等,等到非常完善,非常好的条件再推出,可能你等不来这个时期,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扩大,长期发展的过程。刚才举的美国例子,美国例子是今天的,它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不是这样的,也是花了40年的时间才走到今天。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为什么召集呢,我们不能等40年,如果我们真等到2060年再做这件事的话就晚了。因为养老金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国家的养老金精算是精算75年的,你必须早做准备,因此我们讲,一方面要看到要赶快起步不能等,另外一方面要有耐心,这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壮大,长期发展的过程,我们用这几个词。作用的发挥也有一定的长时间,不要以为建了没有多少人参与是不是不行了,中国人心态比较焦急,今天出台明天就见效,其实是很难。 我们认为从出台之后还应该感觉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在转型,这个转型有多长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希望尽快完成转型,并且还有我们的税制也在改革,过去起征点3500,我们开始做课题的时候3500,税优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后来5000,加上6000扣除一万多了,今后还有税制的改革,方向我不知道怎么改,并且资本市场还会不断的发展,这些因素都会被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影响,所以制度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对于行业而言,在座的有很多行业,紧紧抓住第三支柱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我们国家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多做出贡献。我们1991年就提出来了,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毫不容易第二支柱做了,第三支柱要开始了,这个路应该好好走,抓住重要机遇期。对于行业来讲,我们更多的认为两方面,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服务。为什么创新,我们觉得体现在这样的金融产品,对银证保都是挑战。我们银行理财也没有想到给你是30年,没有这样一种产品,我们基金业也提出来了目标基金,这是刚刚推出的,他们做了很多努力,这就是新的,老百姓是新的,对保险行业来讲,我们保险是长期的,现在投保多少年以后,注意,这是一个一直会投下去的,投到退休哪一天,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如何看到它的收益等等,我觉得目前试点中的三种产品大家也看到了,也是一种新的方式,包括产品流程服务都是要创新的,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那更多的是服务,我觉得服务更重要,因为老百姓长期的把钱放在那里,你不提供长期优质服务是不行的,老百姓是要监督的,政府要监督,老百姓要参与监督,服务更重要。可能产品是一方面,是最重要的,长远来看服务是更重要的。我想这就是我所介绍的关于我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想法。那这个课题和其他课题研究一样都有局限性,时间很短,我们研究中有很多的缺陷,我们只是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学者的力量,业界的力量,希望能够尽量的达成共识,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一个目标,为我们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尽快出台和好好的运行,提供我们一点点智力支持,这就是我们课题组的心愿,谢谢各位。[详情]

