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林瑶珉
保监会发布《指导意见》,将加快贫困地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保险供给。这是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重要举措,落实“保险姓保”的具体行动。这也是保监会给全行业,包括其自身出了一张难度极高的试卷,考验着保险业的创新能力。
12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贫困地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指出将加快贫困地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保险供给。显然,这是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重要举措,落实“保险姓保”的具体行动。笔者认为,这也是保监会给全行业,包括其自身出了一张难度极高的试卷,考验着保险业的创新能力。
考题之一,供给主体的经营意愿。金融保险业素有“嫌贫爱富”之嫌,客户定位大多在于中高收入阶层。其内在逻辑,主要是基于成本率的考量。最简单明了的是:保费一百元也是一张保单,一万元也是一张保单,出单成本一样,公司收益却相去甚远。因此,提高件均保费一直是保险行业重要的管理指标之一。然而,贫困地区民众收入低,保费承担能力低,件均保费必然较低,甚至很低,如何解决供给主体的经营意愿,首先就是一种挑战。
考题之二,如何产生经营利益。如果说利益决定意愿,那么,就必须设法让供给主体看到潜在利益。毋容置疑,在当下资本对保险牌照趋之若鹜的背景下,以牌照(包括机构设置)为引导,可以使资本以及供给主体到贫困地区落户。然而,比牌照更重要的是要确实找到针对贫困地区保险经营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我想这个盈利模式的核心应该是成本控制,并且在获取成本、赔付成本和运营成本中,关键是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
考题三,技术创新能否降低经营成本。如上所述,贫困地区民众的缴费能力决定保险供给应重点提供小额保险。十几年前,就有公司请日本公司到国内传经送宝,随后也有某人寿保险公司欲借助股东方网点优势,大力推动小额保险,但最终都不得不感叹“说之易、行之难”。如今看来,倒是互联网技术让保险业实现了小额保险雪花般地铺天盖地。然而,贫困地区网路覆盖率低,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导致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较低,如果要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也是挑战。
另外,笔者对小额保险是这样理解的:小额保险是指保费金额小,而不是保险金额小;应立足于“保险姓保”,将保险的高杠杆体现在,保户以小额保费支出获取大额的风险保障。
考题之四,监管创新能否降低经营成本。显然,《指导意见》本身就是监管创新,只是要解决贫困地区保险经营盈利模式问题,需要监管方在《指导意见》基础上细化支持政策,比如在贫困地区基层保险机构网点(可能包括经营机构、营销单位、服务网点等)的设立条件,打破常规,解决保险覆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如针对贫困地区保险总部的组织架构、岗位职数等硬性要求上给予适当放宽,甚至在保险保障基金缴纳、以及其他行业费用等方面给特殊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扶贫保险企业的成本负担。除此之外,应对获得政策支持的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约束,确保名副其实,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总之,保险扶贫,出题极具勇气,做实十分不易。经营创新和监管创新是成功的保障。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资深保险职业经理人。)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