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王石

2017年06月22日07:34    作者:姜伯静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伯静

  我想,他的《道路与梦想》写的太早了,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早产”。如果他再写一部最近十年的《道路与梦想》,那么其中很多东西应该是留给我们的很宝贵的财产。

再见,王石再见,王石

  其实,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有些踌躇。因为我总怀疑这个题目是不是真的非常贴切,因为与我们说再见的是“万科的王石”,而并非“王石”这个单一的人。

  不过,多年以来,在我们很多人心中,“王石”就已经是“万科的王石”,既然王石这个人不在万科了,那么,不在万科的王石与之前的“万科王石”相比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单纯的、纯粹的、毫无万科色彩的王石,还是我们昔日的王石吗?

  所以,还是这样写吧:再见,王石!

  这个“王石”,更多的意义是一种符号。

  万科在6月21日的公告中称,“万科公司于6月19日收到深圳地铁关于万科2016年度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函,深圳地铁提请在2016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事项中增加《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暨选举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公司监事会换届暨选举非职工代表监事的议案》三项临时提案。”

  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独立董事候选人名单中,已经没有王石的名字。

  而6月21日,王石在朋友圈中写道:“今天,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道路,成为一个集体的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未来,万科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候。他们更年轻,但已充分成熟。我对他们完全放心,也充满期待。”

  王石将接力棒交给郁亮团队,自己说了再见!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而今天,王石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这,何尝不是一种别离?

  以前还没有注意过,原来王石生于1951年。今年,他整整66岁。其实,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66岁已经是一个不再年轻的数字。他在这个年龄挥手别离,算得上是年龄上的一种顺其自然,虽然很多比他大的人依然还在拼搏。

  “腥风血雨”的“雨过天晴”后,道一声别离,不知道王石此时有何感想。王石喜欢爬山,那么,苏轼《定风波》中的几句话不知对他有何意义——“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且不管此时的王石作何想法,这里,我们只看与我们做别的王石,以及王石的事业,王石的风采,还有,王石的时代。这里,让我们对王石说几声再见!

  第一声再见:再见,王石的事业!

  没有王石,就没有万科。这样说,并不夸张。

  我们可以不认可王石的诸多做派,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王石的成就。

  看王石的自传《道路与梦想》,虽然这部略显“早产”的自传“略输文采”,但看万科的创业历程,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昔日的披荆斩棘,昔日的刀光剑影,造就了成功的万科。

  而今天,这一切,都在形式上与王石再无关系。

  虽然是“混合所有制”,但万科的未来将更像一家“国企”。万科第十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包括郁亮、林茂德、肖民、陈贤军、孙盛典、王文金、张旭,这其中有郁亮等王石的旧将,亦有孙盛典等深铁这个新贵的高管。不管是旧将郁亮出任董事长,还是深铁新贵出任董事长,都再已经和王石没有关系。我深信,王石麾下的万科,和深铁控制的万科相比,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

  “人走茶凉”,可更多时候,不仅仅是“茶凉”;即便茶杯、茶叶不换,但沏茶的方法终究也会要变的。比如,万科的所谓合伙人制度,今后还会有吗?

  敌人没有把王石从万科赶走,王石自己走了,这是一种别样的胜利。再见的,是自己的事业;留下的,是对敌人的不屈服。

  再见,王石的事业!

  第二声再见:再见,王石别样的风采!

  王石是谁?王石是什么?王石代表着什么?

  这几个问题很是复杂。王石曾经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是个商人、企业家、经理人;王石也曾经是登山家,这个头衔让很多人望尘莫及;王石还曾经是广告代言人,尽管他代言的产品已经受到非议;王石还是个好的心灵鸡汤大师,当然有位作家也叫王石,不可将他们混于一谈;对了,王石还算一个颇具吸引力的男子,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总之,这就是王石的别样风采。

  但正是因为这五彩斑斓,王石才备受非议。

  不过,随着王石的隐退,随着66岁之后王石的到来,这一切还会存在吗?

  人,终究是要被岁月打败的。不再年轻的王石,还能再次登上珠峰吗?2003年5月22日,王石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对此,他说道:“这次登山过程中,我体会到,52岁的年龄不仅不是问题,而恰好是因为生活阅历,我才达到这种状态。”52岁,这个黄金年龄一去不复返了。

  而没有了万科董事长的头衔,即便王石不会彻底退休、不愁下一个东家,但王石也不会再有昔日的风采了!

  再见,王石的风采!

  第三声再见:再见,王石的时代!

  王石,应该感谢那个时代;可那个时代,何尝不应该感谢王石以及他同时代的人?

  那个时代,有那么多的个人英雄。甚至,有那么多的草莽英雄。虽然,英雄也需要台阶与背景,但那种激情、热血与成就着实让人钦佩。可如今,不再是英雄的时代了。现在,与往昔有太多的不同。

  昔时,大刀阔斧砍出来,就是一片天地,更多看人的力量;而今天,资本等问题,有时让你很难前进,人,已经是次要因素。不可否认今天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困难远胜往日的时代。

  我有创业途中的朋友,也有一些创业未成的朋友,他们都很年轻。我总是慨叹,如果早生数年,他们又会怎么样?

  王石的别离,为他自己的万科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又为王石的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今后,王石和他的成就只能停留在教科书中,成为一个很难再复制的案例。尽管,很经典!

  在《道路与梦想》中有一个小标题,叫“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今天的王石,还有“鸿鹄之志”吗?

  再见,王石的时代!

  第四声再见:再见,王石的敌人!

  今后,不会再有王石的敌人了。

  宝能这个想把王石赶出万科的野蛮人也好,其他各揣想法的不同人等也罢,今后他们与王石再无瓜葛。因为,王石不再是万科的董事长,与万科已经没有关系,充其量是一个“前任”。谁还会为难“前任”?

  看看万科的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吧,宝能、安邦都不见踪迹。这也许就是不留余地,不留后患!没有了敌人的土壤,哪来什么敌人?

  今后,关于王石的花边新闻,关于王石的各种言论,都会因为敌人的消失而颜色淡化。

  另外,鲁迅说过,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不是兄弟,难道不能“泯恩仇”吗?

  再见,王石的敌人!

  四声再见,这是离我们远去的,也是离王石远去的。而王石离我们远去,就像前面所说,离去的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色彩很重的符号,当然他还远称不上图腾。

  那么,离去的王石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我想,他的《道路与梦想》写的太早了,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早产”。如果他再写一部最近十年的《道路与梦想》,那么其中很多东西应该是留给我们的很宝贵的财产。比如,他为什么会让宝能乘虚而入,他为什么在宝能的入侵面前狼狈不堪;比如他的个人形象为何受到争议,等等。但是,他会写新的“道路与梦想”吗?或者说会用心写吗?

  再见,王石!有人说王石的离去是主动的,有人说王石的离去是被动的,这种种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即便是以自己的离开换来深铁的入局,这又有何不可呢?此时,我又想起以前我说过的一句话:王石是否该感谢董明珠呢?否则他又怎么能如此体面的说“再见”?

  (本文作者介绍:专栏作者,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佳新闻评论奖得主,iDoNews 签约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万科 宝能 恒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