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发”:互联网金融的又一个搅局者

2013年10月22日 17:54  作者:宏皓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宏皓[微博]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来说,不要怕搅局者,而是应该探索一条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共赢,但又不是简单重复的道路。

此时的百度和华夏基金联姻,无非是最好的选择。此时的百度和华夏基金联姻,无非是最好的选择。

  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交融状态在今年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支付宝[微博]与天弘基金合成的“余额宝[微博]”余温还未退却,史玉柱[微博]的奋力角逐在网游金融中诞生“全额宝”又映入眼帘,后来还有“活期宝”等等类似的互联网金融的结合体不断涌出。 

  然而在搜索巨头百度眼里,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因为百度和基金业的巨头华夏基金[微博]在本月28日推出的目标年化收益率8%的理财计划“百发”,目标是2倍于余额宝,这次两个巨头联姻瞬间秒杀了所有在互联网金融里推出货币型基金的小伙伴们,原来“百发”才是万众期待的“至尊宝”啊!

  百度在互联网金融布局方面明显慢于阿里和腾讯。其中百度旗下的支付工具——百付宝,在今年7月份才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资质,自此迈开了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性步伐。百度明显的优势就是其在网络搜索中的推广经验。

  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要想让自己的产品让所有消费者知道,除了在阿里巴巴[微博]、淘宝等注册商铺,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做百度推广。目前人们的搜索习惯还是基本依赖于百度,无论是阅读界面和搜索的信息量,百度都能让网友感到舒服和认同。这点也就驱使了几乎所有的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让网民搜索到,都会选择百度作为推广的唯一选择。于是会联系到百度工作人员做关键词的推广,每个关键词的价格还有差异。

  我们试想,以前在百度搜“理财”、“金融产品”等的推广链接还是一些基金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想必“百发”推出获得成功测试期结束后,首当其冲影响的主体就是那些长期占据推广首位的他们的直接经济效益。

  百度携手华夏基金推出“百发”并不意外,而是必然

  作为互联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谁先涉猎互联网金融明显可以抢占先机。阿里推出的“余额宝”一上线就赚足了眼球,视为屌丝变凤凰的财富逆袭法宝。一个月销售破百亿元,彻底引爆了基金互联网销售的想象空间。

  这怎能让百度不心动呢?百度与其天天让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打电话到全国各个公司,也不管是不是正规,提起电话就问“需不需要做百度推广”,还不如现在做强自己的产品赚足眼球的同时还能把钱赚的盆满钵满。百度的商业模式再不变革,很难在适应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发展。

  百度作为搜索界的巨头在互联网金融这方面这两年明显落后了,有那么庞大的用户体量,却没好的战略去进一步拓展业务。现在要迎头赶上吸引用户,最直接的就是提供理财产品收益一定要超过“余额宝”,因此8%的高收益,直接秒杀了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及一直视为高收益的信托产品,当然也包括主要的竞争对手“余额宝”。

  我们来看看“余额宝”的运行。进入7月以来,余额宝日益回落的收益率引来众多用户质疑,从五月初高达6%-7%的七天年化收益率,跌至4.4%,一旦“余额宝”发展到一定的体量,流动性管理压力会明显加剧。

  “余额宝”内资金可随时在天猫[微博]和淘宝上进行消费,但货币基金每日收盘后才能给“余额宝”结算,这期间实际是支付宝为货币基金进行了信用垫付,如果货币基金无法按时与支付宝进行交割,支付宝则面临头寸风险。

  目前支付宝的日均交易额大约为45亿元,假设平均周转时间为5-7天,则支付宝的日均沉淀资金也仅有200-300亿元,一旦“余额宝”发展到一定的体量,支付宝自身就很难应付流动性危机的冲击。上规模后,“余额宝”必须保留较大规模的备付资金,但这就会对“余额宝”的收益和流动性产生影响。

  我们再来看看华夏基金。2011年基金业年报显示,各类基金整体亏损达到5004亿元,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亏损高达436.84亿。在单只基金中,华夏优势增长与华夏沪深300亏损额也均超过了50亿。虽然亏损巨大,但华夏基金仍收取了高达25.27亿的管理费。2012年以来,华夏基金更换了11位基金经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博时基金[微博]在2011年股票开基封基均夺冠。

  华夏基金2013年2季度报披露旗下公募基金整体亏损达89.06亿元,成为上半年亏损最多的公司。据财新网报道,截至2013年7月24,华夏管理的42只基金中,16只盈利,26只亏损,其中,华夏上证50ETF亏损23.58亿元,华夏沪深300ETF亏损21.33亿元,华夏沪深300ETF联接亏损20.66亿元,另有7只基金亏损过亿。

