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作为全球贫富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香港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但是让人觉得比较奇怪是,香港人口中骂着“地产霸权”,实际上却对富豪们颇有一种偏爱之情,富豪们被市井百姓亲切地称为“诚哥”“彤叔”“四叔”,像是称呼自家亲戚,不但将他们视为明星、股神一样追捧,还听不得他人诋毁。
香港近年来基尼系数超过0.53,是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令大批开发商财产膨胀,穷人则连“棺材屋”都住不起,正所谓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但是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香港人口中骂着“地产霸权”,实际上却对那些地产富豪颇有一种偏爱之情,富豪们被市井百姓亲切地称为“诚哥”“彤叔”“四叔”,像是称呼自家亲戚,不但将他们视为明星、股神一样追捧,还听不得他人诋毁。
最近有内地网络新贵在港表示“李嘉诚的时代过去了”,“四大家族企业市值加起来,也比不上阿里和腾讯”,此言论在网络上几乎被口水淹没,许多网友愤怒地表示,李嘉诚们的时代有没有过去,几时轮到你来评论?
比上面这个例子更明显的,是新鸿基地产郭氏兄弟去年卷入涉嫌贿赂前任政务司长许仕仁一案,虽然曾被视为香港史上第一大涉贿案,但民间和舆论对于郭氏兄弟都鲜有批评的声音,甚至有激进者一直为郭氏鸣不平,新鸿基公司也运作如常,每次推新盘依然卖得满堂彩。读者或许不明白,香港人不是骂霸权吗?香港人不是最恨官商勾结吗?怎么会这样呢?
许多香港富豪不但在企业运作上眼光精准,在形象的经营方面也大有独到之处,饱受剥削的平民们就是“恨”不起来。
在笔者刚刚毕业进报社的菜鸟时代,有一次被派去采访内地某城市邀请的香港地产业招商团。飞机大雨晚点,我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一本内地高官“秘史”打发时间,身边一位高大老人感兴趣地跟我搭讪。聊了几句他问我:“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当然是不知道。他说:“我是吕志和。”我依旧表情茫然。他叹了口气,然后问能不能借那书看看。
随着和同行前辈们攀谈,很快我就知道吕志和是嘉华国际的主席,而前排一位皮肤黝黑、一直在翻看候机室的免费报纸的大叔,则是新鸿基地产前主席、郭氏兄弟老大郭炳湘。就在机场候机大厅(不是贵宾室),身边方圆几米内安安静静地坐着好几位名声显赫的富豪,没有保镖,没有派头,甚至还彬彬有礼地帮女记者提器材上接驳巴士。
这是我身为记者跟香港富豪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我多次看着他们在众多保镖和无数相机镜头闪光灯的推拥中的出场,诚恳谦虚地回答每个问题,即便接受媒体专访的时候,身边也极少有秘书或者公关陪同。香港人几乎不会见到大富豪鹤立鸡群、居高临下的在公众面前出现,无论是个性张扬,还是沉默低调,一言一行总在表示:“除了工作,我是个普通人”。
多数富豪都刻意淡化他们的财富。在一次对香港第三大上市地产商恒隆主席陈启宗的采访中,他好几次提醒:“不要说得好像我有钱。我父亲几十年前就决定了,不给我们几兄弟钱,家族基金写明了不能分配给我们的,我也没有给我自己孩子留钱”。他更说起自己的儿子初到上海工作时相当清贫,要骑自行车上下班,还不忘调侃同行、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娶了“千亿媳妇”的事,“人家有钱的孩子娶媳妇一个赛一个漂亮,我们家孩子恐怕就不行了。”
这当然跟事实有距离,不过听在大众耳朵里还是受用得很。
许多老牌富豪都是白手起家打天下,被市民作为“狮子山下”奋斗精神的代表,而他们成功之后依然维持相对朴素的生活,更让大众感觉亲切。有些年纪的香港人,都喜欢跟外地朋友大谈李嘉诚戴的是精工手表,宴请客人自己要把剩菜吃完,仿佛李嘉诚就是他家邻居。周大福[微博]创始人郑裕彤西装配NIKE球鞋的装束也常常是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九十年代百富勤证券倒闭,大批记者涌入追访,当时在同一大厦办公的郑裕彤下楼办事,外表平凡得几乎没有记者把他认出来,甚至有电视台女记者还扑上去问“阿伯,你有多少股票在百富勤?损失了多少?”彤叔也很配合地想了想,慢悠悠地说“没有呀!我没有股票在里面”……
除了谦和朴素,富豪们工作上兢兢业业的态度,也人人皆知。从李嘉诚、李兆基到退休不久就入院的郑裕彤,都是坚持工作到八十多岁,尽心尽责地呵护着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让投资他们的散户小股东都获利颇丰。李嘉诚家门前长年有记者清晨守候,因为他铁打不动每天6点前起床,稍事运动后就出门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庞大的长和系公司,任何数据他无不清清楚楚。
李兆基在交棒给两个儿子前,工作之投入也是出名的,经常在办公室吃工作餐,简单到仅有一个菜。关于这“一个菜”还有个段子,有一段时间,佣人总是给李兆基送同一个菜,他也没有意见,公司上下都以为他特别喜欢吃那个菜,直到后来换了一个佣人做了另一道菜,李兆基忍不住高兴地说“终于有新菜式了!”大家才恍然大悟。
再说说卷入高官贿赂官司却没有变成“过街老鼠”的郭炳江、郭炳联兄弟,平心而论,从案件曝光的第一天起,两人所有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当时笔者随着大批记者涌到公司楼下,郭炳江郭炳联率领十个公司高层排队站在公司门口,面容平静地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案件的进展和己方的立场,坦然表示将一切交给法律裁决。随后第二天起,两人一直照常清晨上班,傍晚下班,周末加班,新鸿基的工作进度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案件扰攘两年来,两人除了不接受专访,在各个记者会、业绩发布会上永远认认真真地回答所有与公司有关的问题,数据掌握精准,详细分析中港地产业的变化。尽管官司缠身至今还未开审,新鸿基欣欣向荣的业务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股价也从大跌中很快复原。
此外,香港地产富豪们也一个赛一个地尽力做慈善,尤其热衷捐助学校和医院。从幼稚园到大学,香港的年轻一代自幼就在校名、教学楼名字中认识了各大富豪。今年来,被最多港人“点赞”的大概是李兆基,他在政府征地困难情况下,将自己旗下的地皮无偿捐出建设低价的住宅,帮助青年置业。尽管大家也知道政府兴建基建设施后,恒基其余地皮必然受惠,但还是不少人把“良心地产商”的美誉戴到四叔头上。
香港是富人天堂,这话一点也不错。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环境优美,生活优裕,更幸福的是舆论环境宽松,既不用掩盖财富,也不用刻意低调,不会被人指指点点,更不会被人猜忌诅咒。不过,前提是富豪们必须摆平心态,坦然地将自己视作平常人。香港也有些少年得意的年轻富豪,自恃事业庞大就趾高气扬,或是不顾小股东利益大玩金融游戏,下场往往是成为众矢之的,跟港府官员一样,每次露面都劈头盖脸地领略市民的“港式”骂功。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