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是一条艰难且心酸的路

2015年11月13日 14:17  作者:吴国平  (0)+1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吴国平

  前期股灾的时候,我们有些同行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为什么?其实我相信不仅仅是因为客户给他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谴责的压力,对内心的谴责。因为所有私募的同行都会反思,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避开股灾?

私募是一条艰难且心酸的路私募是一条艰难且心酸的路

  国平冲击波,装逼脱口秀。这期话题聊什么呢?聊聊我们从徐翔被抓,我们的一些思考吧。其实徐翔我们都知道,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私募大佬。他被抓其实我是觉得蛮遗憾的,也是蛮惊讶的,当然我也是能够理解的。为什么?我觉得徐翔他做得很厉害,做得很大。我觉得他做到最后的时候,可能后面所谓的,现在大家揣测的这些违法的行为,应该属于一种身不由己带来的结果。当然不管怎样,这次我们聊聊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状况。

  关于私募这个行业,我也是私募的一个成员,也算是私募大佬吧,对吧。所以今天一开始上节目的时候,我节目组的人就说不能再穿白色,因为我们都知道,徐翔被抓的时候穿的就是白大褂,所以我们节目组要让我穿一个红色的衣服,然后避开这个白色的风波。红色其实在我们股市里,也是代表一种喜庆,也代表一种上涨。我告诉大家私募有时候真的还是蛮迷信的,做到极致的话,可能你自己穿的内裤都是红色的。当然我还没有那么极致,我除了内裤不是红色,其他有时候真的全部都是红色。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上一期节目也有红色的衣服,这一期也有。在生活当中为什么有时候我买手机也会买红色?因为都希望自己的股票能够多多上涨嘛。这是我告诉大家的第一点:有的时候私募还是蛮迷信的。

  第二,私募其实也挺不容易。怎么不容易?就拿前期股灾来说,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行业也受了一个重创,包括我们,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因为股灾所有的资金回撤力度都蛮大的,比如说回撤幅度超过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你想一想,这得面临多大的压力。第一个,客户赎回的压力。客户对你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抱怨着“你怎么回事啊?怎么没有避过股灾啊?怎么回撤那么大啊?”其实想一想,私募同行有时候也是措手不及,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来的那么急。所以一下子大家就打趴下了。所以回撤的时候第一要面临客户的压力非常大,赎回的压力,谴责的压力。

  还有一个压力是什么?自己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谴责。我们都知道,前期股灾的时候,我们有些同行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为什么?其实我相信不仅仅是因为客户给他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谴责的压力,对内心的谴责。因为所有私募的同行都会反思,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避开股灾?我们自己要反省,要总结,但是反省跟总结还是免不了对良心的谴责。怎么搞的?怎么会亏损那么厉害?这种谴责一直持续下去无法自拔的话,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极端。极端是什么?极端可能就是挥挥衣袖告别人世。所以,有些时候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其实存在很多悲欢离合。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在特殊的环境之下,有些时候真的很不容易。

  所幸,现在市场开始回暖,我们很多同行,包括我自己,也挺过了这个非常时期。

  但是这个过程中的辛酸有多少人能够去理解,或者去懂得呢。这个市场是残酷的,大部分投资者他只看结果,他只是感受当下。他觉得,他把资金交给你们了,交给私募了,你没有回避好这个风险,那这就是你的问题。他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其他人的这个层面去思考。我想说的是什么呢?私募也是人,人就一定会犯错误,偶尔的错误只要不是毁灭性的打击,有些时候是双方需要去充分理解的。

  私募这条路,是一条长期之路,而不是短期之路。就好像巴菲特、索罗斯一样,你说他们有没有失败过?也是有失败的。只是他们最终挺过来了,最终才成就了自己。所以我们这个行业也是这样子,有些同行可能在股灾期间没挺过来,就这样走了。有些挺过来的,一直往前走,最终可能就会再创辉煌。

  那有人问,私募到底和一般投资者有什么区别?区别很大。首先,私募它本身是一个团队,明白吗?技术团队。就好像我坐在这里,你看到的是我,但是你要知道,我的背后是有一个团队的。你想想个人投资者,就仅仅是个人而已,这个团队有什么好处呢?就比如说,当我要去研究市场的时候个人和团队的区别就会很明显。你自己一个人,几千只股票是不是看的你头晕脑胀?然后,你也不知道怎么去找,方向是什么。

  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团队的话就不一样。比如说,这段时间我要找福建板块,那有个团队专门去研究这个板块,把这个数据调出来,呈献给我,然后你再去做一个思考。这样就省去了自己去寻找相关数据的环节。或者说你要去找一些比如底部区域形态的个股,也有一个团队去寻找,然后操盘手再从中去抉择。还有就是说,在调研的时候,当你有一个团队的时候,你就可以兵分几路同时去调研几家上市公司。

