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虹含
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除了重拳打击金融乱象保护消费者之外,还要加强对消费者自身的教育,提高其金融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投资金融产品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前金融乱象丛生,大案要案频发,金融消费者被坑骗的事件屡见不鲜,从E租宝到理财飞单,从ICO到P2P卷款潜逃……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金融消费者受到高息、高利、高回报诱惑,贪欲膨胀,亏蚀本金,究其根本还是好利喜财,蒙蔽双眼。传统金融业态里尚有诸多风险未能厘清,更莫提互联网金融繁复的产品模式让人眼花,民间金融的疾速发展亦让人目炫。正规金融与非法集资掺杂的金融体系,令世人吁叹:是金融变的太快,还是人心欲壑难填,傻傻总被骗?
于是,国务院法制办近期颁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往日有哭有闹,国家就会赔偿安抚,银行就会刚性兑付的日子马上要变“买者自负”了。其实,金融未变,人心恒常,只是在逐利的贪痴和金融的功能间可否寻到平衡点,少点被坑,多点欢欣可好?
一、面对金融时贪婪与无知是受骗的主要原因
2017年非法集资的案例近百起,骗子与卷款者使用各种骗局隐遁于网线之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高额收益使得庸常众人亦可变成高收益投资大师,利欲可否熏心,从来取决于“利”字是否足够大;财色是否迷人,只缘你心性不定。
“你想他的高息,他要的是你的本金”。例如,“E租宝”利用熟人借贷的模式属于传统民间金融企业实施互联网金融诈骗的典型案例,从2014年7月“e租宝”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钰诚系”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受害投资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这些金融诈骗项目所使用假项目、假三方、假担保的伎俩并不复杂,稍有风险意识与金融知识的人就可辩别。比如,浙江东阳“吴英”,四川“汉唐实业”、柬埔寨“博彩投资”等案的主要嫌疑人,均是小学文化水平,愿意将身家财产托付给他们的投资者除了被“高息”迷惑了心智,没有别的解释。
同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给客户用于消费的消费贷资金被挪作炒楼用,炒楼者的贪婪无法禁止;女大学生用裸贷、裸条换来贷款为买IPHONE手机,不顾清誉的虚荣让人心痛。当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演化为对金钱的渴望,金融就成为其获取财富的利刃,而刀刃两端,总会时不时伤人伤已。股市上坐庄大户,抛股获利似锋刃割韭菜;P2P创始人携款跑路,更像拿刀割人钱袋。而刀柄是谁递到这些人手里的?如若不是贪恋锋刃上的甘甜蜂蜜,绝不会涉险去拿刀舔舐。
金融从诞生以来便以逐利闻名,华尔街常言:金钱永不眠。24小时全球轮动的金融市场满足了世界人民对于金钱的恒久渴望,却填不满人性贪婪的欲念沟壑。迷惑众生的雾里看花的眼睛,而你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清澈明眸,善辩骗术谎言,唯有四字真言:戒贪戒痴。
格雷厄姆说:千变年业关于金融的一切都在改变,唯一不变是人类的贪婪与恐惧。金融总能很好地满足贪婪者的欲念:我要,我要更多。也会让意志不坚或金融教育水平不足的人心智迷乱。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二、不变的金融功能与变化的金融产品
金融逐利的本性未变,人类贪痴的秉性未移,变化的是波谲云诡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手段。五千年前,以贝壳为媒,原始社会交易互换;两千年前,四川交子以银票为媒,汇通天下;数百年来,纸币充当支付、交易、贮藏媒介,金融产品充当投资、保值、投机功能。货币从贝壳变为交子,从纸币演化为电子货币,金融产品从郁金香、债券、到汇票、股票、期货、债券、保单、比特币、基金、衍生品……其功能对个人来说从未改变,正如凯恩斯描述人类金融需求的三个动机所言:谨慎、预防、投机。
对社会而言,金融自始至终都是资金融通,社会的血液,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它的功能亘古未变。诸多聪明人士通过金融活动希望赚取些许佣金或手续费。马克思说:资金的价格要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货币学派说:利息是对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一种补偿。所有金融工具均是如此,正常的利率水平才是你可得部分。即使是价格翻番上涨的股票,也是因为公司成长的速度快,如苹果、可口可乐、中国的腾讯、阿里等公司,股价涨了几千倍。持有这些股票的人获得的丰厚报偿,也是因为这些公司利润、规模、社会贡献的快速成长。有实体支撑的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是是金融自始至终未变的逻辑。
