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钱慌:一场“隔山打牛”的折子戏

2013年07月03日 09:24  作者:陈斌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斌[微博]

  在政府投融资领域建立起完备、严格的内部财政纪律约束是个漫长的博弈过程,缓不救急。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借助银行系统改变激励规则,通过市场引导预期,让政府逐步退出市场。让投资型政府逐步变成服务型政府,为其它市场主体腾挪出激励空间。

有资源,高负息,巨能借,大存量。这才是“盘活存量”面临的最大挑战。有资源,高负息,巨能借,大存量。这才是“盘活存量”面临的最大挑战。

  笔者在6月24日的评论中认为,把6月以来同业拆借市场的剧烈波动简单归集为“钱荒”是缺乏基本事实支撑的。

  资金市场剧烈波动的原因应该是与市场的流动性预期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有很大关系。同业市场是个“有钱人”的市场,大家根据配置需要和收益水平出钱借钱,只要大家都是“平常心”(即认可参与者人人都是有钱人),借多借少,交投都很正常。如果大家的心理预期悲观、紧张(即怀疑某些人不再是有钱人),都捂紧钱袋不出钱,市场正常的调节余缺功能就会停滞,市场就会瞬间断流,钱慌就会出现。但这是个心理因素,只是个预期。

  我想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央行[微博]并没有大规模出手,而是让市场自己调整预期,自己把本来的流动性给释放出来。因此,央行的应对可以认为是有理有节。

  对钱慌的讨论,有批评认为,没有触及灵魂。比如部分人士的评论:这是一场人为制造且有控制的小规模“金融风暴”,是一场有序的压力测试,其目的是为了“盘活存量”释放出新的资金,以“刺激增量”扶助实体经济。姑且信这一说,看看能不能触及灵魂。

  跟2008年相比,2013年我们面临的环境其不同之处在于:主要产业大部过剩;地方政府投融资进入全盛时代。

  目前的中国,从钢铁到水泥,从装备制造到一般出口加工业,产能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面对国内外需求不振,多数行业苦熬“去产能”。开工不足,主营业务收入萎缩,亏损压力增大,投资回报率明显下降,这些构成了“去产能”时代企业众生相。刺激出来的增量,这些企业能消化吗?面对比利润率还高的融资利率,企业会增加新的贷款吗?在资金面提供增量会比减免企业税费更直接、更有效吗?

  归根到底,“刺激增量”这把钥匙能打开“扶助实体”这把锁吗?

  不管怎样,“压力测试”却也真真实实地走了一遭。这里面应该还是有真实诉求的。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的金融整顿。当时银行系统的信贷纪律几乎崩溃,不良资产大量累积。形成这种局面根本的原因在于,银行独立性很差,财政与金融纠缠不清,地方政令对信贷纪律的执行形成了很大的干扰。但碍于中央与地方博弈的难度,金融整顿另辟蹊径,主要针对银行系统着手,重整银行的组织脉络和人事纪律。借助银行高度的组织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内银行系统的信贷纪律、激励规则重新回到正轨,并继而完成了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财务重整。

  最近十年银行与政府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已经大大超过了90年代。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中央与地方博弈的难度没有减小;但不同的是,这种银政合作已经“高度市场化”(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政令)。这种变化除了银行本身的公司治理保证了信贷执行的独立性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尝到了坐拥大量公共资源走“市场化”投融资道路的甜头,玩的不亦乐乎。甚至开拓了银行信贷之外新的投融资方式。信贷、债券、信托、资管、理财,一切都在追求业绩和利润的合意下,市场各方各取所需。

  有资源,高负息,巨能借,大存量。这才是“盘活存量”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政府投融资领域建立起完备、严格的内部财政纪律约束是个漫长的博弈过程,缓不救急。直接刹车清理,矫枉过正,代价太高,是老路数。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借助银行系统的组织效率,改变激励规则,通过市场引导预期,让政府投融资有序、逐步退出市场(至少要让出大部份市场)。让投资型政府逐步变成服务型政府,为其它市场主体腾挪出激励空间。或许这个老法子虽然慢些,但变化总会发生。

  这就是中国的折子戏,慢品,才可出味道。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曾长期从事银行、律所、信用评级等工作,曾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银行投融资钱荒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