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合作机构日经BP社 (作者为森永辅、坂田亮太郎、张勇祥)
当下中国正面临重重棘手的难题。比如,如何提高生产率、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如何解决严重恶化的环境危机等等,这些难题都为技术和经验领先的日企提供了难得的商机。很多日企正利用这些新商机,在中国市场上扩张业务。
日式机器人作业
河南郑州,从堵车严重的市区向东驱车1个小时左右,就到达了三国时代曹操与袁绍激战的“官渡”古战场。“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其生产的是安装了机器臂的砖瓦制造机械。
砖瓦是工业产品中低附加值产品的代表,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称,“最便宜的1块砖只要2毛6分至2毛8分钱”。在不少人印象里,手工制造砖瓦是农民在农闲时获得额外收入的工作。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如此廉价的产品现在投入人工已经不划算了”,公司机器人制造部门负责人夏顺文如是说道。
如今,工厂一线员工月工资不下2000元,达到3000元的也不在少数。社保等费用也高达工资的4成左右。而且不只是成本问题,对于体力劳动,“90后”一代不感兴趣。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按照客户企业的情况设计机器臂和传送带的配置,并提供从安装到维护一条龙服务,而机器人多数为日本制造。
夏顺文说,“虽然具体情况要看机器臂数量,但大体来说,1台机器人能顶30个人工”。日本企业的技术可以帮助中国提高生产效率,双方可以达成双赢的关系。每套设备的价格高达200万至300万元,不算便宜,但2013年订单已接近200套。
在人工费上涨,以及在工厂上班的熟练工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机械化、自动化正在中国迅猛发展。提供制造业信息服务的Factory Network China预测,到2020年,弧焊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2012年的2.2倍,码垛(货物装卸)机器人将增至4倍,组装机器人将增至5倍以上。
当前强烈的机器人需求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安川电机6月在常州市建成其在海外的第一家工厂,刚投入使用就已经把增设生产线纳入了视野。安川电机打算把2015财年的产量从当初计划的6000台增至1.2万台。当地法人公司总经理松永潮说:“就连中小部件企业都会来咨询若使用安川的机器人,生产效率能提高多少。”
中国企业希望提高生产效率,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为日本企业提供了活跃的平台,而且平台不仅限于制造业,还包括了护理等行业。
保证金上百万的养老院
“1、2、3、4,使劲伸手臂”,老人们正跟着工作人员号令活动着身体。这里是大型护理企业LONGLIFE HOLDING在青岛经营的收费养老院“长乐居”。
长乐居共27层,1至4层为共用设施,配备卡拉OK室、温水泳池等豪华设备。房间里家具齐备,只需带来衣服等随身用品,即可舒舒服服入住。
“到这里之后,爱人的病情好了很多”,刘建国(化名)笑着向记者介绍道,他与妻子于4月份搬进了长乐居,妻子患有轻微老年痴呆,搬来前一直表情暗淡,几乎不说话。在长乐居里,熟悉如何照顾此类患者的工作人员常伴左右。
这家养老院的使用费因入住时缴纳的保证金金额不同而不同,若夫妻二人一次缴纳132.8万元,每个月就无需再付使用费。若一次交不了这么多,保证金为50万元的话,每月使用费需5850元(包括三餐费、房间清扫费等),这是当今中国中产阶层可承受的价位。刘建国夫妇卖掉房子,用得到的钱缴纳了部分保证金。
最近两三年,日本护理企业与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展护理业务的事例越来越多。
中国的年轻人口不断减少,老年人数量却在逐年递增。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亿,相当于日本总人口。到2040年左右,预计将突破3亿,需要护理老人目前超过3300万,到2015年将达4000万。
鉴于老年人设施的需求有望增加,房地产开发商正纷纷在各地建设收费养老院。但开发商缺乏提供护理服务的技术经验,而与日本护理企业合作有助于开展业务。
对于日本企业,这无疑也是新商机。在人口逐渐减少的日本,预计到2020年左右,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顶峰,市场规模缩小不可避免。为了使长期积累的技术经验发光发热,护理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与机器人业务一样,企业只要能解决中国面临的课题,就能拿下新的大市场。
当然,中国还没有像日本一样的护理保险制度,入住收费养老院需要全额自费,因此,住得起的人有限。此外,与往日的日本一样,对于把老人送进养老院交给外人照看,不少中国人在感情上还难以接受。能否在保险制度和中国人心理发生转变之前,从中长期角度出发开展业务,是护理企业需要经受的考验。
环境技术需信赖日本
“垃圾处理场铺设的防水膜好像破了,用日本的技术能不能想想办法?”、“半导体工厂用来制造纯净水的反渗透膜寿命比企业说的要短,日本企业这方面的水平如何?”这样的环境咨询接连不断。
中国大力开始对工厂和垃圾处理实施环境对策是最近10年来的事情。在此之前,环保只是口号,即便是现在,效率其实也非常低。2000年代开展的第一代环境对策竞标是以价格为先,很多日本企业都因价格高而未能中标。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2013年2月,黑龙江省绥化市一家净水厂与在日本开展水处理等业务的那贺合作,引进了该公司技术,日处理能力为4万m3的净水厂已经投入运营。当地水源含有高浓度的铁、锰、氨,那贺擅长的生物净水技术受到了当地的青睐。
从净水厂的设计到建设、运营,那贺全程提供指导。虽然刚好碰上钓鱼岛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期,但启用之日,绥化市市长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都亲临现场。中方虽说依然看重成本,但也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可靠性。
日本企业在制造业、养老院、农业、环境等领域,能够向中国提供独自的附加值。正如份额回复缓慢的日系车所展示的那样,所有日本企业、日本产品在中国都能受到热烈欢迎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维持到2020年左右,如果看不清之后的走向,就决定实施大规模投资,未免太过轻率。
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老龄化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中国方面的需求明显发生了变化。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大为提升,愿意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多花一点钱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对日本企业而言是个喜讯。如果能够把“中国头痛的问题”转化成商机,日本企业何需过度担忧中国风险?
(本文由日经技术在线编译)
(本文作者介绍:日本最大的跨媒体专业出版集团,旗下运营商业类杂志8本、技术类杂志19本、生活类杂志11本,并拥有10多家专业网站。)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