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拿到一个7年期看涨期权

2013年11月26日 16:15  作者:陈宇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宇 [微博]

  如果三中全会的决定所计划的所有事情在2020年都实现了,A股会是什么样子?我想也许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看到一万点。所以从这点来说,股市拿到了一个7年期的看涨期权。理论上《决定》对股市是长期的重大利好,明年的机会一大把。但是市场还没有到吹响全面长期牛市冲锋号的时候。

  老农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颤抖的双手捧着2万1千字的《决定》 和1万1千字的 《说明》 ,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双目红肿,老泪横流。决定一个市场牛熊的主要因素在于:政治、经济、货币、估值、情绪。下面具体说一下。

  先说政治。《决定》所传递的政治信号显然是成熟而有担当的,体现出政策制定者的决心和出众的能力。这使股市的长期风险偏好有所提高。

  我们其实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决定》所计划的所有事情在2020年都实现了,A股会是什么样子?我想也许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看到一万点。所以从这点来说,股市拿到了一个7年期的看涨期权。

  理论上,《决定》对股市是长期的重大利好。那为什么市场不立刻暴涨呢?首先是《决定》来的晚了点。要是放在十年前出,估计现在股市已经创新高了。如今的中国,方方面面被拖到了十字路口,优先要做的,是亡羊补牢,而不是给羊喂草。因此政体的重塑需要时间,经济的转型更需要代价。人们对此政令能否得到全面的执行,也心存疑惑。所以这个期权的价值,被打了不少折扣,一时半会儿,体现不出来。

  再说经济。欧美经济已经在慢慢爬出低谷,而中国经济似乎还在悬崖边上。经济危机本是用来去泡沫的,结果我们用四万亿逆袭,把泡沫给反向吹大了。资产泡沫提高了出口的成本,投资也到了尽头,消费被地产等压得抬不起头,经济四面楚歌。

  此时要么刺破地产泡沫硬着陆;要么护住泡沫,用改革对冲风险,用效率的提高来托住经济。《决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市场化纠偏。释放制度红利,激发来自民众的生产活力,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改革国企、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个思路,基本是时间换空间。有没有效果,有多大效果,能不能扛住资产泡沫的风险。需要看执行力,需要时间验证。

  三说流动性。《决定》中市场化的改革思路,以及宏观调控需更加科学的表述,等于封杀了政府继续无序扩大投资的路。当然如果完全按市场的趋势走,中国恐怕要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挑战。所以政府无形的手还是要适度干预。这样,流动性不会乐观,也不必太悲观。总体是偏紧。中国股市,钱如果紧张的话,后果是比较严重地。

  第四呢,我们看看《决定》对各行业估值的影响。一纸反腐令,便让茅台从天上人间一头栽进村口的泥塘。《决定》毫无疑问将彻底改变很多行业的命运。一个研究思路是政府将增加哪些领域的投资,以及开放哪些原本封闭的市场。老农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安全。这是典型的政府投资增量。军工没得说,各型装备在加快生产。此外,网络与信息安全、铁路建设、文化安全故事也很大。

  (2)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对深化国企改革的一次大踏步的前进。不少国企家底殷实,握着有价值的品牌、渠道、资源。可就是因为体制的原因不好好干。现在鼓励混合所有制经营,这对二级市场里估值一直偏低的国企股有较大的估值提振作用。

  (3)赋予农民更多财权。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分配问题。中国社会财富最大的分配不公来自于农村与城镇的剪刀差。近年城镇房地产泡沫更是加剧了这种失衡。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可一箭三雕。一是平息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二是将城市富余资金引向农村,缓和城市资产泡沫的压力;三是激活农村消费,消化城市多余的产能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存货。也难怪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始终是施政的重点。这里面以后机会就多了。土地流转概念、化肥、农机只是第一波。大伙不妨往深处想想,农民兄弟有钱了以后,会干什么。

  (4)金融改革。房地产+影子银行已经构筑起中国金融堰塞湖。这个堰塞湖一旦溃坝,比三峡遭到袭击的经济后果还严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金融改革也是国家安全概念。因为太大了,所以单独拿出来讨论。

  怎么改呢?首先是要遏制堰塞湖危险的继续增加。那么房地产真是短期不能再涨了,银行也得从地产脱身,并且把放高利贷赚的钱吐点出来。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先得解决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于是银行就得割肉了。好在当下银行股的估值里涵盖了部分预期。

  是不是完全覆盖了呢,又或是市场过度反应对银行的悲观预期呢?老农搞不懂,最好等等看。可是银行和地产几乎决定了上证与深成的指数走势。所以指数从估值上缺乏急于上涨的理由。接下来就该把堰塞湖里的水找俩泄洪区给放出去。一个是农村,一个是股市债市。

  这下子股市老滑头们开心了,新三板、IPO,那得有多少可炒的东西啊。保险和券商也不错嘛,公募教父范勇宏空降人寿,会不会是保险大发展,多元化投资大发展的信号呢?

  (5)生态文明。不知道为什么,老农由此想到了“风控”。投资人考察私募的时候,喜欢问:你们的风控制度是什么。怎么止损?其实,风控分为主动风控和被动风控两部分。真到启用止损的强制风控,就好像球已经攻到了门前,面对守门员了。

  上医医未病,好的风控应该首先运用系统选股、估值比较、研究精度、交易累进和组合分仓来控制风险。说到节能环保也是这样。大家把环保公司炒到那么高有什么意思呢?一块口香糖吐到地上,要擦掉成本是很高的。工作得做到前头,不让随便乱吐。这才是重点。《决定》已经明确,往后高污染行业日子肯定越来越难过,资源税将覆盖更多领域。这对不少资源浪费高污染的企业可不是好消息。

  (6)自贸区。《决定》说,“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若干,这两字大家可以放飞想象了么?

  (7)管理信息化。这么大个国家,突然加强全面管理,那得用多少人啊。政府编制还在精简。怎么办呢,上信息化手段呗。刚好与国家信息安全的方向吻合。接下来,可能有些管理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商要沾光了。

  (8)教育医疗。这个不用说了。除了社会参与办学办医院。互联网的发展可能会借《决定》的春风,猛烈地冲击这两个新开放的市场。

  最后,谈谈市场情绪。2013年和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情况有点类似。都是熊市里起了结构化行情。当年的五朵金花,涨的不比如今的华谊兄弟差。2003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炒到顶,然后调整到年底。这时候赚了钱和没赚到钱的人心里都挺痒痒的。

  老农那时候在招商地产当董秘,借着热乎气儿向公募们推销了一下招地。结果年底股价还真被翻了一番。指数也从千三攻到千七。现在情况也有点类似。中期看,指数压力有点大。长期看蔚为壮观的大牛市正在走来。短期看人们有看多的情绪,有可以做多的板块。如果政策面或者资金面给点配合的话,不排除复制2003年底至2004年初的走势。

  综上所述,老农当然是信心满满,长期坚决看多。明年的机会一大把。但是市场还没有到吹响全面长期牛市冲锋号的时候。结构化行情将依旧是市场的主旋律。投资人要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我们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在政策强力推动的要点上,泼辣攻击。在仓位与持股心态上,积极防守。人生总是在选择,成功的关键是在好牌上下了重注。

  (本文作者介绍:神农投资总经理,一个在股市打太极的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专栏作家陈宇三中全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