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成为香港家庭主流

2013年08月06日 13:46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微博]

  内地的“二胎”政策即将松绑,而在从未限制生育反而极力鼓励生育的香港,独生子女却成为家庭主流标配,一孩家庭的益处越来越受社会认同。是被“四百万养一个孩子”的压力吓怕?还是身为父母需要更多自我空间?从香港到内地,新一代父母的生育观念已经变得更加理性和自由。

香港政府以多种措施鼓励生育,包括把现有12年免费教育延长到15年,连幼稚园阶段也纳入免费教育,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路透社图片)   香港政府以多种措施鼓励生育,包括把现有12年免费教育延长到15年,连幼稚园阶段也纳入免费教育,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路透社图片)

  内地上周五传出即将放开“二胎”的消息,我不少朋友,尤其是朋友的长辈们欣喜异常,奔走相告。一位姐妹上周六随丈夫回乡探望亲戚,独居的婆婆居然一见到她就大喊“2015年!”(指计划放开二胎的时间)。“她一副重燃希望的样子,把我当成贵宾,吃饭把鸡都夹给我”,这位姐妹惊讶不已,“没想到一个农村老太太消息这么灵通!”令老人失望的是,这位姐妹其实早已下了不生二胎的决心。

  曾贵为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但早已不得人心,现实中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香港从未限制生育,狭窄拥挤全球著名,前特首曾荫权还在公开演讲中呼吁“年轻一代最好能生育三名子女”。只是事与愿违,最近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的一次调查显示,本地生育率已经下滑到40年来新低,不但生三个孩子的家庭凤毛麟角,连两个孩子的家庭占比都少于1/3,一个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家庭则分别占37.5%和23.4%。

  “独生子女”已经成为香港家庭的主流。调查披露后,不少人批评政府在降低父母负担方面做得不够。但其实香港政府多年来已想尽办法鼓励生育。在过去的一个年度中,港府将每负担一名子女的家庭免税额提高到7万港元,出生年度免税额另加7万港元;目前的12年免费教育也将延长到15年(即从幼儿园到高中);除了女性产假外,男士侍产假制度也已经开始推行。

  和香港一样畏惧老龄化问题的近邻如新加坡、台湾、日本,在鼓励生育上同样出尽法宝,例如为有孩子的家庭优先提供住房,甚至以现金津贴鼓励人们生育,但成效均不彰,没有任何措施曾有效令生育率明显回升。

  显然,对于养育孩子这项需要大量金钱的巨大工程,政府给予再多的鼓励只怕也是杯水车薪——2006年香港奥运滑浪风帆冠军李丽珊曾拍摄一支恒生银行的电视广告,大谈在香港养一个孩子需要400万港元,令观众咋舌。随后多家保险公司、银行及金融机构都曾估算,在香港养育一个孩子至少需要200万至300万港元。

  类似的计算在各国都很流行,如近期英国有研究认为养育一名子女到21岁,需要22万英镑(约264万港元);美国也有统计称养育一个孩子到17岁就需要23.5万美元(约182万港元),还没有包括读大学的支出。

  不过,金钱问题事实上并非真正障碍。生育了两个子女并放弃工作当上全职妈妈的李太太笑言:“不想生孩子的人,显然不可能由于政府的一点津贴优惠去生孩子。我们这些想要孩子的人,总会去想办法养孩子”。

  她过去曾从事文职,但租房价格高昂,买房则缺乏资金。于是她决定辞职,凭丈夫一人不到两万港币的月收入和家有两个孩子,很快申请到政府的“公屋”(香港政府提供给低收入市民的廉租房),月租只要一千多港元,并享有多种政府优惠和补贴。她计划等孩子稍大再重新回到职场。

香港出生率已下降至40年来新低,独生子女家庭占全部家庭近四成。独生子女的好处也渐渐为大众所接收。(路透社图片)  香港出生率已下降至40年来新低,独生子女家庭占全部家庭近四成。独生子女的好处也渐渐为大众所接受。(路透社图片)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的益处也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过去传统观念认为,独生子女性格较孤独,社交能力不佳,不过相反的观点已经开始走红。美国作家LaurenSandler作品《Oneand Only: the Freedom of Having an Only Child and the Joy of Being One》引述最新研究,指出独生子女不但在智力、成就上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也更为快乐。

  她引述过去几十年中数百个对于人性格特征的研究结果,证明独生子女各方面性格发展得分不低于非独生子女。其中一项俄亥俄州对1.3万名儿童的调查则发现,独生子女的朋友也和其它非独子女一样多,而且他们尤其珍视友谊。此外,独生子女的才智和成就明显更高,主要由于他们的父母能够给孩子投入更多资源,包括时间、金钱和注意力。另一项宾夕法尼亚大学针对数万孩子的调查则指出,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时间、资源最充裕,感受最为快乐。

  “我绝对不考虑生老二的,为言言一个人已经付出太多时间精力了”,孩子已经进入一家贵族幼稚园,自己也重新工作的言言妈妈斩钉截铁地说。对于家住逾百平方米海景豪宅,以奔驰代步的她,政府的生育政策资源几乎不在考虑生育的因素之中,“我很重视孩子,过去我并没有因为有MBA学历就觉得当全职妈妈很委屈,也很享受亲手养大孩子,我现在只是需要更多自己的空间,工作令我振奋。”

  人们的观念变化上还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养儿防老”的看法正在渐渐过时。在香港,不少子女众多的老人依旧独立生活,独居在九龙油塘公屋的许老太太养大了七个子女,平日与一大群老年朋友来往,每逢年节则与子女和孙辈聚会,“这样我觉得很幸福了”。她强调不想跟住到孩子们的家中,“孩子们家庭负担都很重,不要要求太高”。

  在中国内地,也有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背上沉重赡养负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许多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仅养育一个孩子所节省下来的资源令他们生活更优裕。许多人不但不会增加子女的财政负担,反而有能力在金钱上援助子女。

  与上一代不同,无论在香港或是全球任何一个都市,年轻夫妻的家庭观早已进入更多元化的时代。根据媒体报道,内地在研究放宽生育限制过程中曾有来自某大城市的调查显示,就算放开二胎政策,也仅有不到10%的夫妻选择生二胎。甚至不少夫妻更宁愿养宠物来获得情感依恋,避免养孩子的沉重责任。

  外在条件越来越宽松的今天,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显然越来越多年轻人将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听从自己真实的意愿。生孩子为什么?既不是为了占政策的便宜,也不是为了长辈的期待,不是为了维系夫妻的感情,不是为了自己的养老计划,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期盼。我曾听到的最动人的理由是,我生孩子,只是想给自己多制造几个亲人。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香港独生子女计划生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