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常念:汽车业如火如荼的海外并购

2017年08月01日20:25    作者:港股脉搏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港股脉搏 

  中国企业在汽车业的海外并购一直在进行中。中国汽车业是最早开放给外资投资,目前外资在内地仍然占有九成以上客用车市场。

  国内媒体上周猛烈批评四大民企,大量投资海外,形成风险。被点名批评的包括安邦集团、万达集团、复星集团及海航集团,认为四大民企的海外并购没有经济效益,及违反外汇管制。

  万达过去几年有六宗大型收购,官媒指万达违反国家外汇管制,大额走资。万达信贷受到影响,集团迅速出售资产。上周在短时间内,把内地80%的资产出售给融创中国(01918.HK)。当融创信贷受到限制后,立即引入富力地产(02777.HK)收购酒店业务,短时间内用自己手上的资金完成交易。

  虽然官媒猛烈批评民企走资及盲目并购,有损国家利益,不过在涉及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官媒却不表反对,反而默许。

  吉利打造成功案例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汽车业的海外并购一直在进行中。中国汽车业是最早开放给外资投资,目前外资在内地仍然占有九成以上客用车市场。由于中国汽车制造业比外国相对落后,国家希望能借助合资企业,从海外合作伙伴学到制造技术,但这方面成果却未如理想。例如2005年英国路华破产,最后收购只剩下中国企业。本来上海汽车是大热门,但却临门一脚被南京汽车抢去。结果上汽在2009年从南京汽车手上,买入路华的股份。上汽用路华买回来的技术,生产自家品牌荣威,但是销售一直未如理想。

  转折点发生在2010年,当时美国福特面对危机,急于要出售瑞典富豪汽车的投资。买家只有吉利汽车(00175.HK),出价13亿美元从福特手上收购回来。当时吉利需要作一个重大决定,怎样管理收购回来的富豪汽车?当时吉利作出一个非常有勇气的决定,就是向富豪汽车注资15亿美元,并保留管理层,给他们自主权,把公司从亏转盈。瑞典的管理层把握机会,用这新资金把公司搞好。把一间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变成一个赚钱企业。现时富豪每年利润都有10亿美元,绝对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成功的例子。

  今年并购涉资55亿美元

  随着吉利富豪的成功例子,中国企业更加大胆并购汽车公司。2015年中化集团以78.6亿美元收购意大利轮軚企业培拉利Pirelli。培拉利是全球第五大的轮軚厂,也是中国汽车业历来最大宗并购。最近腾讯(00700.HK)投资电动汽车Tesla的2.71%。

  今年中国企业已投资55亿美元收购海外汽车业。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宁波均胜集团,收购已经破产的日本气嚢生产商高田(Takata)。高田本是全球最大汽车气嚢生产商,但是因为产品安全问题而破产。均胜是次收购高田的技术,再加上最近收购Key System,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安全设备首三位供应商之一。另一宗是郑州煤机(00564.HK)收购德国波殊的发动机器(Starter Motor)。中国的万向集团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生产商,在海外市场占12%。在不知不觉中,中国汽车业已经在全球占重要地位,及得到国家支持,不过中国汽车业要像日本这么成功,还有一大段路。

  (本文作者介绍:《港股脉搏》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证券市场周刊》旗下的主要栏目,主要为受众分析港股未来的趋势以及走向。)

责任编辑:白仲平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汽车业 吉利 万达 中国企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