但目前可以看到的各种高息诱惑,如借贷宝、博彩案等承诺短时间内翻倍又无项目支持与商业化应用,不是传销就是非法集资。除此之外,以票据、信用卡、硬币、邮币卡、ICO(所谓的首次公开发行货币),一没技术、二没实物、三又渴望替代现有法币。其承诺的高收益、短周期,让人心痴迷乱。与实体经济无任何瓜葛的金融产品,骗子的成份总是居多。
而且,利用金融工具赚钱的方式从来未变。千秋第一富沽的中国商界始祖陶朱公在《商训》中就给出传世名句: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正应和了当然金融产品高买低卖的交易行为特征。任何投资,无论是P2P、互联网理财还是项目投资,只有通晓 “高买低卖”才可做到稳赚不亏。
另外,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有风险。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格局不断激烈,包括大众熟知的银行存款、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都有违约风险,更不用提P2P、票据理财、交易所、股票、ICO、比特币。贪嗔常在,欲念不离,寡时求多,多时求溢,不亏才怪。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当前社会融资成本在5-8%之间,业内理财无风险收益率普遍在年化4%-6%左右,高于这个收益的金融产品大概率将提高本金损失的可能性。当前各种理财平台层出不穷,居民理财途径愈加繁多,牛鬼蛇神的骗术手段更具隐蔽与欺骗性,谨慎选择金融产品呵护本金安全成为理财投资的最重要原则。
三、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国民金融消费者素质
欲流之远者必固其根本,身欲正必正其心。金融的本质不变,人心不变的前提下,只能相信教化的力量。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迅速发展,违法违规行为也逐日滋生漫延,除了监管重拳整顿之外,金融消费者教育也是解决金融乱象,端正投资理念,提高金融消费者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国外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先进经验给予了我们诸多启示,如新加坡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教育消费者强化自律,防范投机行为,同时倡导金融消费者自我监督;日本从小学时期就令银行类大型金融机构进驻学校加强消费者保护教育,敦促正规金融机构进驻学校开展业务;在金融创新高度发达的美国,其将消费者金融教育纳入国家法案、国家战略,由联邦政府牵头进行公众金融能力调查并携手开展全民金融教育。官方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除了进行大面积的金融产品、服务监管之外,还进行多样化、娱乐化的消费者金融教育;英国则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完善消费者金融保护的法律体系、专设相应机构、畅通投诉渠道并进行严格行业自律,同时明确了重点保护的人群与内容;澳大利亚则是以金融素养为依托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模式,其设立消费者金融教育专门机构,2011年便出台了国家金融素养战略。
参照上述经验,我国改进中国消费者金融教育方面,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消费者金融教育国家战略,将消费者金融教育纳入国家法案,从国家层面制订消费者金融教育战略规划,明确消费者金融教育职能部门、监管机构和协调机制;二是改善消费者金融教育针对性。从消费者金融教育内容、金融教育对象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民工、少年儿童、低收入人群等弱势金融群体的基础金融知识、风险意识、金融技能、金融政策法规、权利和纠纷处理流程的内容教育;三是在完善消费者金融教育的体系构建方面,建立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力量、建立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力量;四是,完善消费者金融教育的体系构建,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业内自律组织、基层政府组织、民间公益组织、国际合作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与协同;五是,健全消费者金融教育保障机制,明确职责、设立框架、长远规划,加大财力、设施、人员、研究投入,研究消费者金融教育评估机制,增强消费者金融教育法律保障。
总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除了重拳打击金融乱象保护消费者之外,还要加强对消费者自身的教育,提高其金融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投资金融产品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金融从来未变,人心也自古永恒,贪嗔痴慢疑一个都不少的国人投资更需加强金融素质培养。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郑洋洋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