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处于惯性下滑的通道,目前的情况,可能让调结构失去良好的经济环境。目前来看,物价涨幅不超出3.5%的上限无虑,经济增长滑出7.5%的下限有忧。后期的宏观调控应从促投资、推改革、放存量这三个面入手,稳住增长。
当前的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必须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促改革的关系。经济政策要走一条“均衡”路线,既要坚持稳增长,又要坚持调结构;既要坚持控风险,又要坚持促改革;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但是,一个阶段,一个任务,短期内稳住增长,稳中求进,稳中有为,有利于中长期内调结构、控风险和促改革。
学者可以按照教科书开药方,决策者还是要实事求是。经济政策不要书生意气,不要教条主义,宏观上必须要先稳住,微观上才有机会放活。经济惯性下滑,调结构就失去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上半年经济政策着力调结构、去产能;挤泡沫、去杠杆。下半年政策钟摆转向稳增长,十分必要,十分务实。
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调研,并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广西、湖南、贵州、陕西五省区负责人。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7月5日至8日,张高丽副总理在四川调研,主持召开四川、河南、湖北、重庆、甘肃、青海六省市负责人参加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张高丽副总理指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忧……要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公平竞争,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出口企业、科技型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下限论”凸显稳增长之意图,“上限论”强调稳健之举措。目前来看,物价涨幅不超出3.5%的上限无虑,经济增长滑出7.5%的下限有忧。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4%,全年预计上涨2.6%。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经济增长处于惯性下滑的通道。6月份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1%,增速为43个月以来最低。如果下半年新兴经济体货币进一步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不贬值,那么下半年出口下行压力将继续存在。5月和6月进口总额连续两月出现负增长,说明内需疲软。6月PPI同比下降2.7%,连续16个月同比下降,工业和投资继续低迷。
如果经济政策不作调整,全年四个季度GDP增长率增长态势可能是7.7%、7.5%、7.4%、7.2%,那么全年增长7.4%。要确保经济增长率不滑出下限,四季度经济必须稳住。
稳中有为,稳住“上限”和“下限”。失业不恶化,全年经济增速7.5%,通胀3.5%,或将是“下限论”和“上限论”的底线。
“宏观调控”再次被提起,短期增长重上议事日程。在这次讲话中,李总理罕见地提到“宏观调控”。我们注意到,李总理自上任之来,屡屡提及“宏观管理”,而非“宏观调控”。“宏观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差别在于前者偏向于中长期问题(例如发展、机制、结构等问题),而后者更侧重于短期的经济波动。提到“宏观调控”传递出关注短期经济增长的信号。
宏观上必须稳住,微观上才能放活。稳增长政策意图明显,但是挑战不少。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没有必要,没有空间,风险很大。不刺激,坚持既有之方向;调结构,着力长远之打算。外部风险逐步加剧,内部改革缓慢释放。稳住增长,才能给简政放权、放活微观等改革红利的释放创造条件。
当前,政策转向是春风,经济基本面仍然春寒料峭,两者叠加之暖春尚需时日。但是,全年经济增长应能保住7.5%。稳住增长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促投资。短期来看,促投资仍然是稳定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前提是不能加剧已经过剩的产能。主要的措施有棚户改造、铁路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G、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扩大房地产企业融资等等。
第二,推改革。以长期的改革来稳短期的增长,见效较慢,但是效果持久。近期可能推出的改革有扩大民间投资准入(包括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天然气等资源价格改革等等。
第三,放存量。运用财政、货币、金融政策,激活存量,用好增量。有条件地扩大地方政府发债额度,推行资产证券化,中央政府增发国债,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扩大营改增试点),鼓励消费信贷等等。在必要的时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坏一种情景是,资本流出加上国内政策紧缩。若这种情景出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坚持“均衡”经济政策的前提下,短期内稳住增长,意义重大。任何经济政策微调都会惹来非议,但经济政策永远会面临这种境况。书生意气只适合理论探讨,做实际的经济工作,还是务实一点好。决策者需要顶住压力,明确方向,有所作为。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