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在中国怎么变味了?

2015年01月30日 14:11  作者:陈凯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凯

  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类型之一,众筹目前的行业发展规模不大,还像是襁褓中的婴儿,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是这样一种新颖的投融资服务模式,在国内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变异。

众筹在中国怎么变味了?众筹在中国怎么变味了?

  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类型之一,众筹目前的行业发展规模虽然不大,与P2P动辄数千亿元的资产规模,电商金融化动辄万亿元的平台电商交易额相比,确实还像是襁褓中的婴儿,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是这样一种新颖的投融资服务模式,在国内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变异。这里的“变异”并不含有褒贬之一,而是对其适应本土化具体环境的一种表述。

  众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形?从最开始的股权众筹,到电商实物众筹,会员众筹,还有公益众筹,乃至于你去进行一场旅行,开一个Party都可以说是众筹?难道众筹作为一种舶来品在适应本土化的环境中已经彻底没有了自己的定义?但凡是能够和众筹搭上关系的产品营销、市场开拓、活动组织都可以用众筹的名义来冠名?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众筹?从字面意义上看,众筹就是众人筹集之意,也就是集合大家之力来完成一项具体的融资活动。这里的众筹本质意义上是指小额、零散的,以支持具体的小型创业、经营性项目为依托的一种融资服务。也就是说,众筹其实是一种带有民间意味的金融投融资活动,只不过金额较小,参与人数较多,门槛可以降低,而且对小微企业或者是创业类小项目而言,可以降低融资方面的风险成本。

  这里就需要降到两个特点:众筹是小额、零散,并且是低门槛的;此外,众筹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不能保证每个众筹融资类项目都能最后走向成功,孵化出一个大型企业,最后上市,然后当初众筹者可以获得数百倍、千倍的回报。在这两个前提下,众筹参与者需要明确自身众筹的目的与意义,一方面是鼓励、参与了支持他人的创业类和融资类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在不影响自身经济和收入能力的情况下将众筹视为一种多元化的投资理财手段之一。

  说道这里,你应该明白,众筹(这里指股权众筹)本身在中国就缺乏很深厚的生存基础。为什么?中国现有的整体信用环境是不完善的,国外比较流行的股权众筹往往需要较高的社会信用约束,因为理论上股权众筹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本金收不回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国内的信用是不完整的,投资理财大多还以刚性兑付以及保本的承诺为前提。因此,股权众筹一开始引入中国的时候,投资者、理财者也并不“感冒”,因为很难保证创业类或者是小微企业作为融资方能够勉力推动项目发展,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也很难保持沟通顺畅。

  所以,国内玩股权众筹的最开始是这么些人,作风投基金的,或是玩创业类项目孵化的,将手上的小项目放到几个比较知名的众筹平台上筹集资金。当然,通过限定参与人数或者是线下的股权转让协定来规避证监会[微博]不能超过200人的监管底线。

  但是大众的参与度并不高,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项目甄别能力,二是谁能保证这样的股权众筹,资金最后不会打了水漂?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股票、基金,甚至P2P或许都比股权众筹来的实在。因此,专业的股权众筹要么是业内人士在玩,要么是一些小范围内兴趣爱好共同的人在玩,并不能走进社会大众。

  那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花样繁琐的众筹?房地产公司开始众筹房产,航空公司开始众筹机票,影视公司开始众筹拍戏,电商平台开始众筹实物。众筹是不是开始没底线了?只要是个活动,能够让更多人来参与,享受份额收益,就可以成为众筹?

  其实,众筹本身没有好坏,也没有对错,各种类型的众筹也并非没有市场,而是在当前特定信用环境下的一种渠道嫁接。因为直接的股权众筹很难产生实际的效果,投资者不敢也不会轻易进入,运营平台方也难以长久盈利,那么与其这样,不如就换一种思路来进行众筹。

  股权众筹的标的物其实是一个具体的创业或者是融资项目,这个项目是不提供保本的承诺的;而目前市场上各种众筹的形态其实是一种以明确的收益作为回报的众筹,也就绕过了项目标的,而是以具体的实物或者是投资收益为回报。

  这样,众筹就基本上可以绕过股权众筹的“阴影”,开始的另一种“新生”了。只要有了明确的可以预期的收益,不论是有折扣的房子,还是电影票,还是智能家居,会员服务,只要能让众筹者享受到一定投入成本带来的具体收益或者是服务回报,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以普通的电商或者服务的交易来替代了众筹的股权交易逻辑。

  也正因为这一招妙棋,众筹这盘棋谱在国内才开始慢慢激活起来。

  中国证券业协会于去年12月发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更像是一个“高冷”的股权众筹管理意见参考,但是并没有涉及公募的股权众筹,因为真正想要让大众来参与股权众筹,准入门槛太高,风险承受能力也还太弱,搞不好还会闹出社会事件。

  所以,众筹在中国也就只好唱这一出“智取威虎山”了,以其他各种类型的众筹,提供实际的收益或者事物回报为标准,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感受,并且分享,或许终有一天,“曲线救国”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股权众筹也会走进寻常百姓家。

  (本文作者介绍: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分析师)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众筹融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要释放6.3亿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 老艾侃股:伪利空打不下股市 周五定律望再实现 美国电商平台有假货吗? 假如奶茶恋在美国会怎样 国家征收耕地应遵循宪法原则 你错过了在股市捡钱的机会吗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汽油标号高为什么质量差? 给穷人的福利要跟得上城市化的脚步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