胡晓义:养老金第一支柱比重过高 第三支柱建设迫切
胡晓义:养老金第一支柱比重过高 第三支柱建设迫切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表示,养老需要在基本层、补充层、个人储蓄层统筹考虑的很多,但是确实没有花更多的精力也没有时间深入研究第三支柱主题,主要精力在第一支柱的改造上。 同时他简单介绍了团队在项目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思考。他表示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各路观点纷呈,课题组在汲取大家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选择性的困难。在整个的研究过程当中都采取了一种客观、平和的学术立场,争取能够综合平衡、兼修并蓄,使课题的结论为各方都能够接受,但很显然也需要各方都做出一些妥协。 以下是实录: 胡晓义: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刚才周红同志已经代表我们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向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了祝贺,我代表我个人表示再次祝贺。同时对于我们学会组织研究的《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发布也表示由衷地欣慰。这几年围绕着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特别是第三支柱的发展议题各方面进行了热烈而专业的讨论,尤其是去年五部门发布了22号文件之后,这种讨论我觉得更加炙热化,更加实操化。 我相信这种主动奉献的众志必定有很多的真知灼见,而且也相信这些真知灼见必定为政策制定者所关注,并且参酌且吸纳到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去。 刚才金维刚的致辞当中把建设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意义、目标、原则一些主要政策思考都梳理的很清晰,我觉得他才算主旨发言,我不算主旨发言,我算个人见解。 下面我花几分钟主要想讲讲我对这个课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一些感想或者是一点点评论。 这个课题是我们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重点研究课题,我们去年大概有十几个课题,我们列了两三个重点课题这是其中之一,委托董克用教授的团队来进行研究,实际上这个时间很短的,去年4月份定下来这件事情,经过8个月的时间终于瓜熟蒂落。就我个人而言,实际上我在副部长岗位上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基本层、补充层、个人储蓄层怎么设计,怎么统筹考虑,但是确实没有花更多的精力也没有时间深入研究第三支柱主题,主要精力在第一支柱的改造上。 所以今天课题成果的发布也算了了我个人未尽的心愿。那么作为这样一件事的热衷者、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之一我怎么评价这个课题呢?包括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我想来想去想到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据说是左宗棠所拟制的,上联叫做“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下联“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副对联道出了一种人生态度,我觉得用它来评价我们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挺适当的。 我们这个研究团队包括所有的参与者、各个部门、各个机构的参与者,一开始就有一个志向,有一个演进,就是遵循五部门22号文件的逻辑,同时又要跳出22号文件的局限来为中国特色第三支柱养老金设计出一个合乎国情又合乎发展规律的制度体制机制的框架和实操的路径。这算不算发上等愿,这算不算择高处立呢?我觉得是算的。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各路观点纷呈,课题组在汲取大家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选择性的困难。实际上在不同观点的背后也多少带有一些利益的纠葛和现行体制束缚的这样一种矛盾。所以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就面临着一种选择,如果你选择任何一个极端地一种方案都可能会加剧这个制度将来运营的摩擦成本导致事倍功半。在整个的研究过程当中都采取了一种客观、平和的学术立场,争取能够综合平衡、兼修并蓄,使课题的结论为各方都能够接受,但很显然也需要各方都做出一些妥协。 这样的一个结局实际上我们是遵循向平处做的这么一个逻辑,但是又没有任何的绝对的部门的立场和倾向。就学会或者就研究团队来讲,对部门的关系而言,我们大致只能算做“结中等缘,结不了上等缘”而在课题对实施的步骤设计和节奏把握上,课题建议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并且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循序渐进的迈进理想目标,努力做到向宽处行,而不是找狭窄的路径,避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困难抉择。这种理念尤其表现在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信息平台建设上,这个专题实际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到底是什么样的信息平台结构能够使信息流、资金流能够顺畅的实现流动,能够为各方所共享,实际上花了大量的精力。 一会儿大家的介绍当中会体悟到这一点,所以这是一种努力向宽处行的一种态度。至于享福,哪怕是下等福也非我所求,我们只愿课题的成果能够对政策制定者能够有一些启示和帮助,最终能够造福社会大众。 以上这些感慨和评价多少都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所以我就此打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各位专家的介绍、讨论和指教,谢谢各位。[详情]

