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能为A股带来多大“能量”

2016年06月03日10:51    作者:曹中铭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曹中铭

  无论是深港通启动也好,还是A股能够纳入MSCI指数也好,都不太可能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生态”。而改变市场“生态”的最佳途径,只有提振投资者的信心,而这需要我们从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着手。

  据香港媒体报道,市场已对深港通久候多时,最新据来自监管机构消息指“短期内会有事情发生”。更有业界人士透露,港交所人士早于上月已暗示今、明两月为公布深港通“高峰期”,但亦有指确实时间表仍受市场环境影响,最终仍须视乎内地高层的决定。近期深港通的消息频传,但到底何时实施至今仍然犹如“雾里看花”。

  尽管如此,深港通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如5月31日,被“压抑”了近一个月的沪深股市出现“暴动”,当天上证指数以近百点长阳报收,深成指涨幅更是达到4%,而且两市成交量同步放大。股市能有如此表现,除了外资持续抄底A股等之外,市场解读的一大利好即为深港通渐行渐近。

  深港通能为A股带来什么?或许当年的沪港通能给我们某些参考。在沪港通没有实施之前,国内券商普遍看好,认为沪股通将为A股带来8000亿元甚至是超过万亿的资金,但事实却与之大相径庭。沪股通总额度3000亿元,日均130亿元。沪股通仅上线首日额度使用占比达到100%,其余大部分交易日均低于20%,日均占比为4.43%。事实上,沪股通的3000亿元的额度都没有用完,更别说什么万亿资金进场了。

  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事实却是,发轫于2014年7月份的牛市行情,虽然背后亦有“人造”的成分在内,但当年实施沪港通却是牛市行情的“导火索”,这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牛市被“点燃”,上证指数才在去年的6月份攀上了5178点的高位。

  继沪港通之后,深港通的启动其实已经不得不提上日程了,市场对此亦是满怀希望。不过遗憾的是,至今我们也没看到“时间表”。与沪港通相比,启动深港通,两者之间会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因为有了沪港通的“前车之鉴”,对于深港通能吸引多少资金进入A股市场,各大券商不再作出预测。甚至沪股通的3000亿元都有剩余,到时候的深股通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另一方面,2014年沪港通推出时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优势,最终造就了一波牛市行情。而在目前的背景下,启动深港通的话,不可能引爆一轮牛市,最多也只是反弹行情而已。毕竟,从A股市场的历史上看,一轮牛市行情的产生,需要市场“酝酿”多年的时间才可完成。如2007年的牛市行情,其“酝酿”时间为2001年6月份到2005年的6月份,跨度为整整四年;从2009年的8月份到2014年的7月份,历经六年时间的调整,才造就了上一轮牛市。而从去年的5178点高点至今,股市调整时间才只有一年,沪深两市高位累积了巨量的套牢盘,此时发动一波行情,相关资金无异于充当“解放军”的角色,显然没有谁愿意充当那个傻子。因此,即使是深港通启动,其对于目前的市场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更何况其真正能够吸引进场的资金也是非常有限的。

  A股市场常常会步入吸引资金入市的误区,认为只要能够吸引资金进场,股市就会好起来,但事实证明,这招根本行不通。自2003年QFII进入A股市场开始,RQFII、沪股通等鱼贯而来,但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格局未有根本性的改变。没有别的原因,投资者对于市场信心严重缺乏才是致命性因素。

  因此,无论是深港通启动也好,还是A股能够纳入MSCI指数也好,都不太可能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生态”。而改变市场“生态”的最佳途径,只有提振投资者的信心,而这需要我们从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着手。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