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薛洪言
应接受强监管的现状,在接受的前提下,再寻求转型和发展的方向,一味拖延贻误时机,便只能如红岭创投一般,退出行业另选出路。
近日,互金监管再现升级信号,除了7月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延续了“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措辞外,8月4日晚间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规范发展》的专题中,首次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一个月前,交易所合作产品被陆续下架,之后发生了陆金所“债转”风波和红岭创投清盘事件。那么,这次监管升级信号,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需要对系统重要性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两个词做初步了解。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一词出现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主要指那些“业务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程度较高、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将给地区或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冲击的金融机构”。
对金融机构而言,入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既是一种荣誉,表明其实力雄厚,影响大;也是一种责任,需要承担更为严格的监管指标,以降低其风险外溢效应。截止目前,国内共有五家金融机构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分别是中农工建四大行和中国平安集团。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简称MPA)则是商业银行的评估机制,由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整合而来,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
其次,我们再回到互金领域,将互金机构纳入系统重要性机构进入监管,意味着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个提法意味着监管机构开始从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等迫在眉睫的具体风险,上升到更为中长期的潜在风险管控层面,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已经整体可控。
2015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重心是专项整治,以具体风险隐患为着眼点,以行业内中小平台为主要对象,毕竟平台越小,发生具体性风险的概率越大。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则以行业内龙头为主要对象,平台越大,所具有的宏观影响和风险外溢效应越大。
监管思路的转向意味着,迫在眉睫的风险已整体可控,所以才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中长期潜在风险的防控。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艘船航行在海上,这艘船整体抗风暴能力一般,风平浪静还好,一旦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便有倾覆的风险。同时,这艘船还有一个问题,那便是侧面有几个裂缝,不及时修补便有漏水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作为船主,肯定是优先把裂缝补上,然后再考虑如何躲避风暴的问题。原因无他,裂缝问题迫在眉睫,若不解决,不必等到风暴来临,船有可能自行沉海。
对应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来看,遭遇大风暴便是中长期潜在风险,也是任何一种金融业态都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可以叫系统性风险。
金融行业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既然是经营风险便要承担风险,极端情况下,风险骤然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系统性问题。而船周的几个裂缝则更像是行业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风险,包括网贷平台的卷款跑路风险、第三方支付的二清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问题不解决,乱象丛生,行业就没有明天,谈何防范系统性风险呢。
再次,哪类互金产品可以称得上具有系统重要性呢?
参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判定标准来看,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业务规模大,二是复杂程度高。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业态以理财、融资和支付交易为主,整体较为简单,尚谈不上复杂程度有多高。
因此,判定标准应该主要集中于业务规模大这一项,支付、理财和融资等业态中均存在一些规模足够大的产品,具体就不点名了。
最后,对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人讲,强监管来了,这个行业不好玩了。其实,强监管才是金融行业的常态,2015年对互联网金融的包容和宽松更多地只是鼓励创新而已。一旦行业做大做强,具有了系统重要性和风险外溢性,监管必须及时跟上,否则便容易出大问题。历史上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无不证明了一点,一旦放纵金融机构的创新,系统性风险总会到来。
所以,应接受强监管的现状,在接受的前提下,再寻求转型和发展的方向,一味拖延贻误时机,便只能如红岭创投一般,退出行业另选出路。
对一些巨头而言,被纳入系统重要性监管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起码说明,奋斗了这么多年,起码在风险外溢性上,终于可以和传统大银行平起平坐了呢。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