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美联储今年加息,明年缩表

2017年06月06日09:21    作者:程实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程实

  我们之前的报告预判,今年美联储将共计进行3次加息。以每次上调25个基点计算,直至2017年末,联邦基金利率才会逼近温和通胀率(1.5%-2.0%)。我们判断,以此为界限,美联储的政策搭配将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政策重点也将由加息向缩表相机转换。

程实:美联储今年加息,明年缩表程实:美联储今年加息,明年缩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日趋稳固和通胀预期的日渐抬升,美联储加速退出货币宽松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择时削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并使之与常规利率工具合理搭配,将是亟待解决的政策难题。我们认为,对于退出货币宽松,加息和缩表遵循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机制。

  虽然两者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但是缩表会降低美国自然利率,进而产生多重政策风险,其政策收益也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抑制通胀和提振增长潜力,分阶段的政策搭配将成为合意选择。

  当基准利率低于温和通胀率时,美联储将坚持加速加息,缩表仅进行初步尝试;当基准利率到达温和通胀率时,美联储才会大规模削减资产负债表规模。有鉴于此,我们判断,2017年美联储仍将以加息作为退出宽松的主要途径,年底可能的缩表行动仅是尝试性的,2018年才是大规模缩表的正式开始。

  加息与缩表,政策影响差异何在?分析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合意政策搭配,首先需要理清这两个政策工具的区别与联系。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削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作用机制迥异于加息。因此,对于退出宽松、抑制通胀的政策目标,缩表与加息既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同时又在政策成本和政策收益上存在显著差异。

  退出宽松的两条路径。根据学理,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不取决于基准利率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实际基准利率与自然利率的相对位置。实际基准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即为货币宽松,向下偏离的程度即为货币宽松的程度。

  基于这一原理,常规利率工具主要进行“自下而上”的退出宽松。美联储通过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推动实际基准利率向上趋近于自然利率,从而降低货币宽松的程度。

  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的加息,削减资产负债表则实现了“自上而下”的退出宽松。根据美联储的研究[1] [2] [3],缩表能够抬升期限溢价,进而降低自然利率。而自然利率的走低,向下收窄了其与实际基准利率的差值,产生了类似于加息的作用。据研究测算[1],如果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缩减6750亿美元,相当于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详见附图)。

  政策成本的高风险性。虽然功能上存在替代性,但是由于作用机制的差异,缩表的潜在风险远高于加息。基于美联储的研究[4] [5] [6],我们认为,大规模缩表可能造成自然利率的过度降低,进而产生三重风险。

  其一,由于自然利率向零点过度趋近,“流动性陷阱”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一旦在缩表过程中出现经济波动,美联储没有足够的政策空间采用常规利率工具加以应对,将被迫重新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对市场形成反复冲击。

  其二,随着自然利率的下降,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将遭到普遍削弱,难以积累充足的缓冲资本,从而侵蚀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其三,自然利率的下降通常伴生全要素生产率的低迷。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自然利率长期低位徘徊,已引起了美联储的忧虑。[5] [7]此时,如果缩表进一步压低自然利率,可能损害美国的中长期增长潜力。

  政策收益的不确定性。除了潜在风险外,不确定性大、操作难度高也是目前阻碍大规模缩表的重要原因。2016年8月,耶伦就曾指出[8],相比于传统加息,美联储对于缩表影响的预测能力大幅落后。

  这一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并从三个层面桎梏了政策操作。从退出宽松看,仅凭理论推演难以精确预判缩表的实际效果,因此无法进行可靠的政策决断。例如,在不同假设下,期限溢价对自然利率的影响波动明显,可能产生严重的估测误差。[1] [2]从抑制通胀看,加息作为常用的政策工具,有着明确的数量目标(温和通胀率)和完备的前瞻指引,能够将政策信号高效传递至市场,进而准确调控通胀预期。

  缩表尚不具备以上优势,可能导致市场曲解政策信号并产生超调。从政策组合看,加息的政策信号由短端利率传递给长端利率,缩表则直接影响长端利率。如果两者并举而未能在力度、时序上精确搭配,将有可能扭曲收益率曲线,损伤市场定价能力。

