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降价后出路在哪里?

2015年01月09日 11:47  作者:彭澎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彭澎

  短期来讲,我们认为是利好;中期来看,风电的投资利润率无疑将下降;长期看来,这次降价无疑继续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平价化,而且能够稳定电价3年左右,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风电降价后如何消化成本?风电降价后如何消化成本?

  2015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终于出台了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文件,悬空2年的靴子终于落地。

  发改委正式下发了陆上风电电价调整方案,将第I 类、II 类和III 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 分钱,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9 元、0.52 元、0.56 元;第IV 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维持现行每千瓦时0.61 元不变。网上流传的文件中没有提及资源区划分调整的事宜,但据座谈会的信息,有可能将福建、云南、山西由Ⅳ类资源区调到III 类,吉林、黑龙江省统一调整Ⅲ类资源区。

  消息一出,大家全都松了一口气,电价调整从2012年末开始讨论,到正式出台,经过了多重博弈。究竟这个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各说各话。首先值得表扬的是,这次发改委给政策过渡期留出了一年的时间,不再搞突然袭击,是个进步。风电市场不同于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商集中度很高,80%的项目集中在大型国企手里。因此,相信这些企业对于标杆电价下调都已经做好准备,并与价格司有过沟通。

  短期来讲,我们认为是利好,因为各家即将展开抢装工作,务必争取2016年1月1日前拿到原来的电价。

  中期来看,风电的投资利润率无疑将下降,继续降低风电投资开发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所指的风电竞争力下降是指风电吸引投资的能力有所下降,风电设备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被土地、人工费用等其他因素上涨而吃掉。证券市场的分析师测算,电价平均降低2 分钱,项目的资本金IRR 将降低2-3个百分点左右,下降还是比较明显。

  国有企业对于投资回报率的考核非常严格,风电一直徘徊在基准线附近。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做项目可行性分析时非常保守,都用最差模型来做,因此风电一旦投资回报下滑,企业要么从自身发掘成本潜力、要么项目将无法获得内部批准。

  在资本市场,只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风电面临与火电同等的竞争环境,火电的回报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因此中期来看风电的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长期看来,这次降价无疑继续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平价化,而且能够稳定电价3年左右,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未来风电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下面三方面:

  一,风电开发内部潜力的挖掘,其中包括运维、风资源预测等软环境的建设。由于设备厂商产能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造就了风电运维市场一直处于扭曲状态,无论是因为风机质量差无法出质保,还是不平等条约无法出质保,现在的运维成本很大一部分还是制造商来承担。但这不是长期的商业模式,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已达6.2万台,其中2012年以前安装的机组约有4.6万台,有将近3.4万台机组中的质保金被押,涉及金额超过200亿元。如何在电价下降后消化这些成本,是对所有开发商的挑战。

  二,配额制的出台。配额制也已经喊了十年,这次也终于有点出台苗头了。如果能够出台,各地政府将更加积极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当地的发展,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主力,将得到更多的支持。

  三,电力市场的改革。电力市场的改革对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机会大于挑战。可再生能源后期没有燃料成本的,一旦竞价上网,优势非常明显。这点在国外竞价市场上,已经出现风电拉低电价的趋势。另外,困扰风电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弃风限电,原因众多这里不做赘述,因此期待灵活的电力市场发挥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能力,让风电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专管,长期致力于研究新能源政策和投融资创新模式。)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新浪财经能源频道官方微信“能见派”(微信号nengjianpai),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能见派,关注高端与前沿,描绘美好能源未来。

新浪财经能见派

文章关键词: 风能光伏电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老艾侃股:中石油异动惹祸 周五仍望现上涨定律 电改之后电价是否能hold住? 深港通核心不在“通”而在“融” 怎样管住国企的胸器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网贷暗示提供刚性兑付 去担保之后怎么办? 美国人全球搞联盟中国怎么办? 远离权贵勾结企业家才不会焦虑 加拿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移民 最牛的股市和放缓的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