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百货行业 蕴藏巨大资产价值待发掘

2017年06月15日18:39    作者:  (0)+1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专栏作家 炒股帮

过去几年,香港投资几乎忘记百货公司股票,百盛股价自去年9月至今上升近一倍;新地界百货则刚宣布以溢价50%私有化,可见物业有价;华地则积极回购股票,加上业务改善,年初至今股价亦升超过30%。

 本周初期,恒指终于出现了少许调整,主要由于美股上周高开低收,而基金经理的科技硬件爱股NVIDIA(NASDAQ:NVDA)更遭沽空机构唱淡,令投资者开始锁定科技股的利润。而香港股市过去大幅跑赢的瑞声科技(02018)、科通芯城(00400)等股票被沽空机构声称造假,令投资者对科技股变得审慎。笔者研究过分别唱好及唱淡瑞声、过百页的沽空机构报告,认为唱淡一方纯粹造谣生事。可是,一般投资者哪有时间、精神研究突如奇来的唱淡报告?可能报告的一半还未看完,该股票就已经大跌及停牌了。

  沽空报告唱淡内地民企已经出现多年,有一批聪明的投资者,一早已经开始发掘具资产价值,但没有被市场注意的本地老牌股票。那些公司不一定具业务价值,但大多持有值钱的物业资产,例如丹枫控股(00271)、开达集团(00180)、安全货仓(00237)等。

  过去一年,内地房价急升,上市公司拥有的物业水涨船高。但不同于香港,内地工业用地未必靠近市中心,就算转为住宅项目,亦未必能尽享房价上升的得益。可是,有一类上市公司,拥有的物业就必然在繁华的市中心,就是百货公司。

  内地居民的消费行业转变,跟香港早前的发展一样,由街头小店发展成百货公司,然后随着地产商的壮大,便发展大型商场,从而演变至现在的网上平台 。现时,国内消费属于周期低潮,加上商场及网上购物平台的竞争,百货公司业务需要优化转型。不过,它们经营的物业大多数属于自有物业,极具发展潜力。

  过去几年,香港投资几乎忘记百货公司股票,那些主要的百货股,包括百盛集团(03368)、新地界百货(00825)、华地国际(01700)及茂业国际(00848)。其中,百盛早前宣布变卖北京的物业及派特别息,股价自去年9月至今上升近一倍;新地界百货则刚宣布以溢价50%私有化,可见物业有价;华地则积极回购股票,加上业务改善,年初至今股价亦升超过30%。

  云云内地百货股,只有茂业的股价较年初低位上升不足15%。以资产角度,茂业的百货公司分布全国,在深圳市中心有六间,拥有旗下全国大部分经营物业。它过去股价比较落后,原因是它的负债水平较高,及深圳的旗舰百货门市较旧(仍然是其收入最高的店),未能追贴深圳年轻化消费群的口味。可是,随着它成功在内地发行成本较低的债券,及深圳旗舰店的改造,加上同业私有化的消息,渐渐有投资者留意今年未曾上升的茂业。

  据悉,其同店销售今年已经大幅改善。跟其他百货股一样,茂业市盈率较高,但由于物业有价,现时市帐率(P/B)只有约0.4倍,一旦传出私有化,或者只是变卖主要物业,必然会成为炒作借口。毕竟,国内消费市道改善是不争的事实,深圳物业市场过去几年疯狂上涨,茂业立足于深圳,自然水涨船高。

  (本文作者介绍:炒股帮意取合力炒股之意,由香港股票KOL组成,以印刷版杂志及社交炒股同步组成港股投资分享团队,同时定期举办上市公司高层见面,务求令炒股成员得到特具深度的炒股信息。)

责任编辑:张海营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百货公司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