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力度过大会加重楼市风险

2016年09月30日13:31    作者:沈建光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沈建光

  今年去库存成效显著,但却已经推升了多地的房地产泡沫;去产能略有进展,但去杠杆推进缓慢,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基于这种背景,保增长政策力度加大只会进一步推高杠杆率,加大房地产泡沫风险,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警惕保增长保过头警惕保增长保过头

  近日宏观经济数据趋好,亮点颇多。8月工业利润、煤价和货运价格反弹,房屋销售、发电量等数据强劲,显示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可能比预想的要好不少。同时,对比去年的情况来看,在宽松货币政策、财政支持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推动下,今年不少经济指标也比去年有显著好转,显示今年经济运行要明显好于去年。

  考虑到去年官方GDP增长数据已经达到6.9%,如今的经济增速理应更高,而不是官方数据显示的更低。这意味着官方宏观经济指标偏低,给宏观经济决策带来干扰,即保经济增长6.5%以上的托底目标已经大大超过,如果再加大保增长措施,只会加剧房地产泡沫和宏观整体杠杆,不利于控制金融风险和供给侧改革。

  八大理由显示今年经济比去年有明显好转

  相比于鲜有变化的GDP季度经济数据,笔者更倾向于用一些高频经济指标观察短期内经济走势。结合笔者观察来看,当前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如发电量、工业利润、投资、房地产、汽车消费、修正克强指数等诸多数据,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这意味着今年经济要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第一,工业企业利润有明显反弹。今年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从前7个月的6.9%上升至8.4%,其中,8月利润同比增长19.5%,增速比7月加快8.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说明经济向好态势明显。而对比来看,去年同期1-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仅为-1.9%,主营业务收入为1.3%,也低于今年同期的3.6%。今年利润情况不仅转负为正,且同比增速有明显提升。

图表1: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有明显提升图表1: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有明显提升

  第二,从电力消费来看,去年1-8月发电量仅为0.5%,且全年发电量为-0.2%,对比当下,当前发电量数据非常强劲,1-8月发电量为3%,仅8月单月发电量便同比增长7.8%。从分类别电量消费来看,去年1-8月工业用电量为-0.69%,全年为-1.4%,而今年1-8月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反弹至2%;城镇居民用电累计同比9.75%,相比于去年同期的4.25%提升5.5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和使用情况对应生产和生活的活跃程度,今年的情况显著好于去年同期,说明微观主体活力增加。

图表2:发电量今年较去年也有显著改善图表2:发电量今年较去年也有显著改善

  第三,投资数据受到干扰,排除辽宁以外的全国投资增速要超过10%。前8个月,辽宁省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2.2%,自2015年便出现断崖式下滑。考虑到辽宁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50-60%,如果用官方辽宁投资数据,完全无法解释上半年辽宁GDP仅1%下降的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说,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异常大幅下降主要是统计数据挤水分的原因,而非投资真的下降60%。如果剔除辽宁省一个省的数据,今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1.3%,大大好于当前投资数据的表现。此外,今年以来国内重型卡车同比大增,8月增幅达到44.24%,相比去年同比负增长有显著改善,由于重型开车主要服务于工程与货运需要,从其销售大涨侧面验证今年投资回暖的事实。

图表3:剔除辽宁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要明显好些图表3:剔除辽宁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要明显好些
图表4:重型卡车销售明显好转图表4:重型卡车销售明显好转

  第四,房地产基本面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1-8月累计同比增速为5.4%,而去年同期为3.5%,去年全年1%,相比之下,销售向好拉动房地产投资有明显起色。销售方面,1-8月累计销售面积增速25.5%,销售额增速38.7%,都要显著高于去年同期7.2%、15.3%的水平;新开工方面,当前新开工数据是12.2%,反转了群年同期-16.8%的负增长,而去年全年新开工也仅为-14%,预计今年情况显然要明显好转。房地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图表5:房地产投资与开工明显好于去年图表5:房地产投资与开工明显好于去年

  第五,汽车生产与消费都有显著提升。从汽车产量来看,今年前8个月汽车生产同比增速为10%,而去年同期为-0.5%,去年全年为2.7%。同时,汽车生产的提升对应汽车消费的明显增长,今年前8个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8.6%,显著好于去年同期4.43%的增速。可以说,汽车行业的回暖,也预示着行业的向好和对应消费的改善。