金维刚:建议养老资金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
金维刚:建议养老资金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目前养老第三支柱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体系方面的力量较小,三支柱严重失衡,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短板,第三支柱幼苗。美国第一支柱10%,第二支柱61.9%,第三支柱28.1%,相比之下我国相比较,截至2016年,我国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23%,第三支柱0.29%。第三支柱贡献的力量非常薄弱。 我国应该从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方向建立:1、政府扶持、规范发展,政府加快政策提出、政策补助、加大监管;2、体现公益性 ,向金融行业公平支持;3、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 我国建立第三支柱应选择缴费型个人养老金制度,施行税收递延政策。第三支柱目标替代率可以设定在10%-15%,可以从10%做起逐步提高。允许资格认证准入机构进入,但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加紧实施。 以下是实录 金维刚: 尊敬的中国社会保险学会胡晓义会长、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人社部基金监督局唐霁松局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受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的委托,我代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对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委托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成果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我国加紧建立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尽管我国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制度。”这表明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就已经明确将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作为发展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国家尚未制定有关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以及政策体系,仅在2017年出台了有关个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递延政策的文件,仅在上海、福建、苏州开发区等小范围内进行试点。虽然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自主经营商业性养老保险业务,但发展规模较小,在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 从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严重失衡,呈现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只是“一块短板”; 第三支柱只是“一颗幼苗”的显著特点。 根据国际经验,作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例,2016年美国养老金总资产的构成情况: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占10.0%;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占61.9%;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28.1%。 与此相比,中国养老金总资产的构成情况与美国反差很大。在2016年中国职工养老金总资产中的构成情况: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占74.0%;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占23.1%;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0.29%。 由此可见,我国在建立和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和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养老保障待遇水平,需要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当前,要以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契机,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重,释放缴费空间,适当调整养老保障三支柱的结构比重,在促进第二支柱发展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发展第三支柱,形成结构比较合理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因此,我国应当从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支持和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确立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扶持,规范发展。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推进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对个人养老金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政府补贴,为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这一领域的规范与监管,防止出现无序竞争。 二是体现公益性、开放性。建立第三支柱是政府扶持发展的公益事业,并向金融行业实行开放政策,各个金融行业都能公平参与第三支柱领域的相关业务。 三是投资品种多样化、市场化。应当允许商业保险、基金、证券、银行理财、信托等各种金融产品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形成市场化的投资平台,由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投资管理机构及其金融产品。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我国建立第三支柱应选择缴费确定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个人缴费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金待遇依据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投资收益累积的账户余额以及相应的计发办法来确定,实行税收递延模式。 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承担缴费义务的各类人员。 第三支柱的目标替代率设定在10%-15%,从10%起步,逐步提高。 在个人养老金管理体制方面,由人社部牵头负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参与,共同制定个人养老金的基本制度、主要政策、监管规则,并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部门协调机制。 同时,对于进入第三支柱的投资领域的金融机构实行资格认证准入制度。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符合资质的金融机构承担个人养老金账户管及其投资的相关管理业务。 对承担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以及投资管理的金融机构实行监督管理,由社保基金监督部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共同监管。 此外,鉴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大多数民众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应当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个人养老金投资的专业咨询指导,促进个人养老金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我国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任重而道远。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和理论界共同探讨,加紧研究对策措施。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详情]

周红:税收递延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重要契机
周红:税收递延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重要契机

  新浪财经讯 1月12日,《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果发布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暨第三支柱养老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新浪财经为媒体支持。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养老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红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赡养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保持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基金支付的压力。未来,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他认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正式破冰,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个人契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国民养老保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内容。 以下是实录: 今天是三九隆冬时节,应该是北京最寒冷的时候,各位嘉宾不顾严寒为中国养老保险金事业共聚在此。 古人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各位嘉宾可称得上梅花迎风傲雪的品质,当然至今没有见到一丝雪花。再次我谨代表中国保险学会和课题组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感谢。 大家知道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不段攀升,经济总量和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7年我们建立了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和2011年相继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又将两项制度合并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2014年底中央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又决定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的基金进行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2004和2015年分别出台了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政策,2018年个人税递延型商业保险试点政策出台标志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政策开始落地。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赡养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保持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变,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负担和基金支付的压力,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我国在1991年提出了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制度,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而第三支柱人养老金制度正值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关键时期。2018年2月、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启动了建立养老保险第三制度的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组,去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22号文件,《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开始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进行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试点工作。 这项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正式破冰,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个人契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国民养老保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近些年来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内容。 虽然第三支柱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已经推动政策落地的阶段,但是关于第三支柱的关键问题,比如说覆盖范围、财税政策、平台建设、产品供给和运营监管等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那么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将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将作为2018年度重点课题,由胡晓义会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的顾问并多次给予具体的指导,由我和董克用教授带领课题组进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先后到主管部门、试点省市和一些机构进行调研,并就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关键问题多次召开专题的研讨会,在每次会上与会专家都积极参与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课题组在吸收各位专家宝贵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对课题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正是由于课题组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各位同仁对这项事业的关心关注,课题的丰硕成果才能最终和大家见面。 这项课题研究虽然结束了,我们在12月18日召开了课题的评审会,课题评审专家也给我们课题高度地评价,但是这项课题所带来的影响又将会开启新的一幕,最后衷心地感谢在课题研究中一直给予帮助和支持的领导同仁,感谢成员单位太康养老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天虹基金公司等对被课题的大力支持,感谢课题组董克用教授和他团队带来的辛勤努力,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详情]

会议信息

  论坛主办: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

  会议时间:2019年1月12日

  合作媒体:新浪财经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