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德林
吹牛的董事长给出的内幕消息,背后捆绑着怎样的利益?
如果有人俯身在你耳边告诉你一个内幕消息,你敢不敢买入这只股票?但如果消息的透露人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呢?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冲进去。
这真不是开玩笑,A股中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竟然开始告诉你内幕消息,有些消息还是吹牛的,你以为这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吹牛皮?没那么简单,背后可是捆绑着大把利益。
大家都知道石墨烯是A股的常炒常新的概念。可以说沾上石墨烯,不愁得不到资金的关注。宝泰隆的焦老板在公司石墨烯采矿权证尚未取得的情况下,就发出豪言:公司的石墨烯产量及产能居全国第一。
这简直就是爆炸性消息,宝泰隆股价立即扭转跌势,两天上涨19%,公司股价从10.78元上涨到12.81元。市值轻松上涨30亿元,真是一字万金。
这么能吹牛,惹得交易所看不下去,一问,公司说:这是董事长自己说的,和公司无关。逗我玩儿?董事长说话和公司没关系?
公司一澄清,股价回落,股民被来来回回割了韭菜,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中间是不是有人借助董事长的吹牛割了股民。
如果说宝泰隆焦老板的吹牛是无中生有,那么康恩贝胡老板的话则要清新脱俗很多,属于前瞻式大话。
我们知道炒股就是炒预期,胡老板深谙此道,在公开场合,胡老板说:十年后(销售额)要达到1000亿元,按照预期,康恩贝今、明两年的增速将达40%-50%。
好嘛,这么漂亮的业绩预测,立马让康恩贝拉出两根漂亮的阳线。
股票涨了,公司又出来澄清了,还是一样的套路,仅代表董事长个人言论,千亿目标只是愿景,不代表实际业绩预测。
董事长们这样的表述属于误导陈述甚至有股价操纵的嫌疑。上市公司董事长在谈论上市公司时理当不是个人行为,当言论可能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影响时,势必违反了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试想一下,先听到董事长吹牛的资金潜伏进去,待公司澄清公告一发再出来,岂不是无风险的收益?
对于董事长的吹牛,上市公司面的问询时往往会进行一番解释,将个人行为和公司行为切割,再不济就是表示要加强对高管的教育。如此便算了事。可是,因为信息误导被割韭菜的股民的损失谁来承担呢?
面对上市公司董事长吹牛说大话,也许股民会说,监管层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三分钟财经脱口秀,每天一个资本真相,微信公众号:delinshe)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德林社,最麻辣的财经脱口秀,官方微信公众号:deli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