  而且因为你是私募,是一个团队的话,你也才有可能近距离地去有机会去接触上市公司。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不太可能专门为一个个人投资者去招待你,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私募群体的话,而且又是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去调研的话,那人家是很欢迎的。因为在他们眼里,你也算一个大机构,或者说大客户,对她们来说是有益处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区别。调研有区别,在研究个股上面也有很多区别。最终私募谁能脱颖而出就看大家各自的能力,你的研究市场的能力,你这个操作的能力。而这个所有的能力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人个人能力的体现,而是一个团队能力的体现。

  所以我觉得,首先,大家得弄清楚私募代表是一个团队,他背后都是有一个团队的,他是团队作战。在调研的过程中,私募也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自己在做调研的时候有一个体会,也告诉大家调研的一些简单的思考。在调研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我们去调研并不是说只是看看它的公司是不是金碧辉煌,是不是够气派,绝对不是。

  去调研的最终目的,就我的体会而言,我们主要就去接触上市公司的高管。去接触上市公司的高层,就是了解一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感觉一下,是稳健派?还是激进派?是有理想?还是没理想?是官僚?还是非官僚?人,是坦诚?还是非坦诚?等等。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只有在亲密接触之后,你才能够有一个真切的感觉。有人说,你见一次面你就能知道到底他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吗?如果说绝对的判断那肯定是没有,但是亲密接触肯定会增加你对这个判断的概率。

  你看国内知名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人家也就这么见面几下就可以速配了,对吧。调研也是一样。调研过程中,在跟高管接触几个小时的过程当中,你就可以对这个管理层有直观的真切的一种判断,这个判断就有利于你对这个公司的发展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估,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你要知道上市公司本身最重要的发展取决于什么?不是取决于它的产品有多厉害,而是取决于它的管理团队。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有一个理念,做上市公司,看上市公司,不是看他们目前的业绩,而最终看的是它的未来,看这个上市公司的高管。如果你觉得他这个高管可以,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是潜力股,那可以了,这个公司值得投。你就相信他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回到我们私募的行业,有人说,那么多私募,我们到底选择谁?很简单,看人,看掌舵者。比如说,你觉得我咋样?吴国平咋样?其实你觉得我们的私募到底怎么样,说到底就是看我咋样。这就是答案。如果你觉得我可以,那你就相信我,那就跟我们的私募,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那你选择其他私募或者说一些公募也是一样。其实选择任何一个私募产品,或者公募产品,最终选的都是它背后这个品牌人物,或者这个团队。其实说白了。就是选择人。

  我们去过一家国企“泸州老窖”做过调研,公司很气派,很漂亮,很完美。这个公司后来的股价走势也是相对的稳健,毕竟国企嘛。后来,我又去了另一个民营企业智飞生物做调研。我们当时去的时候,他还在一家商住两用楼里面办公,公司一点都不气派,很一般,甚至当我们坐电梯的时候坐到19层的时候,扑一下,电梯掉到17层,都吓死我们了,连电梯都会出现这种故障。

  后来在跟该公司董事长亲密接触中,作为六七十岁的董事长,他还能对未来阐述地那么激情昂扬。这样的公司,后面的股价我们也有目共睹,这是前几年的事情了,后面也走出一番相当不错的上涨行情。关键还是人。当然,他在资本运作上面,肯定就会有一些东西会展现出来。

  不管怎样,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调研是蛮有趣的事情。调研看的绝对不是上市公司的产品本身,而是人。只要你能够比较清晰地看透一个上市公司高管,觉得这个人比较靠谱的话,那一般而言,他的上市公司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当然具体什么风格会更好一点等问题,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探讨。

  回到这个行业,我们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属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一种状态。在未来,我们展望未来的话,这里面肯定也会涌现出真正的全球性的投资大师,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虽然这一次徐翔的事件,可能会对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最终来说对整个行业的的发展是有利的。不管怎样,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它的辛酸,也有它的辉煌。我们能做的就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遵纪守法,好好做好自己。然后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舞台里面坚定向前,最终去创造属于自己那一份踏实的天空。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家、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财经类畅销书作家、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更多精彩尽在新浪微博 @吴国平财经 及微信公号:cjtgping)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吴国平私募股灾股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听错歌”和“吃错药”哪个更严重? 老艾侃股:轻大盘重个股 赚钱是硬道理 调控经济要靠减税而不是刺激 一个投顾团队的股灾记忆 我们能向德国经济学些什么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徐翔陨落私募基金还能不能碰? 央行终于表态不妨碍出清了 银行高管离职真因反腐与限薪?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