  此时的百度和华夏基金联姻,无非是最好的选择。百度迎来商业模式的集中转型期,依靠到处去找别人公司做百度推广以及广告费的收入来源,哪能比得上卖自己的产品省时又赚钱呢?华夏基金在二季度巨亏的背景下,在四季度推出这款产品,测试期顺利,还可以继续做更多的产品,这无疑可以为年报增光添彩,也为华夏基金打了一个重量级的销售模式转变的广告。

  不要让基金伤了基民又伤网民

  华夏基金的巨额亏损让无数基民为之买单。现在转向网络上销售,对于华夏基金来说,无疑是客户群体的增量有了保障。大多数网民对于基金的具体要素等情况还是陌生的。未来随着互联网和基金业的合作深入,网民在互联网上买基金将成为常态。

  会不会让网友重蹈基民的覆辙?这就需要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如果还是停留在可以多增加客户群体让其买单的心态下,除非市场大背景良好,否则很难扭转基金亏损的态势。

  对于普通的网民来说,对待“百发”应该慎之又慎。类似“余额宝”的情况在“百发”的产品上发生的概率或许更大,因为高风险才会对应高收益。信托的预期收益一般在8%左右,“百发”的风险也不会低于信托。

  在目前还没有明文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制的情况下,像百度和华夏基金类似的网络与金融机构的联姻还会继续。下一个会不会是某个网和信托机构呢?也很有可能。但是我们不得不关注到这一切联姻的风险。

  像在百度的平台上卖基金,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称为“商业性众筹”。众筹模式的风险很大,尤其是法律风险。

  众筹模式控制法律风险要点包括,一要严审项目的合法性与可行性,二要充分运用合同法条款防控刑事风险,三要向投资人充分披露和提示风险,四要请法律专业人员审查把关。现在华夏基金还没完全阐述8%的高收益的产品具体信息。从宣传上来说,能有8%的高收益并且无风险显然是严重偏离货币基金收益率和现行基金法。对于华夏基金来说,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风险同等重要,不能让资金和用途产生错配。仅仅按照此宣传披露会让人想到非法集资的范畴。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另一构成P2P网络借贷,其风波愈演愈烈。10月15日刚上线的网贷平台“福翔创投”开业不到三天,许姓老板便跑路,创下了网贷最短“跑路史”。之前成立不到1个月的网络贷款平台——众贷网宣布倒闭,此时距其成立还不到30天。众贷网不是第一个关门的P2P网络贷款公司,在其之前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多家网贷公司先后爆出跑路丑闻。

  目前网贷行业看似无准入门槛,花几千块买套系统,注册一个域名,就可以运行了,实际上网贷的风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非常重要,这才是网贷公司的门槛。众贷网事件再次给所有网贷同行提了醒,盲目进入这个行业而没有适合的经营模式不仅自身容易垮台,还会牵连无辜的投资者。

  网络借贷平台刚成立时的确定位于信息发布平台仅充当贷款中介既不吸储也不放贷,但在后续操作中很多都难以经受住诱惑或多或少存在越界现象,类似众贷网那样,先吸储再放贷甚至还大量设计理财产品或者以平台做担保,动用投资者资金。

  征信信息的缺失是P2P网络贷款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门槛之一,开放征信系统,建立商业性征信机构或许才是网贷平台产业的“救命良方”。

  P2P贷款平台机构应该联合起来在法律、政策和监管上谋求地位。就像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最终得到牌照,线上线下相结合。

  在P2P网络借贷方面,笔者觉得现在时期是给银行介入P2P领域提供了可行性。银行的介入,可以充分降低风险。商业银行具有开展P2P业务的客户和技术优势。

  现阶段,商业银行探索P2P业务,可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先加强与优秀P2P平台合作,为其提供资信证明、中间账户监管等一些周边服务,协助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运行效率,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从中了解平台运行流程,积累平台管理经验,实现双方共赢。

  此后,商业银行可以择优参与到P2P平台的核心业务中去,进一步熟悉P2P核心运行机制。比如成为债券转让模式平台的第三方贷款人等。最后,在技术、人才、管理等积累充分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打造属于自身的P2P平台。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来说,不要怕搅局者,而是应该探索一条相互适应,相互协作,相互共赢,但又不是简单重复的道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要提升自己适应互联网日新月异发展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把握好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契机,提升自己的客户数量和忠诚度,同时,自律与他律同等重要。众筹模式和P2P模式两者由于区别于私募股权基金,都是游走于非法集资法律边界的产物,所以关键是把控度。

  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P2P的网络借贷平台、互联网平台,“逐利”都是其产生合作的根本。但“客户”才是其长远发展的核心。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而仅仅看重短期的利润目标,这无疑是错过了未来互联网金融还未拓展的美好时机。

  (本文作者介绍: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中经产业基金理事会秘书长。)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华夏基金百度百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