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怎么拆小区围墙的?

2016年02月25日14:44    作者:成薇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成薇

  中美国情不同,住宅小区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中国大部分小区即使在有围墙的情况下,还要装防盗门、防护栏。有人说拆掉围墙,关键是要拆掉人们心中的那堵墙。如何拆掉人心中的墙?用法律制度、完善管理给人们内心一份安全感。

美国是怎么拆小区围墙的?美国是怎么拆小区围墙的?

  近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起了国人热烈讨论,焦点在于《意见》中的一个规定,不仅要求“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而且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意味着,以后中国新建的楼房不能再有围墙,而且一些旧的已建成的住宅小区的围墙还要逐步拆除。未来的中国城镇化建设不再追求“围墙式”,而是要发展“街区式”。

  去“围墙化”是呼应《马丘比丘宪章》?

  对于城市发展来讲,建设街区式住宅建筑主要有三大好处: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激活社区活力。中国的不少小区内都建设有小区花园,两个相邻的住宅小区,这个住宅小区有一个大花园,那个住宅小区也有一个大花园,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而且相邻两个小区都修建花园多少有些浪费土地资源。

  因为有围墙的存在,各个小区之间各自封闭,有时候一个目的地从小区中间的小路上穿越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到达,因为有围墙的存在,不得不在围墙外的马路上堵半天车;因为有围墙的存在,小区与小区之间较少有沟通,形成了以围墙内小区为单位的一个又一个“孤岛”,社区活力难以形成。

  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目前人们的关注点在于没有了围墙后,面对陌生人的随意进出,人们的安全如何保障?住宅区一些属于业主的公共空间的利益怎么保障?整个住宅区域内的物业又该如何管理……

  其实只要知道《马丘比丘宪章》,就会发现这份《意见》是对《马丘比丘宪章》中一些关于城市规划建设规定的借鉴。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建筑师就城市规划建设签署了一份新宪章,由于签署宪章地点在秘鲁的一个古镇马丘比丘,因此这份宪章也就以签署地点命名,叫《马丘比丘宪章》。

  这份宪章批判了“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孤立的单元”的做法,而围墙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将城市的建筑变成孤立单元。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建筑建设上都没有或者很少有围墙这一概念,一般都是一些超级豪宅才有围墙。

  美国的敞开式建筑

  从建设万里长城到在都城周围建设围墙,再到在建筑物周围建设围墙,中国修建围墙的传统古已有之。在不少外国考察团的眼中,中国的公园、住宅小区有围墙的特点最让他们印象深刻。在欧洲,你走着走着就走进公园了,没有所谓公园东门或南门之说。比起中国的清华北大,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别说围墙,就连学校大门都没有。

  每到假期,不少去美国游玩的家长总是会带着孩子去美国的知名大学,想在学校校门口或者带有校名标志的地方留影,但结果往往让他们失望,逛遍了学校,学校大门、带有学校标志的建筑一般很难找到,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此外,几乎美国所有的工厂、公司、法院、政府部门(白宫除外)等也都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些单位领地。

  在美国建筑传统中,没有建设围墙的概念,住宅建筑一般都是沿街而建(这一点在修建时间较久的一些住宅建筑上尤为明显),也因此,美国不像中国那样有着划分明确的住宅小区的概念。美国的住宅小区通常只是一个地理区域上的概念,除少数豪宅外,小区之间殊少设围墙(顶多竖个栅栏),基本上出门就是公路。

  像人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他对自己的一处老宅情有独钟,巴菲特本人也一直居住在那里。这所住宅没有围墙,也没有防盗门,出门往前走五米左右就是公路,因此每天会有很多人从巴菲特的房子旁边走过。

  没有围墙,但是有完善的安保措施

  美国的住宅没有围墙,更没有安装防盗门的习惯,多数人家的大门基本上外面一道玻璃门,里面一道木门。一些美国电影情节中,侦探或者坏人要进入一所房子,只要打碎一块玻璃,然后伸手进去打开门锁,就可以进入到房子里面去。但如果你觉得现实生活中进入一户美国人家也这么简单方便,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美国的建筑没有围墙,但是有一系列的安保措施。

  在住宅区的建设上,美国将住宅区和商业区划分得很清楚,住宅区域中不允许有商业存在,即使是一家小商店小超市也要去商业区经营。在中国,家里做饭酱油没有了,走下楼在小区门口可以买到,但是在美国,也许要开车到附近的商业区才能买到。

  在住宅区域管理上,美国警察负责的事物比较繁琐,有时候还会兼职物业角色。在美国西部的很多州,家庭安全系统和警察局直接相连,平时住户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打电话跟警察反映,住户家里如果有什么异常,警察也会很快知晓赶到。

  美国的住宅小区,不论是否有围墙或者栅栏,没有得到允许,最好不要随意进入邻居的居所,要知道,这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正是基于此宪法规定,美国几乎家家有枪,甚至有些家庭人手一把枪,为的就是保卫自己安全,维护自己利益不受侵犯。

  美国法律还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美国家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击毙任何一个企图非法闯入的入侵者,而且这属于正当防卫,不用接受法律制裁(有了枪,修建围墙、装防盗门神马的都弱爆了)。如果你口渴,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进入一户美国人家讨水喝,有可能会被当成非法入侵者被人用枪打死。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此彪悍的自卫原则,也使得不少小偷望而却“偷”:为了一台电视机或一部手机把命送了,太不值了。

  中美国情不同,住宅小区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目前中国大部分小区即使在有围墙的情况下,还要装防盗门、防护栏。有人说拆掉围墙,关键是要拆掉人们心中的那堵墙。如何拆掉人心中的墙?用法律制度、完善管理给人们内心一份安全感。

  (本文作者介绍:Cathy Cheng,美国著名房地产专家,现居美国洛杉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郝美津 SF17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美国 小区 开放 封闭 围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开放封闭小区是一个英明决策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战胜贫困还得靠科技进步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投资时还应降低预期 政府和地产商都不愿意房价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