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前研究主管:央行独立性面临挑战

2016年12月23日16:50    作者:Project Syndicate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Project Syndicate 作者 卢克雷齐娅•莱西林(Lucrezia Reichlin),欧洲央行前研究主管,现为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中央银行在经济决策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财政政策已经归来,部分原因就在民粹主义压力。未来挑战——其中欧元区所面临的挑战尤其艰巨——是确保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效、合法。民粹主义方案也许是鲁莽的,但民粹主义所认识到的央行问题是实实在在的。

欧洲央行前研究主管:央行独立性面临挑战欧洲央行前研究主管:央行独立性面临挑战

  纵观2016年,发达国家民粹主义运动盯上了央行独立性。不通过选举产生的技术官僚采取具有政治和分配后果的政策,这在民粹主义者眼里仿佛公牛看到了红色斗篷。

  在美国,2016年初一份试图审计美联储的法案以微弱劣势被驳回。美联储被审计意味着日常货币政策决定都必须受到国会评估。而在总统选战期间,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指责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将美联储决策政治化。

  在欧洲,民粹主义者抨击非选举产生的欧盟官僚和独立欧洲央行的呼声更加高涨;而在英国,工党财政大臣约翰•麦克唐纳尔要求对利率实施“民主控制”,暗示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有迎合金融机构之嫌。

  随着民粹主义运动的得势甚至进入一些国家的政府,他们的抱怨迟早会转化为政策方案,进而可能改变央行、财政部和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2017年的一个大问题是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或者说,面临即将到来的民粹主义攻击,央行独立性是否应该得到捍卫。

  针对中央银行的各种批评包括量化宽松(QE)和低利率有利于富人论;特殊的信用政策有利于银行而对经济没有实际帮助论;密切关注通胀导致其他目标(如保持充分就业和遏制不平等性)无法实现论等。

  这些观点左右立场皆有,其中一些与保守派经济学家的主张重合——如美国的约翰•泰勒(John B. Taylor)和欧元区的奥特马尔•伊辛格(Otmar Issing)——保守派经济学家认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央行对经济管理涉及过深。QE和长期借贷便利等反常政策,以及一些央行涉足金融部门程度加深,让货币决策者的边界超过了合理限度。

  但是,尽管民粹主义者大多支持限制中央银行的政治和经营独立性,以及扩大它们的权限,但保守派经济学家想要的正好相反:保持央行独立性,同时限制它们的权限和决策空间。

  央行独立性的概念起源于十九世纪,并在不同的货币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演化。但直到较为晚近,即20世纪90年代,央行独立性才开始与通胀目标联系起来。一些央行在管理物价稳定方面比其他央行拥有较大的灵活度,但它们都公开承诺盯住数量目标。如果没有这样的可问责性(以及透明沟通),它们的独立性就难以令人信服。

  物价稳定的数量目标诞生于通胀狂飙突进的20世纪70年代;但自2008年以来,央行需要与相反的问题搏斗:低通胀乃至通缩,而短期利率已经触及零下限。更广泛地讲,金融崩溃对此前指引正统央行业务的一些理论框架和关键原则构成了挑战。

  比如,我们不能再将资本市场摩擦作为二等指标;也不能再认为有效市场假说总是能够提供可靠的市场活动近似,或金融数量——特别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无关紧要。拜市场全面溃败所赐,央行已经可以通过积极的资产负债表政策作为做市者介入并影响风险溢价。

  结果,央行的运营框架发生了改变。有了诸如QE等更多工具,央行已经摆脱了一种工具一个目标模式,进入了多工具多目标时代。这一改变由金融危机所促成,但可以预见,即使在“正常时期”央行也将继续积极地利用其资产负债表来对冲金融摩擦或解决流动性挤压问题。

  这一新运营模式要想令人信服,只能作为确保价格稳定的一种方法,但当央行同时还肩负保持金融稳定的使命时,央行问责、进而央行独立性就受到了威胁。此外,在负债累累、通胀低迷的环境下,央行可能连实现物价稳定都做不到,除非它们与财政当局协作。

  我们从近几年的经验中得知,保持财政和货币决策者之间的“中国墙”有可能导致责任过度朝央行行长倾斜。随着2017年的临近,有两个问题特别突出:一是当央行被授予多重目标时,可问责性被削弱;二是需要对选民负责的财政当局得到将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独立的中央银行的激励——欧洲的这一问题尤其严重。

  如果我们相信中央银行应该在追求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免于短期政治干预,那么一个应有之义是实施改革让货币、财政和金融当局之间进行可民主问责的协作。这可能要求政府的其他部门被授予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在公共监督的条件下追求可量化的明确目标。

  中央银行在经济决策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财政政策已经归来,部分原因就在民粹主义压力。未来挑战——其中欧元区所面临的挑战尤其艰巨——是确保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效、合法。民粹主义方案也许是鲁莽的,但民粹主义所认识到的央行问题是实实在在的。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6.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本文作者介绍: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专栏”,作者来自全球顶级经济学者、诺奖得主、政界领袖,主题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塑造者的观点,为全球读者提供来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创文章、最具深度的评论,为解读“变动中的世界”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民粹主义 央行 独立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