图表6:汽车生产与消费都有显著提升图表6:汽车生产与消费都有显著提升

  第六,修正的克强指数也支持今年情况好于去年同期的观点。笔者重新计算了克强指数,即根据货运量、第二产业电力消费、社会融资总量和沿海集装箱吞吐量等数据加权而成,与季度变化不大的GDP数据相比,去年下半年修正克强同比持续负增长3%-5%,但今年下半年已经从-5%的最低水平反弹到3%左右,改善十分明显。

图表7:修正克强指数今年比去年有明显改善图表7:修正克强指数今年比去年有明显改善

  第七,工业品价格反弹。PPI已经连续54个月通缩,但在今年价格有所回升,负增长态势逐步缩小,8月PPI回升至-0.8%,显著好于去年同期-5.9%的水平。且从累计同比水平来看,今年1-8月PPI增速为-3.2%,也要好于去年同期-4.9%。同时,且相比于钢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价格去年下跌而言,今年上述产品价格整体攀升。

图表8:PPI价格指数已经有明显反弹图表8:PPI价格指数已经有明显反弹

  第八,政策发力显著强于去年。财政政策方面,今年债务置换5-6万亿,远高于去年3.2万亿的水平。今年前8个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2.9%,而同期收入同比增长6.4%,且仅在今年上半年,财政赤字便已达到GDP的-1.1%,是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也说明财政政策已经提前发力;而从融资角度来看,今年前8月社会融资总量累计值为11.75万亿,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0.6万亿也要增加1.1万亿;说明今年稳增长政策相比去年力度更大,推出更早,且效果也更加明显。

  防止保增长过头,防范房地产风险至关重要

  从上述角度来看,尽管去年以来GDP季度数据温和下行,且一般部门参考的每月发布的主要经济数据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月度数据鲜有变化,但根据笔者观察,今年高频数据表现与政策下达力度已经比去年有明显改善,今年经济增长情况显然要好于去年。

  上述发现对于政策操作具有重大意义。考虑到保增长政策的托底作用而非刺激作用,在去年GDP为6.9%的背景下,这些微观数据显示,今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更高,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同时,今年去库存成效显著,但却已经推升了多地的房地产泡沫;去产能略有进展,但去杠杆推进缓慢,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基于这种背景,保增长政策力度加大只会进一步推高杠杆率,加大房地产泡沫风险,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笔者并未看到保政策力度有所减轻,相反,新一轮的基建投资仍在大举推进。例如,9月2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各地促进民间投资典型经验和做法》,意在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和贵;同日,发改委同意中国铁路总公司分期发行中国铁路建设债券3000亿元,所筹资金2000亿元用于铁路建设项目和装备购置,1000亿元用于债务结构调整;同时,地方投资也在加快,仅9月19日和20日两日,内蒙古、江苏、安徽、河南、四川等多地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方向涉及产业发展、城市规划、民生工程、总投资规模接近万亿元。

  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在如下方面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国开行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直接介入对基建项目的支持;各级政府加大对PPP的大力推广,吸引私人资本;债务置换大量增加且比置换更加提前;对财政存量资金运用的要求增加效率;营改增减轻税负等,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营改增整体减税共计2107亿元等等。

  正如上文判断,如果今年经济要明显好于去年,那么政策托底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防范房地产市场过热以及整体杠杆率上升的风险重要性需要提升。

  可以看到,当下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8月70个大中城市中,64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而2015年政策发力之前仅有1个城市上涨;同时,当前房价上涨是普遍的,除了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8月环比涨幅分别为26%、38%、21%、37%以外,二、三线城市涨幅更加不容小视,郑州房价8月月环比涨幅就达5.6%、厦门同比涨幅44.3%,分别是环比和同比涨幅领涨的城市。

  在笔者看来,房价过快上涨对经济回暖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不仅对居民而言,加大收入差距,而对实体经济而言,房地产一枝独秀,也对转型与创新不利。根据以往经验,政策调整容易导致房价大涨大跌,进而对金融体系造成隐患。

  因此,为确保经济企稳的可持续性,做到年中政治局会议提到的“抑制资产泡沫”十分关键。此外,去杠杆任务在稳增长的压力下,并未得到有力的推进。在经济整体好于预期的情况下,政策有必要向去杠杆和结构性改革倾注更多关注。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责任编辑:黄诗儒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 GDP 房地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