  加息与缩表,政策搭配路径如何?在退出货币宽松的进程中,美联储的政策搭配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与缩表相比,传统的加息效率高、风险小,将首先受到美联储的青睐。随着2018年基准利率达到温和通胀率后,外部政策空间相对改善,美联储才会相机调整政策工具,推进大规模的缩表操作。

  政策搭配,相机抉择。在退出宽松的初期,顾及市场承受能力,一定时期内的宽松退出程度必定有限。如何将有限的退出额度合理分配给两大政策工具(加息、缩表),以最有效地抑制通胀,将是美联储面对的一个典型最优化问题。正如上文所述,相较于加息,缩表的政策效果不确定性强,潜在风险高。

  因此,对于美联储而言,合理稳健的政策选择是以加息为主,通过坚持今年三月以来的加速加息,尽快将基准利率调升至温和通胀率(1.5%-2.0%),以及时阻断通胀水平的抬升。但是,以加息为主的政策搭配不会一直持续。一方面,随着基准利率触及温和通胀率,通胀压力大幅缓解,加息对于防范通胀的边际收益衰减。

  另一方面,加息的边际成本却将跳升。在非常规货币宽松未能大规模退出的情况下,如果基准利率过快突破温和通胀率,将大概率形成政策偏误,导致以利率工具的“过度收紧”弥补资产负债表的“过度宽松”,造成双重扭曲并损伤美国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当基准利率升至温和通胀率后,美联储将相机放缓加息进程,转而推进大规模的缩表操作。

  今年加息,明年缩表。我们之前的报告预判,今年美联储将共计进行3次加息。以每次上调25个基点计算,直至2017年末,联邦基金利率才会逼近温和通胀率(1.5%-2.0%)。我们判断,以此为界限,美联储的政策搭配将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政策重点也将由加息向缩表相机转换:

  第一阶段:2017年。目前,随着特朗普“泄密门”引发信任危机,叠加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延宕,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短期提升,对自然利率产生抑制[6],进一步凸显了缩表的政策风险。美联储将更为偏好可靠准确的常规利率工具,进行灵活有效的政策进退,抑制通胀并保障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因此,美联储会优先延续加速加息,推动基准利率尽快趋近温和通胀率。同时,利用这一缓冲期,美联储有望进行小规模的缩表尝试,检测缩表的真实政策效果,并通过与市场的互动,探索针对缩表的前瞻指引模式,为下一阶段行动做准备。

  第二阶段:2018年。明年,特朗普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有望落地,经济不确定性对自然利率的抑制逐步消解,同时“减税增支”政策本身亦能持续推高自然利率。这将为缩表操作创造充裕的政策空间。当基准利率到达温和通胀率后,加息进程将有所放缓。美联储将基于2017年的实践经验,开始大规模削减资产负债表,推动非常规货币宽松与常规货币宽松的有序、交替退出。

美联储退出货币宽松的政策搭配美联储退出货币宽松的政策搭配

  资料来源:我们的整理

美联储缩表将降低自然利率并对加息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美联储缩表将降低自然利率并对加息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注:以上估算结果的假设条件为,至2019年末,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6750亿美元。

  资料来源:Davig & Smith(2017)

2008年至今美国自然利率持续走低2008年至今美国自然利率持续走低

  资料来源:Fischer(2016)

  参考文献

  [1] Troy Davig and A. Lee Smith. Forecasting th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Balance Sheet Adjustments[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The Macro Bulletin, 2017, May.

  [2] Hakkio, Craig S., and A. Lee Smith. Bond Premiums and the Natural Rate of Interest[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 2017,First Quarter.

  [3] Bonis, Brian, Jane Ihrig, and Min Wei. The Effect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Securities Holdings on Longer-term Interest Rates[R].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S Notes, 2017, April.

  [4] John C. Williams. Monetary Policy in a Low R-star World[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Economic Letter, 2016, August.

  [5] Stanley Fischer. Low Interest Rates [R].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16, October.

  [6] Kevin J. R-star, Uncertainty, and Monetary Policy [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Economic Letter, 2017, May.

  [7] Stanley Fischer. Why Are Interest Rates So Low?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R].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16, October.

  [8] Janet L. Yellen. The Federal Reserve‘s Monetary Policy Toolki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16, August.

  (本文作者介绍: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领域为全球宏观、中国宏观和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加息 美联储 缩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