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高考让学生浪费大量青春 让中国难出年轻企业家

2017年07月27日10:54    作者:梁建章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梁建章、李宏彬

  为什么美国有很多一流的企业家,例如盖茨、扎克伯格都是大学辍学生呢? 因为他们不必为了复习准备高考而浪费大量时间,他们在中学时代就学习了很多大学的课程,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如编程。

疲惫的高三学生疲惫的高三学生

  中国教育已被一刀切的统考统招制度绑架。中学生多花将近两年时间复习准备高考和中考,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笔者曾撰文阐述,如果不改变现行高考制度,只能通过缩短一年到两年的学制,来减少应试教育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因为高考的折磨,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会大打折扣。有能力的富裕家庭,已经放弃现行的高考和大学教育,用脚做出了选择。他们不仅送孩子出国上大学,而且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小孩送出国上中学、甚至小学。这个趋势已经从富裕家庭蔓延到中产阶级家庭,甚至连很多清华、北大的老师,即使自己的孩子考上自己教书的学校,也要把他们送到国外读大学。

  现行的统招制度也不利于弱势家庭学生。数千万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必须在家乡上学参加中考和高考,造就了世界上仅有的“留守儿童”一代。统招制度已经成为户籍改革的最大障碍,而户籍改革的滞后也是中国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加剧的根本原因。

  我们建议,放开各个大学自主招生的权利。高考可以保留,但是各个学校和专业可以有多元化的录取标准,高考成绩可以作为标准之一。给学校招生自主权,允许学校间存在差异。一些管理差的大学,还是可以用简单的高考分数来录取学生。大多数管理到位的大学则可以有更加灵活的自主招生制度。这样既避免学生只为高考的内容而学习,也可以让在某一方面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同时,可以逐步缓解高考带来的包括地区歧视和城乡差异等问题。

  当然有人会担心自主招生会让教育不平等加剧。

  首先应该问的问题是现在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如果一个人高考作文审题错误会贻误终身,就公平吗?其实,招生多元化,可以提升优质学生筛选的整体公平性和可靠性。

  也有人会担心,扩大自主招生后,农村或者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名牌大学录取竞争中,会更加处于劣势。这种担心听起来有道理,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更没有数据的支持。

  事实上,近几年,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名校录取的农村孩子比例一直在下降,已经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很多名校的农村学生比例已经降到了20%以下。这一点都不奇怪,富裕家庭通过买房或者缴纳高额赞助费,他们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一路名校、名师,他们也花很多钱上各种补习班来提高考试分数。

  相比之下,自主招生后,从多元化等方面考虑,学校反而对弱势家庭会有一定的照顾。世界各国的经验似乎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说美国的名校对于低收入家庭小孩的录取分数线会远低于其平均分数线,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等低收入族群学生平均录取的SAT(美国高考)分数比白人要低200-300分(SAT满分1600分)。

  所以,从世界经验来看,自主招生后反而可能缓解教育的不平等。 而且,政府还可以要求名牌大学录取一定比例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比如说20%。这比现在的用一个一刀切的公式来定录取标准要好得多。如果实行自主招生,现有的地区歧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很可能会缓解收入不平等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另一种担心是招生腐败。大学自主招生后,当然会存在个别的开后门和腐败等问题。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大学都实行了自主招生,为什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招生腐败问题?这里的关键是竞争机制。

  就像企业招聘员工一样,任何大学出于自身竞争力和声誉的考虑,都会主动建立一套公平和有效的招生制度。如果一个大学长期大规模腐败,招生质量必然大幅下降,声誉扫地后将很难再招到好的学生。而且,由于有竞争,学生如果在一个学校受到不公的待遇,可以申请其他学校,不可能在所有学校都受到不公的待遇。

  还有一种担心是富裕家庭会取得优势教育资源。实行自主招生的美国名校,也会照顾一些特别富裕家庭的学生,因为这些家庭会捐钱给学校。这个表面上好像不公平。但是,富裕家庭通过捐钱来获得一些名校资源,这一定是坏事吗?

  如果一个富裕家庭能够给学校捐款提供100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奖学金,那么学校不是可以办得更好,可以录取更多的穷学生吗?现在,很多富豪乐于给美国名校捐钱,潘石屹夫妇已经捐给美国名校好几个亿用于留学生奖学金。

  实行自主招生后,如果有更多富豪愿意把小孩留在中国上学,然后为中国大学慷慨解囊,那便是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功。实际的情况是,至少在未来的5-10年,即便教育改革全面推行,中国大学的竞争力也不可能提高得这么快,最多只能吸引少量富豪家庭的学生回流。所以,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互联网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创造性人才。现行一刀切式的招生标准已经严重落伍。 为什么美国有很多一流的企业家,例如盖茨、扎克伯格都是大学辍学生呢? 因为他们不必为了复习准备高考而浪费大量时间,他们在中学时代就学习了很多大学的课程,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如编程。

  所以,他们在大学完成学业之前,就有能力自己创业了。中国的学生虽然比美国学生更加勤奋,但是却不可能出现20多岁的企业家。浪费两年黄金时间的社会代价是巨大的。

  总之,自主招生是世界之大趋势,也是让中国教育产业具备世界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的时代,其改革的迫切性越加凸显。而且,很多对于自主招生的担心是多余的。

  (本文作者介绍: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高考 改革 教育 企业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