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邓立君
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我们不应该再期望他们英明神武的“顶层设计”出未来政府主导投资或鼓励的所谓新兴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多的期望他们放下“控制欲”去做好为市场服务的工作,给所有市场参与者创造一个能够放心去试错的环境。
对球迷而言,基本上不会有人纠结“赢了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纯属真爱或者起哄。而对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投资者,除了简单的“重在参与围观”,恐怕大家都会想要知道这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答案揭晓之前,我们似乎只能YY我们希望看到的答案,即使是很廉价的希望。
每一次新的领导人上台,我们都寄希望于“这一次不一样”,本质上这种模式在中国已经持续了五千年——我们把这种长期规律称为“魔咒”。习李政府上台之后,给投资者乃至所有人展示了一些新的决心,这些决心正在打破多方面的“均衡状态”。而这又给了世人更高的预期,这些预期甚至是超常规的。
然而这些预期完全没有体现在资本市场。按照常理,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甚至是天气预报。那么,要么是我们对改革的预期太高,要么就是市场错了。
我们知道,资产的价格等于未来所有现金流的折现。对投资者而言,改革最终实现让长期投资者赚钱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带动资本市场的增长,也就是分子现金流的增长。大多数投资者关心的分析新政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的分析已经随处可见。
另外一个间接的途径就是降低分母——折现率这一更为宏观的指标。折现率笼统而言,可以理解为资金的成本,也就是所谓的“我不太相信你”的额外费用。当投资者对你的信任度不够的时候,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会越高。
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这个折现率在政策上体现为基础利率(央行[微博]规定),加上各行各业的信用风险溢价(credit risk premium)加权平均,就组成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整体实际利率,它隐含在整体的市场估值水平之中。整体实际利率就像星球的重力,对整体资产的价格起着反作用(又是巴菲特说的?)。
中国人安全感的缺失是不言自明的。房价、车价、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婚姻安全、医疗保障和社会治安等等问题让我们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求如饮海水。我们很容易误以为有钱有势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同时又清楚的知道,钱权在手者的痛苦可不比普罗大众少一分一毫——二代坑爹、小三举报、言论监控、财产没收,对未来的恐惧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
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里,投资者不得已选择看紧自己的钱包。他们会说:上市公司的报表全是假的、证券公司都是骗手续费的、基金公司都是骗管理费的。最后来到这个市场的,都不是觉得这里有多好,而是实在是没太多选择了。想让我投资,就要给我更高的收益率,否则我宁可放在银行里。在巨大的重力下,资本的估值重心也不断下移。
对有成效的改革而言,这个分母引力的减弱则体现为社会安全感的逐步提高。种种改革措施,如果确实能给中国甚至世界带来福祉,那么本质上似乎应该是给所有人,即使是改革最大的阻力——既得利益者(1.根据佛陀的理解,他们并没有我们所嫉妒的那么快乐;2.我真不是)一个可以去放心实现自我的环境,所谓人和。
到最后,投资者因此可能对改革的期望会变的跟所有人一样:我是否老有所依、病有所医、失业了是否要去乞讨?买的房几十年后是否要被收回去?辛苦发明的专利是否能受到保护?赚来的钱是否能合法传承?孩子是否能完整活到18岁?我是否能安全的对你说不?
这些问题得到了可预期的正面回答之后,对投资者而言,高的储蓄率再没必要,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更为大胆的消费习惯将得以形成。对企业而言,信用成本下降意味着利润的提高。在现金流改善之前,资产的价格就会通过分母的变小而上涨。
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我们不应该再期望他们英明神武的“顶层设计”出未来政府主导投资或鼓励的所谓新兴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而是更多的期望他们放下“控制欲”去做好为市场服务的工作,给所有市场参与者创造一个能够放心去试错的环境。
在证券市场,最似是而非的词之一就是“规律”。近期股市的疲软不可避免的被拿来跟以前开会时股市的表现作对比,于是形成“逢会必跌”的规律。那是因为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会议并没有也不会带来我们需要的东西。
然而,实际上股市从来就没有过任何必然的规律,它似乎也是为打破规律而生的。
更何况我们已经看到习李政府想要给我们“这一次不同”的诚意。会后的诸种改革措施出来后,市场会很快觉知并告诉我们未来什么样子的。
毕竟,再不上涨,我们就老了。
(本文作者介绍:深圳前海黑天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